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读:荆轲刺秦王是被迫无奈
- 中华燕氏网 2013年12月12日 郭灿金
无可奈何的荆轲,为燕太子丹、田光、樊於期所裹挟的荆轲,心情复杂地迈出了西去刺秦王的步伐,但他心里没有任何把握,也深知此去凶多吉少,所以,当他面对送行的人群,在易水河畔,情难自已,发出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苍凉感慨。这与其说是荆轲的豪言壮语,不如看做是荆轲绝望心情的写照。
对于“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大家一定不陌生,即使我们没有读过司马迁的原著,但我们一定也听说过一个成语——“图穷匕见”,这已经是汉语成语里很常用的一个词语了。即使我们不是十分清楚这个成语的来历,我们依然能十分熟练地使用这个成语。近年来,有三位顶级导演先后以自己的理解和才华,演绎过这个故事,他们分别是1995年周晓文的《秦颂》、1998年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后来还拍过电视连续剧《荆轲传奇》。同一个历史故事被反复搬上银幕,这在电影史上估计是很少见的现象。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我们喜欢英雄,说明我们尊敬英雄,说明我们崇拜英雄。从喜欢到尊敬再到崇拜,也说明可能英雄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其实不仅仅是当代人喜欢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古人同样也喜欢讨论这个故事。很多大名鼎鼎的诗人在自己的作品中,都涉及过这个故事,譬如陶渊明、王昌龄、柳宗元、苏东坡的父亲苏洵、苏东坡、朱熹、梅尧臣、龚自珍……
可能有一点大家没有注意到,这些诗人们旗帜鲜明地分为两派,并且是反方占了绝对多数。
批评荆轲刺秦王的人很多,其中不乏著名人物——柳宗元如此质疑荆轲:“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意思是开始的时候你是多么雄心勃勃、锐气逼人,为什么到了关键时刻,却步履不稳、不能一击致命呢?北宋苏洵更是出语尖刻,他咄咄逼人地对荆轲的行为做了盖棺定论:“始速祸焉。”意思是,荆轲刺秦王的行动加速了燕国亡国的速度。苏东坡和父亲的观点有些相近,只不过他更愿对荆轲等人的英雄气概进行品评:“荆轲不足说,田子老可惊。燕赵多奇士,惜哉亦虚名!”苏东坡的话说得更刻薄,一竿子打翻了一船人,他由荆轲说开去,直接否定了传说中“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说法,不留情面地说他们“惜哉亦虚名”。持这一观点的人还有很多,譬如南宋鲍彪为《战国策》作注时说:“轲不足道也。”譬如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相比于柳宗元、苏东坡,李白的观点稍稍中立一些:“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李白仅仅说了荆轲之后英雄的悲剧结局,并没有对荆轲本人做出过多的评价。
赞扬荆轲的是少数,陶潜、龚自珍是赞扬派的代表人物。陶潜如此说:“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这一评价里显然充满了敬佩。龚自珍则称荆轲为“江湖侠骨”。龚自珍在诗里这样议论荆轲:“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相关的评析、吟咏还有很多,但不论正方、反方还是中立方,他们的论点基本上不脱一个套路,就是对荆轲刺秦王的性质和影响进行探讨,其分析和评论往往都是从很宏观的角度来考虑的,这就是所谓的“宏大叙事”。我们今天换个角度,争取从刺秦的主人公、刺秦的当事人的私人角度,从常识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司马迁给我们记录下的这个精彩故事。
说荆轲刺秦王,第一个话题就是,荆轲为什么要刺秦王?
