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百家姓(12)《柏水窦章》
- 中华燕氏网 2013-7-31 16:24:29 钱文忠
按照传统的说法,柏姓是上古的贵族姓氏,柏姓之人血统高贵,天资聪颖,上古时候,帝皇的很多老师都是姓柏的。那么,柏姓是怎样起源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有怎样的发展演变?柏姓后面的水姓、窦姓、章姓,它们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在《百家姓》中,柏姓之后是水姓,水姓按照人口比例来说,也不是一个大姓,但在中国历史上,历代不乏忠臣良将,那么这些人是谁?他们做了什么呢?
紧挨着水姓的是窦姓,窦姓起源很古老,在汉朝的时候,窦氏家族就已经名震天下,出了很多皇亲国戚,那么,窦家有什么样的名人,他们又留下了哪些典故呢?
章姓在历史上也是人才济济,章氏家族有一个著名的家训,那么,这个家训说了什么?章氏家族在晚清时期出了一位国学大学章太炎,那么,章太炎先生又有什么样的名人轶事呢?系列节目《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为您解读《柏水窦章》四姓。
柏,姓很麻烦,古代念bo,现在念bai。
第一,伯益之后,在舜帝的时候,有个贤人叫伯益,也写成柏翳,是舜的时候的司徒,赐姓嬴,也是嬴姓的始祖,秦始皇的一支,也是这一支的后代。但是他有两个姓,一个是赐姓嬴,一个是自姓柏。伯益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在中国文化史上,他的贡献是驯养牛、羊、猪、狗、鸡、鹅等,他协助舜帝驯养家禽,还协助大禹治水立了大功。这一姓后面还有一个叫伯夷,这也是非常著名的人,所以伯和柏是一个姓。
第二,以封国为姓,周朝有个国家叫柏国,也叫柏子国,这一支的后代姓柏,他的开国君就是皇帝的臣子柏高,我们现在对战国的概念只知道七雄,是不对的,其实还有很多国家,春秋有多少国家,学术界到现在并不确切知道。
第三,以木命名,远古时代有个氏族叫柏皇氏,是东方部落的首领,他的名字叫芝,这个族的图腾是柏木,所以他的名字叫柏芝,他的后代姓柏。
第四,就这么一个姓,在满族和朝鲜族也有,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你很难找到一个姓,是兄弟民族没有的。
柏姓是上古贵族的姓氏,柏姓的人天资聪明,上古时代很多帝王的老师是姓柏的,比如皇帝的地官叫柏常,协助大禹治水的叫柏翳,颛顼帝的老师叫柏夷亮父,帝喾的老师教柏招,这都是在传说里,但现在看来传说不是没有道理,也不是凭空捏造。
柏姓始祖在今天河南这一代,后来打部分南迁,今天的柏姓主要在安徽、湖南、陕西、江苏,除了陕西的北方以外,别的都在南方。柏姓这个家族是非常有意思是的,过去的祠堂里有一幅对联,文授大学士,功封平原王。一般家族的对联,都是把自己家族的,最显赫的人士给列出来,能够激励子孙后代,光宗耀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真的光宗耀祖了,就不会去干坏事了,或者自己也会努力了。上联指的是清朝道光年间的进士柏俊,柏俊是蒙古正黄旗人,柏姓祠堂用了一个不是汉族的人,来作为自己的典范,他原名还不叫柏俊,叫松俊。下联是指唐朝的柏良器,字公亮,魏州人,功封平原王,画像于凌烟阁,这个人最高当到过大将军。
这是一幅很有趣,但有点怪的宗祠联,第一,柏俊不是汉族人,第二,原来不姓柏,第三,这个人的官很大,但是结局很惨,因为科场案被斩首,被肃顺杀的,1859年被斩,巴鲁特氏是他的姓,原名松俊,字静涛,清朝大臣,咸丰八年典顺天乡试拜文渊阁大学士,官是很大的,历来非常清廉持正,自从当了大官以后,和载垣、端华、肃顺关系不好。后来顺天乡试的时候,出现作弊情况,清朝处理科场案比今天还狠。今天如果国家考试作弊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历代都很严,顺天乡试作弊就派肃顺去查,就把柏俊斩首了。
斩首以后恭亲王来执政,慈禧和东太后垂帘听政,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肃顺这个人很复杂,肃顺本身是满族人,贵族之后黄带子,天潢贵胄,他就说汉族人厉害能干,这支笔就是厉害,所以他是最早支持曾国藩的,没有他就没有曾国藩,也就是他靠了汉族人以及汉族人的武装力量,攻灭了太平天国。那么去查这个案子的时候,柏俊是文渊阁大学士,肃顺不讲情面,他查到柏俊的家人牵涉到科场舞弊案,就报给皇帝了。
说国家科举考试是大事,这是选拔人才的,必须保证公平,绝对不允许作弊,所以拟旨的皇帝,咸丰皇帝也犹豫,杀文渊阁大学士,开什么玩笑啊,这在大臣里排第一,他是受了家人的蛊惑,就和肃顺说能不能就判了一个斩监侯,就是死缓,肃顺说不行,国家法律,尤其考试必须非常严肃,所以实际上是说服了咸丰,判了柏俊斩立决,在北京菜市口被处决的。柏俊开始想,科考上杀大学士没有这个先例,何况是我的家人,柏俊不是年纪很大,上刑场之前,通知家人,把我的铺盖行李卷拿上,他懂得,按照规矩皇帝下恩旨,罪减一等,改为充军新疆,一般都这样,所以他通知家人,带好他的铺盖卷,在菜市口候着,宣布充军,必须马上走,绝不能停留,这是清朝的规定,柏俊在那呆着,也没上绑,还等着皇帝派太监宣布开恩呢。因为他的官太大了,一点事没有还很镇静,认为这条命是留的下的。那知道来的是肃顺,柏俊知道完了,一刀之后,后来的清朝科场上几乎没有作弊的。柏俊命也不好,最后被杀掉了,但是在柏姓的祠堂里,还是把他排在一对对联当中。柏姓的排行也无法确定,人口大概41万。
