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读:有根“稻草”叫盐政
- 中华燕氏网 2014年6月14日 赵炎
中国盐业源远流长,早在史前时代就有了。夏、商、周三代,政府虽然对盐业生产加以管理,但是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盐政。春秋时,齐国的相国管仲搞了一个“官山海”制度,规定盐资源属国家所有,国家对食盐的生产和买卖加以管理。后世称这种制度为“盐政”。
管仲所设立的盐政,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政府组织食盐的生产,百姓可以参与其中,也可以自己进行生产;二、百姓不能私下买卖食盐,必须由政府统一购销,如果有人私自买卖食盐,被抓到是要定罪的;三、政府将税赋包含在盐价里,摊派给百姓,不再另行征税。由于百姓可以参与生产,所以管仲的盐政只是“部分专卖制”。也就是说,不管盐是不是官方生产的,只要由官方运销也就可以了。
管仲设立盐政的初衷,是为了富国强兵,让齐国称霸。谁能想到这区区的盐政,竟让后世的许多帝王百般纠结、喜忧参半。在历史上的某些时期,盐政还成了当时某些政权的救命稻草。
变来变去的政策
第一个变革盐政的人是秦国的商鞅。他认为,政府的职能应该是监管与征税,至于生产和销售,还是交给民间吧。商鞅的政策是,让百姓自由开采售卖食盐,政府只管征税。然而,商鞅的改革过分的强调了一个“利”字,由于征税过重,导致盐价暴涨。
秦始皇帝一统天下之后,沿用了商鞅的政策,继续通过盐税横征暴敛。据史书记载,当时食盐的利润比以前高了20倍。结果,盐商越来越富有,而百姓却越来越贫困,最后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
第二个变革盐政的人是西汉的张汤。公元前119年,由于当时汉朝正在对匈奴用兵,国库里的钱不够用了,于是朝廷采纳了御史大夫张汤的建议,将全国盐业的利润收归国有。具体做法是:在全国各地设立主管盐业的机构,官府直接组织盐的生产,对于参与生产的百姓,政府发给一定的酬劳,运输与销售由政府统一安排,民间商人不得参与。
这种产、运、销三项完全官营的垄断形态,被历史学家称为“全部专卖制”。从表面上看,施行这种政策后百姓不用交税,国家又解决了财政问题,真是两全齐美。但实际上依然是富者更富、贫者更贫,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原因很简单,朝廷赚到的钱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还是从百姓的钱包里掏出来的。
东汉初期,光武帝为了巩固刚刚建立政权,曾经采取过一个折中的办法:鼓励百姓生产、贩运、买卖食盐,朝廷只在产盐比较多的地方设置盐官,适当征税,其他地方则完全免税。这种政策被称为“就场征税制”。
盐政上最美好的一次变革是隋文帝杨坚做的。公元583年,隋文帝“除禁榷,通盐池、盐井之利与百姓共之”,也就是既不实行官卖,又免征盐税,完全是无税制。在那段日子里,别的不说,单就吃盐这件事百姓别提有多幸福了。
万般纠结只为钱
盐税收多少?怎么收?在这些问题上,历代统治者都很纠结,说白了都是一个钱字闹的。因为食盐是生活必须品,无论多贵百姓都得买,所以从这个东西上收税,钱来得又多又快。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烽烟四起,社会动荡,生产秩序遭到极大的破坏。朝廷收不到税,哪有钱打仗啊?唐肃宗即位后采纳北海郡一个名叫第五琦的官员的建议,实行食盐官营,把盐政当成了救命稻草。