其实这个问题不能问荆轲,因为荆轲不是这件事情的决策者,刺秦王的决策者另有其人,他就是燕太子丹。
燕太子丹放着好好的太子不做,为什么要发起这样一场接近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恐怖袭击呢?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
一、个人恩怨
燕太子曾经在秦国长时间做人质,眼下刚刚从秦国逃回燕国不久。
在春秋战国时代,所谓的人质和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人质”,其概念上不太相同。那个时代,两个国家订立盟约,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往往会将自己的王子或者别的什么重要的人物送到对方的国家去,其目的就是表示绝不反悔的信心。因此,只要不发生意外,只要双方信守合约,人质是不会有什么安全问题的。人身安全虽然没有大问题,但人质本身有可能会有不太好的感觉。燕国是个小国,作为人质被质在秦国这样的强国里,太子丹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被尊重,既然在外人看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为什么燕太子丹会如此生气呢?这其中还有别的原因:太子丹和秦王嬴政两人过去都曾在赵国做过人质,同病相怜,他们两个人在赵国关系处得不错。后来,嬴政时来运转,回国做了国君,而太子丹却阴差阳错,被送到了秦国做人质。既然自己和秦王嬴政过去有着那一层私人关系,太子丹自然盼望自己在秦国能得到礼遇。但是,事与愿违,秦王嬴政似乎根本不买燕太子丹的账。不仅不买账,而且还变本加厉,态度极其冷淡。所以,太子丹觉得特别受伤。
因此,燕太子丹强烈要求回国,秦王嬴政置之不理。据另外一部古典笔记小说《燕丹子》记载,秦王嬴政对燕太子丹说:“你不是不想做人质,想回家吗?那么你就等吧,等到乌鸦的脑袋变白了,骏马的头上长出角来再说吧!”很显然,这是在刁难太子丹。
太子丹无奈,一气之下,他偷偷从秦国跑了回来。
因此,从主观情感上来说,燕太子丹对秦国充满了仇恨,对秦王嬴政充满了愤怒。
二、国仇家恨
客观上,在他逃回来之时,正是秦国强力扩张的阶段:公元前230年,在雄心勃勃的秦王嬴政的指挥下,秦国灭了韩国。
两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228年,惶惶不可终日的赵国,终于被虎视眈眈的秦军所灭,赵国著名的传国玉玺“和氏璧”也成了秦王嬴政的掌中玩物。秦国的军队驻扎在了距燕国边境很近的中山,战争似乎不可避免。我们知道,赵国是燕国的近邻,失去屏障的燕国很可能会成为秦国的下一个目标。所有这些,都让燕太子丹充满了巨大的恐惧。
主观感受和客观现实,都逼迫着燕太子丹思考,思考如何报复秦国,如何报复嬴政。
但是,他自己也知道,燕国国小力弱,没有任何战斗力,根本不是秦国的对手,无法和秦国正面交锋。
怎么办?只能剑走偏锋,实施非对称打击,对秦王实行斩首行动。
古代实行非对称打击的手段其实非常有限,没有飞机没有大炮更没有原子弹,也不懂细菌战、生化战,他们能够想到的手段只有一种——买凶杀人,也就是寻找刺客。
于是,一个重要人物出场了。这个人物是谁呢?
是荆轲吗?
不是!
他是谁呢?是一个大家可能都比较陌生的名字——田光。不要觉得这个名字陌生,他可是:刺客第一人选。
田光是什么人?为什么田光会是第一人选呢?
田光是燕国人,此时已经是暮年。他生活在民间,被身边的人尊称为“处士”。在当时的语言环境下,“处士”就是有才有德而又不愿做官的人。
他为什么会进入太子丹的视野?这都是太子丹的老师鞠武的功劳。
鞠武是太子丹的老师,本来他的态度非常明确,那就是反对太子丹发动刺杀行动。他认为与其这样冒险,还不如和别的国家联合,共同抵御秦国的进攻和威胁。但是太子丹却不听劝告,一直在表达一个意思,我等不及了,等不及了!鞠武没有办法,最后只好配合太子丹。他的配合动作就是把他认为合适的人选推荐给太子丹。他认为合适的人选就是田光。
鞠武推荐田光的原因:“其为人智深而勇沈。”
既然自己的老师如此看好田光,太子丹当然很激动地决定召见田光,当面委以重任。
被太子丹盯上,田光表现得十分激动,但是激动归激动,田光还需要认真面对现实。他既惭愧又明确地告诉太子:好汉不提当年勇,而今自己已是风烛残年,如果说自己昔日是匹千里马的话,那今天则是羸弱不堪、马瘦毛长,根本难以承担重任。
但是,田光也没有让太子丹失望,虽然他自己无力领衔上阵,但他还有自己的推荐人选。被太子丹盯上了的田光非常主动地向太子丹说,我田光也盯上了一个人,此人可堪重用。被他盯上的这个人就是荆轲。 “所善荆轲可使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的好朋友荆轲可以担此重任。原因是“知其非庸人”,即:我知道荆轲不是一般人。
