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鉴赏:献王刘德与家乡的汉墓

    中华燕氏网 2014-2-21 7:33:18 燕金城


    汉朝文景时期,“以德化民”,社会安定,百姓富裕,疆土辽阔。到景帝后期时,国家粮仓丰满,新谷压陈谷,囤满仓流。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是汉文帝刘恒的长子,母亲是汉文帝皇后窦氏(即窦太后),出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西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谥号孝景皇帝,无庙号。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开明的君主之一。汉景帝有14子,3女。在他的儿子中,有两位在中国文化史上留有姓名。

    一位是好儒学者刘德。另一位是对文化继承有功者刘余。

    刘德,是西汉景帝刘启之子,武帝刘彻的异母兄,于公元前155年被封为河间王。《史记·五宗世家》记述,刘德喜好儒学,山东诸儒中多有热心的追随者。《汉书·景十三王传·河间献王刘德》也写道:“(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现在所流传的“实事求是”,最初便源于此。

    刘德致力于古籍的搜集与整理,他从民间用重金征集善本古籍,留下真本,将精心缮写的副本给予书的主人。于是,四方各地有学问的人往往不远千里,将祖辈留下的旧书献上。据说刘德所收藏的书籍,竟然与汉王朝国家图书馆所有的数量相当。刘德好学,又注重收集书籍,重视文化建设。班固在《汉书·景十三王传》最后的赞语中,还特别对河间献王刘德“卓尔不群”的“大雅”之风表示称许。

    班固《汉书》载:“(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他倾注毕生精力,置日华宫搜集典籍,整理诗经,成为一代宗师。在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为先秦文化的传播做出了贡献。当时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极为欣赏刘德的才华,因此,刘德几次到长安“献雅乐,策对三雍宫。”武帝虽折服他的才华,但又猜疑他,担心他与自己抗衡,使江山不稳。刘德知其意后,终日纵酒听歌,不久郁闷而终。

    刘德在位二十六年,因其“聪明睿智”,谥号曰“献”,称之为“河间献王”,这就是献县得名的由来。刘德是最早实施“实事求是”的,献县便因此成为“实事求是”的发源地,献王刘德的光泽普照献县大地,献县人才辈出,经济迅猛发展。

    献县汉墓群现存37座汉墓,主要有献王墓、孝王墓、刘淑墓、刘英墓、毛公墓、贯公墓等。其规模大、级别高、数量多、层次全、时间跨度大,贯穿于汉代的始终,对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和历史价值。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献王陵即西汉河间献王刘德之墓。位于献县城东5.5公里。东邻云台山,东北200米处为河街镇西八屯,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为献县名胜。唐代诗人张继凭吊献王陵后,留下诗篇:“汉家宗室独称贤,遗事闲中见旧编。偶过河间寻往迹,却怜荒冢带寒烟。频求千古书连帙,独对三雍策几篇。雅乐未兴人已逝,雄歌依旧大风传。”

    明嘉靖十三年(1534)曾在墓上建有河间献王祠,后经隆庆、乾隆、道光等多次重修,历经风雨至1946年献王祠被毁。清乾隆在原日华宫旧址修建红杏园行宫,并赋诗称赞刘德:请书献乐甚彬彬,华表千秋景行新,令史诸侯传曾读,最心许者是斯人。

    在我的家乡小营村的偏南处,子牙河的两堤之间,有几个高大的汉墓。儿时我和一帮小伙伴经常到墓顶游玩。那时,汉墓顶上有许多桃树,春天一到,桃花开放,香气四溢。我们一帮小伙伴便在桃树下玩捉迷藏的游戏,美丽的桃花映红了我们的脸庞,我们个个心花怒放,留恋忘返。

    挖子牙新河时,汉墓受到了伤害,有三分之一的土被挖掉了。我清楚地记得被挖出的东西很多,其中有一铜锈斑斑的小铜鼎格外引人注目。那时,被挖出的东西还不太被重视,我亲见连同小铜鼎在内的一些东西被放在了村大队部东屋的窗台上。听文物所的人说,小铜鼎现在就存放在县文物所里。

    在汉墓里被挖出的还有一些坛坛罐罐。那些年我们村许多人家的烟囱上被罩上了汉代的坛坛罐罐,每当正午的阳光照射时,那些坛坛罐罐的光芒冲破袅袅的炊烟,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为更系统地保护及开发利用汉墓群这一资源,献县有关部门正积极申请将境内汉墓群打造成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我们期待着申请成功后,将献县这张名片打造的更加瑰丽,更加富有魅力!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