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漫谈:清王朝是死于“新政”吗?
- 中华燕氏网 2013-11-6 14:42:49 新浪博客
在中国,研究清室兴衰的著述汗牛充栋,对晚清走向灭亡的分析林林总总,尤其对“压倒清王朝最后一根稻草”的认定,更是五花八门,有“保路”说,“商会”说,“新军”说,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种甚至观点认为:清室死于“新政”。
这不由令我想起近年畅销书《旧制度与大革命》,作者托克维尔有句很经典的结论:就一个坏政府而言,最危险时刻就是它要变革时刻。
这句话套用于清政府的灭亡,似乎恰如其分。它确实是在宣布新政三年后,即遭颠覆灭亡。
1908年,清政府宣布最接近西化的“宪政”改革方案,1911年5月迈出实践第一步组建内阁,10月辛亥革命革命爆发。次年2月,清室宣布退位,满清政权告别中国政治舞台。
“改革速死”?清王朝的死亡与新政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
关于清王朝的最后死因,有史学杂志曾总结了“十颗稻草”,这恰恰说明,大清国已经遍地干柴,差的只是火星和火柴,当火星四溅时,任何一起事端都可以成为“燎原”之火。
那么,“新政”到底延缓了清政府灭亡还是加速了其灭亡呢?
这要一分为二地看。
从满清权贵的出发点看,当然是希望延缓甚至巩固政权的,然而这个期望没有达到,甚至结果恰如其反。 如此看来,是不是不搞新政,“硬挺”下去,清室的灭亡会慢一点呢?
历史上的事,并非“非此即彼”那么简单。历史自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不以任何当朝者的意志为转移的。
纵观清室灭亡路线图,无论是新政还是革命,乃至最后退位,都是形势所迫、逼出来的产物。
谁逼他们不得不如此呢?革变力量。
在清廷发布“新政”之时,体制内外的革变力量已经成了“大气候”,尤其是民间武装反对力量一天天壮大,动摇了铁板一块的清室统治。
可以说,戊戌变法是清王朝自救的最后机会,也是它能主导的最后一次改革。维新派主力是体制内力量,而戊戌政变之后,逼出一个孙中山和革命党来——最具创造力的民间力量彻底放弃了对“朝廷良心发现”幻想,立志武装起义推翻清室,清王朝的死亡就彻底进入倒计时而不可逆转了。而这个王朝再做什么努力,只是苟延残喘,“一人天下”已然终结。
而“新政”的出现,之所以不仅没有延缓死亡、反倒将体制内的宪政派推到革命阵营,是因为“预备立宪”打着“新政”旗号,搞的是“换汤不换药”的把戏。新内阁13名国务大臣中,汉族官僚仅4名,不到三分之一,而满族权贵占了一大半, 此“改革力度”比十年前的戊戌变法都不如,如此“新政”且莫说“民主”,连“民族压迫”的基本问题都没有解决。彻底将一切进步势力推出体制。至此,这个少数权贵把持的王朝死不放权的专制本质暴露无遗。渴望民主和摆脱民族压迫的汉民族,除了推翻它别无选择。
那么,一个政权丧失形势主导权的节点到底在哪里呢?
记得几年前热播的红色革命剧《江姐》里,有主人公江姐与其革命伴侣、重庆地下党负责人彭咏梧的一段对话。当时,国民党战局节节败退,各地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国民政府江河日下,江姐欣慰地对彭说:这下他们该搞民主政治了吧?彭于是启蒙江:你认为再要求他们搞什么民主还有意义吗?
俨然,已经做大的反对党人,要的不是政府改良,而是政权了。
从上述历史不难总结出这样的规律:失民心、国内出现民间反对武装、加上国外军事力量打击,三气夹击,是一个王朝失去形势主导权的关键节点。满清王朝如此,接下来的蒋家王朝亦如此。所以,不是“新政”要了“坏政府”的命,而是不早改革、不搞真改革,会把一个“自救政府”变成不可救药的“坏政府”。一切取决于,是政治跟着形势走,还是政治走在形势前头,当形势推着执政者走,改与不改,已无关“生死存留”。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