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对朝鲜态度的奇妙变化

    中华燕氏网 2013年12月29日 赵炎


    隋朝统一中原以后,高句丽(下称高丽)问题随即凸显,隋炀帝三征高丽的失败,无疑令人扼腕叹息。对于一代代中原王朝的君主来说,朝鲜半岛理应属于中国的版图(完整的朝贡制体系),无论高丽、百济还是新罗。
    大唐立国之后,唐太宗对朝鲜问题的态度颇有些奇怪:长期优柔寡断,变化却在须臾之间。是什么原因是他最终下了决心的呢?
羁縻政策背后的放纵
    贞观初,推行的是“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羁縻政策,不久即做了调整,把军事重点放在了西北边陲。原因可能在于高祖时期曾遣使册封高建武为辽东郡王、高丽王,册封百济王扶余璋为带方郡王,新罗王金真平为乐浪郡王,而朝鲜三国也起码在表面上表示了对大唐的臣服。
    比如武德九年,新罗、百济两国先后派使者向唐告状:说高丽屡相侵略,又闭其道路,阻碍我们朝贡。唐 高祖派遣国子监助教前往朝鲜三国宣谕大唐皇帝的调解令,三国皆上表谢罪。
    贞观元年,太宗甫即位,便收到新罗的告急文书。唐太宗借着三国国使入唐朝贡的机会,向三国分别赠送玺书,请他们看在自己的面子上,“功笃邻情,即停兵革”。百济和高丽虽然满口子答应,却一直不退兵。这种对唐阳奉阴违甚至充耳不闻的态度,一直持续到贞观十六年。
    期间,唐太宗几次派大臣带着劝和诏书前往高丽、百济进行口头警告,可这两小国依旧我行我素。不但不退兵,反而得寸进尺,趁机又攻占新罗十几座城池,并且胆大妄为,不再向唐进贡。
希望“修文德”以服之
    贞观五年,唐太宗一举解决了来自北方的最直接威胁——东突厥政权,并下令捣毁高丽人所筑的京观(敌方战死将士尸体堆成的金字塔状,封土筑牢,以夸耀武功)。此举让高丽王高建武十分担忧,开始发动举国百姓修筑长城,绵延千余里。
    然而唐太宗一直按兵不动,而是在贞观十四年又消灭了西域的高昌国。贞观十五年,奉命出使高丽的职方郎中陈大德,从高丽返回长安,向唐太宗汇报了此行的所见所闻,特别提到了当地汉家百姓对故国的热忱以及唐军消灭高昌国对于朝鲜诸国的震慑:“高丽人听说高昌已经被大唐灭亡,十分惊恐,频频去馆舍中问候我,礼数殷勤远超以往。”
    太宗听出了陈大德的言外之意,直接把话挑明了说:“高丽本来是汉武帝所设的四郡(本为中原王朝的地方政权,对辽东有利益考量)。我大唐如果发动数万兵力攻打辽东,高丽必然要倾国相救。如果另外派水师出东莱,从海道直驱平壤,水陆合围,攻取高丽并不难。只是关东一带州县凋疲,尚未复原,朕不想再疲劳百姓。”
    贞观十六年年底,营州都督张俭向唐太宗汇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高丽内部突发政变,高丽东部大人姓泉名叫盖苏文的人,杀死了高建武。亳州刺史裴行庄上奏疏请求讨伐高丽。
    没想到太宗仍然毫无战意,他说:“高丽王被贼臣杀死,朕非常哀痛,一直不能忘怀。但高丽国新丧国王,我乘乱而攻取,即使得胜也不足为贵。而且关东地区民生凋敝,朕实在不忍心谈用兵呀。”
    贞观十七年,李承乾和李泰的争储达到白热化,最后李治胜出成为太子。六月,从高丽出使归来的太常丞邓素向唐太宗建议,既然皇上不忍百姓遭殃,那就在怀远镇增加守兵来震慑高丽吧。太宗不以为然,说:   “孔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没听说在边境增加一二百守兵就能威震绝域的。”可见,在贞观十七年六月之前,唐太宗一直没有征伐高丽的意愿。
    态度变化只在须臾间
    仅仅一个月之后,唐太宗对朝鲜的态度即出现松动,突然想对大臣们说:“盖苏文弑君专政,诚不可忍。以大唐今日兵力,拿下它并不困难。但我实在不想劳动百姓。要不,我派契丹和靺鞨人骚扰高丽边境吧,你们看怎么样?”
    这有点意思了,他是想做渔翁吗?九月,新罗使节来唐,说,眼下百济已经攻取新罗四十多座城池,还和高丽国联合,图谋断绝新罗到唐朝的通道,请求大唐派兵救援。可唐太宗没发一兵一卒,只派司农寺丞相里玄奖带皇帝玺书前往高丽,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玺书中说:“新罗归顺我大唐,每年不停朝贡,你们与百济都停止兵战。假如再行攻打,明年大唐就要发兵征伐高丽。”都到这时候了,唐太宗对高丽还是以劝说和吓唬为主。
    但很快,他的态度就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原因在于相里玄奖从平壤返回长安后的汇报:盖苏文要求新罗在隋朝“入侵”高丽时乘机侵占的五百里地,否则绝不罢兵修好。
    唐太宗一听就火了,当即决定御驾亲征,讨伐不听话的高丽。从645年开始到649年去世,期间三次亲征高丽,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的意志,虽然没有彻底解决朝鲜问题,但也征服了辽东两省之地,扬了中华上国之威!
    值得李世民泉下欣慰的是,显庆五年(663年),高宗下决心完成父亲的遗愿,任命司空英国公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军征伐高句丽。李绩不负众望,率军连陷高句丽诸城,总章元年(668年)七月,攻破平壤,高句丽灭亡。这是自三国时期毋丘俭攻破高句丽屠王城以来上百年中,中原军队首次完胜高句丽;是唐朝外征史上,第一次完胜高句丽。
 


分享按钮>>项英女儿为父亲澄清的一段历史冤情
>>每日一读:朱熹梦断帝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