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百家姓(8)《孔曹》
- 中华燕氏网 2013年7月3日 钱文忠
孔姓由于孔子孔圣人的缘故,是一个倍受关注的姓氏。由于孔圣人的传统,孔氏族谱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包罗内容最丰富,谱系最完整的一部。不但排序清楚,而且对什么人能入谱等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在百家姓的五百多个姓氏中,要说排序最清楚,延续时间最长,包罗内容最多,谱系最完整的是哪一姓?肯定非孔姓莫属。事实上,孔氏族谱本身也就是一部历史大书,它记录了中国历史的演变过程。
说到孔姓,人们最为惊叹的就是他的排行不乱,辈分不乱。那么孔姓的排行是如何确定的?
孔姓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姓氏,由于孔圣人的传统,他对入谱人员都有严格的规定,《百家讲坛》系列节目《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为您解读《孔曹》两姓。
孔,姓由于孔夫子的原因。孔姓当然是备受关注,孔姓的来源不算复杂。
第一,皇帝世代的孔姓,皇帝世代就已经有孔姓,当时他的职务也是史官,他的名字叫孔甲,但是孔甲之后的世袭没有资料。
第二,出自子姓,子姓孔氏有三种,一种)契是商族的始祖,是子姓,到了都十四代传到了成汤,成汤的名字叫大乙或者天乙,成汤把夏朝的夏桀灭掉了,建都于亳,这就是商代了,成汤是一位非常贤明的君主,他的子孙有一支非常有意思,用大乙的乙配上子,成了一个姓就是孔。二种)是殷纣王的哥哥微子启,也是姓子,他建立了宋国,宋国也是子姓,微子启死后,他的弟弟继位,他的若干代以后,有个人叫孔父嘉,他的后代姓孔。这一支就是孔子的一支。三种)春秋时候郑国,有出自姬姓的孔,卫国有出自佶姓的孔,陈国有出自妫姓的孔,孔氏的来源很复杂去,但是最主要的是孔父嘉这一支,因为出了孔子。
第三,兄弟民族,我们知道的土家族、苗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等,都有孔姓,这些有些是改姓的,有的可能是姓孔的汉族人成为那个民族了。
孔姓因为孔子的原因很尊贵,所以外姓冒孔姓的不多,古人还是有规矩的,不像今天人什么都敢干。孔氏的最初发源地在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带,到了孔父嘉的后代因为避祸,逃奔到鲁国,这是孔姓的一次最重要的东迁,迁到今天山东曲阜一带,那里就成为最重要一支孔氏繁衍的根据地。
从汉代开始,随着孔子的地位越来越高,孔氏发展成一个望族,北宋末年靖康之变,中原孔氏最正宗的一支在曲阜,随宋室南迁,迁到浙江衢州,浙江和江苏交接的地方,孔子的嫡子嫡孙其实是在浙江。就孔父嘉这一支到今天2500多年了,孔氏宗族传了80多代,最有意思的是北宋靖康元年,也就是1126年,金兵举兵南范,掳走徽宗、钦宗二帝,北宋灭亡。而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仓皇南下,在当时的南京(今天的河南商丘)继承帝位,宋高宗,年号建炎,也就是南宋差不多开始了,建炎二年1128年,金兵继续南下,这个时候,高宗君臣移居扬州,这年的11月举行郊祀,宋高宗就召衍圣公参见,他要正统,不然文化象征没了,在曲阜的衍圣公已经是孔子的第48代了,名字叫孔端友,奉诏赶赴扬州,一年以后金兵打的越厉害了,气势越来越盛,高宗君臣南渡逃至临安,就是今天杭州一带。
孔端友及其部分孔子后裔,跟着过来了,他们是孔子的嫡系,同时带了两样宝贝,一样是子贡手摹孔子像,这个东西到南宋期间还在,还有亓官夫人楷木雕像,这两样宝物被孔端友带走了,到了那里,他们就跟随南宋高宗逃到了临安。不久孔端友就上书给高宗,说自己离乡别井,一直在颠簸非常哭,宋高宗下令赐孔氏族人定居衢州,并且在那里兴建家庙,供奉子贡手摹孔子像,和亓官夫人雕像,一切礼仪和曲阜的时候一样,并且拨田作为祭田,用于祭祀孔子,孔氏南宗就此成立。
