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读:万世帝国大梦
- 中华燕氏网 2014年9月29日 段清波
奇迹的诞生
夏日的蝉鸣伴随着电脑的一阵阵嗡嗡声传入耳膜,已经很久没有一个人静静享受秦始皇陵园区如此安逸的午后了。两千多年前,这里的场面却是举袂如云的艰辛修建,继之以惊心动魄的战火劫掠。此后有关秦始皇及其神奇陵墓的传说在整个中华大地流传不息,成为一个永恒的秘密。自上世纪60年代第一批考古人员对秦始皇陵首次勘测至今,人们在秦陵考古中的每一次重大发现都会让世界为之震惊。
不过,提起秦始皇陵,估计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其实,尽管这个拥有8000兵马、并且千人千面的陶俑军阵蔚为壮观,却远不是整个秦陵的核心。不论它作为大秦帝国所有军队的缩影,还是仅为地下京都的“宿卫军”,兵马俑坑不过是陵区里已知的180多个陪葬坑中的3个而已,而且远在陵园的核心——封土堆以东1.5公里外。
秦始皇的整个陵园位于骊山北麓的洪积区,今陕西省西安市以东的临潼县郊。自从大秦帝国轰然崩塌,项羽的起义军纵火焚烧了这座伟大陵园后,两千年来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个高耸如平顶金字塔(覆斗状)的封土堆。它的方形底边长350米左右,风雨的侵蚀和上面葱茏的草木,掩去了它的几何棱角,使其看起来像一座平常的小山丘。当然,这也是当初造陵者的本意。但是造陵者原先并未曾想泯灭封土堆之外的帝王气派。据勘测,有两重“回”字形的高大城墙围绕着秦陵封土。城垣外围南北长2188米、东西宽976米,墙内遍布雄伟的宫殿。但秦始皇的陵区并不仅限于双重城垣之内,在其广达6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均发现有秦代皇家文物遗址,兵马俑坑就是其中之一。
这座陵园的无穷魅力并非仅仅因为其大,更重要的是在如此大的范围内,没有人能说得清里面有些什么,甚至无从想象。汗牛充栋的各种史书上已经将秦陵说得神乎其神,但对已经出土的兵马俑和石铠甲,却从未见诸记载。大家知道的只是,秦始皇在地上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帝国,在地下也集先秦历代墓葬之大成,修建了一个举世无双的皇陵。为了体现至高无上的皇家威严和权威,同时也为了让自己在死后也如同活着时一样处理政务和饮食起居,始皇帝打破了秦之前人们祭祀先王不在墓地进行的传统,从自己开始,首次将祭祀用的寝殿建在墓地。换言之,他要把“寝”从原来的宗庙里分割出来,造到了陵墓的边测,即活着的时候有“朝”(又称庙),死后也要设“朝”,活着的时候有“寝”,死后也要有“寝”。这种新制度有效地影响了其后两千年的帝王陵寝制度。只是由于亡国之鉴和无从知晓,后代的帝王陵园永远也无法望秦始皇陵之项背。
