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表原为“诽谤木” 可在上面书写谏言

    中华燕氏网 2014年4月1日 中新网


  如今,到天安门广场的游客大多都会到华表前留个影。位于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不仅是天安门广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被视为北京乃至中国的象征。其实,如此威严壮观、高高矗立的华表,最早源自一种用来纳谏的木柱,名曰诽谤木,其造型是在一根柱上横钉一块木牌。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朝廷门前都要竖立这么一根诽谤木,便于百姓在上面书写谏言,针砭时弊。
  古代的“纳谏之柱”为何用诽谤二字冠名?翻看《现代汉语词典》不难发现,诽谤并不是一个好词,其词语的解释是“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然而,在中国古代,“诽谤”二字本不是一个单纯的贬义词。《说文》中曰:“放言曰谤,微言曰诽”,也就是说,公开表达不满叫做谤,私下表达不满叫做诽。而且,诽谤一词本身还含有“进谏”之意。《汉书·贾山传》:“其所以莫敢告者何也?亡养老之义,亡辅弼之臣,亡进谏之士,纵恣行诛,退诽谤之人,杀直谏之士”。《周书·柳虬传》:“伏惟陛下则天稽古,劳心庶政。开诽谤之路,纳忠谠之言”。宋代的宋祁在其所撰的《绝禁忌篇》中也曾提及“秦暴汉杂,禁忌始兴,诽谤坐诛,妖言有法……”显然,古人将“纳谏之柱”称为诽谤木贴切得几乎无可替代。
  诽谤木也叫谤木、桓表、华表木。《淮南子·主术训》中有“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的记载。《后汉书·杨震传》中有“臣闻尧舜之时,谏鼓谤木,立之于朝”的说法。那么,尧舜时代的“诽谤木”具体是什么样式?据晋代崔豹的《古今注·问答释义》记载:“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衢路也’”。 可见,当时的“华表”为木制,既可以让人进谏,书写人们对时弊的观点、看法,供王者采纳,同时还可以标明路衢,指示交通,相当于今天的道路指示牌。诽谤木之所以被称为桓木或桓表,据《汉书·酷吏传》如淳注曰:“旧亭传于四角面百步筑土四方,上有屋,屋上有柱出,高丈余,有大板贯柱四出,名曰桓表”。“所治夹路,两边各一桓”。师古注曰:“桓表,即华表也”。
  对于诽谤木的作用,《史记·孝文本纪》中云:“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取谏之鼓。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吕氏春秋·不苟论》中也记载:“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知,则直士。故天子立辅弼,设师保,所以举过也。夫人故不能自知,人主犹其。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汤有司过之士,武王有戒慎之鼗,犹恐不能自知。今贤非尧舜汤武也,而有掩蔽之道,奚繇自知哉!”汉文帝刘恒还曾颁发过《汉文帝二年除诽谤法诏》,警示众臣切勿动辄以“诽谤”言罪阻塞圣听:“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今法有诽谤妖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其除之。民或祝诅上,以相约而后相谩,吏以为大逆;其有他言,吏又以为诽谤。此细民之愚,无知抵死,朕甚不取。自今以来,有犯此者勿听治”。
  由木头制作的诽谤木演变为雕刻精细的石柱,形成蟠龙缠绕的华表,据考始于汉代。从东汉开始,华表渐渐地出现在陵墓前,成为“墓表”或“神道石柱”。南北朝时期,陵墓前使用华表更为流行,其形制上也已经与明清时期陵墓前的华表没有什么差别。唐宋时期,华表作为路标的功能逐渐消失,逐渐演变为象征性建筑,立于皇宫、皇陵等建筑的前面。在岁月的流逝中,华表已经完全失去了其最早的纳谏功能,但华表最初作为诽谤木的历史却仍然值得人们深思。


分享按钮>>辽国皇帝撕毁协议亲征宋朝计划被一碗泡饭断送
>>《易经》是中国一切科学和哲学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