就这样,荆轲先生被燕国高层记住了名字,荆轲成为了第二人选。
于是,田光马不停蹄地找到了荆轲,表达了三层意思:第一,套近乎。见到荆轲之后,田光第一句话先套了个近乎,他说道:“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换成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我田光和荆轲先生您关系亲近,在燕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第二,透机密。之后,他话锋一转,向荆轲透露了一个绝密消息。他说,我刚从太子那里出来,太子心怀大志,气魄非凡,他对我说了一句重要的话,“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焉”。这句话是说,太子丹告诉我,燕国和秦国不共戴天,他让我帮他出出主意,想想对策。第三,交底牌。田光诚恳地对荆轲说,我现在老了,无法为太子出力,但是我觉得您是合适的人选,所以没经您的允许,我就贸然将您推荐给了燕太子丹。因此,想请您马上去太子丹那里报到,接受重要任务。
荆轲当然也很激动,因为荆轲有着强烈的政治抱负。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荆轲听到将被太子重用的消息之后,内心难以言说的激动。
可是,还没等荆轲回过神来,田光突然说了一番让人意外的话。他说:“还有一句话我忘了告诉你,就是太子丹特意叮嘱我,不让我将如此重要的事情泄露出去,为了确保此事万无一失,我要杀人灭口。放心,我不会杀你,我要杀的人就是我自己。我死了之后,除了你,燕国再没有别人知道这一最高机密了。”
说完,田光拔剑自刎,一阵血光冲天。
刚才我们提到了,田光的特点是:“其为人智深而勇沈。”
田光自杀表明了这个人有献身精神,有勇气。你想啊,一个人连自己都敢杀,岂不充分说明这个人很有勇气吗?此之谓“勇沈”。绝不是一般的自杀,他至少向荆轲暗示了以下几点:第一,不论你是主动还是被动,你已经被卷进一场燕国的最高机密中;第二,一旦被卷进,你将身不由己;第三,这一点我们稍后再展开分析。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荆轲所受到的刺激,一个一直受人尊敬的老年处士,因为举荐了你,因为要保密,眼睁睁在你面前自杀了!
更为关键的是,田光还对荆轲留了一手,他只让荆轲在第一时间去找太子报到,却没有告诉荆轲,这是一件什么样的重要任务。田光至死居然都没有告诉他到底是什么样的大事,这样荆轲自然而然就有了一股冲动,让荆轲觉得自己多少年来的等待终于迎来了曙光。今天,终于天降大任于自己,荆轲能不激动吗?
因此,荆轲当时的心情,一是激动,二是好奇,三是迫不及待。
于是,荆轲第一时间赶去见太子丹。他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重任在等待自己呢?
如果说荆轲去见太子丹的时候,还对未来的任务抱有幻想和某种程度的好奇的话,当他看到太子居然对自己再拜而跪、膝行流涕的样子,更多的是莫名惊讶。可是,所有的好奇和幻想都难以抵消太子开口说话带给他的失望和打击。
当太子丹开口时,荆轲才知道自己的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别人编织好的陷阱。
一头雾水的荆轲听完太子丹的长篇大论之后,却欲哭无泪,差点崩溃。因为荆轲所好奇的、田光所隐瞒的、现在被燕太子丹层层包装而最后又和盘托出的谜底,居然是让荆轲去充当刺客,西去咸阳发动一场斩首行动,劫杀秦王嬴政!自信早年曾经对“术”深有钻研的荆轲,实在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也会被别人编织的陷阱构陷。
司马迁这样来转述荆轲的态度:“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意思是,荆轲愣了很久很久,对太子丹说,这是军国大事,我如此笨拙无能,恐怕难以完成使命。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个词:“久之”。
久之又久之后,荆轲为什么还要婉拒此事?
第一,荆轲不具备做刺客的思想基础
在燕太子丹找到荆轲做刺客之前,荆轲是一个什么样的身份呢?
“北漂”。
为什么说荆轲是“北漂”呢?因为他是卫国人,不是燕国都城北京人,当然那时候称“蓟城”。今天交通发达,即使从郑州到北京,乘动车也不过五个小时,但荆轲那时就没有这么容易了,那时从卫国到燕国可称得上是长途跋涉了。他为什么来到了燕国做“北漂”呢?
