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改革初期有1000万人吃不上饭

    中华燕氏网 2014年5月20日 人民网


  张志功同志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给习仲勋同志当秘书。担任习仲勋同志秘书20年,张志功有幸可以近距离、长时间接触日常生活中的这位伟人。在进入耄耋之年,张志功老前辈以忠诚为笔,以人物为经,以时代为纬,用真挚的情感、朴素的语言、细节的刻画,给我们立体再现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共和国开国元勋习仲勋同志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坎坷的一生、辉煌的一生。看似写的是一个人,其实写的是一个政党;看似讲的是难忘的二十年,其实讲的是难忘的一生;看似回忆的是老首长过往的点滴,其实翻开的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看似追忆过去,其实是见证当下,更是启迪未来。
  红色就是江山,江山就是红色。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青天。无数共产党人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红色基因早已融入血脉、刻入灵魂。在习仲勋同志心中,工农红军、五星红旗、红色政权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始终恪守捍卫红色就是坚持真理、传承红色就是开启未来的执著信念。他年纪轻轻干大事,13岁参加革命,参与创建陕甘边和陕北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革命最困难的时候保留下来的唯一一块根据地;他纵横驰骋战沙场,与彭德怀元帅一起横刀立马,征战西北疆场,以2万多人对抗20多万国民党精兵,我军所向披靡,敌军闻风丧胆;他多谋善断定乾坤,为安定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战而屈人之兵;他殚精竭虑安天下,辅佐周总理管理国家政务,励精图治、夙夜在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的人生信条,那就是“一个共产党员,还有什么比能为党多做工作而感到幸福和自豪的呢!”毛主席赞扬他“党的利益在第一位”。我们党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正是因为有一面不倒的旗帜,有一个不倒的信念,有一批永远不倒的革命事业接班人,有一批像习仲勋同志这样铁心向党,永远不怕倒的人。
  胸怀就是江山,江山就是胸怀。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究其原因,就在于真正的共产党人,从来都是把个人生死安危置之度外,襟怀坦荡、光明磊落、越是艰难越向前。习仲勋同志在蒙冤受屈的16年里,对所谓“反党”问题,宁可自己一人承担责任,从不连累别人,他说,“我身上的芝麻,放在别人身上就是西瓜;别人身上的西瓜,放在我身上就是芝麻”,这是何等的担当!习仲勋同志出任广东省委第二书记时,所谓的“习仲勋反党案”还没有正式平反,他关心最多的不是自己,而是战友、同志的冤情,这是何等的胸怀!习仲勋同志革命理想高于天,在长达16年风雨磨难中,从不怨天尤人,从不叫屈喊冤,始终坚定不移,宠辱不惊,刚正不阿,保持了对党一生不变的忠诚,就连被康生和“四人帮”阴谋迫害时,他还向前来宽慰的周总理说,“革命也不是为了当官,种地同样可以革命”,这是何等的境界!正因为有了习仲勋同志这样一大批放眼天下、情系苍生的共产党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才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自己的生命力,才能在困难曲折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华民族的铁骨脊梁。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江山是打出来的,不是谈出来的;打江山靠人民,守江山更要靠人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那天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鲜明地写在旗帜上。习仲勋同志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他出身农民家庭,对农村、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虽身陷囹圄,仍情系民生,辗转两次给毛主席写信,呼吁“制止武斗”,建议“保护春耕”,赤子之心,感天动地。他主政南粤初期,在素有“鱼米之乡”的广东,老百姓吃不上鱼,吃不上菜,全省有1000万人吃不上饭,他牢记小平同志“杀出一条血路”的重托,秉承百姓富、仓廪实、天下安的执政信念,以第一个吃螃蟹的气魄,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慎重提出“经济特区”的最初设想,还向中央要来“先走一步”的“尚方宝剑”,“要权”要得合情、合理、合法、合时,使广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区和排头兵,为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提供了宝贵经验。后来退居二线,他还要长居深圳,亲眼看着它发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家是浓缩的国,国是放大的家。党风好、政风好,社风、家风才能好;家风正、社风正,党风、政风根基正。作为丈夫,习仲勋同志对妻子齐心大姐有着深沉的爱,他经常叮嘱“工作好、学习好、一切事情都处理好”,这也成了齐大姐的人生座右铭。两个革命伴侣几十年相濡以沫,顺境也好、逆境也罢,始终相互鼓励、相互慰藉、搀扶终老。作为父亲,他对子女言传身教,严慈相济,教育上非常严格,吃穿十分简单,要求在外不能说是习老的孩子,上下学不让警卫员接送,但在生活上呵护至深,就连每次洗澡,都让四个孩子洗完后,自己再用他们用过的水洗。习仲勋同志家是浓缩的国、国是放大的家、家门即国门的家国情怀,把家庭美德与国家大德合二为一,赋予了个人道德深刻的国家内涵,此乃党之幸、国之利、民之福。
    伟大的时代诞生伟大的人物,伟大的人物开启伟大的时代。我们党的事业之所以永葆青春,朝气蓬勃,就在于人才辈出,接力传承,不断谱写新篇章,续写新辉煌。


分享按钮>>揭秘文革4821专案组
>>每日一读:范蠡的智慧为什么救不了儿子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