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之源:最早的汉字在哪里

    中华燕氏网 2013年11月30日 任会斌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它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不过这里我们要说明的是,它既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也不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确切的说,它只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系统。很多人,甚至不少的教学课本和读物,都说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这话是不确切的。甲骨文的单字现在可以确定超过四千个字,事实上,我们普通人日常对话和阅读所需要的基本文字量也就是两千余个,同时我们也可以确定,甲骨文的字也绝对不是当时存在的所有的字,因为甲骨文在当时只是一种占卜的工具。如此成熟和发达的文字系统,是任何一种古代文明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的。所以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在甲骨文以前一定还有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是我们没有充分认识,或者基本上不认识的。目前来看,一些考古发现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甲骨文以前的文字面貌如何?由于资料匮乏,特别是缺少正确的理论和途径获得令人信服的证据,可以说我们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从古到今流传的很多神话传说中都有着关于汉字起源的信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仓颉造字的故事。这个传说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流传很广了。相传轩辕黄帝打败了蚩尤,统一华夏之后,感到用结绳的方法记事,远远满足不了要求,于是他就命令史官仓颉去想办法,仓颉上观天象,下察地理,利用周围各种事物的独特特征,譬如日、月、星、云、山、河、湖、海,以及各种飞禽走兽、应用器物等,并按照他们的面貌,画出图形,造出许多象形字来。这样日积月累,终于以六书造出了福泽后代的文字。仓颉把他造的这些象形字献给黄帝,黄帝非常高兴,立即召集九州酋长,让仓颉把造的这些字传授给他们,于是,这些象形字便开始应用起来。古书中说仓颉“生而能书,又受河图录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说文解字序》中也记载:“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不过这只是在战国时候才开始出现并流传的传说,我们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个人创造是不可能的。任何一种文字的诞生绝非是一人一手之功,汉字的出现必定是先民长期累积发展的结果。不过流传下来的种种传说,可能说明仓颉应当是在汉字发展中具有特别重大贡献的人物,他极有可能是整理汉字的集大成者。另外中国古书上有“结绳记事”、“契木为文”等记载,这是早期记事常用的方法。所谓结绳记事就是文字发明前,人们所使用的一种记事手段。即在一条绳子上打结,用以记事。上古时期的中国及秘鲁印地安人都有此习惯,即使是在近代,一些没有文字的民族,仍然采用结绳记事来传播信息。可惜这些物质都无法长久保存下来,所以当时的记事情况也就无法知晓了。
  其中单就早期的文字形式而言也是说法众多,主要有伏羲画八卦的“龙书”、神农作的 “穗书”、黄帝写的“云书”、少昊氏的“鸾凤书”、高阳氏的“蝌蚪文”、高辛氏的“仙人书”、尧的“龟书”、大禹的“钟鼎文”等等,自然这些也都并不可信。事实上,汉字产生肯定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绝非由一人于某一时期所独立创造,而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由某些社会群体历经长期的摸索使用,然后约定俗成的结果。但透过这种种神话传说的表层,我们可以探究到汉字起源的一些基本线索。
  关于中国文字的起源,也就是最早的汉字在哪里,这个问题的解决更多的需要来自地下考古资料的发现。当然,在田野考古工作中,业已发现了有关中国文字起源的大量线索,不仅有商代前期,相当于夏代的遗物,还有属于更早的种种考古文化的资料被发现。
  我们在公元前4000年的仰韶文化和其后的龙山文化遗址中,都曾发现有不同的刻划符号。在山东莒县陵阳河和大朱村出土的陶器上,曾发现了八种18个刻划符号,其中有些与甲骨上所见的字类似。不少学者认为它们当是原始阶段的文字。文字学家于省吾将其中的几个刻划符号释读为“旦”、“锛”和“斧”等字,学者唐兰也释读了“灵”、“炅”和“斤”等字。不过,另有不少学者则认为这些刻划符号仅“代表个人或氏族的形象化的图形标记”,与真正意义上的文字尚有很大的距离。

山东莒县大朱村出土原始刻画符号,于1979年发掘出土。画面像五个峰峦的大山,在横越的云层之上,涌现一轮太阳,线条结构匀称平衡,形象鲜明,有人称其为一幅原始的简笔山水画。

