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读:浅议燕伋兴学育才

    中华燕氏网 2014年9月23日 陈小丽


    大教育家孔子72贤之一的燕伋是我们千阳人引以为荣的骄傲。 他以在渔阳(今千阳县城西关裴家台)设坛授徒,首开西秦教育之 先河,以及思念恩师心切,用衣襟撮土筑台,登高望鲁,寄托思情 而千百年来被人们所推崇和敬仰。尤其是他所筑望鲁台更成为千古丰碑,被誉为中华尊师第一台。我们学习燕伋的精神,不能仅停留 在他设坛授徒、筑台望鲁这些浅层次的表象上,而要深入的去挖掘 和剖析其精神内涵。这样,才能使燕伋的人格魅力熠熠生辉。
    一、设坛授徒,首开西秦教育之先河的精神境界。燕伋生活在 2500 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那是一个社会发生重大 变革的时代。 在经济上, 铁器时代的到来使生产工具得到质的改进,生产效率得到很大提高,私田的大量出现导致“井田制”的瓦解,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为体力、脑力劳动的进一步分工提供了可能。在政治上,春秋时期,烽烟四起,战乱频繁。政治的多元化及其引 发的一系列分裂、组合,使政教合一的封闭社会政治模式开始瓦解,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
    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革, 必然引起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于是,出现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士”阶层逐渐兴起,官 学逐步衰落,私学大量出现。燕伋的老师——闻名遐迩的大教育家 孔子就在这百家争鸣的时代独领风骚,他首创私学,成为中国第一 个以教育为职业的人。他广收门徒,传经授道,宣扬儒家思想和文 化。出生在我们千阳燕家山的热血青年——燕伋也就是在这个时期 1 不远千里,赴鲁求学三次,历时 18 载,成为孔子三千弟子中最有 造诣的 72 贤之一。让我们不解的是,在当时那个时代,孔子的广收门徒,一方面是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学习封建礼教知识,而更 重要的是为封建统治阶层培养接班人。他竭力宣扬“学而优则仕” 。 其意思就是说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而学习成绩优秀则是做官的 主要条件。对这个问题,他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 “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其意思是 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 子弟,如果要选用,他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在这种思想的主 导下,师从他的弟子基本上都是奔着做官的目的去的。据史载,孔子的弟子中,大多饱学经史,散游诸侯,炫耀才能,被各诸侯国封 卿拜相者枚不胜数。  然而,作为精通六艺、学富五车,名列孔子 72 贤第 19 位的燕伋何以不出仕为官,而要选择除老师孔子之外前无古人的教师作为职业呢?愚以为他绝非缺衣少食,以设馆授徒作为养家糊口的谋生手段,主要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诸侯割据,战乱连年,加上统治阶级圈田屯地,巧取豪夺,残酷剥削压榨百姓。 而大多数穷苦的劳动人民却由于没有受过教育而思想懵懂,愚昧无知。对统治阶层的剥削和欺压逆来顺受,唯唯诺诺,任其宰割。这些作为同是贫苦农民出身的燕伋是深有感触的。他决心要用自己学 到的知识教化民众,使更多的人从愚昧走向觉醒。特别是要通过自 己的努力,为家乡渔阳培养人才,以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这 可能是其弃政从教的一个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的原因,我认为可能与燕伋特别敬重老师孔子有关。 幼年时,燕伋便从父兄口中知道了孔子的鼎鼎大名。成年后,他历尽艰辛,赴鲁求学三次,历时18 年。亲自目睹了老师的言行举止、学识和为人,深受其感染,对其佩服得可谓五体投地。他决心继承 2 老师的衣钵,踏着着老师的足迹走下去,……这些可以从燕伋秉承 师意,在设坛授徒时坚持的收徒标准看出其与老师的思想如出一辙。他按照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在收受弟子时不分种族,不论贫富,不问阶级出身,来者不拒。因此,他所收授的弟子既有贵 族子弟,也有平民百姓,学生遍及陕、甘、宁及周边地区,为中西 部以及大西北培育了一大批英才。极大地提高了民众的文化素质,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千阳文化底蕴的积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文化下嫁”即文化知识传播于民间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筑台望鲁,堪称中国尊师第一人的人格魅力。据史料记载,燕伋二十二岁那年,他遵照父亲的遗愿,负笈千里,到山东曲阜参与“杏坛”笔者拜师求学。二十三岁时跟随老师孔子周游列国,考察周社会的吏制和道德礼仪。一是问礼、学礼,二是传播儒家学说和齐鲁文化。燕伋在孔子门下读书,周游考察, 历时五年,于二十七岁回归故里。在家度过了八年耕读生涯,三十五岁时又去齐国,跟随老师孔子读书考察。后随孔子至齐国。浏览 了齐桓公庙, 瞻仰了一代霸主齐桓公的画像, 受到齐桓公雄才大略、 英风豪气的熏染,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与学问,较全面的接受了齐鲁文化的熏陶与洗礼。这次,他在鲁国住了五年,四十岁又回 到了千阳。燕伋第二次从鲁国游学归来,开始在渔阳(千阳古称)设 教办学,正式传授儒家学说。在此期间,他非常想念老师孔子,便日日登高,遥望鲁国。为了站得更高,望得更远,他每日上裴家塬 时,就用衣襟撩一小撮土垫在脚下,向东方眺望,以寄托自己对恩 师的思念之情。岁月流逝,日月更替,脚下的土丘与日俱增,小堆变大堆,遂成一高 11 米,底径达 35 米的锥形土台,这个锥形土台 便是千百年来被世人称颂的“燕伋望鲁台”。有的人可能要说,那 不就是一个土台吗?没什么了不起。不错,就是这个土台,它承载和传递的是燕伋对恩师的眷恋思念和虔诚尊敬之情!也许有的人要说,土台再高,也看不见鲁国。或许是燕伋在故弄玄虚,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故意炒作吧! 
