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开前后两历史时期有一致性
- 中华燕氏网 2014年3月25日 学习时报
按照学术界的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60多年的历史以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从其发展的过程和内在逻辑看,有其各自的特点和差别。但是,如果把这60多年的历史放到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强盛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来看,放到这100多年世界历史风云变幻、跌宕起伏的状况中来看,一个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是,两个历史时期有着高度的统一性和一致性,是一个完整的历史认识主体。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始终秉持了共同的历史主题,因应了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不断遭受外敌入侵,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百姓幸福丧失殆尽。各个时代、各个阶层的仁人志士不断奋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近代中国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历史的责任和历史的主题。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顺应这一历史责任和主题,其途径是通过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面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在1945年就提出了为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的口号。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目标仍主导着新中国60多年的历史发展。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一以贯之地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着。1954年9月,毛泽东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词中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1964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和1975年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先后两次向全国人民提出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十二大更加明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这一目标到十七大时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表述。纵观60多年的历史,党向全国人民提出的奋斗目标尽管措辞不断发展变化,但实现现代化,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其精神主旨基本未变。这也因应了近代以来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责任和主题。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新中国6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历史。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在探索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上是一致的。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指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在民主革命时期,党有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成功先例。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寻找一条适合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长期的艰辛探索。在党内,毛泽东最早发现了苏联模式的弊端和缺陷,提出“以苏为戒”,走自己的路。1956—1957年,他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论著,提出许多重要的具有开拓性的理论观点,在探索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遗憾的是,这种正确的探索趋势没能一直延续下去。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党在探索过程中出现了“左”的错误,造成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失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继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的思想原则,在全面总结前30年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实践中,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之后这一理论又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角度看,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方面提供了新鲜、现实的实践经验。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自有人类的历史以来,人民群众始终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利益,始终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切切实实为广大群众谋利益。不论是前30年还是后30年,坚持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始终是党的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为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党一方面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自己的国家。1954年制定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此后的几十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充实、发展,在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即使在“文革”期间,这一制度受到严重冲击,但是,仍然在“文革”后期召开了四届全国人大,保持了我国的政治制度的延续性。改革开放以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臻完善。1982年制定的新的宪法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它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基本诉求,使得改革开放具有了稳定的政治保障。
另一方面,党根据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来制定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主体,他们的意愿和要求体现着历史的发展方向。党所能做的是把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上升到路线、方针、政策的高度,以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因此,党在各个阶段的政治路线,应是群众路线的体现和反映。新中国成立后,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政权,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的迫切意愿和要求。为了实现这一意愿和要求,党通过群众运动和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还应该看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投入到革命、建设和改革之中。他们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动作用、创造精神和奉献精神,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尽管改革开放政策是由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但人民群众从来不是改革开放政策的被动接受者。人民群众创造的许多经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极大地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方针,保障了国家的安全
中国的发展变化与世界紧密相连,新中国60多年的历史发展与国际环境的演变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新中国60多年的发展中所处的国际环境是复杂多变的,也是严峻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行径无时不在干扰、阻挠中国的发展和复兴,为此在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中都曾有过奋争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历史阶段我们采取的外交举措虽不相同,但奉行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方针却是一贯的。正是在这一原则之下并通过我们自身的奋争,我国努力赢得了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60多年中未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使得我们大部分时间里主要的注意力放在国内建设上,并且通过自己的力量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实力,确立了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前30年中我们进行抗美援朝以及历次捍卫领土主权的斗争,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发展“两弹一星”,为新中国大国地位的奠定打下坚实基础。后30年国际环境发生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我国仍面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威胁。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决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我国在世界上树立起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从以上四个方面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在一些根本问题上具有一致性,其本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我们必须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实事求是地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分享按钮>>真实历史中关羽张飞从未用过青龙刀与丈八蛇矛
>>每日一读:宋江为什么一定要谋求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