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代美苏争夺新疆:美领事支持土匪闹独立

    中华燕氏网 2014年5月29日 闫佼丽


  20世纪40年代,新疆在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中,成为美国和苏联争权逐利的重要场所。由于国际国内政局的变化及各自国家利益的需求,美苏两国在扩张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目前学术界多着重于探讨和研究解放前美国和苏联对新疆的侵略活动,以及苏联与新疆省政府的关系变化,但对20世纪40年代美苏在新疆权益的争夺及其特征的论述较为薄弱。基于此,本文对20世纪40年代美国和苏联在新疆权益的争夺及其特征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互妥协(1940~1945年)
  民国时期,新疆军阀割据,内战频繁,实际处于中央政府的控制之外。苏联由于复杂的政治、军事与国家利益等因素,长期注目于中国的新疆。其战略目标是确保苏联的影响,促成一个亲苏的新疆地方政权。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初,苏联通过对盛世才的全面支持和援助,成功地将新疆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大肆攫取在新疆的特殊权益。经济方面,苏联取得了在全疆的自由贸易权,设在新疆的苏新贸易公司拥有很大的权利,甚至连新疆土特产的价格也由其决定。1940年11月盛世才与苏联秘密签署的“租借新疆锡矿密”,有效期长达50年。根据协定,苏联有在新疆探寻、考察与开采锡矿及副产品的特权;苏联公司“新锡”需要的土地,新疆政府必须立即划拨;新疆政府不得干涉“新锡”业务等,“锡矿协议”的签定使苏联在新疆的特权达到了极致。政治方面,新疆“各机关所聘请之苏俄人员自一人至五、六人不等”,“各机关所聘请之顾问、专家约有400余人”;在日常行政事务中,“一般事务之处理,在不违背苏俄条件下由世才推行,重要事件则商驻苏俄驻迪化总领事或征求其同意。”苏联领事、苏共党员和苏联顾问几乎掌控新疆各行政部门。军事方面,苏联在离迪化仅有20km的头屯河和哈密均驻扎有大批军队。但是苏德战争爆发后,盛世才见其初战失利,转而投靠美国支持的国民党政府。国民政府借此机会大举进入新疆,“调派甘肃境内政府军由兰州进驻安西玉门牵制哈密苏军、委派新疆外交特派员将外交权收归中央、肃清新疆共产党,将苏军撤出新疆势力”,驱逐苏联在新疆的势力。
  面对盛世才的背叛,蒋介石的驱逐,苏联没有采取过度的回应,主要原因是,二战期间,苏联意识到“避免日本袭击西伯利亚,中国的友善态度至关重要。因此一切消除可能产生摩擦和误解的友好行为是必须的。”1943年4月,苏联驻迪化总领事普希金通告新疆政府:苏联将撤出所有在新疆地质考察的人员,并将所有机器运回苏联。4月15日,苏方又撤走了驻扎在哈密的苏联军队。至此,苏联势力全面退出了新疆。
  苏联撤出新疆的同时,美国势力逐渐介入新疆。1943年4月,美国在没有一个侨民的新疆迪化设立了领事馆。美国在新疆建立领事馆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密切关注德日战争进展,预防轴心国在中亚潜在结合的危险;另一方面则是洞悉苏联在远东的战略意图,谋求美国在中亚利益需求。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加入了反法西斯阵营,美苏成为盟友。但双方对重建战后世界秩序有着明显的不同。美国希望确保对战后世界的控制,使美国成为战后的“世界领袖”。为了能顺利实现其战略目标,美国政府一方面极力说服斯大林,希望苏联在国际上扮演一个建设者的角色;但另一方面由于两国之间不同的社会制度及国家利益,美国又不得不时刻关注苏联的战略态势。