    不管怎么理解,我们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燕伋撩土筑台这 一淳朴的做法确实是他内心真情的流露使然。也算是一个奇妙的“创举” 。其深刻含义不言而喻是在启迪人们要尊师重教。这样内 蕴深刻的举动和文章在古代、现代都是很多的。例如我们耳熟能详 的《愚公移山》,它是出自《列子?汤问》里的一篇文章,作者为战 国的列御寇,文章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 终感动天帝而将挡住他家去路的两座大山挪走的故事。愚公真的那 么傻吗?真的感动神仙把山挪走了吗?答案是否定的。该神话故事 真正含义旨在颂扬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已故领袖毛泽东主席也借用这个典故,写出了不朽的名篇《愚公移山》,号召全国人民学习愚公的精神,搬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这些在今天都已成为现实。了解了这些,我们对燕伋用衣襟撩土筑台,登高望鲁的初衷和内涵的理解就更加 深刻和清晰了。他的良苦用心不就是在启迪人们要尊师重教吗?
    三、尊师重教,不朽德范传后世的万古丰碑。燕伋尊师重教的行为和精神的确是伟大的,其影响是深远的! 纵观燕伋的一生,既无感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又无压诸侯、摄群雄的显赫官位。但是,千百年来他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弃政 从教的育人精神、筑台望鲁的尊师精神给世人留下了一笔取之不 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历代朝庭也对其大加封赠:唐开元二十七年(739 年) ,玄宗封燕伋渔阳伯(见《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 ) 祥符二年(1009 年),加封燕伋为千源侯(见《宋史?礼志》;明时 )追称“先贤燕子”,这些都是对燕伋精神的肯定和褒扬。
    在燕伋精神的感召下,我们千阳从古到今尊师重教风气日浓。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和期望值愈来愈高。在历史的长河中,受燕伋人格魅力的影响,一大批仁人志士在千阳这块热土上犹如凤凰涅盘般 脱颖而出,彪炳千秋:西汉丞相司直郭钦,掌佐丞相,举不法,执 法不避权贵,为政清廉,刚直不阿,朝野赞誉。唐将段秀石,奋击叛贼,以死报国。“义心如石屹不转,死节如石确不移”就是对他 们的功绩和精神的赞誉。据千阳县志记载,从汉至清,千阳中进士10人,举人(孝廉)46 人,贡生 324 人。有造诣、对社会发展和 进步做出贡献者不胜枚举。解放至今,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综合 素质优秀的人才相继从千阳这块燕伋故里走向全国,有的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名垂青史;有的在市、省、国家 有关部门担任要职;有的在科技领域成绩斐然。杰出代表有革命烈 士严子夏、政界名人崔林涛、航天专家张育林……他们的成长追根 溯源,都与燕伋尊师重教精神的滋养有着密切的联系。
    特别是近年来,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我们千阳县委县政 府具慧眼、顺民意,提出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战略思路,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弘扬燕伋尊师重教的精神。斥资近千万重修望鲁台, 使燕伋的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同时,秉承燕伋尊师重教的优良传 统,全社会重视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经过“普九”“普实”、, 千阳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优的设 施在学校,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激情空前高涨,人们对教育的关注 度前所未有,人们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更加迫切,很多家长不惜花 费重金送孩子去宝鸡、西安等地求学,更多的农民在县城租房、购房,陪孩子进城读书。千阳的教育事业呈现出了良好地发展态势,全社会尊师重教风气日渐浓厚,教育质量连创新高。2005年至今, 我县中考、高考连续 5 年位居全市前茅。2010年高考,我县学生一本、二本、三本上线率名列全市第二。这难道不是燕伋精神激励的结果吗?“当年筑台为念师,人去台留昭后世。”燕伋如果地下有灵,看到故里教育如此繁荣的景象,也定会含笑九泉!


分享按钮>>古代官场论资排辈规则为何“人人叫好”
>>唐太宗特别反腐手段:金銮殿里当众给贪官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