荆轲是一个有强烈建功立业信念的人。早年他以谋士自居,几年前,他曾经主动面见卫国国君卫元君,向卫元君兜售自己的“术”——“以术说卫元君”。根据一般的理解,所谓的“术”,既包含了治国之术,同时也包含了政治权术。可惜的是,卫元君并没有理睬荆轲,荆轲的政治抱负也就无法实现。没有被卫元君重用,让荆轲感到很沮丧,后来不久,卫元君就迎来了自己的失败。虽然,卫元君的失败和没有重用荆轲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荆轲心里对自己才能的期许和难以实现壮志的失落却可想而知。
这段经历让荆轲很受伤,直接导致自视甚高的荆轲离国远行,先后到过邯郸、榆次等地,结果处处受人打压,最后流落到燕国。
荆轲是一个读书人,是一个知识分子,是一个有强烈建功立业抱负的文人,他幻想的是以智力求得生存,所以他才会以“术”游说卫元君。
在见太子丹之前,荆轲有四大爱好:爱读书、爱击剑、爱酗酒、爱K歌。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刚才讲了,因为荆轲处处不受重用,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才四海为家,最后来到了燕国,当起了“北漂”。在燕国他结识了一个杀狗的屠夫,还结识了器乐演奏家高渐离,处处不得志而又心怀壮志的荆轲开始自我麻醉,由从前的爱读书、击剑,发展成为爱酗酒、K歌。他的酗酒到了十分夸张的程度。每天酒友泡在一起大醉如泥,喝多了就引吭高歌,唱着唱着就大哭起来,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完全不顾个人形象。清初名士吴见思就这样评论荆轲当时的行为:“酣酒高歌,才人故态。”他说,酒后高歌,显然是一个失意文人的状态。这个评价应该说十分到位。
因此,客观地说,荆轲在很大程度上是个文人,根本就不适合做刺客,让荆轲做刺客是对荆轲人格最大的侮辱。
第二,荆轲不具备做刺客的感情基础
刺客不同于杀手,职业杀手只要给钱就可以被雇佣,而刺客必须出于报恩,或者还情的心态才会去杀人。荆轲和嬴政无冤无仇,和太子丹又无交情,甚至荆轲和田光之间也谈不上什么友谊,用《史记》中的话就是这样:“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一个“亦”字,说明了田光和荆轲没有过深的交情,泛泛之交而已。
太子丹对于荆轲来说,既没恩情,也无感情,荆轲怎么会随随便便就答应去做刺客呢?
第三,荆轲不具备做刺客的客观条件
剑术不精。
在荆轲流浪的过程中,曾多次和别人发生争执,荆轲向来采取的对策就是起身逃走。譬如他曾经和盖聂论剑,也就是比试剑术的高低。盖聂这个人有个特点,在和人比剑之前总喜欢恶狠狠地盯着对方看,他这样做的用意在于考验一下对方的胆量和忍耐力,任何一个人被别人恶狠狠地盯着看都不会有太好的感觉,但是一个修养高的、有忍耐力的人会不为所动,修养不高的人就不好说了。荆轲呢,被盖聂恶狠狠看过之后,不知什么原因抽身就走,所以盖聂对荆轲一万个看不起,认为荆轲胆小怕事,没有比试就逃跑了。虽然,外人的看法未必正确,但荆轲的剑术实在让人无法恭维却是事实。
通过上面的分析,很明显,荆轲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人,同时还是一个处处等待时机到来的人,他只想以自己的智力事人,而从没有打算以勇力事人。荆轲有的是满腹谋术,荆轲有的是满腹经纶。荆轲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身份,譬如,他可以是失意的读书人,可以是失败的士人,可以是流浪歌手,可以是颓废的酒鬼,也可以是艺术家,但他唯独不可以是刺客。
好读书的荆轲,为人深沉的荆轲,当田光在荆轲面前自杀身亡,强烈的好奇心让荆轲对问题的严重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问题的实质也缺乏深刻的了解。但无论如何,荆轲的心理已经处于劣势,处于守势,却是事实。荆轲其实成了田光精心遗下的一枚棋子,一步步身不由己地变成了一个凶器,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显然,田光的自杀给荆轲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太子丹很轻易就占据了心理的制高点,荆轲已经被逼得无法回头。男人的声誉、男人的事业,甚至包括男人的生命,就这样被一个田光搅成了一团乱麻。面对无法选择的现实,面对太子丹的强人所难,荆轲被逼到了墙角,已无任何退路。
他在见太子丹之前,已经欠了太子丹一条人命,有了这一条人命,荆轲说话就无法硬气了。所以尽管憋了半天,荆轲依然无法严词拒绝。前面我们曾经说过田光是一个特别有心计的人,到了这里,我们会更加清楚地看到田光的心计。为了推荐你我都自杀了,你还有什么理由不接受推荐呢?你想跑,想不干,有那么容易吗?
