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王刘德的五大优点与影响

    中华燕氏网 2014年6月30日 燕金城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的第七位皇帝,是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诗人。他雄才大略,但又独断专行,好大喜功,刚愎自用,猜疑成癖,蛮横无理。
   《史记·五宗世家》裴骃集解引《汉名臣奏》:“河间献王经术通明,积德累行,天下雄俊众儒皆归之。孝武帝时,献王朝,被服造次必于仁义。(汉武帝)问以五策,献王辄对无穷。”献王刘德既有渊博的知识,又有很高的修养,德行与学问兼盛且声著朝野。
    这对猜疑成癖的武帝来说,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武帝向刘德发出了严厉的警告。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五宗世家》记载:“孝武帝艴然难之,谓献王曰:‘汤以七十里、文王百里,王其勉之。’(献)王知其意,归即纵酒听乐,因以终。”这对衷心献书、渴望汉朝儒学昌盛的河间献王刘德来说,汉武帝的话就像是给了他当头一棒,使他精神上受到了致命打击。从此,献王刘德心灰意冷,纵酒听乐,借酒消愁,以麻痹自己的精神。
    刘德死后,中尉常丽列举出了刘德的五大优点供朝廷谥官选择:身端行治、温仁恭俭、笃敬爱下、明知深察、惠于鳏寡。谥官(大行令)按照《谥法》“聪明睿知曰献”之说上奏,谥“献”。“献”字对于刘德十分切贴,既可以反映刘德的聪明睿智,还可以看作是对他收集整理儒家文献、上朝进献经籍雅乐、对儒学做出突出贡献的肯定和褒扬。
    刘德死后的1300年,金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海陵王将河间国故地改为献州,以纪念刘德,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朱元璋又改其名为献县,此后一直沿用至今。
    刘德所献的古文经书先是被刘向、刘歆父子整理流传,后来又被马融、郑玄等经学大师等作注传播,成为儒学正宗,广传天下。其中《毛诗》取代三家诗而一家独传,《左传》压倒《公羊》、《谷梁》成为三传之首,《周官》被刘歆定名《周礼》而成为三礼之首。
    刘德的功绩与德行影响了后世,“实事求是”也成了当今共产党人的座右铭。
    后人对刘德的评价也很高。清李惺《河间献王墓》诗云:“风流儒雅最英英,藩邸人如棘下生。吾道中 兴由汉室,斯文一劫是秦坑。诸陵而外存孤冢,小县于今尚旧名。芳躅遥遥谁继者,好从前路问东平。”
    清张穆《汉河间献王君子馆专歌为仙露同年赋》诗云:“汉兴荡除挟书律,如日杲杲生于东。三辅邸舍廓有容,碔砆金玉错其中。坦坦大河壖,神禹厮二渠。献王筑馆河之濒,实说神乐孰《诗》《书》。蒲轮朅来呕咦水,河北诸儒为王起。兰陵客死绪示棼,毛贯诸公尽君子。君子几凋零,王功在六经。”
    2002年,献县献王集团创立了河北献王酒业有限公司。公司生产的“献王”白酒被评定为“河北省优质产品”,献王白酒商标被评定为“河北省著名商标”。“献王”系列白酒以其柔和香醇、甜润净爽、回味悠长、空杯留香、好喝不上头等优点,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献王白酒还代表沧州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让世界人民在品尝美酒的同时,也了解了献王深刻的文化内涵。
    为纪念献王刘德,献县启动了献王陵景区开发项目,计划修建“两山一湖三园一址”,即:以献王陵主陵和毛苌墓主陵保护性开发及美化、绿化、亮化等环境综合治理的“两山”景观带。这一使“献王复活”的举措,既让献王刘德能含笑九泉,又会带动献县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

 


分享按钮>>朱元璋真的血洗过湖南吗
>>程咬金并非只会三板斧 未曾当过瓦岗寨的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