第五琦的建议是,将从事食盐生产的百姓重新普查登记,以户籍的形式固定下来,安排官员统一管理,然后,这些由这些“专业户”负责生产,官府负责收购、运输与销售。
这个办法果然让朝廷挣了不少钱,最终平息了安史之乱。可是,这个政策加重了对百姓的盘剥。西汉时,政府雇佣百姓参与生产,给百姓发工资,给多给少且不说,起码是给了,而且百姓还可以自由选择做还是不做。而第五琦以户籍的形式剥夺了盐民转业的权力,由于管理变为强制,使盐民变成了奴隶。
让利与民最持久
公元762年,刘晏接替第五琦任盐铁使,进一步对盐政朝廷改革。他将食盐的运输与销售交给了商人,其他的政策不变。商人花钱到政府那里买盐,然后四处贩卖,所经过州县不再征税。商人不爱去的穷乡僻壤,则由官府供应平价盐。
刘晏的做法被历史学家称为“就场专卖制”,标志着盐政制度的成熟,被以后的各个朝代所沿用。这个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让利于民,既拓宽了食盐供应渠道,又大幅增加了国家盐政收入。到了公元779年,盐政收入已占到了全国税收的一半。
既然盐政这块肉如此美味,再想让皇帝们松口可就难了。唐穆宗李恒时,户部侍郎张平叔建议收回商人的食盐运销权,李恒权衡再三,觉得还是刘晏的办法更好,于是没有采纳张平叔的建议。
唐代以后,统治者再也不为是否执行这项政策而纠结,他们全都采用了刘晏的做法,顶多是根据本朝的具体情势,稍微变通一下而已。
私盐也顶半边天
自从管仲创立盐政之后,历朝历代都实行盐业专卖。由于政府垄断了食盐的经营,盐商买盐要花钱,过关卡要花钱,运输也要花钱,还要承担各种苛捐杂税。这些支出无疑会大大增加盐商的运营成本,可是盐商的利益却并未受到影响。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所有的费用最后都由吃盐的老百姓来买单。
食盐是生活必需品,老百姓非买不可。可是,官盐价格太高,老百姓买不起。正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廉价的私盐出现了。
私盐的规模有多大呢?清代道光年间,两淮盐政钟灵在奏折中说私盐比官盐还多。在淮南、淮北等地,无论城市还是村庄,老百姓大多都买私盐。可见私盐的市场份额是可以跟官盐平分秋色的,甚至还要大于官盐。
打击私盐不手软
私盐为什么价格低廉呢?主要是因为私盐的价格里不含税。也就是说,私盐越多,朝廷的税收就越少,这是政府所不能容忍的,因此每个朝代的政府都坚持从重从快地打击私盐。历代除了严刑峻法,还有专门的常设机构。
汉武帝时,对私盐贩子,要在其左脚趾挂上6斤重的铁钳,没收他们的生产工具,煮盐的工具在当时也相当值钱的。唐代光是在淮北就有十三座监院,专门用来抓捕私盐贩子。逮着了就杀头,相关官员也要连坐。五代时,贩私盐一斤一两就要杀头。宋代略宽,亦无非是杀头的标准放宽到三斤或十斤而已。
宋代名臣范仲淹曾在江苏东台一带做过盐监,手下有200多人的“盐兵”,专缉私盐;柳永是个填词的,其在昌国县的晓峰盐场任盐监时,也曾跟私盐贩子做过将近八年的斗争。南宋就不说了,走私的人与官府的对抗更加升级,私盐贩子一般都采用“武装押送”,有自己的队伍。辛弃疾在江西就曾镇压过茶商起义,茶商如此,盐商又怎能幸免?没有史料记载,不代表就没有,否则设置“盐兵”干嘛?元、明、清三代,这种对私盐的打击和惩罚从未放松过,如道光二十六年,在两淮专们设有盐捕营,打击私盐贩子,可谓不遗余力。
打击私盐,说到底还是想让老百姓吃官盐,吃高价盐,以保护盐商利益,朝廷再从盐商手里攫取利润。因此,老百姓始终是盐政的受害者。
压垮骆驼的稻草
孟子曾经说,治理国家,要让百姓先富起来,朝廷的财政才会宽裕。这恐怕才是盐政的正途----民生、民足,然后国用足。可是政府以行政手段甚至暴力破坏了市场的调节能力,导致供求失衡;当走私活动自发地弥补这供求缺口时,政府又以暴力扼杀这种自发行为,对抗于是产生,也就成了压垮骆驼的那最后一颗稻草了。