  1943年3月,中蒙边境发生军事冲突。蒋介石闻讯后迅速增兵新疆,摆开不惜一战的架势。同时将此事通告美驻迪化领事,希望得到美国反苏的干预。美国对此事件十分关注,认为“新疆边界冲突关系到我们与苏联和现任中国政府全面的关系,”“必须关注苏联在亚洲的计划和政策,因为这势必会影响我们在这一地区的计划”。同时认为,“美国目前在亚洲与苏联的关系,与我们和苏联在欧洲所展开的整体战略及其战后安排的重要性相比,前者只能居其次。”正是基于以上因素的考虑,4月11日,罗斯福致信蒋介石:“应采取措施以防止目前局势进一步恶化,应保持自我约束和善意,避免表现出任何有损于盟国战争的行为和态度,不要因外蒙和新疆边界冲突而损害我们击败日本的伟大目标。”为此,美国采取了以下步骤:不以任何方式介入中苏的矛盾冲突中,极力鼓励中共抗日,避免苏联在远东事务的发言权,利用美国对国民党的影响力,推动国民党实行政治改革。最终美国既避免“在亚洲置于苏联的对立面,”同时又阻止“苏联毫无争议地控制一部分或全部中国”。
  激烈争夺(1946~1949年)
  二战结束后,对苏联来说,压倒一切的优先考虑是国家安全。斯大林强调:“俄国的安全必须依靠一系列的卫星国来保障。”因此,恢复对新疆的影响力,确保苏联对新疆的全面控制,是苏联战后国家安全的重要目标。面对美国势力的介入,“苏联的政策将会不断地直接用于根除此地区西方的影响力和西方的活动”。为此,苏联先通过对三区政府的控制,实现其对新疆的影响力。1944年11月,苏联直接策划和支持了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地区的农牧民起义。1945年7月,三区起义军又发动了全线进攻。朱绍良急电重庆:事态严重,前途不测,只有一死殉国。张治中立即电告蒋介石,建议请驻苏大使傅秉常直接向苏联政府提出和平解决新疆问题,并请苏联方面出面调停。谈判期间,苏联一直掌握着谈判的进程。张治中经常与苏联领事馆保持联系。凡有新的提案,也首先征询苏联的意见。在与三区代表的第三次谈判中,三区代表提出了“撤消政治警察,事变后调来的政府军队撤出新疆、新疆警察由回民充任”的新要求。对此主张张治中坚决反对,双方僵持不下,后经苏方出面调解,三区代表才作出让步,和谈得以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苏联时刻寻找时机,准备恢复对整个新疆的掌控。1947年8月15日,苏驻迪化副领事乌里.马索夫召集苏籍人士谈话时说:“勿以目前迪化市现状而灰心,不久我们苏联即可占领全新疆。”
  1949年5月,国民党败局已定。按照中共原定计划,准备1950年春占领新疆。但苏联担心,美国此时在新疆的种种反苏渗透活动一旦形成规模,不仅会在中亚建立一个反苏的前沿阵地,更为严重的是美国会不断地影响和支持苏联境内穆斯林民族反俄分离势力,严重阻碍苏联推行的社会主义进程,因此建议中国共产党早日解放新疆。毛泽东于7月23日给彭德怀发去电报说,苏联“急盼早占新疆,彼可给以种种援助,包括几十架飞机助战,”建议彭德怀“冬季即占领迪化,不必等到明春。”在苏联的帮助下,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建国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补充协定”里明确提出,在苏联远东地区和各中亚共和国领土上以及在中国的满洲和新疆境内不得向外国人租让,并不允许有第三国的资本或公民参与经营活动。对此项要求,中方没有反对。
  由此可知,苏联建议并帮助中共早日占领新疆,主要目的是根除新疆的第三国势力,并以此作为全面恢复苏联在新疆影响力的外交筹码。
