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广西最大规模壮族起义数千人被明军屠杀
- 中华燕氏网 2013年12月16日 广西政府网
上林、忻城两县之间,山高林密,地势险要,以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多靠山而居,结寨称戈,方圆250公里约散落大小村落百余个,历来有八寨或十寨之称。1376年(明洪武九年),古凭农民起义,拉开了八寨起义的序幕。
此后起义此起彼伏,两百余年从未间断,参加人数由几百、几千甚至发展到数万,嘉靖、万历年间发展到高潮,多次震惊明王朝统治者,并调集大军镇压。是明代影响最大的以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农民起义。
绵延两百余年当中规模较大的起义有:1457年,八寨义军万余人分攻武缘(今武鸣县),直逼南宁。1470年至1472年,壮族黄公刚等领导义军千余人,转战忻城、上林、宾州、永淳(今分属横县、宾阳县、邕宁县)等地,被总督两广军务右都御使韩雍督兵镇压。
大约在1527年前后,义军发展至数万人,建立政权,与大藤峡起义相呼应,八寨附近千里之内几乎都被义军所控制;1528年,提督两广军务王守仁督6000官军攻取八寨,屠杀义军4000余人。1554年、1555年,八寨义军两次夜袭南宁城,杀官吏,运走库银财物。1578年至1579年,八寨义军又发展到7万人,两广总督刘尧诲调集10万官军和士兵对起义军进行了历时103天的围剿,杀义军9000多人,俘6700多人。至此,八寨较大规模的起义终被平息。

分享按钮>>明朝太监宣旨评朝鲜妃子
>>每日一读:千古美人西施被沉江底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