孔子在北方是山东鲁国人氏,但是他后代的正宗在浙江衢州,这是中国历史非常吸引人的地方。这个时候拨了大量的钱,拨了大量的地,去造孔庙,在衢州城东北角的菱湖,有孔氏南宗的家庙,建于南宋,完全和曲阜的一样,可惜,南宋末年毁于战火。而当48代衍圣公孔端友,跟随高宗南下的时候,有意思的事情出现了,南宋有一个衍圣公,金也有一个衍圣公,伪齐还有个衍圣公,正宗的跑了。金在曲阜封了个衍圣公,伪齐的政权也封了个衍圣公,有三个衍圣公。
到了元朝统一中国以后,有大臣上书元世祖,说孔氏南宗、北宗只应该有一个衍圣公,按照大宗之法,就是按照长子、长孙,应该由孔子的嫡传后裔,孔端友的后代袭封,当时在元代的时候,还居在衢州,这在元朝的时候没有争议,元世祖一看好的,所以钦定南宗为衍圣公,并且下令从浙江衢州搬回曲阜。至元十九年也就是1282年,南宗的第六代衍圣公,也就是孔子第54代子孙孔洙,奉元世祖之诏入京,对皇帝禀告说我的六代先祖都葬在衢州,而且建有衢州家庙,自己上有老母,实在不忍心放弃衢州的祖坟,他愿意将衍圣公爵位让给北方的族弟孔治,元世祖大加赞赏,说:“宁违荣而不违亲,真圣人后也。”
所以免去他的衍圣公的称号,任命他为国子监祭酒,承务郎,提举浙东学校事,当了管学校的官,像教育部长一样的官。于是,孔氏的正宗移到了北宗,但是曲阜的一支并不是孔子的嫡长子这一宗,也就是说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他的延续没有按照大宗之法。
孔氏最让人关心的是他的行辈不乱,你看他名字当中第二个字,就知道是第几辈,孔子家族的排名确定行辈是在明朝,朱元璋定的,朱元璋赐给孔氏家族八个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来我们知道因为要避讳,字变了但是音是一样的。到了明朝天启年间,已经不够用了,八代过去了。那么由65代衍圣公孔胤植奏准,后续二十个字,“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其实到今天为止,嫡系衍圣公才到垂字辈,还有好多字没用呢。
但是孔氏家族太大了,民国八年有76代衍圣公孔令贻,又拟了二十个字,咨请当时的北洋政府核准公布。“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这样就准备到了105代,而且都是皇帝、大总统批准的。值得说明的是孔、孟、曾的后人,是一样排名的,只不过各降一辈,因为孟子和曾子是孔子的学生。这三个家族是通的,而且不仅是这几个家族共用,因为是皇帝批准的,还有好多家族也用了这个排名。
孔氏家族的族谱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包罗内容最丰富,谱系最完整的。孔氏家族认为修家谱是大事,通过修谱可以达到详世系、联疏亲、厚伦谊、严冒紊、序照姆、备遗忘,按照过去说十代不为亲,修谱可以有效的防止和清查外孔的渗入,孔氏家谱从宋朝开始编写,目前还有明朝的孔氏家谱存在,民国九年就是1920年,修全族大谱,修了七年,规定非常严格,明朝天启年间就规定,义子不能入谱,到了清朝康熙年间,规定更加详细,凡不孝、不悌、犯义、僧道、邪巫、优卒、贱役等不准入谱,所以这个谱不是所以得后代都入谱的。
修谱都是集资,所以规定每个男丁每人交八分银子,不交不入谱,还有交不起的,不入谱的也有,孔子的后人很多都没入谱,这里面就很有意思了,像乾隆还规定,养异姓为子,赘婿冒姓,子随母嫁,携来同居,亦不得入谱。孔氏家人还有相互监督,检举报告的责任。有些比较远的支派,他自己修谱,修完之后必须盖上衍圣公的大印,不然就是假的不认,现在盖过印的小支派的,留下来的有八部。很有意思,一般说啦,作为圣裔的孔氏宗族,往往自称内孔和真孔,把同姓不同宗的孔氏成为外孔或伪孔。这个内外真伪是有没有孔夫子的血脉为标准的,这个我们能理解,后来有很多不是孔子后代的人冒进去,当官和其他的机会都多,还有就是可以少交税,甚至不交税,可以不服徭役。在曲阜本地也不是各个都是孔子的后代,在曲阜很难冒进去,他的家族体系非常严密。孔姓排行83位。人口270万,占全国人口0.22%。