在太子丹的半是恳求半是胁迫之下,荆轲无路可逃,只得接受太子丹的安排,心不甘情不愿地接受了刺客的任命。
在这样半推半就之间,荆轲已经被太子丹任命为上卿,被安排住进了高级宾馆的套房,每日接受大鱼大肉、美酒美女的侍候。
但是,我们不要忘了,荆轲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而是相反,荆轲头脑发达,四肢简单。荆轲在美女香艳的怀抱中,开始运用自己的所长做最后的抗争。他想起了长久生疏的“术”,他在思考着解套的办法。
作为被动的刺秦的执行者,接受任务之后荆轲会有怎么样的表现呢?他将如何来应对此事呢?
第一招:以拖待变
他迈出的第一步是“久之”而故意“未有行意”。“久之,未有行意”意思是,过了很久很久,荆轲根本就没有行动的迹象。在秦王所向披靡的各种小道消息中,荆轲醉卧美人膝,以特殊的方式向自刎的田光做着只有自己知道的示威。
这里,再次出现了“久之”两个字。到底有多久,我们不知道,我们知道的是,这个时间长度已经超越了太子丹的忍耐限度。
这么长的时间,荆轲到底在做什么呢?《战国策》没有记载,后来司马迁也没有记载。倒是汉魏笔记小说《燕丹子》中有明确记载,这一段的生活可能是荆轲有生以来最奢侈的生活。譬如,有一天荆轲和太子丹在一个湖边散步,荆轲随手拾起一个瓦片打水漂,结果太子丹就说:“怎么能让您用瓦片打水漂呢?”于是马上让人用纯金给荆轲打造打水漂的金片。荆轲随口说千里马的肝脏可能很好吃,太子丹马上就让人去宰杀千里马,专门为荆轲烹制马肝。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这么长久的等待,让我们看到了荆轲的真实态度,那就是消极怠工,你急我不急。
也许我们以小人之心来揣度一下荆轲的心理会更有意思,当时,秦军就在燕国边境,随时可能对燕国发动攻击,荆轲在等什么呢?我们不能排除他在等秦国的进攻,如果秦国顺利拿下了燕国,就没有人再催促他行动了,那样他就不需要再前去咸阳,刺杀秦王了。
所以,对于当时的荆轲来说,等待也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第二招:以进为退
当然,等待也好,拖延时日也好,都是变相的“退”。拖来拖去,也没有等来燕国的变故,更没等来秦军的进攻。所以荆轲还要再想别的办法,才能求得主动。于是,当太子丹来催促荆轲上路之时,荆轲就提出了上路的两个条件。
荆轲是这样铺垫的,他说:“想让我做刺客,必须让我能接近秦王才有机会完成任务;要接近秦王,就必须让秦王信任我;要让秦王信任我,就必须有拿得出手的礼物。”
荆轲这样的分析显然很有道理。分析完之后,荆轲最终抛出了重磅炸弹。他提出,要获得秦王的信任,必须给我准备两件信物:第一,樊於期的人头;第二,督亢地图。
樊於期是秦国的大将,史书中并没有交待他在秦国犯了什么样的大罪,我们知道的只是他被秦王嬴政灭门,只有他一个人畏罪潜逃,来投奔燕太子丹。秦王嬴政震怒,通令悬赏捉拿,明码标价,获得樊於期人头者,将得到千金赏赐,同时可被封为万户侯。这当然是重金悬赏。
督亢地图呢,则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督亢大体位置是今日河北涿县、定兴、新城、固安一带,当时是燕国最为富庶的地带。在冷兵器时代,地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秦王想并吞天下,地图显然意义非同寻常,更何况还是燕国最富饶地区的地图。奉上地图,就意味着投降。
樊於期的人头可以了结秦王嬴政心头的宿怨;督亢地图则可以迎合秦王的贪心。这两件礼物正中秦王下怀,他不想被打动都难。因此,若想赢得秦王的信任,这两件东西显然是不二之选。
但是,这两个条件让太子丹听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我们知道,太子丹发动斩首行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了秦国的侮辱,而今同样受了侮辱的樊於期从秦国跑来投奔自己,若把此人人头砍下送给秦王,自己岂不成了薄情寡义、见利忘义的小人?将来又如何面对天下百姓呢?
