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氏名人故地(13):山东商河(古城村)
- 中华燕氏网 2013-12-2 15:00:25 燕飞编辑
西汉燕仓封侯地:商河古城村(宜城)
商河县,汉称仂县,地处山东省西北部,东靠惠民县、阳信县,西连临邑县,南接济阳县,北邻乐陵市,全境呈菱形,南北最长51公里,东西最宽43公里,总面积1162平方公里。
商河形胜:滳流南绕,马颊北驱。卫齐履以为垣,依汉堤而作面。近依清河,远瞩长白。联大石之古戌,据沧海之上游。
商河属古兖州之域。少昊时为爽鸠氏属地。禹夏时为季荝氏属地。夏 商 东夷九黎蚩尤族居地。周为齐国之麦丘,秦为齐郡之麦丘,隶青州。先商始祖契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而“封於商”之后,商族於滳河流域逐渐强大起来,并成为了这一区域的强势部落与主导群体,迫使“莱人”东迁,陆续离开此区域,后来在胶东一带建立了莱国。商族更是一个习惯迁徙的部族,历来有“前八后五十三迁”之说,其政治集团亦逐渐离开此地向中原一带迁移。“由于种麦的莱人居住过的地方,周室或来齐的姜尚便称这里为‘麦丘’”。
秦为齐郡之麦丘。按《方舆纪要》:秦罢侯守制,遂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齐郡为其一。麦丘属焉。麦丘城:清《武定府志》、《商河县志》:在县西北。说苑:麦丘邑人祝齐桓公。晏子春秋:景公问麦丘邑人。史记:赵惠文王十九年,赵奢将兵攻齐麦丘,取之。即其地。民国《商河县志》按:邑名麦丘,其见于载籍者,虽在齐桓公、景公、赵惠文王之时,溯之上古,未必不始于三五之世。因田宜麦故名,迄今尚然。其城之有迹者,在治东十里清水洼中,十里坞之南。……故老相传,旧时尚有遗址可寻。
《山东通志》:齐之麦丘邑,唐武德中筑城,周三里许,即其遗址。现存所有《商河县志》均记载:滳(商)河县“唐武德中筑城,周围三里。”县志之载与《山东通志》所记,完全相符,且该城自汉在此置扐县、隋在此置滳河县以来从未迁徙,此说足以证明今之商河县城即齐之麦丘邑所在地。
前汉(附新莽)扐侯刘辟光、宜成侯刘偃、朸侯刘让之侯国,平原郡之扐县 、济南郡之宜成县、千乘郡之湿沃县地,隶青州部。汉高祖六年,刘邦封长子刘肥为齐王,汉文帝四年五月,封刘肥子刘辟光为扐侯(公元前164—153年)。文帝十六年,刘肥诸子分齐为王,辟光得封济南(亦称平陵王),景帝三年间,刘辟光参与了反朝廷的“七国之乱”,失败后拔刀自刎。国除,地归朝廷。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封刘偃(刘肥孙、刘志子)为宜成侯(史称宜成康侯)。据《史记》载,宜成,索隱表在平原。《汉书新注》卷十五上“王子侯表第三上”中注曰:“平原”疑误,宜成,济南县,非“平原”。据《中国历史地图集》所标位置,封地在著县县城(今济阳县曲堤镇)与扐县县城(今商河县城)之间,位置距扐县县城东南约10公里,即今商河县孙集乡古城村一带。元鼎元年刘偃子刘福继侯位,太初元年“侯福坐杀弟,弃市,国除”,地归朝廷。昭帝时稻田使者燕仓,因为告发上官桀父子与盖长公主、燕王旦谋反有功,封宜城侯。
三国隶魏,复置湿沃县,属乐安郡,改属乐陵郡,隶青州。晋为湿沃县地,属乐陵国,隶北青州部。南北朝,南宋为湿沃县地,属乐陵郡,隶沧州部。北魏因之,后齐废。隋、唐 五代,滳河县兼有湿沃地,隋隶兖州部,唐隶河南道。宋元祐元年 (1086),滳河县改为商河县,属棣州,隶河北东路。宋、金属沧州,元初割无棣之半属沧州,半以来属。元代至元初年改为无棣县,属沧州,复改为商河,属棣州。明初,属乐安州,宣德元年 (1426),改属武定州,隶济南府。清初,商河县复属济南府。雍正十二年 (1734),改属武定府。
中华民国二年 (1913),废府州,行县道,商河县属岱北道,民国三年(1914)改为济南道,民国十四年(1925)划为武定道。民国十六年(1927)废道制,省领县,商河县属山东省政府。民国二十五年(1936),省下设行政区,商河县属第五行政区。1939年,商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由鲁北行政委员会领属。1940年10月改属冀南行署第八督察专员公署。1942年9月商河、惠民两县结合部成立商惠县,属冀鲁边区三专署。1945年11月撤销商惠县,恢复原商河县建置,属渤海区二专署。1949年7月改属泺北专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初属泺北专署。1950年属德州专署。1956年3月德州专署撤销,商河县归属惠民专署。1958年12月商(河) 、乐(陵)合并为商河县(1960年改名乐陵县),属聊城专署。1959年4月改属淄博专署。1961年9月两县分治,商河县复属德州专署(1978年改称德州行政公署)。 1990年元月商河县隶属济南市。
商河是燕国被秦灭亡后,第一位燕姓名人燕仓建功封侯的所在地(今商河县南孙集乡古城村)。西汉燕仓封侯经过及其世袭侯位如下:
汉昭帝元凤元年冬九月,左将军安阳侯上官桀、骠骑将军桑乐侯上官安、御史大夫桑弘羊一干人屡次以邪曲的手段干预辅政,大将军不肯屈从,他们便心怀怨望,与燕王交通阴谋,私设驿使往来传递消息。燕王派寿西长、孙纵之等贿赂长主公、丁外人、谒者杜延年(与谏大夫杜延年同名同姓的另一个人)、大将军长史公孙遗等人,以私书交通往来,共同谋划让长公主置酒席,在席间以伏兵杀害大将军霍光,然后征燕王进京立为天子,罪至大逆不道。前稻田使者燕仓,他的儿子恰好是盖长公主的舍人,因此他通过儿子的关系知悉了盖主的阴谋。他感到事态严重,连忙去向大司农杨敞告发。杨敞又告诉了谏大夫杜延年,杜延年立即上奏天子。丞相征事任宫捕拿斩杀上官桀,丞相少史王寿将上官安诱入丞相府,逆贼都已伏诛,吏民得以平安。封杜延年、燕仓、任宫、王寿为列侯。杜延年受封为建平侯,燕仓为宜城侯,任宫为弋阳侯,王寿为商侯。宜城侯戴侯燕仓,官终汝南太守,其后六世袭侯位,王莽败,而终。
燕仓宜城戴侯,户二千。子侯安削户六百,定七百户 。元平元年,刺侯安嗣, 四十一年薨。竟宁元年,釐侯,尊十年薨。阳朔二年,炀侯,武嗣。济阴侯级嗣;六世侯旧嗣,王莽败,绝。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