曹,是大姓,姓源相当复杂。
第一,赐受曹官,以官为氏,大禹治水的时候,有一个人因为治水有功,被封为曹官,曹字的本意是“圜土”围牢,看这个字像插了很多木杠子,是监狱官,是看守奴隶的,这一支的后代,当然就姓曹,因为他的官位而来的。
第二,受封曹国,以国为氏,这个是颛顼帝的后裔,当时有一个曹安的后裔叫曹挟,封在邾国,战国时候邾国被周宣王所灭,所以邾国的人有的姓朱,有的依然姓曹,邾国是个国名,但是邾国的国君姓曹。
第三,出自姬姓,那么就是曹振铎的后代,现在很多姓曹的说自己是曹振铎的后代。
第四,少数民族的曹姓,匈奴族、满族、蒙古族、瑶族、阿昌族、布朗族等都有曹姓。还有昭武九姓。
第五,改姓,曹姓里面最有名的人曹操不姓曹,曹操姓夏侯,是改过来的。还有曹真,原来姓秦,是曹操说你可以姓曹了,就改曹真了。
曹国舅是八仙里边出现最晚的,关于他的材料很少,而且非常凌乱。普遍的说法,他叫曹佾字景休,是宋代一位皇后的弟弟,所以他叫曹国舅,相传,曹国舅的弟弟也是个国舅,这个小国舅因为贪恋一位进京赶考的秀才的妻子,就把秀才绞死,霸占了他的妻子。那么,秀才的冤魂就去申诉,宋朝冤魂申诉,一般都找包公,这个小国舅果然找的包公。
曹国舅就给他弟弟出主意,得把秀才的妻子弄死,不弄死,她就要向包公去诉冤,于是,小国舅就把秀才的妻子扔到井里,他以为死了,就走了。结果这位秀才的妻子从井里爬出来,逃亡的路中,碰到了曹国舅,她以为是包拯。就向曹国舅申诉,曹国舅大惊,命令手下用铁鞭打死了这个妻子,手下以为把这个妻子打死了,就把尸体仍在偏僻小巷里,那知道这个秀才的妻子真命大,仍在井里淹不死,铁鞭打不死,又醒过来了。
就真的找到包公了,包公问明真情以后诈病,曹国舅打听到这个消息,就来探望包拯。那知道,到了包拯家里,包拯就把这个妻子叫出来了。这下就将曹国舅监禁,同时,包拯又以曹国舅的名义,写了封信给小国舅,把他骗到开封府关了起来。曹皇后和宋仁宗亲自来劝包拯,释放这两个国舅,包拯不从,将小国舅处死。后来宋仁宗大赦天下,包公没办法了,就把曹国舅放了。
曹国舅获释以后,就隐居起来,修道学仙,这么个东西居然成了八仙了。所以大家八仙里的曹国舅是很奇怪的,穿着官袍,但是是小丑,鼻子有抹白。虽然你成仙了,但是记得你的历史,老百姓心里有杆秤。
这几年晋商文化非常热,大家千万不要忘了晋商曹家,曹家的始祖曹邦彦,是太原晋祠傍边一个花塔村的人,原来是卖砂锅的,到了明朝洪武年间移居到太谷居住,开始耕作,非常勤劳,到了他的第十四代曹三喜,独闯关东做买卖,发了大财,当时所谓的关外七厅,关外所有的地方都有曹家的商铺,清兵入关,他又把生意做到关内,在太谷设立总公司,向全国辐射。
到了道光和咸丰年间,达到鼎盛,大江南北都有曹家的铺面,一共有640多座,当时总资产高达1200万两白银,雇了37000多人,民间有个说法,只要有麻雀飞过的地方,都有曹家的生意,而且在清朝的时候,这个曹家已经东到日本,北到莫斯科,西到巴黎和伦敦,把国内的布匹、丝绸、茶叶输送出去,把日本的钢铁,高丽的人参,俄罗斯的金属制品输送进来。就是这个曹家,在山西和内蒙古之间,走出了一条茶叶之道。
当然很可惜,到了光绪年间,由于战争,由于残酷的竞争,主要是由于子孙不成器,骄奢淫逸,曹家败掉了,但是晋商曹家是非常厉害的,而且曹家大院还有遗迹在,大家可以去看看,千万不要忘了。曹姓排行第27位,人口730万,占全国人口0.59%。曹姓按《百家姓》排是26位,这没有什么意义,只是巧合。
分享按钮>>【淳于氏名人楷模】淳于闻
>>【何氏家谱源流】何允谱九井何支裔季什公(麻城肇基祖)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