很显然,让太子丹交出樊於期的人头,他绝对有心理障碍。
太子丹既然是燕国太子,让他交出督亢地图,岂不更是与虎谋皮?
更为重要的是,你荆轲就能保证,你拿了这两件见面礼就一定能见到秦王吗?你提了两件大礼过去,只能说有一定的见到秦王的可能性而无充分的必然性,万一秦王不为所动,那太子丹岂不是万劫不复?
所以,明眼人一看便知,荆轲的两项要求都已踩到了太子丹的心理底线。这显然是对太子丹的莫大考验,这个要求检验着太子丹的诚意,也羞辱着太子丹的诚意。荆轲相信,在这样的有效吓阻之前,太子丹一定会望而怯步,不会轻易答应。只要太子丹对此不予理睬,荆轲就有充分的理由拒绝上路。
太子丹缺乏壮士断腕的决心,果然如荆轲预料的那样裹步不前。面对这场世纪豪赌,太子丹感觉到自己的手在微微颤抖。此时的太子丹方寸大乱,说出了荆轲期待已久的话:“樊将军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这就是说,太子丹不忍心将樊於期的人头交给荆轲。至于地图,太子丹连提都没提起。
荆轲拿捏准了太子丹不可能答应,心想:既然我的条件无法满足,那么我就继续拖延下去,想必你太子丹也就无话可说。
这就是我们说的荆轲的过人之处,以进为退。荆轲以自己的进吓倒了太子丹。因此,这是荆轲自救的第二步,也是自我解套的第二步。
荆轲再获胜利。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荆轲的这个要求同样有个漏洞,有个小小的后门,那就是,虽然太子丹眼下不忍出卖老朋友,但谁能保证太子丹将来不会出卖老朋友?太子丹不忍心出卖老朋友,但谁能保证太子丹的手下不狗急跳墙?如果真的将来有一天,太子丹将人头送到了你荆轲手上,你荆轲还有何话说?
第三招:围魏救赵
很明显,樊於期的存在对于荆轲的自救是一个巨大威胁,作为“术”士,荆轲决定将自己天才设想的唯一缺口堵死。因为荆轲很清楚,生存第一,保命要紧,在这一点上,他和樊於期是天然的同盟军。从樊於期得罪秦王后的逃亡行为中,荆轲断定樊於期乃贪生怕死之辈。二人之间有共同的利益,应该是可以坐下来促膝谈心的。只要樊於期的脑袋可以安全地长在樊於期的脖子上,荆轲刺秦王就永远不用成行。既然是外在的条件不成熟,荆轲就没有了道德的压力,这样他既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走出了别人设计好的圈套,同时也可以保住自己的名声。
于是,荆轲开始主动出击,决定找樊於期将军谈谈。
这一谈可就谈出了大问题。
关于荆轲和樊於期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见面,司马迁如此记述:“乃遂私见樊於期。”可见,荆轲是以私人身份和樊於期会见的。
荆轲开宗明义地告诉樊於期:“我听说将军你的这颗人头价值昂贵啊!有多昂贵呢?拥有它就等于拥有了黄金千两外加万户封邑。”之后,没有任何过渡和劝说,荆轲就斩钉截铁地对樊於期说:“你的人头如果能借给燕国一用,这样就可以为受尽秦国欺负的燕国报仇了。”
作为一个深入研究过“术”而又为人深沉的人,荆轲的智慧在这段话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是2000年来,其中的深意却被人们忽略了。
如果我们重回那一历史现场,就可以感觉到荆轲这段话的巧妙。荆轲在这套说辞中加入了两个重要暗示:一是将军你的脑袋价值连城,因此,许多想发财的人都惦记着呢,将军你要好自为之,好生看护;二是将军你脑袋的重要价值还在于可以为燕国报仇,因此,即使不是为了发家致富,想保家卫国的燕国人,随时都会将你的人头砍下。你这么亡命天涯难道不就是为了活下来吗?
