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氏名人故地(32):湖南常德桃源
- 中华燕氏网 2013年12月25日 燕飞编辑
大清皇封燕公甘州府知府燕起烈
桃源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历来被誉为“世外仙境”。桃源县人文景观极为独特,桃花源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描绘的人间仙境,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桃源域内生活着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土家族、满族、侗族、壮族、瑶族等13个民族。自然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对发展农业、工业、商业和旅游等其它各种事业,都是得天独厚的黄金宝地。百年老校桃源一中是一所由民主革命先驱宋教仁先生倡导创办的百年老校,现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常德市明星学校。
桃源春秋战国时期,地域属楚国洞庭郡(洞庭郡郡治位于今桃源县青林回维乡黄楚村的采菱城遗址);秦朝时,属黔中郡;西汉时,为武陵郡临沅县的一部分。东汉建武二十六(公元50)年,桃源地域从临沅县析出,置沅南县,隶属武陵郡。其县治设于武陵县治西南70里的古城山(今鼎城区长茅岭乡),汉殇帝延平一年(公元106年)迁至浔阳坪(今漳江镇浔阳坪村)。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县名均为沅南县。隋文帝开皇三(公元583)年,合临沅、沅南、汉寿三县为武陵县,隶属朗州。唐、五代时期,今桃源地域均为武陵县的一部分。 宋太祖乾德一(公元963)年,转运使张咏根据朝廷析武陵县之政令,在实地考察之后,建议置桃源县。其理由是:其地有一风景秀丽、道观雄伟的胜地,此胜地因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记》传颂于世而得名桃花源。早在晋代,桃花源的桃源山即建有道观,名桃源观。隋、唐两代,屡毁屡建。由于张咏的建议,是年,从武陵县中析出的有桃花源胜地的这一地域正式成为桃源县,县治设于沅水北岸,即今漳江镇。至今,桃源县名已有1045年历史。1949年l0月,新中国成立后,桃源县隶属常澧区行政专员公署。1950年8月,常澧区行政专员公署改为常德地区行政专员公署,桃源县隶属其下。1969年,常德地区行政专员公署被常德地区革命委员会取代。1980年撤销常德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常德行政公署,1988年4月改为常德市,桃源县仍属其治下。
桃源是两湖燕姓最大的居住区,《武陵源燕氏族谱》是长江流域记载最全面的族谱之一,自北宋先祖于山东沂水县符竹村到湖南桃源郑驿乡境内的红莲湖始祖燕桂茂,其后燕起烈大清皇封燕公。
燕起烈,字训卿,号旸谷,桃源人。清光绪间以孝廉游宦陕西,洊权西宁道,曾任甘州府知府,卒于任所。著有《旸谷遗书》、《燕甘州集》十卷。
分享按钮>>【晏氏家谱源流】辽宁普兰店市(新金)晏氏字派
>>延安时谁辛辣讽刺高干开小灶是“食分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