  美国在二战结束后,凭借着超强的综合国力,也为自己设计了一幅称霸世界的蓝图。对于企图重新掌控新疆的苏联,美国与之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首先,美国借北塔山事件掀起反苏风潮。1947年6月发生的北塔山事件是外蒙军队入侵新疆奇台边境北塔山引发的一场边境武装冲突。美驻迪化领事派人前往北塔山了解事件的详情,调查结果“无证据表明苏联人真正与外蒙的行动有直接联系”。但其后的一段时间里,副领事马克南不仅亲自指挥增加兵力、修建道路,企图扩大战争,还组织美国新闻记者赴北塔山考察,大肆渲染“苏联侵略北塔山”,使得北塔山事件成为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领事馆在确知苏联与此事件无直接关系的情况下,仍然支持国民党夸大苏联的威胁,其目的即借此机会反苏反共。
  同时,美国还与苏联争夺在新疆的特权地位。
  1949年,中苏之间关于苏联在新疆开采矿产资源的权利及中苏贸易进行商谈。美国认为中苏之间的条约“提供了最惠国权利,给苏联的矿产开采优惠是独家的。长此以往,这或许会表明,中国将无法就这一地区矿产资源方面给予美国条约所标明的待遇。这或许是意义上的侵权条约。”因此,美国对正在谈判的国民政府施加压力,反对这个有损美国在新疆特权协议的达成。最终,中苏之间关于在新疆开采矿产资源特许权及中苏贸易的谈判不了了之。
  1949年美国支持下的国民政府在中国的统治已是摇摇欲坠。但美国希望通过中国可能出现的“区域性政权”来对抗中共和苏联,遏制苏联势力东扩。5月,美国领事馆召开会议,制定反对新疆解放的具体行动步骤。美国领事包懋勋到三台,指示乌斯满与艾沙。穆罕默德、伊敏、尧乐博斯、麦斯武德、贾尼木汗等联系。他说:“我希望你们之间要团结,不要闹意见,好好使用美国给你们的援助,以此反对共产党、反对三区”在美国的支持下,匪首乌斯满积极在迪化、昌吉、吉木萨尔、奇台、木垒等地组织武装,煽动叛乱。8月初,美领事馆在迪化东郊水磨沟开会制定独立“建国”行动预案,准备利用极端民族主义集团分裂新疆,将新疆作为反苏反共的前沿阵地。8月15日,包懋勋回国,马克南主持领事工作。此时苏联主动出面联络,省府军政界主和派陶峙岳、包尔汗联合,并与中共和三区取得联系,新疆军政主和派占据主导地位。马克南立即通知乌斯满,让其集合所属骑兵部队,突袭迪化,将陶峙岳等起义力量一网打尽,造成混乱局面,然后由麦斯武德出面收拾残局,掌握政权。同时发动哈密武装暴动,由尧乐博斯回哈密煽动驻军抢劫当地中央银行金库,纵火焚城,阻止解放军进疆。伊敏则去南疆发动莎车、和田武装暴动。然而此时解放军已兵临新疆,马克南分裂新疆的阴谋破产。
  新疆和平解放后,美国仍不甘心在新疆的失败。1940年代美苏争夺新疆在与乌斯满分别时说:“从西藏去巴基斯坦有个地方叫太吉努尔,你可以带所有的哈族到那里去,在那里可以得到美国的援助。”
  结束语
  由此可知,20世纪40年代初期,苏联通过对盛世才的支持和援助,成功地实现了对新疆的全面控制。但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迫于险恶的国内国际环境,被迫撤回在新疆的势力。美国以驻迪化领事馆的建立为契机,将其势力介入新疆。考虑到苏联是欧洲反法西斯的主力,同时,战后世界秩序的重建也需要苏联的合作,美国在处理中苏的矛盾冲突中,采取了有节制地制约苏联的政策,实现了既阻止苏联一部分或全部控制中国,又避免在亚洲置于苏联的对立面的目标。
  二战结束后,苏联企图全面恢复对新疆的影响力。主要通过对三区政府的支持来制约、根除美国及美国支持下的国民政府在新疆的势力。随着冷战的开启,美国借北塔山事件掀起反苏反共浪潮,与苏联就新疆特权展开激烈争夺,阻止有损美国在新疆特权利益的中苏商贸、矿产资源开采权条约的签定。全国解放前夕,为维持美国在新疆的影响力,甚至亲自策划参与了分裂新疆的活动,企图将新疆作为美国反苏反共的前沿阵地。苏联此刻则支持中共早日解放新疆,作为日后索取拥有新疆特权地位的筹码。