我们试举两个例子来解释这种历史规律。
对唐末黄巢大起义,许多人是耳熟能详的了,记得小时候还有相关的连环画。那么,黄巢为什么造反?先要了解他的出身及时代背景。
黄巢本人出自盐商家庭,前文中说了,唐朝官盐的销售是由盐商承担的,无论朝廷的政策如何改变,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朝廷赚得越多,盐商也赚得越多,在朝廷与盐商的双重盘剥之下,百姓的负担到底重到何种程度,用屁股去想也能想出答案。如唐代中后期财政有一半出自盐政,盐商的利润亦水涨船高,这就决定了黄巢的家庭是一个巨富之家。
唐末藩镇割据,军阀林立,屁大点的地方,三五千人枪,就敢各自为政,搞独立王国,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几乎成了鸭蛋。在这种混乱的条件下,食盐的买卖市场也乱成了一锅粥,各地藩镇对境内的盐业利润尤为看重、视为禁脔,一方面想方设法从盐商的腰包里掏钱,一方面打击私盐的手段更为暴戾,官私盐商沦为了与百姓一样的待宰羔羊。
常识告诉我们,有序的经济生活,取决于稳定的政局。当朝廷不再像个朝廷,既得利益群体只顾自己不顾民生的时候,百姓的唯一出路,只能是抱团取暖。如此,当既得利益群体中出现某个有识之士利用了百姓的这一出路,有组织的对抗也就出现了。黄巢大起义的爆发源点就在于此。
他多次考不上科举,对当局失去了信心,同时洞悉盐政之弊,如大山压顶,压得百姓难以喘息。他充分利用了百姓的生存困境及随之产生的求生心理,适逢关东大旱,他出手了,凭借豪富的家资聚集了许多走投无路的难民。“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在他豪迈的歌声里,唐王朝乖乖的遵守了“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周期率。
无独有偶,元末的农民起义,盐政依然是肇始者。
元顺帝至正年间,淮南盐贩张士诚与浙江盐贩方国珍率先揭竿而起。失去了这两个赋税重地,使得原本就深受财用不足所困扰的大元朝再次雪上加霜。随着其他农民起义军也纷纷响应,元朝大厦哗啦啦倒了。
史家有言:“元代之亡,亡于盐政紊乱”。可谓一针见血,盐政正是压垮它的最后那颗稻草。元代特别是元顺帝执政时期,吏治腐败,官商勾结,连军人也违禁贩运食盐以牟利,导致官盐价格暴涨,私盐也就多了起来。元政府为了确保盐业收益,一面扩大官盐区域,强制配销百姓,不分贫富,“农民粜终岁之粮,不足偿一引之价”;一面又严厉打击私盐生产与贩运。如此一来,官方与盐商、私盐贩子及百姓之间的冲突,顿时尖锐起来。
张士诚、方国珍等人,其实都曾是合法的盐商,和大多数商贾一样,他们只要能顺顺当当的做生意赚钱,又何必去刀口上混日子?据史料记载,张士诚是个有钱人,家里通过贩盐赚了许多钱,显然他不是因为没饭吃而去造反的。他之所以率盐丁起兵反元,是因为受不了盐警的欺压与敲诈勒索,生意实在做不下去了,才发起的“十八条扁担起义”。
官逼民反,是一条历史铁律,就盐政而言,其“稻草”性质,体现在利益上的盘剥与反盘剥。方国珍的情形也是如此,他家世代搞海上盐业贸易,生意很红火,如果不是官方的原因,他想必可以成为一代外贸大亨。至正八年(1348年),官兵追捕海盗蔡乱头,方国珍的仇家乘机告发他通寇。
遗憾的是,有司不问青红皂白就信了这桩冤案,为何相信?无非是想借此让方国珍花大价钱消灾罢了。盐政公权谋私,最终将其逼上了“梁山”,也葬送了元朝不足百年的基业,成为短命王朝。
分享按钮>>国学大师钱穆为何称胡适“人格低下内心阴暗”
>>【庞氏网新闻】无棣庞氏家谱发放庆典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