水,姓来的来源。
第一,出自姒姓,是大禹治水时候水工之后,有很多人跟着大禹治水,这些人有好多姓水了。大禹治水带着好多人,到了会稽山,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绍兴,治水以后他留下一个人,这个人是大禹的庶孙,留在了会稽,这一支以水为姓。绍兴有好多姓水的,这一支是大禹的后代。
第二,古人非常有趣,古代只有贵族有姓,一般人没姓。到后来取姓的时候,有一个人就从五行当中取了水,这一支以水为姓。
第三,出自共工氏,共工氏是皇帝时候水利官员,他的子孙姓水。
第四,近水取姓,上古时期有很多人就住在水边或者湖边,就姓水。
第五,有个复姓叫水丘,水丘氏所改。
水性不大,但是历代有忠臣名将,水佳胤,是明朝天启的进士,他曾经在明朝平定了白莲教之乱,白莲教之乱是很难平的,他散在全国,找不着,水佳胤平掉的,而且活捉教主王森。另外又平定了粤寇,广东那个时候也在造反,他一个灭掉60余股贼寇,后来归隐。因为大家都纪念他,后来修了水督庙,在河北蓟县,这个庙现在还有,你去问老百姓他行不到姓水的人,都认为是有人搞水利有功,这个督是军衔,姓水,所以叫水督庙。
还有水苏民,无锡人,是明代有名的清官,水是个很冷僻的姓,在历史上可以查出几十个人来,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正面人物。水姓排名不清楚,大概水姓人数在10万以上。
窦,姓来源。
第一,出自姒姓,是夏朝皇帝少康之后,故事是这样的,一个部落首领的太太怀孕了,仇人在追她,她逃到一个山洞里躲起来了,安全的生下了儿子,这个儿子接了部落的首领,后来成了帝王,为了感谢这个山洞,所以姓窦,窦是山洞的意思。
第二,出自氐族,羯、氐、羌,这一支窦氏,主要早今天山西、甘肃、四川一带。
第三,少数民族改姓或赐姓。
第四,战国时候,有个人叫窦公,他的后代姓窦。
窦姓起源很古老,古代的少数民族当中,也有姓窦的。到了汉朝的时候,河北清河有一个窦氏,出了一个了不起的皇后窦太后,她是汉文帝刘恒的妻子,汉景帝刘启的母亲,她一直执政到汉武帝的时候,这个老太太很厉害,她信黄老之学,不赞成完全讲儒学,当时有几个儒生跟他的儿子讲仁义道德,把老太太的惹火了,下令把这两个当官的儒生,扔到了野猪圈里,让他们徒手斗野猪,后来皇太子偷偷递一把剑进去,才把野猪杀死。
窦姓在两汉一直到隋唐,出了很多皇亲国戚。沾沾自喜的典故就是西汉时期的魏其侯窦婴窦婴就是汉景帝的母亲,文帝的皇后,窦太后的侄子,这个人很厉害,厉害到窦太后还要防着他,这个人发现自己的姑妈有点不信任自己,他会托病不去上朝的,而且这个人不是太贪还很有能力。
公园前154年,吴王发动了七国之乱,平叛的总司令是窦婴,然而去的时候,皇帝赏给他的一千斤黄金,窦婴把黄金放在走廊里随便拿,这不是一个贪财的人。但是这个人好沾沾自喜,他也确实有点本事,后来的汉朝皇帝就不太重用他了,窦太后到后来原谅他了,多次劝景帝任用窦婴为丞相,汉景帝不同意,所以大家看看文景之治不是白给的,他说窦婴这个人有点沾沾自喜,不适合当宰相,这就是典故的来源。
窦德玄实话实说,这是唐高宗的时候,窦姓是很厉害的,窦姓也不能说衰落,说一个姓衰落是不对的,只不过在历史上,就没有像两汉唐朝出了很多皇后什么的。唐高宗有一天到濮阳,窦德玄就跟其他的大臣一起骑马追随在后面,唐高宗就问濮阳又名帝丘是怎么回事呢?窦德玄说不知道。旁边一个大臣叫许敬宗,就赶马从后面赶上来说,从前古帝王颛顼,曾经住在这里,所以叫帝丘。高宗说好,有学问。
回来以后许敬宗退下来以后,就和别人说大臣不可以没学问,你看窦德玄就答不上这个问题,我都替他害臊。这个话传到窦德玄耳朵里,窦德玄就说,每个人都有可能有不能,有知有不知,我不能勉强回答皇帝我不知道的事,这是我能做到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个叫窦德玄实话实说,过去教育孩子,家长经常提起两个姓窦的人,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第二个就是窦德玄,这两个姓窦的,在传统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今天窦姓排行219位。人口38万,占全国人口0.031%。
章,姓的姓源。
第一,出自姜姓,是神农氏的后裔,以国名为姓,始祖为姜子牙。
第二,出自任姓,
第三。出自改姓,历代都有改姓章的。
章姓人才济济,中国传统学术的最后一位大师,章太炎,鲁迅的老师,很多人都是他门下的弟子,中国普学最后一代传人,就是传统学问到他那里划一到线了,后面的都是带现代性的学问了。章太炎生于1869年1月12日,去世在1936年6月14日,他是章炳麟。字枚叔,后来改名为绛,后来又号太炎。浙江余杭人,大学问家,大革命家,这个人了不起,曾经鲁迅先生讲过,扇子上挂着大勋章,去大骂袁世凯。大总统袁世凯就惹不起他,所以把他软禁在北京,还好吃好喝,每月几百大洋供养着,章太炎脾气特别大,拿宣纸画个乌龟,乌龟上写着袁世凯。
袁世凯派人去伺候他,其实是监视他,他规定,你们每天早晨给我磕头请安。这个人非常有意思,古人或者说传统人。很多人又真性情,他不会装。五四运动的时候,兴起一个白话文运动,有一位北大教授叫刘半农,他倡导一种学说,叫文言文是死的文字,什么人再写文言文就是死人,白话文是活文字,写白话文的人才是活人。章太炎是写文言文的,老先很生气了。有一天,刘半农像学生一样,毕恭毕敬去看他,章太炎先生先是开到他,白话文又不是今天才有的,《诗经》就是白话文,我们还有白话文的小说,《水浒传》《老残游记》,还有《海上花列传》,这都是苏州话写的,这不是白话文吗?是你们发明的?