从秦王嬴政即位到始皇帝死后一年,秦陵的修造历经38年。在此期间,华夏神州地覆天翻。大秦五百多年的追求在10年间化为现实,这个曾经偏居西隅的末流小国终于扫平六合号令天下,秦人以创新变革求发展的传统也不断刺激着日益膨胀的万世帝国梦想。秦始皇帝陵怎能与诸侯级别的秦王陵同日而语,于是陵园的设计计划不断增添更改。而国家的投入,尤其是参加工程的人数,肯定也随着统一进程不断累加。嬴政刚即位时,限于秦国当时的国力,投入修陵的可能不过万余人,“及并天下”后,征来的刑徒劳役竟达“七十余万”。兵马俑坑等一些重要项目估计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当然,它们只好栖身于早先划定的陵园墙垣之外。和秦帝国框架一样,制度初创阶段的秦陵构思新颖且规模宏大,却缺乏规律性与整体规划,异想天开的创举层出不穷。由于秦始皇是在出巡途中猝死,所以当时的陵园还没有完成,秦二世继位后还继续收尾工作,直至秦末战争爆发,工程才被迫中止,个别项目并未最后竣工。如此一来,秦始皇陵的秘密永远也无法揭晓。
高深莫测的封土堆
秦始皇陵的封土堆只有经过精心测量,才会发现这座长满石榴树的山丘其实是一个平顶四方锥形的台体。上世纪70年代之前,两次大规模平整土地,已经使它底层的边缘不那么规则,并且在四周切出了一圈黄土断崖。
这个相貌平实的封土堆一目了然,然而它的本来高度却令许多专家伤透了脑筋,可以说是所有秦陵研究项目中歧见最多的一个问题。《汉书》中提到秦始皇陵封土“其高五十余丈”,秦汉时的“五十丈”,合今日的115米,但现存的封土堆却远没有如此之高,学者们为此投入了不懈的热情,可多年来努力得到的封土堆现存高度,竟然有从35.5米到87米不下10余种的结果,数值也相差到最大两倍有余。
为什么一动不动摆在在我们面前的封土高程,会有这么多的答案?除了测量时测点位置不同、相对标准不同(封土堆立于一个东南高、西北低的缓坡之上,因此封土顶端据四条底边的垂直高度是不同的)等硬性误差外,有人认为问题出自水土流失的缘故,更有甚者认为文献记载出了问题。
其实,两千多年来的水土流失固然会使封土有所降低,但其程度远不如推测的那么多。两千年来同处关中的西汉诸陵,封土降低的高度仅两三米,并且秦陵封土堆周围也只有1~3米厚的封土流失堆积,因此我推算秦陵封土两千年间流失的幅度也就仅数米而已。考虑到各种可能后,我认为文献记载的“五十丈”,其实只是当年的设计高度,它和实际成品之间之所以存在巨大差异,是因为秦末战争爆发致使持续多年的工程戛然而止。封土堆只完成到大致现有程度,修陵的劳工就被迫拿起武器走向战场,其中投降项羽的20万人被坑杀在河南新安,其他的除了战死、逃亡,就是归顺了其他起义队伍,但最终肯定没有一个回到骊山去继续完成这项伟大而又残酷的工程。时至今日,站在封土北侧地平观测,并未最后完工的封土堆现高51.4米。
封土堆的神秘之处并非只是在于学者们的数字之争。去年初,秦陵地区的温度降到零下11℃,封土堆外的石榴树冻伤严重,而封土堆上的却安然无恙。通过红外遥感调查发现,封土堆地表和地下温度比其他区域平均高出2~3℃之多,所以上面的石榴树得以逃过严寒的劫难。有技术人员分析,温差的原因在于封土堆的土壤结构和含水量与周围不同,更因为封土堆下存有地宫。
地宫里确有水银造的“百川江河大海”
秦始皇的地宫是否真的存于封土之下,两千年来众说纷纭。历史上不可胜数的记载和传说让秦陵地宫成为这个千古谜团的核心,并且头绪越来越复杂。比如《汉旧仪》上记载,丞相李斯向始皇帝汇报陵墓的建设进展时曾说:“臣所将隶徒七十二万人,治骊山者已深已极,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天状。”结果是“其旁行三百丈乃至”。于是有人推测封土下并非真正的地宫所在,更有人臆断始皇帝的墓室在南部的骊山里。当然,多数人还是认为墓室就在封土下。但是,没有科学的根据,所有的说法都只是“推测”而已。
