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开国少将曾祖父坟墓大跃进时遭挖坟掘墓

    中华燕氏网 2014年8月8日 夏冬波


    坟毁墓掘
    丁汝昌葬在安徽省无为县严桥小鸡山。小鸡山坐落在严桥、石涧公路西侧约50米。北坡较陡,南坡较缓。西边两公里的龙骨山,是无为和巢湖的界山。此处背靠高山拱卫,面朝向阳平川,都说是一块“风水宝地”。
    据无为县严桥乡辉勇大队19队沈某介绍:他和他的父亲都是给丁汝昌看护坟墓的。1960年11月中旬,天气很冷,刮着西北风。大队书记陈某率村民余某、汪某等十余名青年组织了“青年突击队”,以开荒造田为名,将丁汝昌坟墓用炸药炸开了。大坟墓炸开后,内有两具木棺:东边一红棺,内葬女尸,口张开,含一枚直径约一厘米的金环,颈上胸部有些珠子,腰间有一圈玉牌子。其棺木芳香,长7尺,宽2.5尺,高3尺,应是魏夫人的;西边系一香木棺,为一截整木头挖成,外涂黑漆,大头朝上,小头朝下。棺长8尺,宽2.5尺。棺被撬开后,丁汝昌尸体未腐,面目如生,辫子、八须胡子都在,像睡着一样。遗体上盖一红缎子小被,戴一顶平顶帽子,身穿黑袍,外套马褂,左肩上放着一个灰玉把子的拂尘,拿出来一看,马尾都朽烂了,陈某用手摸了摸说“这是个苦老头子,除这个拂尘什么都没有”。过了一会儿,他们竟用火将丁汝昌遗体焚烧了。第二天一大早,掘墓之人将两具棺材用中药雄黄烟熏后,送到木业社改成八条大板凳。两具遗骨后来被沈某拣入墓坑里深埋了起来。丁公汝昌的坟墓,就这样被毁坏了。痛哉!惜哉!
    后代寻踪
    丁汝昌的传世后人,世人知之者并不多。
    丁汝昌生有二子:长子丁代龄,名长栋,字朝甫,号继廷,花翎五品衔。代龄生子一:发聪,字弼臣。发聪生子三:荣沐、荣澍、荣涛。丁荣涛现年75岁,为巢湖市医药公司离休干部。其子丁杰为居巢区医药公司经理。丁汝昌次子丁代禧,名葆翼,字幼廷,又号朝杞。诰授通议大夫,二品衔江苏候补道。生子四:发俊、发宽、发泽、发惠。发俊,名介仁,字旭山,花翎候补县,生子二:荣寿、荣根。发宽生子二:荣武、荣勋。发泽生子三:荣经、荣纶、荣绅。发惠生子二:荣纲、荣纬,生女三:亚华、亚芳、亚苏。
    丁汝昌后裔中,有不少对革命事业做过贡献。如四世重孙女丁亚华,1934年参加革命,其夫是原昆明军区司 令员张铚秀。丁亚华现居北京。丁亚芳1939年参加革命,现居巢湖。丁亚苏是1945年参军,原在南京解放军八一医院工作,现居南京。
    相关阅读:
    丁汝昌曾孙女忆丁汝昌坟墓文革被挖
    本文摘自:《兵器知识》2013年第1期,作者:丁亚华 张政民 林儒生,原题为:《西线从此无战争》     本文为节选
    1979年2月25日,震惊世界的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中的西线柑塘之战开战的紧张时刻,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将军患急病回京治疗,中央军委旋即令张铚秀副司令员代理军区司令员指挥作战。1980年1月正式任命张铚秀为昆明军区司令员。
    从那时起,直到1985年10月,张司令员不负众望,殚精竭虑地指挥了西线的自卫反击及骑线拔点作战,为巩固祖国的西南边疆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张老将军已于2009年8月14日离开了我们。2012年初夏的一天,记者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访了张铚秀老将军的夫人丁亚华老人和长子张政民少将。
    丁亚华老人今年九十有二,但耳聪目明,精神很好,讲起往事如历历在目一般。早就听说丁老是清末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的曾孙女,所以记者就试探性的问了一句。“是的,丁汝昌是我的老祖。甲午海战失败,老人家以死报国,那年他才五十九岁。他尽忠以后,朝廷中许多人诋毁他,他成了腐朽清廷的牺牲品、替罪羊。
   ‘文革’时,造反派又掘开了他在安徽无为县老家的坟墓,因为是‘罪臣’,所以棺外还打着三道铁箍,开棺时,遗体还着囚服,保存尚好。老人家虽然位居高官,但一生清廉,再加上是‘待罪’之身,所以陪葬品很少。造反派把盗挖出来的‘破铜烂铁’,一古脑儿送到废品站卖了,得来的钱总共只买了一辆自行车!老家还有些古董之类,我和弟弟们参加新四军后,都变钱给部队用了。”
 


分享按钮>>彭真曾执导政法工作:党委并不是要过问所有案件
>>每日一读:清代皇帝如何临幸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