刘半农说,白话文是以国语为标准,国语就是北京话,章太炎听了哈哈大笑,问刘半农,你说北京话是什么话?刘半农说,就是中国明清以来,京城里人说的话。章太炎就问,明朝北京人是怎么说话啊?刘半农回答不出来。章太炎先生就用明朝的音韵,背诵文天祥的《正气歌》,他知道明朝人怎么说,他是研究古代音韵的,他的发音与北京话完全不同。
我们知道明朝的北京是讲的南京话,朱棣定都北京,那个时候当官的都是南京的方言,今天的北京话是有好多蒙古语、满语的,胡同就不是汉语,儿化音就不是汉语,所以北京当时是南京话,接着又说,现在的国语按照你们的说法是北京话,严格说来很多是满洲人的音韵,不是汉人所有的,刘半农先生就愣住了。
章太炎说,前一段我看见你在报纸上登广告,征集各地骂人的话,那时候为了研究民间文学,刘半农先生就征集各地骂人的话,说第二天早上,会有很多人到你的学校里,到你的课堂上,都来骂你老母,都有人骂,所以后来你就不敢做这个工作了,刘半农先生说是。章太炎先生说,那我来贡献一点,汉代的人是怎么骂人的,出于什么书,唐朝的人是怎么骂人的,出于什么书,明朝人是怎么骂人的,出于什么书……骂了一串以后,等于把人家祖宗三代骂了一遍,刘先生坐不住了,而且章先生从早上一直骂到中午。
刘半农先生实在坐不住了,陪着刘半农先生的是刘家兄弟,都很了不起的,这些人也挂不住了。章先生学问大,这些人就赶紧说,我们麻烦章先生太久了,我们要告辞了,告辞出去,章先生还在骂,但是他这个是开玩笑,他不是低级趣味的人,而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实在太了解了,这种学者现在没有了,非常真。
章姓有个非常重要的就是章仔钧,章姓的家训,《太傅仔钧家训》,是可以列入中国著名家训前十名的,“传家两字,曰耕与读;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安家两字,曰让与忍;防家两字,曰盗与奸;败家两字,曰嫖与贼;亡家两字,曰暴与凶。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言,休作生愤之事,休专公共之利。吃紧在尽本求实,切要在潜消未形。
子孙不患少,而患不才;产业不患贫,而患非正;筋力不患衰,而患无志;交游不患寡,而患从邪。不肖子孙,眼底无几句诗书,胸无一段道理。神昏如醉,体解如瘫;意纵如狂,行卑如丐。败祖宗之成业,辱父母之家声;乡党为之羞,妻妾为之泣。岂可入吾祠而祀吾茔乎,岂可立于世而名人类乎哉!戒石具在,朝夕诵思,切记切戒。”
章姓家训现在也有念的,章姓排行114位,人口150万,占全国人口0.12%。
,
按照传统的说法,柏姓是上古的贵族姓氏,柏姓之人血统高贵,天资聪颖,上古时候,帝皇的很多老师都是姓柏的。那么,柏姓是怎样起源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有怎样的发展演变?柏姓后面的水姓、窦姓、章姓,它们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在《百家姓》中,柏姓之后是水姓,水姓按照人口比例来说,也不是一个大姓,但在中国历史上,历代不乏忠臣良将,那么这些人是谁?他们做了什么呢?
紧挨着水姓的是窦姓,窦姓起源很古老,在汉朝的时候,窦氏家族就已经名震天下,出了很多皇亲国戚,那么,窦家有什么样的名人,他们又留下了哪些典故呢?