因此,荆轲所有的用意就是为了引导樊於期坚决保护好自己这颗珍贵的脑袋,必要时可以继续亡命天涯,玩个失踪。只要樊於期保住了自己的人头,顺利开溜,荆轲就可以从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里脱身,从而实现樊於期和自己的双赢。
可以想见,在和樊於期会见之前,可怜的荆轲费了多大的心思啊!
可是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
应该说,本来荆轲和樊於期可以双赢的,却由于一方的误判而擦枪走火,全盘皆输。
百密一疏。没有流亡经验的荆轲绝对没有想到,秦帝国的通缉令,已使樊於期无处藏身,四海之内,莫非监狱,这样的精神折磨,终会导致樊於期的精神崩溃。而荆轲的那一番分析,恰恰是压垮樊於期的最后一根稻草。
樊於期身负血海深仇,又惶惶如丧家之犬,哪有工夫进行缜密的逻辑推演;樊於期期待的就是了断,有一个斩钉截铁的理由来了断。
恰在这个时候,荆轲给出的这个理由出现了,樊於期想,生有何欢,死有何惧,而现在荆轲居然肯定我的脑袋极有意义,既然这么多人都在惦记着我的脑袋,那么他杀也是死,自杀也是死,既然如此,我为什么不献出自己的脑袋呢?
激动人心的场景在荆轲意料之外出现了,樊於期居然不闻不问,不追究前因后果,“遂自刭”!
精神崩溃的樊於期自我了断,自己交出了自己的脑袋。
太子丹很快就知道了消息,并且在第一时间赶到案发现场,一番假作真时真亦假的表演之后,“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意思是将樊於期的脑袋装进了匣子里。当樊於期的人头被装进匣子里的一刹那,荆轲知道自己彻底完了,聪明反被聪明误;荆轲转眼间化作鱼肉,太子丹则转眼间化作庖厨,一道色香味俱佳的大菜即将被隆重推出。
就这样,聪明的荆轲,可怜的荆轲,在田光和樊於期两条人命的裹胁之下,变成了太子丹的一把匕首。这把匕首将成为刺杀秦王嬴政的凶器。
在不久的将来,太子丹还会为他配上另外一把匕首,那匕首名曰“徐夫人匕首”。这把匕首多次用毒药反复淬火,只要人被碰破了一点皮,就必死无疑。两把匕首不可分离地在燕国结成了手足,从此再没有分开。
就这样,荆轲阴差阳错,一步步被逼上了绝路。他的自救大业灰飞烟灭。
荆轲拿到了樊於期的人头,同时拿到了督亢地图,并且配备了精良的匕首。这把精良的匕首将被小心翼翼地卷进地图的最里面,从外面看起来,匕首的柄就如同地图的轴。和他同行的,还有一个十三岁就杀过人的不良少年秦舞阳。
一不留神,一招不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到了现在才发觉,怎么办?既然终点又回到了起点,荆轲也就按起点的思路来继续拖延行期,以拖待变,迟迟不肯上路,但是条件却完全变了。忍无可忍的太子丹终于开始对荆轲不客气了,语气生硬地催促荆轲启程上路,走投无路的荆轲终于收拾行装,踏上残酷的征途。
在上路的时候,荆轲会怀着何种心情,他又将发出怎样的感叹呢?
这段故事,大家已经比较熟悉,那就是,无可奈何的荆轲,为燕太子丹、田光、樊於期所裹挟的荆轲,心情复杂地迈出了西去刺秦的步伐,但他心里没有任何把握,也深知此去凶多吉少。所以,当他面对送行的人群,在易水河畔,情难自已,发出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苍凉感慨。这与其说是荆轲的豪言壮语,不如看做是荆轲绝望心情的写照。
当然,我们今天来分析荆轲,不是为了给他抹黑,更不是为了解构这样一个英雄。而是想说,荆轲是一个感情十分丰富的英雄,是一个思想深刻、思维缜密的英雄。这样的英雄才更能打动人,更能让人过目不忘。
附
荆轲刺秦王(节选自《战国策》)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刭。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分享按钮>>胡适与陈独秀处理旧小说中淫秽情节有何不同
>>燕氏名人故地(22):天津蓟县(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