    而半坡文化遗址中所见的陶符则更有代表性。半坡遗址属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其年代约在公元前4000年前后。在其出土陶器上经统计有各类刻划符号一百九十余个,虽然就他们性质和作用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但个别与甲骨文非常相似。有学者指出,这种陶符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

    坡遗址出土刻画符号。根据考古及结绳记事的结论和推论,经过分析、整理和辨识,有学者推断发现这些文字符号大部分可能属于一些简单的象形文字。

    在其它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这种类似半坡数字符号的现象也屡有发现。1972至1974年间陕西姜寨出土的陶器、1974年在青海乐都柳湾以及山东城子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都有类似符号。姜寨也属于仰韶文化,年代比半坡文化稍后。柳湾为甘肃马厂类型文化,时间约为公元前2000多年。

    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符号。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年-前2500年),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父系氏族社会的典型文化形态,以泰山为中心,广泛分布于山东 、苏北和豫东地区,因首先发现于大汶口,人们遂把以大汶口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命名为“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陶文,多刻在大口陶尊上,也有以红色颜料书写在陶壶上的。这种陶符所表示的含义,历来众说纷坛,莫衷一是,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些陶文与文字已有很多相似之处。

    另外一项关于早期文字的重要的考古发现是在距今约4000多年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朱书文字。陶寺遗址发现于上世纪50年代。1978年至1984年,为寻找历史上最早的朝代——夏朝的遗存,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联合山西临汾地区文化局,对陶寺遗址进行了第一轮大规模发掘。发掘中有两件出土器物引起人们大量关注。其中之一是出土于陶寺晚期墓葬的一个用合范浇铸技术制造的铜铃,虽然铸造工艺粗糙,器壁厚度不匀,但这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金属乐器。另一个就是发现于陶寺遗址的H3403灰坑出土的一个扁陶壶。扁壶的两侧有两个用朱砂书写的陶文。尽管这两字中后一字释读还有分歧,但前一字释为“文”已基本被公认。历史学家张政烺先生看过其照片、摹本以及墨线图后就说:“这个字同大汶口文化陶文、殷墟甲骨文和现在通行的汉字属同一个系统”。这反映了四千多年前即最迟在夏代前期,属于同一系统的文字已经用于黄河中下游的一些地区了。

陶寺遗址发现的朱书陶文

    同时在处于夏朝时代的二里头遗址中的陶器骨片上,也发现了一二十种刻划符号,其中有些就形式来看已非常接近甲骨文。这种种的发现,对我们探讨汉字的起源,为研究文字成熟之前的发展阶段和探讨中华文明起源与特点,以及对确定最早的汉字在哪里,都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和线索。著名古文字学家裘锡圭先生说:“原始汉字的出现不会晚于公元前第三千年中期。到公元前三千年末期,随着夏王朝的建立,我国正式进入阶级社会。统治阶级为了有效地进行统治,必然迫切需要比较完善的文字,因此原始文字改进的速度大大加快。夏王朝有完整的世系流传下来这件事,就是原始文字有了巨大改进的反映。汉字大概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在夏商之际(约在前17世纪前后)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的。”
  另外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汉字本身是土生土长的自源文字。西方有个别学者所提出的汉字是从近东两河流域成熟文明传播过来的说法,完全可以抛到九霄云外。汉字,不仅能够出色地记录汉语,而且承载着灿烂的中原文明,对周边民族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大约从夏商时期开始,汉字就从中原向四周传播。影响所及,南边有楚、吴越、闽越、南越、西瓯、骆越、壮族、苗族、瑶族、侗族、傈僳族、水族和越南,北边有白狄、匈奴、西夏,东边有朝鲜、日本、琉球。西南有古代巴蜀、彝族、南昭和大理,东北有高句丽、渤海国、契丹、女真等等。
  虽然汉字在甲骨文之后经过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写形式的变化,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至今,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仍在使用的方块字,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汉字,是华夏先民留给我们的伟大财富。
  饱含天形、神韵和内涵的汉字,历经数千年,在今天早已不仅仅是记录汉语的视觉符号系统,作为一种最赋灵性的人类文明创造之一,一个个汉字也成为了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血液里的民族符号,是将我们维系在一起的一种充满时代色彩、地域概念、人文心理特征的文化标识。
 

 


分享按钮>>清代“公务员”太吃香 江南贡院扩建成扇形
>>汉奸周佛海的共产党儿子坎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