章姓在历史上也是人才济济,章氏家族有一个著名的家训,那么,这个家训说了什么?章氏家族在晚清时期出了一位国学大学章太炎,那么,章太炎先生又有什么样的名人轶事呢?系列节目《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为您解读《柏水窦章》四姓。
柏,姓很麻烦,古代念bo,现在念bai。
第一,伯益之后,在舜帝的时候,有个贤人叫伯益,也写成柏翳,是舜的时候的司徒,赐姓嬴,也是嬴姓的始祖,秦始皇的一支,也是这一支的后代。但是他有两个姓,一个是赐姓嬴,一个是自姓柏。伯益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在中国文化史上,他的贡献是驯养牛、羊、猪、狗、鸡、鹅等,他协助舜帝驯养家禽,还协助大禹治水立了大功。这一姓后面还有一个叫伯夷,这也是非常著名的人,所以伯和柏是一个姓。
第二,以封国为姓,周朝有个国家叫柏国,也叫柏子国,这一支的后代姓柏,他的开国君就是皇帝的臣子柏高,我们现在对战国的概念只知道七雄,是不对的,其实还有很多国家,春秋有多少国家,学术界到现在并不确切知道。
第三,以木命名,远古时代有个氏族叫柏皇氏,是东方部落的首领,他的名字叫芝,这个族的图腾是柏木,所以他的名字叫柏芝,他的后代姓柏。
第四,就这么一个姓,在满族和朝鲜族也有,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你很难找到一个姓,是兄弟民族没有的。
柏姓是上古贵族的姓氏,柏姓的人天资聪明,上古时代很多帝王的老师是姓柏的,比如皇帝的地官叫柏常,协助大禹治水的叫柏翳,颛顼帝的老师叫柏夷亮父,帝喾的老师教柏招,这都是在传说里,但现在看来传说不是没有道理,也不是凭空捏造。
柏姓始祖在今天河南这一代,后来打部分南迁,今天的柏姓主要在安徽、湖南、陕西、江苏,除了陕西的北方以外,别的都在南方。柏姓这个家族是非常有意思是的,过去的祠堂里有一幅对联,文授大学士,功封平原王。一般家族的对联,都是把自己家族的,最显赫的人士给列出来,能够激励子孙后代,光宗耀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真的光宗耀祖了,就不会去干坏事了,或者自己也会努力了。上联指的是清朝道光年间的进士柏俊,柏俊是蒙古正黄旗人,柏姓祠堂用了一个不是汉族的人,来作为自己的典范,他原名还不叫柏俊,叫松俊。下联是指唐朝的柏良器,字公亮,魏州人,功封平原王,画像于凌烟阁,这个人最高当到过大将军。
这是一幅很有趣,但有点怪的宗祠联,第一,柏俊不是汉族人,第二,原来不姓柏,第三,这个人的官很大,但是结局很惨,因为科场案被斩首,被肃顺杀的,1859年被斩,巴鲁特氏是他的姓,原名松俊,字静涛,清朝大臣,咸丰八年典顺天乡试拜文渊阁大学士,官是很大的,历来非常清廉持正,自从当了大官以后,和载垣、端华、肃顺关系不好。后来顺天乡试的时候,出现作弊情况,清朝处理科场案比今天还狠。今天如果国家考试作弊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历代都很严,顺天乡试作弊就派肃顺去查,就把柏俊斩首了。
斩首以后恭亲王来执政,慈禧和东太后垂帘听政,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肃顺这个人很复杂,肃顺本身是满族人,贵族之后黄带子,天潢贵胄,他就说汉族人厉害能干,这支笔就是厉害,所以他是最早支持曾国藩的,没有他就没有曾国藩,也就是他靠了汉族人以及汉族人的武装力量,攻灭了太平天国。那么去查这个案子的时候,柏俊是文渊阁大学士,肃顺不讲情面,他查到柏俊的家人牵涉到科场舞弊案,就报给皇帝了。
说国家科举考试是大事,这是选拔人才的,必须保证公平,绝对不允许作弊,所以拟旨的皇帝,咸丰皇帝也犹豫,杀文渊阁大学士,开什么玩笑啊,这在大臣里排第一,他是受了家人的蛊惑,就和肃顺说能不能就判了一个斩监侯,就是死缓,肃顺说不行,国家法律,尤其考试必须非常严肃,所以实际上是说服了咸丰,判了柏俊斩立决,在北京菜市口被处决的。柏俊开始想,科考上杀大学士没有这个先例,何况是我的家人,柏俊不是年纪很大,上刑场之前,通知家人,把我的铺盖行李卷拿上,他懂得,按照规矩皇帝下恩旨,罪减一等,改为充军新疆,一般都这样,所以他通知家人,带好他的铺盖卷,在菜市口候着,宣布充军,必须马上走,绝不能停留,这是清朝的规定,柏俊在那呆着,也没上绑,还等着皇帝派太监宣布开恩呢。因为他的官太大了,一点事没有还很镇静,认为这条命是留的下的。那知道来的是肃顺,柏俊知道完了,一刀之后,后来的清朝科场上几乎没有作弊的。柏俊命也不好,最后被杀掉了,但是在柏姓的祠堂里,还是把他排在一对对联当中。柏姓的排行也无法确定,人口大概41万。
水,姓来的来源。
第一,出自姒姓,是大禹治水时候水工之后,有很多人跟着大禹治水,这些人有好多姓水了。大禹治水带着好多人,到了会稽山,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绍兴,治水以后他留下一个人,这个人是大禹的庶孙,留在了会稽,这一支以水为姓。绍兴有好多姓水的,这一支是大禹的后代。
