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读:存在比拥有更幸福

    中华燕氏网 2013-10-20 22:42:21 胡杨


   毕淑敏的推荐语:
  胡杨与老子心有灵犀,活学活用了“道德经”,本书与红尘中迷茫的夫妇推心置腹,排忧解难。书中生动的小故事和亲身体验,加之鞭挞入里的分析,为理想婚姻画出了一幅和谐的太极图。一个家就是一方小宇宙,必得以“执中”之大方略,才能修造出致和温暖的胜景。道法自然,慢养出快乐幸福的孩子。吁请天下所有欲将家庭当做天堂来经营的人们,读读这本书,它是通往那里的阶梯小径的路标。
  大约在不惑之年,我开始阅读老子。
  读老子的感觉,如沐清风,明月朗照。就仿佛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适时地服用了一粒定心丸。而写这本书的过程,可以用“热恋”一词来形容。wWW.lSqN.CN那感觉就像一条奔腾的小溪,翻越崇山峻岭,终于融入大海的怀抱。
  所以,这本书可以看做是我写给老子的一封情书。也所以,请不要用学术的眼光去审视它,而是用心去体会, 我那绵绵的爱意。
  嫁给佛VS爱上老子
  自 称“用身体写作”的卫慧,写了一本小说,书名叫《我的禅》。一个日本僧人问她为什么叫这样的书名,卫慧答:“嫁给佛!”僧人不解,卫慧挥笔写下了“嫁给佛”三个汉字,顺便还写下了英文解释。想不到后来这位僧人将这三个汉字刻于石碑之上,立于寺院门前。
  看到石碑上的“嫁给佛”三个大字的时候,我正“爱上老子”。所以当有人指责卫慧的“嫁给佛”是辱骂了佛,我心里想的却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的确,所有的一切,都只是路途。卫慧也未见得不能通过“身体”这座桥梁遇见佛吧?
  我没看过《我的禅》,却很喜欢“嫁给佛”。当然这三个字,不同的人会咀嚼出不同的滋味。正如我“爱上老子”,与老子“谈情说爱”,可能会被人指点。但那又何妨?
  有时我们太注重手指,却忘了——手指指向的月亮。
  回到源头 风和日丽
  老子的《道德经》由上篇“道经”与下篇“德经”组成,全文共81章,约5000余言。据联合国[注: 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在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加州旧金山签定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文出版发行量最大的第一是《圣经》,其次就是老子的《道德经》。
  《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可是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将其束之高阁,甚至对老子的教导误读弥深。
  在我们普通人眼里,道德一直作为一种外在约束而存在,其实它是一种内在的生命能量。换句话说,道德一旦被“外化”就变成一种约束,而被“内化”便形成一种生命能量。老子就是在教导我们——如何将道德内化成为我们内在的生命能量,从而呈现出个人瑰丽的生命内景。
  读《道德经》是一个“融汇”的过程:当遇见“道”的汪洋大海,作为一滴水,你会迫不及待地将自己和盘托出,融入那个大循环、大格局。此时你不存在了,但是你又是生命洪流中的一分子。一切都变成随波逐流、顺势而为。这也许就是老子再三强调的“无为”。
  如果有因果存在,那么老子是那个把我们从“果”带到“因”面前的人,让我们看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防患于未然;
  如果我们一直都只有一个立场,即自我的立场,那么老子告诉我们——要站在整体的立场而非个人的立场上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如果每个人都是一滴水,那么老子教导我们——如何让个人的这一滴水,融入“道”的汪洋大海……
  问渠哪得清几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的确,老子是源头,站在源头,看着涓涓细流,我们知道大千世界原来都是发语词。而回到源头,风和日丽。
  所以越是深入学习、了解,越是发现,老子所有的教导都可以凝聚成两个字:和谐。个人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个人与集体、社会乃至宇宙的和谐发展。而这和谐是“由内而外”的。也所以整个《道德经》可谓一部伟大的“和谐之作”。
  正如奥修所说,老子是最伟大的钥匙。如果你了解他,他就是一把总[注: 把总为明代及清代前中期陆军基层军官名,也可称为百总。-bazong]的钥匙,你可以用它打开所有存在于生命中的锁。
  解读老子:是恩宠也是勇气
  有人说,人类都患有“远视眼”疾病,即对于远处的东西以及未来看得清楚、勇于探索,比如太空、宇宙之类,而对自己以及身边的事情了解甚少,兴趣全无。
  令我汗颜的亦是:自己是从印度人奥修那里遇上老子,并爱上老子的。
  所以我要感谢很多人,他们对老子的解读犹如琼浆玉液,飞流直下,而我只是举起手中的酒杯,接盛,然后杯满自溢。
  首先要感谢奥修,他的《天下大道》《道德经心释》令我爱不释手。虽然奥修本人是一个极具争议色彩的人物,但是我的确通过他的手指,找到了自己内在的明月。  我还要特别感谢王蒙老师,读他的《老子的帮助》就被他澎湃的激情所感染,尤其是他的那段话,给了我巨大的勇气!
  “自作多情地阅读与解读《老子》,何等的精神享受!伟哉老子!他提供的不是排他的结论,不是计算得数与实验报告,不是定理公式处方,不是几句名言几条教训几项生怕被误解了的规定。《老子》乃是一座精神的殿堂。不仅是殿堂,而且是一个精神的园地,一个智慧的操练场与游乐场。你要在这里练一练吗?”
  从那一刻开始,我跃跃欲试了!
  而随着这一操练的深入,自我的坚冰不断消融,我终于回到真我的怀抱。
  我们与真我失链已久,《道德经》可谓与真我链接的教科书。
  纪伯伦说,假如他真的是大智,就不会命令你进入他的智慧天堂,却要引导你到你自己心灵的门口。
  没错,老子就是带我们走到自己心灵门口的人。《道德经》不是用来学术研究[注: 孙武兵法初探序言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克劳塞维茨曾指出;战争不是神物,战争是发展的科学,余窃以为以兵圣孙武为代表的中国兵学思想文化无疑正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杰出典范;同时又]的,也不是用来“讲”的,更不是用来膜拜的,而是——用来“活”的。
  正如 “一旦你的心变得清晰,你和生活融为一体,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轻而易举,就好像不是你在做,是生活带着老子为我们指出的那种喜悦和善,通过你活出了它自己。”
  冒天下之大不韪,与老子“谈情说爱”,实在是想通过我粗浅的体会,让更多的人知道:老子并不遥远,《道德经》也不像我们想象得那般高深晦涩。距离通常是因为不了解而产生的。老子常说的“圣人”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高人,而是“坐进道里”的人。
  大道至简。只要我们走出自我的藩篱,就能成为现实生活中的“圣人”。
  解读老子,是恩宠也是勇气!
  现在,我把这场精神遨游奉献于此,衷心地希望更多的人可以通过我的手指,找到自己内在的那轮,皎洁明月!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