  总而言之,二战期间,出于反法西斯及战后世界秩序重建这个大局,美苏在新疆的扩张表现出相互妥协的特征。二战结束后,特别是冷战开始以后,美国和苏联在新疆的扩张活动则表现为激烈的争夺。随着国民党政权的覆灭,美国势力被迫撤出,而苏联对新疆的控制和影响直到新中国成立多年以后才陆续消除。
  激烈争夺(1946~1949年)
  二战结束后,对苏联来说,压倒一切的优先考虑是国家安全。斯大林强调:“俄国的安全必须依靠一系列的卫星国来保障。”因此,恢复对新疆的影响力,确保苏联对新疆的全面控制,是苏联战后国家安全的重要目标。面对美国势力的介入,“苏联的政策将会不断地直接用于根除此地区西方的影响力和西方的活动”。为此,苏联先通过对三区政府的控制,实现其对新疆的影响力。1944年11月,苏联直接策划和支持了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地区的农牧民起义。1945年7月,三区起义军又发动了全线进攻。朱绍良急电重庆:事态严重,前途不测,只有一死殉国。张治中立即电告蒋介石,建议请驻苏大使傅秉常直接向苏联政府提出和平解决新疆问题,并请苏联方面出面调停。谈判期间,苏联一直掌握着谈判的进程。张治中经常与苏联领事馆保持联系。凡有新的提案,也首先征询苏联的意见。在与三区代表的第三次谈判中,三区代表提出了“撤消政治警察,事变后调来的政府军队撤出新疆、新疆警察由回民充任”的新要求。对此主张张治中坚决反对,双方僵持不下,后经苏方出面调解,三区代表才作出让步,和谈得以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苏联时刻寻找时机,准备恢复对整个新疆的掌控。1947年8月15日,苏驻迪化副领事乌里.马索夫召集苏籍人士谈话时说:“勿以目前迪化市现状而灰心,不久我们苏联即可占领全新疆。”
  1949年5月,国民党败局已定。按照中共原定计划,准备1950年春占领新疆。但苏联担心,美国此时在新疆的种种反苏渗透活动一旦形成规模,不仅会在中亚建立一个反苏的前沿阵地,更为严重的是美国会不断地影响和支持苏联境内穆斯林民族反俄分离势力,严重阻碍苏联推行的社会主义进程,因此建议中国共产党早日解放新疆。毛泽东于7月23日给彭德怀发去电报说,苏联“急盼早占新疆,彼可给以种种援助,包括几十架飞机助战,”建议彭德怀“冬季即占领迪化,不必等到明春。”在苏联的帮助下,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建国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补充协定”里明确提出,在苏联远东地区和各中亚共和国领土上以及在中国的满洲和新疆境内不得向外国人租让,并不允许有第三国的资本或公民参与经营活动。对此项要求,中方没有反对。
  由此可知,苏联建议并帮助中共早日占领新疆,主要目的是根除新疆的第三国势力,并以此作为全面恢复苏联在新疆影响力的外交筹码。
  美国在二战结束后,凭借着超强的综合国力,也为自己设计了一幅称霸世界的蓝图。对于企图重新掌控新疆的苏联,美国与之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首先,美国借北塔山事件掀起反苏风潮。1947年6月发生的北塔山事件是外蒙军队入侵新疆奇台边境北塔山引发的一场边境武装冲突。美驻迪化领事派人前往北塔山了解事件的详情,调查结果“无证据表明苏联人真正与外蒙的行动有直接联系”。但其后的一段时间里,副领事马克南不仅亲自指挥增加兵力、修建道路,企图扩大战争,还组织美国新闻记者赴北塔山考察,大肆渲染“苏联侵略北塔山”,使得北塔山事件成为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领事馆在确知苏联与此事件无直接关系的情况下,仍然支持国民党夸大苏联的威胁,其目的即借此机会反苏反共。