第二,古人非常有趣,古代只有贵族有姓,一般人没姓。到后来取姓的时候,有一个人就从五行当中取了水,这一支以水为姓。
第三,出自共工氏,共工氏是皇帝时候水利官员,他的子孙姓水。
第四,近水取姓,上古时期有很多人就住在水边或者湖边,就姓水。
第五,有个复姓叫水丘,水丘氏所改。
水性不大,但是历代有忠臣名将,水佳胤,是明朝天启的进士,他曾经在明朝平定了白莲教之乱,白莲教之乱是很难平的,他散在全国,找不着,水佳胤平掉的,而且活捉教主王森。另外又平定了粤寇,广东那个时候也在造反,他一个灭掉60余股贼寇,后来归隐。因为大家都纪念他,后来修了水督庙,在河北蓟县,这个庙现在还有,你去问老百姓他行不到姓水的人,都认为是有人搞水利有功,这个督是军衔,姓水,所以叫水督庙。
还有水苏民,无锡人,是明代有名的清官,水是个很冷僻的姓,在历史上可以查出几十个人来,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正面人物。水姓排名不清楚,大概水姓人数在10万以上。
窦,姓来源。
第一,出自姒姓,是夏朝皇帝少康之后,故事是这样的,一个部落首领的太太怀孕了,仇人在追她,她逃到一个山洞里躲起来了,安全的生下了儿子,这个儿子接了部落的首领,后来成了帝王,为了感谢这个山洞,所以姓窦,窦是山洞的意思。
第二,出自氐族,羯、氐、羌,这一支窦氏,主要早今天山西、甘肃、四川一带。
第三,少数民族改姓或赐姓。
第四,战国时候,有个人叫窦公,他的后代姓窦。
窦姓起源很古老,古代的少数民族当中,也有姓窦的。到了汉朝的时候,河北清河有一个窦氏,出了一个了不起的皇后窦太后,她是汉文帝刘恒的妻子,汉景帝刘启的母亲,她一直执政到汉武帝的时候,这个老太太很厉害,她信黄老之学,不赞成完全讲儒学,当时有几个儒生跟他的儿子讲仁义道德,把老太太的惹火了,下令把这两个当官的儒生,扔到了野猪圈里,让他们徒手斗野猪,后来皇太子偷偷递一把剑进去,才把野猪杀死。
窦姓在两汉一直到隋唐,出了很多皇亲国戚。沾沾自喜的典故就是西汉时期的魏其侯窦婴窦婴就是汉景帝的母亲,文帝的皇后,窦太后的侄子,这个人很厉害,厉害到窦太后还要防着他,这个人发现自己的姑妈有点不信任自己,他会托病不去上朝的,而且这个人不是太贪还很有能力。
公园前154年,吴王发动了七国之乱,平叛的总司令是窦婴,然而去的时候,皇帝赏给他的一千斤黄金,窦婴把黄金放在走廊里随便拿,这不是一个贪财的人。但是这个人好沾沾自喜,他也确实有点本事,后来的汉朝皇帝就不太重用他了,窦太后到后来原谅他了,多次劝景帝任用窦婴为丞相,汉景帝不同意,所以大家看看文景之治不是白给的,他说窦婴这个人有点沾沾自喜,不适合当宰相,这就是典故的来源。
窦德玄实话实说,这是唐高宗的时候,窦姓是很厉害的,窦姓也不能说衰落,说一个姓衰落是不对的,只不过在历史上,就没有像两汉唐朝出了很多皇后什么的。唐高宗有一天到濮阳,窦德玄就跟其他的大臣一起骑马追随在后面,唐高宗就问濮阳又名帝丘是怎么回事呢?窦德玄说不知道。旁边一个大臣叫许敬宗,就赶马从后面赶上来说,从前古帝王颛顼,曾经住在这里,所以叫帝丘。高宗说好,有学问。
回来以后许敬宗退下来以后,就和别人说大臣不可以没学问,你看窦德玄就答不上这个问题,我都替他害臊。这个话传到窦德玄耳朵里,窦德玄就说,每个人都有可能有不能,有知有不知,我不能勉强回答皇帝我不知道的事,这是我能做到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个叫窦德玄实话实说,过去教育孩子,家长经常提起两个姓窦的人,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第二个就是窦德玄,这两个姓窦的,在传统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今天窦姓排行219位。人口38万,占全国人口0.031%。
章,姓的姓源。
第一,出自姜姓,是神农氏的后裔,以国名为姓,始祖为姜子牙。
第二,出自任姓,
第三。出自改姓,历代都有改姓章的。
章姓人才济济,中国传统学术的最后一位大师,章太炎,鲁迅的老师,很多人都是他门下的弟子,中国普学最后一代传人,就是传统学问到他那里划一到线了,后面的都是带现代性的学问了。章太炎生于1869年1月12日,去世在1936年6月14日,他是章炳麟。字枚叔,后来改名为绛,后来又号太炎。浙江余杭人,大学问家,大革命家,这个人了不起,曾经鲁迅先生讲过,扇子上挂着大勋章,去大骂袁世凯。大总统袁世凯就惹不起他,所以把他软禁在北京,还好吃好喝,每月几百大洋供养着,章太炎脾气特别大,拿宣纸画个乌龟,乌龟上写着袁世凯。
袁世凯派人去伺候他,其实是监视他,他规定,你们每天早晨给我磕头请安。这个人非常有意思,古人或者说传统人。很多人又真性情,他不会装。五四运动的时候,兴起一个白话文运动,有一位北大教授叫刘半农,他倡导一种学说,叫文言文是死的文字,什么人再写文言文就是死人,白话文是活文字,写白话文的人才是活人。章太炎是写文言文的,老先很生气了。有一天,刘半农像学生一样,毕恭毕敬去看他,章太炎先生先是开到他,白话文又不是今天才有的,《诗经》就是白话文,我们还有白话文的小说,《水浒传》《老残游记》,还有《海上花列传》,这都是苏州话写的,这不是白话文吗?是你们发明的?