结束“推测”的时间始于2002年11月,中国地质调查局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开始联合对秦始皇陵区进行物理探测。本次探测动用了重力法、磁法、电法、放射性法、弹性波法、核磁共振法、地温法、测汞法等8大类22项物探手段。秦始皇做梦也想不到, 两千年后的人用不着抡镐挥锹, 就可以窥探他地下王国的所有秘密。同时,考古工作者在厚达四五十米的封土堆上艰难地用洛阳铲持续勘探,以传统方法验证高科技手段在秦陵的应用。所有勘测结果都表明,秦陵地宫就存在于现封土堆之下。
数十年来,除了古代文献上令人神往的记载,我们对秦陵的地宫墓室一无所知,相关的研究完全属推测性的。如今,无可辩驳的数据为我们勾勒出秦陵地宫的精确形制。当初开挖的墓圹(坑穴)主体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开挖范围和墓室均呈长方形;在墓圹边沿建造有一圈巨大而精细的夯土宫墙,高出地面竟达30米,顶部距封土表面最浅处只有1米左右。这一围绕墓室筑就的细夯土墙,在所有其他陵墓中从未发现过,无疑是秦始皇陵的一个创举。更令人惊奇的是外墙面的9级台阶上(每级宽2米),都钻探出残瓦碎片——难道埋入土下的墙侧台阶上,竟然还修建了9圈长廊?《汉书》曾载秦陵“下彻三泉……中成观游,上成山林”,其中“中成观游”始终让人不知所云。如果封土之内有9圈廊房或者其他建筑,以便让秦始皇的灵魂参观游览,那么古人的记录就言之成理。若不是钻探发现残瓦,谁又能想得到如此庞大的地面建筑竟会藏在封土之下。
从墓圹外要经由墓道进入地宫,根据西汉以前陵墓的考古经验和“端门四达”的理念,只有至尊身份的人才使用4条墓道,过去所有专家都相信秦陵地宫至少有4条墓道,而且每侧还不止一条。但经过遥测和考古钻探确认,地宫只有东西两侧各一条墓道,而南北两侧尚未发现类似结构。这一结果完全出乎我们的预料,因为最有资格使用4条墓道的秦始皇陵,竟然只有两条。
通过物探遥测,我们眼光终于能够深入到地宫核心。秦始皇的墓室东西长80米,南北宽50米,空间高度15米,墓底距离封土顶72米。墓室或墓道的顶部可能为青石结构,这种石材明显不同于陵墓南侧骊山上的石质,也不同于封土堆中夹杂的自然石块,却与距秦陵六七十公里外的渭北诸山一带的石灰岩相同。晋人潘岳在《关中记》中的记载得到了验证:“骊山无此大石,运取于渭北诸山。故其歌曰:‘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唱,万人相钩。’”但我们现在还无法想象墓顶宽达50米的跨度在当年是如何解决的,要知道兵马俑陪葬坑中使用的青砖表明,当时的工匠尚不清楚两砖之间需要错缝这一关键技术,或者至少错缝技术还没有成为每个工匠都必须掌握的基本常识。
至于墓室内部的细节情况,我们至今还知道的不多。不过关于史料中记载 的秦陵地宫里有水银造的“百川江河大海”一事,这次物探结果再次给了我们信心——秦陵地宫中的汞含量的确异常之高。能流动的水银百川江海,不仅可以让地宫富丽堂皇,还能够有效地防腐防盗。高浓度的汞蒸汽一旦被人体吸入,轻则肌肉瘫痪、精神失常,重则一命呜呼。在重重机关和强弓弩箭之外,不知秦始皇及其工程师是否就是将水银江海设计为另一重防盗设施。不论怎样,两千多年来这些防护陷阱好像一直没派上用场。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班固等古人告诉我们,项羽入关中以后,一把大火烧毁了秦始皇留下的所有宫殿建筑,又大肆抢夺秦陵地宫中的珍宝,30万兵力30日都没有运完;又有传说因为羊钻入秦陵的洞穴,牧童打着火把找羊时失火烧了地宫中的棺椁宝藏;还有史载东晋十六国时代的后赵国君石季龙和唐末的农民起义领袖黄巢都曾盗掘过秦始皇陵。