  同时,美国还与苏联争夺在新疆的特权地位。
  1949年,中苏之间关于苏联在新疆开采矿产资源的权利及中苏贸易进行商谈。美国认为中苏之间的条约“提供了最惠国权利,给苏联的矿产开采优惠是独家的。长此以往,这或许会表明,中国将无法就这一地区矿产资源方面给予美国条约所标明的待遇。这或许是意义上的侵权条约。”因此,美国对正在谈判的国民政府施加压力,反对这个有损美国在新疆特权协议的达成。最终,中苏之间关于在新疆开采矿产资源特许权及中苏贸易的谈判不了了之。
  1949年美国支持下的国民政府在中国的统治已是摇摇欲坠。但美国希望通过中国可能出现的“区域性政权”来对抗中共和苏联,遏制苏联势力东扩。5月,美国领事馆召开会议,制定反对新疆解放的具体行动步骤。美国领事包懋勋到三台,指示乌斯满与艾沙。穆罕默德、伊敏、尧乐博斯、麦斯武德、贾尼木汗等联系。他说:“我希望你们之间要团结,不要闹意见,好好使用美国给你们的援助,以此反对共产党、反对三区”在美国的支持下,匪首乌斯满积极在迪化、昌吉、吉木萨尔、奇台、木垒等地组织武装,煽动叛乱。8月初,美领事馆在迪化东郊水磨沟开会制定独立“建国”行动预案,准备利用极端民族主义集团分裂新疆,将新疆作为反苏反共的前沿阵地。8月15日,包懋勋回国,马克南主持领事工作。此时苏联主动出面联络,省府军政界主和派陶峙岳、包尔汗联合,并与中共和三区取得联系,新疆军政主和派占据主导地位。马克南立即通知乌斯满,让其集合所属骑兵部队,突袭迪化,将陶峙岳等起义力量一网打尽,造成混乱局面,然后由麦斯武德出面收拾残局,掌握政权。同时发动哈密武装暴动,由尧乐博斯回哈密煽动驻军抢劫当地中央银行金库,纵火焚城,阻止解放军进疆。伊敏则去南疆发动莎车、和田武装暴动。然而此时解放军已兵临新疆,马克南分裂新疆的阴谋破产。
  新疆和平解放后,美国仍不甘心在新疆的失败。1940年代美苏争夺新疆在与乌斯满分别时说:“从西藏去巴基斯坦有个地方叫太吉努尔,你可以带所有的哈族到那里去,在那里可以得到美国的援助。”
  结束语
  由此可知,20世纪40年代初期,苏联通过对盛世才的支持和援助,成功地实现了对新疆的全面控制。但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迫于险恶的国内国际环境,被迫撤回在新疆的势力。美国以驻迪化领事馆的建立为契机,将其势力介入新疆。考虑到苏联是欧洲反法西斯的主力,同时,战后世界秩序的重建也需要苏联的合作,美国在处理中苏的矛盾冲突中,采取了有节制地制约苏联的政策,实现了既阻止苏联一部分或全部控制中国,又避免在亚洲置于苏联的对立面的目标。
  二战结束后,苏联企图全面恢复对新疆的影响力。主要通过对三区政府的支持来制约、根除美国及美国支持下的国民政府在新疆的势力。随着冷战的开启,美国借北塔山事件掀起反苏反共浪潮,与苏联就新疆特权展开激烈争夺,阻止有损美国在新疆特权利益的中苏商贸、矿产资源开采权条约的签定。全国解放前夕,为维持美国在新疆的影响力,甚至亲自策划参与了分裂新疆的活动,企图将新疆作为美国反苏反共的前沿阵地。苏联此刻则支持中共早日解放新疆,作为日后索取拥有新疆特权地位的筹码。
  总而言之,二战期间,出于反法西斯及战后世界秩序重建这个大局,美苏在新疆的扩张表现出相互妥协的特征。二战结束后,特别是冷战开始以后,美国和苏联在新疆的扩张活动则表现为激烈的争夺。随着国民党政权的覆灭,美国势力被迫撤出,而苏联对新疆的控制和影响直到新中国成立多年以后才陆续消除。


分享按钮>>“造字控”武则天:明确“卍”读“万”音
>>日军强驱百万中国人种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