刘半农说,白话文是以国语为标准,国语就是北京话,章太炎听了哈哈大笑,问刘半农,你说北京话是什么话?刘半农说,就是中国明清以来,京城里人说的话。章太炎就问,明朝北京人是怎么说话啊?刘半农回答不出来。章太炎先生就用明朝的音韵,背诵文天祥的《正气歌》,他知道明朝人怎么说,他是研究古代音韵的,他的发音与北京话完全不同。
我们知道明朝的北京是讲的南京话,朱棣定都北京,那个时候当官的都是南京的方言,今天的北京话是有好多蒙古语、满语的,胡同就不是汉语,儿化音就不是汉语,所以北京当时是南京话,接着又说,现在的国语按照你们的说法是北京话,严格说来很多是满洲人的音韵,不是汉人所有的,刘半农先生就愣住了。
章太炎说,前一段我看见你在报纸上登广告,征集各地骂人的话,那时候为了研究民间文学,刘半农先生就征集各地骂人的话,说第二天早上,会有很多人到你的学校里,到你的课堂上,都来骂你老母,都有人骂,所以后来你就不敢做这个工作了,刘半农先生说是。章太炎先生说,那我来贡献一点,汉代的人是怎么骂人的,出于什么书,唐朝的人是怎么骂人的,出于什么书,明朝人是怎么骂人的,出于什么书……骂了一串以后,等于把人家祖宗三代骂了一遍,刘先生坐不住了,而且章先生从早上一直骂到中午。
刘半农先生实在坐不住了,陪着刘半农先生的是刘家兄弟,都很了不起的,这些人也挂不住了。章先生学问大,这些人就赶紧说,我们麻烦章先生太久了,我们要告辞了,告辞出去,章先生还在骂,但是他这个是开玩笑,他不是低级趣味的人,而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实在太了解了,这种学者现在没有了,非常真。
章姓有个非常重要的就是章仔钧,章姓的家训,《太傅仔钧家训》,是可以列入中国著名家训前十名的,“传家两字,曰耕与读;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安家两字,曰让与忍;防家两字,曰盗与奸;败家两字,曰嫖与贼;亡家两字,曰暴与凶。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言,休作生愤之事,休专公共之利。吃紧在尽本求实,切要在潜消未形。
子孙不患少,而患不才;产业不患贫,而患非正;筋力不患衰,而患无志;交游不患寡,而患从邪。不肖子孙,眼底无几句诗书,胸无一段道理。神昏如醉,体解如瘫;意纵如狂,行卑如丐。败祖宗之成业,辱父母之家声;乡党为之羞,妻妾为之泣。岂可入吾祠而祀吾茔乎,岂可立于世而名人类乎哉!戒石具在,朝夕诵思,切记切戒。”
章姓家训现在也有念的,章姓排行114位,人口150万,占全国人口0.12%。
,
按照传统的说法,柏姓是上古的贵族姓氏,柏姓之人血统高贵,天资聪颖,上古时候,帝皇的很多老师都是姓柏的。那么,柏姓是怎样起源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有怎样的发展演变?柏姓后面的水姓、窦姓、章姓,它们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在《百家姓》中,柏姓之后是水姓,水姓按照人口比例来说,也不是一个大姓,但在中国历史上,历代不乏忠臣良将,那么这些人是谁?他们做了什么呢?
紧挨着水姓的是窦姓,窦姓起源很古老,在汉朝的时候,窦氏家族就已经名震天下,出了很多皇亲国戚,那么,窦家有什么样的名人,他们又留下了哪些典故呢?
章姓在历史上也是人才济济,章氏家族有一个著名的家训,那么,这个家训说了什么?章氏家族在晚清时期出了一位国学大学章太炎,那么,章太炎先生又有什么样的名人轶事呢?系列节目《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为您解读《柏水窦章》四姓。
柏,姓很麻烦,古代念bo,现在念bai。
第一,伯益之后,在舜帝的时候,有个贤人叫伯益,也写成柏翳,是舜的时候的司徒,赐姓嬴,也是嬴姓的始祖,秦始皇的一支,也是这一支的后代。但是他有两个姓,一个是赐姓嬴,一个是自姓柏。伯益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在中国文化史上,他的贡献是驯养牛、羊、猪、狗、鸡、鹅等,他协助舜帝驯养家禽,还协助大禹治水立了大功。这一姓后面还有一个叫伯夷,这也是非常著名的人,所以伯和柏是一个姓。
第二,以封国为姓,周朝有个国家叫柏国,也叫柏子国,这一支的后代姓柏,他的开国君就是皇帝的臣子柏高,我们现在对战国的概念只知道七雄,是不对的,其实还有很多国家,春秋有多少国家,学术界到现在并不确切知道。
第三,以木命名,远古时代有个氏族叫柏皇氏,是东方部落的首领,他的名字叫芝,这个族的图腾是柏木,所以他的名字叫柏芝,他的后代姓柏。
第四,就这么一个姓,在满族和朝鲜族也有,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你很难找到一个姓,是兄弟民族没有的。
柏姓是上古贵族的姓氏,柏姓的人天资聪明,上古时代很多帝王的老师是姓柏的,比如皇帝的地官叫柏常,协助大禹治水的叫柏翳,颛顼帝的老师叫柏夷亮父,帝喾的老师教柏招,这都是在传说里,但现在看来传说不是没有道理,也不是凭空捏造。
