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复旦接国民政府迁台命令
- 中华燕氏网 2014年8月26日 中国新闻网
定解放日为校庆日?xml:namespace>
一卷灰白封面的档案,纸张已显发黄,打开一看,这是一份《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全体会议记录》,详细记录了上世纪50年代初,复旦大学各项校务开展的真实情况。其中,“1950年5月8日下午2时第二十四次校务会议记录”一栏里记载,“决议规定5月27日为本校校庆节。”
昨天,当年在场的94岁老人张薰华来到复旦大学档案馆档案解密现场,他回忆道,当年复旦大学的进步学生一直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斗争。1945年,几名进步学生想从重庆北碚校区前往延安,过江时被特务弄翻渡船溺亡。当时的校长章益虽是国民党CC派,但仍然为出事的学生主持丧事。“有人曾提议校庆日定在5月26日,但当时上海的苏州河以北地区仍由国民党军控制,最后,复旦大学校庆定为5月27日。”
复旦为何没迁台湾
蒋介石在被迫向台湾撤退前,除了将金银财宝、珍贵文物等重要物资运去台湾外,还命令各大学迁往台湾,复旦大学据说是最早接到国民政府教育部迁台命令的。
据复旦大学军代表李正文自述,陈立夫亲自动员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章益服从迁台的决定,章益把这个消息告知了好友张志让,张志让立即找李正文商量,李正文要求张志让说服章益,想方设法把复旦大学留在上海,迎接解放。李正文和张志让当时几乎三天两头碰面研究对策,给章益晓以利害,解除疑虑,章益决心顶住各种压力。这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世界知名的高等学府终于得以完整地留在上海,回到人民的怀抱。
复旦大学最后除一名教务长只身跑往台湾外,全体师生以及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都完好地保留下来,为解放后新复旦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功臣后人共叙复旦
军代表李正文和老校长章益,是新复旦诞生的功臣。昨天,李正文的儿子李海丘和章益的曾孙章嘉雯在复旦档案馆实现了历史性见面。
李海丘说:“军代表接管复旦的时候,我还小,才三四岁,仍能记起欢声雷动的场面。”他带来了父亲留下的一批珍贵照片,无偿捐赠给复旦大学档案馆。
章嘉雯是复旦大学数学系的博士,从章益算起,他们一家四代人均出自复旦。章嘉雯说,祖父、大伯经常讲起曾祖父的故事,“他特别廉洁自律,学校的东西哪怕是一张信纸,也绝不会带回家;爷爷当年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国外的大学,曾祖父就是不允许他出国。”章嘉雯说,曾祖父留下的是复旦的精神,自己为此而感动、骄傲,因此,当年自己参加高考时,放弃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保送资格,最终仍选择了复旦大学。
分享按钮>>日本战败后的耻辱:为美军提供慰安服务
>>每日一读:蒙古国是如何顺利实现和平转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