尽管如此,近几十年的人们依然很关心秦陵地宫是否真的被盗。全面勘测后,我们却不太担心此事。在周围陪葬抗中,项羽时代焚烧破坏的痕迹着实不少,但封土堆下的地宫却完好无损,至今尚未发现大规模盗掘的有力证据。虽然在我参与秦陵考古之前,封土堆的东北和西面各发现一个盗洞,但直径仅为1米,显然是个体盗墓贼所为,而且这些盗洞也并未到达地宫就半途而废了。连个洞也没有,牧童失火之说就更无从谈起,如果真有此事,他烧的顶多也就是周边某个陪葬坑而已。
看来深入地下数十米的地宫足以防患盗掘的人祸,但天灾的破坏和时间的力量永远考验着秦陵的核心。尤其秦陵南部是山洪经常爆发的区域,多层的地下水时刻威胁着地宫的安全,何况《史记》中明明白白地写着秦陵是“穿三泉”而建的。幸好这次物探资料表明地宫的墓室尚未坍塌,也没有进水。而所向披靡的洛阳铲有力地穿过历史尘埃,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这要归功于一套地下的大型水利工程。
让世界惊叹的地宫排水系统
秦陵地区的地层中存在有多层自东南向西北流动的地下潜水。因此在地宫修筑过程中遇到的最大一个困难,就是当下挖至潜水层以后如何排导多层的地下水,而且还要考虑地宫建成后的防水措施。此次勘探出的一套地下阻排水系统,让所有的难题都迎刃而解,也让全世界所有的工程专家都叹为观止。联想到同时代都江堰、灵渠等同样有如鬼斧神工的水利工程,我对秦帝国建设者的高超智慧钦佩不已。
与都江堰和灵渠一样,只要作品设计出来,并不需要过于复杂的技术就可以将其付诸实施,这才是第一流工程的伟大之处。秦代工程师是这样开创性地完成他们的旷古之作的:
墓圹开挖的同时,先在地宫的迎水面(南部和东西两侧)挖设一条超过地宫设计深度、平面略呈“U”形的人工沟壑,从而汇聚各层地下潜水,并阻拦其进入墓圹,以利于北部地宫的修筑。这条长778米的排水渠环绕墓圹的三侧,是整套系统的前段。南侧水渠最宽,上口宽达84米,底宽9.4米,渠中心处深39.4米。
后段排水设施全长525米,由位于封土西侧以外类似“坎儿井”的一组明井和暗渠组成,与前段工程的西北端相接,将前段沟渠汇聚的地下水流排出陵园。这些明井暗渠连成的排水道呈“Z”字形布局,现已探出8段明井和7处暗渠交替相接。明井都是口大底小,相互之间以拱顶的地下暗渠相通。暗渠底宽约1米,顶部已基本坍塌,然而渠洞内却没有发现管道。
前后两段排水渠道能够顺利保障地宫的修建,但工程结束后上面终究是要覆盖封土的,那样前段水渠就再也无法承担起排水功能。于是秦代工程师利用枯水季节,将加工过的青膏泥(质地细密类似湖底淤泥,隔水性强)填充在前段沟渠内并逐层夯实,夯层厚达17米;在青膏泥之上,再以21米厚的含沙黄土夯填。这样前段的排水沟渠就摇身一变,成为横亘地下的拦水大坝,功能也由排水转为阻水,用另一种方式隔断了地下潜水对地宫的渗透。由于受阻的地下水不再汇聚成流,后段的明井暗渠也基本丧失了排水功能,但它的使命已经完成了。我估计正是因为后段作为临时工程,所以暗渠部分才没有必要铺设管道以延长它的使用寿命。