柏姓始祖在今天河南这一代,后来打部分南迁,今天的柏姓主要在安徽、湖南、陕西、江苏,除了陕西的北方以外,别的都在南方。柏姓这个家族是非常有意思是的,过去的祠堂里有一幅对联,文授大学士,功封平原王。一般家族的对联,都是把自己家族的,最显赫的人士给列出来,能够激励子孙后代,光宗耀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真的光宗耀祖了,就不会去干坏事了,或者自己也会努力了。上联指的是清朝道光年间的进士柏俊,柏俊是蒙古正黄旗人,柏姓祠堂用了一个不是汉族的人,来作为自己的典范,他原名还不叫柏俊,叫松俊。下联是指唐朝的柏良器,字公亮,魏州人,功封平原王,画像于凌烟阁,这个人最高当到过大将军。
这是一幅很有趣,但有点怪的宗祠联,第一,柏俊不是汉族人,第二,原来不姓柏,第三,这个人的官很大,但是结局很惨,因为科场案被斩首,被肃顺杀的,1859年被斩,巴鲁特氏是他的姓,原名松俊,字静涛,清朝大臣,咸丰八年典顺天乡试拜文渊阁大学士,官是很大的,历来非常清廉持正,自从当了大官以后,和载垣、端华、肃顺关系不好。后来顺天乡试的时候,出现作弊情况,清朝处理科场案比今天还狠。今天如果国家考试作弊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历代都很严,顺天乡试作弊就派肃顺去查,就把柏俊斩首了。
斩首以后恭亲王来执政,慈禧和东太后垂帘听政,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肃顺这个人很复杂,肃顺本身是满族人,贵族之后黄带子,天潢贵胄,他就说汉族人厉害能干,这支笔就是厉害,所以他是最早支持曾国藩的,没有他就没有曾国藩,也就是他靠了汉族人以及汉族人的武装力量,攻灭了太平天国。那么去查这个案子的时候,柏俊是文渊阁大学士,肃顺不讲情面,他查到柏俊的家人牵涉到科场舞弊案,就报给皇帝了。
说国家科举考试是大事,这是选拔人才的,必须保证公平,绝对不允许作弊,所以拟旨的皇帝,咸丰皇帝也犹豫,杀文渊阁大学士,开什么玩笑啊,这在大臣里排第一,他是受了家人的蛊惑,就和肃顺说能不能就判了一个斩监侯,就是死缓,肃顺说不行,国家法律,尤其考试必须非常严肃,所以实际上是说服了咸丰,判了柏俊斩立决,在北京菜市口被处决的。柏俊开始想,科考上杀大学士没有这个先例,何况是我的家人,柏俊不是年纪很大,上刑场之前,通知家人,把我的铺盖行李卷拿上,他懂得,按照规矩皇帝下恩旨,罪减一等,改为充军新疆,一般都这样,所以他通知家人,带好他的铺盖卷,在菜市口候着,宣布充军,必须马上走,绝不能停留,这是清朝的规定,柏俊在那呆着,也没上绑,还等着皇帝派太监宣布开恩呢。因为他的官太大了,一点事没有还很镇静,认为这条命是留的下的。那知道来的是肃顺,柏俊知道完了,一刀之后,后来的清朝科场上几乎没有作弊的。柏俊命也不好,最后被杀掉了,但是在柏姓的祠堂里,还是把他排在一对对联当中。柏姓的排行也无法确定,人口大概41万。
水,姓来的来源。
第一,出自姒姓,是大禹治水时候水工之后,有很多人跟着大禹治水,这些人有好多姓水了。大禹治水带着好多人,到了会稽山,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绍兴,治水以后他留下一个人,这个人是大禹的庶孙,留在了会稽,这一支以水为姓。绍兴有好多姓水的,这一支是大禹的后代。
第二,古人非常有趣,古代只有贵族有姓,一般人没姓。到后来取姓的时候,有一个人就从五行当中取了水,这一支以水为姓。
第三,出自共工氏,共工氏是皇帝时候水利官员,他的子孙姓水。
第四,近水取姓,上古时期有很多人就住在水边或者湖边,就姓水。
第五,有个复姓叫水丘,水丘氏所改。
水性不大,但是历代有忠臣名将,水佳胤,是明朝天启的进士,他曾经在明朝平定了白莲教之乱,白莲教之乱是很难平的,他散在全国,找不着,水佳胤平掉的,而且活捉教主王森。另外又平定了粤寇,广东那个时候也在造反,他一个灭掉60余股贼寇,后来归隐。因为大家都纪念他,后来修了水督庙,在河北蓟县,这个庙现在还有,你去问老百姓他行不到姓水的人,都认为是有人搞水利有功,这个督是军衔,姓水,所以叫水督庙。
还有水苏民,无锡人,是明代有名的清官,水是个很冷僻的姓,在历史上可以查出几十个人来,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正面人物。水姓排名不清楚,大概水姓人数在10万以上。
窦,姓来源。
第一,出自姒姓,是夏朝皇帝少康之后,故事是这样的,一个部落首领的太太怀孕了,仇人在追她,她逃到一个山洞里躲起来了,安全的生下了儿子,这个儿子接了部落的首领,后来成了帝王,为了感谢这个山洞,所以姓窦,窦是山洞的意思。
第二,出自氐族,羯、氐、羌,这一支窦氏,主要早今天山西、甘肃、四川一带。
第三,少数民族改姓或赐姓。
第四,战国时候,有个人叫窦公,他的后代姓窦。
窦姓起源很古老,古代的少数民族当中,也有姓窦的。到了汉朝的时候,河北清河有一个窦氏,出了一个了不起的皇后窦太后,她是汉文帝刘恒的妻子,汉景帝刘启的母亲,她一直执政到汉武帝的时候,这个老太太很厉害,她信黄老之学,不赞成完全讲儒学,当时有几个儒生跟他的儿子讲仁义道德,把老太太的惹火了,下令把这两个当官的儒生,扔到了野猪圈里,让他们徒手斗野猪,后来皇太子偷偷递一把剑进去,才把野猪杀死。
窦姓在两汉一直到隋唐,出了很多皇亲国戚。沾沾自喜的典故就是西汉时期的魏其侯窦婴窦婴就是汉景帝的母亲,文帝的皇后,窦太后的侄子,这个人很厉害,厉害到窦太后还要防着他,这个人发现自己的姑妈有点不信任自己,他会托病不去上朝的,而且这个人不是太贪还很有能力。
公园前154年,吴王发动了七国之乱,平叛的总司令是窦婴,然而去的时候,皇帝赏给他的一千斤黄金,窦婴把黄金放在走廊里随便拿,这不是一个贪财的人。但是这个人好沾沾自喜,他也确实有点本事,后来的汉朝皇帝就不太重用他了,窦太后到后来原谅他了,多次劝景帝任用窦婴为丞相,汉景帝不同意,所以大家看看文景之治不是白给的,他说窦婴这个人有点沾沾自喜,不适合当宰相,这就是典故的来源。
