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华燕氏网 2014-9-27 19:47:01 杨海中


    1.正确认识姓氏文化研究的意义
姓氏文化研究既有一般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也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它的宗族、血脉、地域特点。过去,我们把宗族关系、血脉关系都说成落后的东西,说成是与社会主义不相容的东西;把宗族关系与封建宗法势力、血脉关系与阶级关系等同起来,因而姓氏、宗族、谱系等成了研究禁区。鼓革开放以来,我们打破了僵化的思想禁锢,对姓氏文化进行了科学的研究,重新看到姓氏夏化是一座丰富的宝藏,在人类进步、社会文明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至今还是联系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重要精神纽带,是爱国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中国历史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之一。实践证明,在促进改革开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民族经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诸多方面,姓氏文化起到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尤其今天,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的情况下,中华姓氏文化的力量,在西方文化汹涌冲击中华文化的浪涛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显示出自己的光彩与力量(家庭经济很重要)。看到这一点,我们就会进一步感到研究姓氏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会进一步增强我们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
2.要突出姓氏文化的时代价值
研究姓氏文化,不仅要弄清楚它的历史渊源、发展与流变,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古为今用。例如杨氏,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的名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领域中为中华民族的繁荣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历史上,最能代表杨氏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是汉代的杨震、隋代的杨坚和宋代的杨业。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为政清廉、清白家风,坚持统一、反对分裂,抗击侵略、忠心报国等崇高品质,彪炳千秋,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今天,仍放射着夺目的光茫。我们要下气力研究这些精神在当代的价值,研究其产生背景与今天时代的关系,研究如何宣传与弘扬,使人们感到这些精神仍然有用而不是无可借鉴,值得深入研究而不是故意炒作。例如,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如何宣传杨震清廉自律,如何把他的形像搬上舞台,搬上屏幕?又例如,杨家将,正史有记载,民间有传说,舞台有演出,那么,杨家将的历史形像、民间形像和艺术形像是怎样形成的?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如何塑造杨家将的形像以服务于爱国主义教育等,类似的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深入研究。而且,只有突出其时代价值,研究才会有生命力。研究能结合本族本支最好。研究中还可辩析有争议的问题。
3.开展好田野调查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总目》的通知(2001年2月7日)中指出: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关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家谱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海内外华人寻根认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着重要意义。
实事表明,姓氏文化研究工作中,大量的怀念`收集资料和研究工作不仅在典籍和文献之中,更在民间。如姓氏的分布状况、播迁历史,既往的族谱家乘、族训家规、宗祠墓地,至今仍保留着的传统习俗、话语故事,族系中的优秀人物及事迹等非常有意义的东西,都需要作大量的调查和详细的记录。由于这些内容都是鲜活的且分布在不同的地域、村落之中,凡记录与调查所得,个性也都十分鲜明,内容也不可能有大的重复,因而成果都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与典型个案价值。这项工作虽然也要求有很高的科学性、规范性,但从总体上来说,只要有兴趣又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社会工作经验,是人人都可以做好的。从事姓氏文化研究的同志,不论生活在市县乡镇或村庄,都要作出计划,争取若干年的时间,对本地某些姓氏的有关情况进行调研,写出内容充实的报告来,这对姓氏历史文化的研究来说,贡献是非常重大的。同时,这也是我们最能吸引和与海外进行联合开发的拳头内容。
在调研中,要注意对一些正在编撰族谱家乘的地方,在思想上、技术上给予一定的指导,使新型族谱家乘既合乎规范,又有时代特色。
4.发挥多个积极性
组织和开展适当的活动,是保证姓氏文化研究具有生命力的重要一环。一定要把开展活动当成一件重要的事情进行运筹。要搞好这一工作,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争取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的支持。要通过我们的工作,使当地党政负责同志认识到,开展姓氏文化研究、利用历史名人效应,对提高当地知名度的重要作用,对当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要争取把姓氏文化研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当中。二是争取当地企业界的支持。实践证明,企业界人士当中有相当多的人是热心文化和公益活动的,只是有时他们没有得到信息。社会上常常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即知道的人不一定热心,热心的人不一定知道。要改变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主动地把信息传达给企业家们,还要改变官本位观念,让那些大力支持文化研究的企业界人士在我们姓氏文化研究组织中有荣誉、有交椅,受到尊重。只要政府部门、企业界、文化界三者结合,三个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姓氏文化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活动就能开展得有声有色。
总之,通过组织活动,不断探讨和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建立起开展姓氏文化活动的常效机制。(责任编辑:郑宇飞)
5.认真学习和执行国家社团管理有关法规
建设法治社会,依法开展各项工作,是党和国家对国家干部和所有公民的基本要求。1998年10月25日,国务院发布250号令,公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对各类社会群团组织的成立、活动、管理等进行了规范。各姓氏组织,不论是正式登记或暂时没有登记,都要认真贯彻执行条例的各项规定和要求,以条例的规定和要求对照检查各项工作,以保证工作健康发展,防止走偏方向,防止以姓氏寻根为由搞非法的宗族活动和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使每一位理事和会员都能熟悉条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并以此指导自己的工作,正确地、清楚地认识个人与姓氏文化组织的关系,准确地为自己定位,明白义务与权利,在工作中自励、自强,多做奉献。
6.新修族谱家谱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刘知几在《史通.书志篇》说“高门素族”“宜各撰《氏族志》”以存史。
新修族谱家乘从总的方面来说要处理好两个关系,做到五个规范。
(1)两个关系:
第一、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研究分析新旧家谱特点及优缺点)。
第二、思想解放与遵守政治纪律的关系(研究无禁区,发表有纪律)。
(2)五个规范:
第一、框架体例要规范
a.正确分类,设好篇、章、节、目。
b.要横分纵写。
第二、凡例要规范
a.要有各种技术规定,如纪年方法,数字、标点符号,职务职称等。
b.篇章结构叙事方法要一致,如每篇必须有无标题序言或概说。
第三、表述要规范
a.使用一般叙事体(不能用第一人称叙事、抒情等,更不是写小说)。
b.对人和事不夸张、不溢美,不加无必要的修饰定语。
c.世系称谓要一致(始祖、迁徙、世系、支系等)。
第四、资料处理要规范
a.与主旨无关系的题词、照片不用(如工作会议)。
b.附录要精选,尽量少入。
第五、校对要规范
a.历史资料要核对原文。
b.人名、地名、数字要确保准确。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