这组地下阻排水系统随陵园的自然地势而精心布设,可以看出当年的设计者和施工者对陵区地质状况的了解已达到相当程度,并具备极为高超的测量技术。将近绕陵一周的阻排水渠,环行在高低不平的地貌上,渠底的水平掌握需要测量得非常精确。勘探表明阻排水渠的底面高差在1米左右,这样则保证了渠中的水能够按照设计意图流向一处,排出陵园。后来选用青膏泥作为前段下层的封堵材料也十分高明,而且所用的青膏泥之多、夯层之厚,确乎超出想象。仅此一个秦陵地下阻排水系统,就足以说明秦代大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已臻化境。
这一系统的功效让人十分满意。地宫的建成本身就说明了排水系统的成功。而阻水系统,更是经历了两千二百多年的时间检验。此次物探中,利用自然电场法和核磁共振法测出,在所推断的墓室和地宫范围内为不含水区,而阻排水渠外测(南段之南)的相同深度为含水区,从而证实这个地下阻排水工程迄今仍然在发挥着作用。这应该就是班固在《汉书》中所言的“下锢三泉”。
石质甲胄推翻了“秦军无胄”的定论
秦始皇的伟大陵园就如同他的王朝和野心,不但纵贯地上地下,而且冲出了两重墙垣,扩展到方圆6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数以百计的陪葬坑散布其间。自从30年前冒出兵马俑1号坑以来,已经发现了181座大小、内容、形制各异的陪葬坑,其中77座在陵园墙内,104座散布墙外。如此众多的陪葬坑就像中央集权的帝国政体一样,也是自秦始皇才开始出现。而且每新发现一处,都让我大开眼界,在文物出土之前,谁也无法预料这位天才帝王在他的陵区里埋藏了些什么。
最小的陪葬坑面积仅两三平方米,而最大的兵马俑1号坑广达14000多平方米,1996年在封土东南内外墙之间发现的K9801陪葬坑,面积之大竟然不亚于1号兵马俑坑。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坑中埋藏着大量由青铜丝编缀的石质盔甲,已经发现的有石铠甲150领、石胄(头盔,亦称兜鍪)50顶和马甲1副。石质甲胄从前不但没有人见过,甚至闻所未闻。
仔细揣摩这些石铠甲,发现它们虽然做工精细,尺寸也适合真人穿戴,但青石的质地毕竟太脆,而且20公斤左右的份量过于沉重,所以这些盔甲并不实用。看来它们和兵马俑一样,只是模仿战国时期流行的皮甲和铁甲来作为随葬用的。秦始皇的地下王国既然有军阵兵营,当然也应该有武器库。
形制相近的石铠甲使得兵马俑身上泥塑的铠甲顿时变得真实起来。而石胄的面世还改变了自古以来人们对秦军装备的认识。因为史书里讲秦军作战勇猛,重进攻而轻防御,因而不戴头盔;而出土的兵马俑中也确实没有带头盔的,所以“秦军无胄”几乎成了定论。但这些石胄不但证明了头盔当然是秦军常规装备,而且样式新颖,只露出鼻眼之间的一小块空间,对头部的防护十分周全。那副马甲也是绝无仅有,不论兵马俑坑和铜车马坑的马俑身上,还是殉葬的所有真马尸体身上,都没有发现过马甲的痕迹。
发现之后的兴奋是短暂的,稍一多想就难免辛酸。石铠甲制作过程的原始工艺模拟实验表明,一领600片的石铠甲几乎全是手工制作,按每天8小时算,需要一个人做344~444天,即使效率提高一倍,也需要220天,这还不包括石料的选材、开片、运输和铜丝加工等前期工作。后来在秦陵以北6公里新丰镇的一处秦井中,我们发现了这些石甲的材料、工具和半成品。石质甲胄的加工厂应该就在附近,然而所有痕迹中都没有找到始皇帝能够让他的子民们省力一些的办法。
分享按钮>>陈云在反思大跃进的七千人大会上为何不讲话?
>>【晏氏家谱源流】内江晏姓的家法家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