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氏名人故地(33):河北秦皇岛昌黎

    中华燕氏网 2013-12-26 1:42:59 燕飞编辑


                               同治元年武举进士燕鸿魁

    昌黎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东濒渤海,南挟滦河与乐亭接壤,西隔滦河与滦南、滦县相望,北以武山分水岭为界与卢龙为邻,东北与抚宁毗连。县境东西长50.5公里,南北宽47.5公里,全县总面积为1212.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2.1公里,陆域界线长162.6公里。

    昌黎地区历史悠久,早在1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经常有人类活动。据史书记载,公元923午,契丹在侨置营州境内建立了营州邻海军,并在州治新置广宁县,以安置定州俘户,昌黎地区被置为县。属平州管辖。契丹后来改国号为“辽”,继辽之后,金朝在这里建立统治,1142午 (皇统二年)营州废,营州所辖的广宁县直隶平州;1189年,广宁县改名为“昌黎”。至此,“昌黎县”一名成为这里的定称。金朝时,昌黎县隶属的平州划人中都路。元初,成吉思汗下诏改平州兴平军为兴平府;后来,元世祖将兴乎府升为平滦路;1300年,改平滦路为“永平路”。兴平府升平滦路后,昌黎县与所邻的抚宁、海山两县的县制发生了一些变化:1265年,元世祖将抚宁和海山两县省入昌黎县;1266年,复置抚宁、海山两县;1267年,又将抚宁、海山省入昌黎;1270年,复置抚宁县,将昌黎、海山省入抚宁;1274年,复置昌黎县。元定都大都后,昌黎县所属的永平路直隶中书省。明初,明太祖改昌黎县隶属的永平路为“平滦府”,后又改称“永平府”;永平府到永乐年间,直隶京师。清朝时,昌黎县仍属永平府,永平府隶属直隶省通永道管辖。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昌黎县归直隶省公署统辖,由渤海观察使管理;1914年,废府设道,渤海观察使改为津海道尹,昌黎县属津海道。1928年,国民党在北方确立统治后,废除津海道,改直隶省为“河北省”,昌黎县直属河北省统辖。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在昌黎县铁路以南地区成立了昌黎县人民政府;同时,国民党在县城成立了昌黎县公署。1948年9月15日,昌黎县城被人民解放军解放;同年11月,昌黎建为市,称“昌黎市”,属唐山专区管辖,为专员公署所在地;1949年6月,恢复昌黎县建制,仍为唐山专员公署驻地。1958年11月,昌黎与卢龙、抚宁合并为一个县,仍名“昌黎县”。 1961年昌黎县恢复原建制,属唐山市管辖。1983年昌黎县划属秦皇岛市管辖。

    昌黎是同治元年武举进士燕鸿魁的故里。燕鸿魁,生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其祖上四代单传,其父燕永年五十岁后方首得一子,甚是喜欢,年八岁,初读私塾。年十六,身长七尺,膀阔腰圆。不好诗赋,喜舞枪弄棒。遂入永平府武学堂,习武八载,得师真传,刀枪剑戟样样精通,行军布阵面面知晓。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科考,获武举殿试二甲第六名,赐进士及第,封御前三等侍卫,正五品衔。为侍卫,鸿逵恪尽职守,严谨认真,传当时慈禧年轻寡居,常召年轻男子(与货物一起混在一起)宫中,鸿逵不知内在缘由,挥刀斩之,知晓情况后,担心获罪,称病回乡,慈禧下旨调鸿逵为雁门关总兵,家人谎称其病故,未赴任,后终老乡里,有四子。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