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的文化学价值

    中华燕氏网 2014年1月16日 林家俊


    一本发黄的老家谱抑或是崭新的新家谱(又名族谱)承载着一个家族的文化历史,数百上千家姓氏都在续修族谱或存有族谱,以至于形成一种独特的中国家谱文化景观。研究这种家谱的文化,考量这种文化的家谱是十分有意义的。    

     家谱文化之一:寻根问祖,慎终追远,树有根,水有源。出生有先后,辞世无定论。古人云:“谱牒身之本也。”意思是谱牒能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来?人们常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但你并不知道其中的由来,通过修谱追根溯源,你就会知道你从哪里来,也会知道他从哪里来,在讲究家族血缘关系的古代,在人们无法厘清历史人生走向的当下,用最简单的族谱方式,将一支一派的人记载下来,流传下去。这样一代代薪火相传,就会对本族本家的发展脉络一清二楚。与树碑立传相比,谱比碑更重要。虽说都是表示后人的孝心,不忘先人,但在保藏方面,随着世代的变迁,人为的损坏,年长日久的风化,碑的作用越来越小。而谱书则可代代相传,从远古至历朝历代,乃至到今天,以至遥远的将来,先祖的名字流传,都能一目了然。如孔氏的家谱,从孔子那里一直流传下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倘若当初没有家谱的修订和续修,可以说中国文化就不会如此丰富多彩。这就是说,谱先是家族的,其实也是民族的。

    更重要的是,这种谱是一家一户一丁搜集整理而成,特别真实可信,是可信的历史。无数的一家一丁之历史,汇合而成,就可成为民族之历史。这种没带历史性的原真历史,其可信度要比被人掩饰过的历史高得多。所以说修谱、续谱,意义重大。


分享按钮>>毛新宇忆母亲:向来沉稳为人处世遵从“得体”二字
>>沙龙接受没有确定边界的巴勒斯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