窦德玄实话实说,这是唐高宗的时候,窦姓是很厉害的,窦姓也不能说衰落,说一个姓衰落是不对的,只不过在历史上,就没有像两汉唐朝出了很多皇后什么的。唐高宗有一天到濮阳,窦德玄就跟其他的大臣一起骑马追随在后面,唐高宗就问濮阳又名帝丘是怎么回事呢?窦德玄说不知道。旁边一个大臣叫许敬宗,就赶马从后面赶上来说,从前古帝王颛顼,曾经住在这里,所以叫帝丘。高宗说好,有学问。
回来以后许敬宗退下来以后,就和别人说大臣不可以没学问,你看窦德玄就答不上这个问题,我都替他害臊。这个话传到窦德玄耳朵里,窦德玄就说,每个人都有可能有不能,有知有不知,我不能勉强回答皇帝我不知道的事,这是我能做到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个叫窦德玄实话实说,过去教育孩子,家长经常提起两个姓窦的人,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第二个就是窦德玄,这两个姓窦的,在传统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今天窦姓排行219位。人口38万,占全国人口0.031%。
章,姓的姓源。
第一,出自姜姓,是神农氏的后裔,以国名为姓,始祖为姜子牙。
第二,出自任姓,
第三。出自改姓,历代都有改姓章的。
章姓人才济济,中国传统学术的最后一位大师,章太炎,鲁迅的老师,很多人都是他门下的弟子,中国普学最后一代传人,就是传统学问到他那里划一到线了,后面的都是带现代性的学问了。章太炎生于1869年1月12日,去世在1936年6月14日,他是章炳麟。字枚叔,后来改名为绛,后来又号太炎。浙江余杭人,大学问家,大革命家,这个人了不起,曾经鲁迅先生讲过,扇子上挂着大勋章,去大骂袁世凯。大总统袁世凯就惹不起他,所以把他软禁在北京,还好吃好喝,每月几百大洋供养着,章太炎脾气特别大,拿宣纸画个乌龟,乌龟上写着袁世凯。
袁世凯派人去伺候他,其实是监视他,他规定,你们每天早晨给我磕头请安。这个人非常有意思,古人或者说传统人。很多人又真性情,他不会装。五四运动的时候,兴起一个白话文运动,有一位北大教授叫刘半农,他倡导一种学说,叫文言文是死的文字,什么人再写文言文就是死人,白话文是活文字,写白话文的人才是活人。章太炎是写文言文的,老先很生气了。有一天,刘半农像学生一样,毕恭毕敬去看他,章太炎先生先是开到他,白话文又不是今天才有的,《诗经》就是白话文,我们还有白话文的小说,《水浒传》《老残游记》,还有《海上花列传》,这都是苏州话写的,这不是白话文吗?是你们发明的?
刘半农说,白话文是以国语为标准,国语就是北京话,章太炎听了哈哈大笑,问刘半农,你说北京话是什么话?刘半农说,就是中国明清以来,京城里人说的话。章太炎就问,明朝北京人是怎么说话啊?刘半农回答不出来。章太炎先生就用明朝的音韵,背诵文天祥的《正气歌》,他知道明朝人怎么说,他是研究古代音韵的,他的发音与北京话完全不同。
我们知道明朝的北京是讲的南京话,朱棣定都北京,那个时候当官的都是南京的方言,今天的北京话是有好多蒙古语、满语的,胡同就不是汉语,儿化音就不是汉语,所以北京当时是南京话,接着又说,现在的国语按照你们的说法是北京话,严格说来很多是满洲人的音韵,不是汉人所有的,刘半农先生就愣住了。
章太炎说,前一段我看见你在报纸上登广告,征集各地骂人的话,那时候为了研究民间文学,刘半农先生就征集各地骂人的话,说第二天早上,会有很多人到你的学校里,到你的课堂上,都来骂你老母,都有人骂,所以后来你就不敢做这个工作了,刘半农先生说是。章太炎先生说,那我来贡献一点,汉代的人是怎么骂人的,出于什么书,唐朝的人是怎么骂人的,出于什么书,明朝人是怎么骂人的,出于什么书……骂了一串以后,等于把人家祖宗三代骂了一遍,刘先生坐不住了,而且章先生从早上一直骂到中午。
刘半农先生实在坐不住了,陪着刘半农先生的是刘家兄弟,都很了不起的,这些人也挂不住了。章先生学问大,这些人就赶紧说,我们麻烦章先生太久了,我们要告辞了,告辞出去,章先生还在骂,但是他这个是开玩笑,他不是低级趣味的人,而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实在太了解了,这种学者现在没有了,非常真。
章姓有个非常重要的就是章仔钧,章姓的家训,《太傅仔钧家训》,是可以列入中国著名家训前十名的,“传家两字,曰耕与读;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安家两字,曰让与忍;防家两字,曰盗与奸;败家两字,曰嫖与贼;亡家两字,曰暴与凶。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言,休作生愤之事,休专公共之利。吃紧在尽本求实,切要在潜消未形。
子孙不患少,而患不才;产业不患贫,而患非正;筋力不患衰,而患无志;交游不患寡,而患从邪。不肖子孙,眼底无几句诗书,胸无一段道理。神昏如醉,体解如瘫;意纵如狂,行卑如丐。败祖宗之成业,辱父母之家声;乡党为之羞,妻妾为之泣。岂可入吾祠而祀吾茔乎,岂可立于世而名人类乎哉!戒石具在,朝夕诵思,切记切戒。”
章姓家训现在也有念的,章姓排行114位,人口150万,占全国人口0.12%。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