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朝代167年间皇帝都没召见过大臣

    中华燕氏网 2014-10-11 18:09:40 张健鹏


    在中国历史上,实在很难再找出一个王朝,能够像明朝这样,涌现出如此众多的愚君昏君:土木堡之变葬送了数十万大军的明英宗正统皇帝;那个在民间非常有名的喜欢寡妇和有夫之妇的明武宗正德皇帝;以崇信道教出名,23年不上朝的明世宗嘉靖皇帝;还有那位30年不理朝政,导致整个帝国50%以上的官员职位空缺的明神宗万历皇帝;以及喜欢玩木工结果培养出个九千岁魏忠贤的明熹宗天启皇帝,个个都是“天纵英才,非常人所能比及”。
    而且,明王朝的奸臣权相以及宦官小人也很多,著名的有严嵩、王振、刘瑾、魏忠贤等,相反,数得出来的忠臣名将和大政治家却不多,最著名的是张居正、海瑞、于谦、戚继光、袁崇焕等。最值得称道的大事是郑和下西洋。
    令人奇怪的是,在这些糟糕皇帝的统治和太监奸臣的祸害下,明朝居然还存在了两百多年,实在是让人一头雾水。
    在史学界,明史是一个大的分支,研究者众多,包括许多大家。如当年的国学大师陈寅恪、曾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以及今天名声很大的海外学者黄仁宇等等,但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在民间的通俗文学中,有关明王朝的内容却很少。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和刘基(伯温)、徐达、常遇春等以外,老百姓对明朝近两百多年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知道得并不多。学界之热与民间之冷,形成很大反差。
    明王朝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此前,中国是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帝国,而从14世纪中叶开始,当朱元璋扫平天下建立明王朝以后,中华帝国却步履蹒跚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明王朝可以看做是中华帝国由强转弱的一个分水岭。
    一个强势的开国皇帝,往往会给整个的王朝打下深深的印记。明王朝的所有弊端,都可以追根溯源到朱元璋那里。
    在中国历代封建帝王中,朱元璋可以说是出身最为低微的一个。在元末的动荡中,朱元璋的父母家人在旱灾和饥荒中相继去世,朱元璋和仅余的一个兄长无力安葬亲人,尝尽艰辛。随后朱元璋为了糊口,出家做了和尚,其时还未满16岁。而且据说朱元璋的相貌非常“怪异(丑陋)”。
    朱元璋贵为九五之尊后,是一个非常精明能干勤奋的皇帝,城府极深,手段毒辣——这些都与他的出身和艰苦经历有很大关系。
    由于他的卑微出身和经历,朱元璋坐上龙椅后,几乎不相信任何人,与他一道开国打天下的文臣武将几乎没有一个得到善终:在几次大的政治清洗中,有接近五万人送命。
    据说,朱元璋的残忍连太子朱标都看不下去了,为功臣求情。朱元璋命人取来一根长满了尖刺的荆棘条扔在太子面前,命令太子拿起来。太子不知如何是好,朱元璋说:“上面有尖刺,你不好拿吧?我现在除去这些人,就是为你剪除这些尖刺啊,你还不明白我的用意吗?”
    太子却不领情,说:“上有尧舜之君,下才有尧舜之民啊!”朱元璋大怒,因为马皇后的关系,才没有追究太子之罪。可这位比较仁义的太子朱标,还是没有等到继位,就病死了。他的儿子虽然被立皇太孙,后来登基做了皇帝,但没坐几天就被燕王朱棣夺去了龙椅。
    在残酷的政治清洗中,朱元璋借丞相胡惟庸案,废除了政治制度中的丞相制,实行特务恐怖统治,将所有的权力高度集中到皇帝一人的手中!——这是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大的破坏,是一个开历史倒车的行为。
    在以往的政治制度设计中,丞相是一个很重要的权力分支,他是行政最高长官,是对皇权的一种有效制约。汉唐之时,丞相均有很高和很重要的地位,宋时,丞相的地位虽然有所下降,但赵氏历代对读书人是非常尊重的,丞相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到了朱元璋时期,他不相信武将,也不相信文官,只是相信他的特务组织——锦衣卫(以后还有什么东厂西厂)。但国家如此之大,政务如此繁忙,朱元璋自己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于是新设立了一个内阁作为他的秘书班子。
    内阁大学士刚开始的地位并不高,还在六部尚书之下。但这些秘书参与机要的时间久了,其地位也日渐提高,及至明王朝的中后期及以后的清王朝,大学士实际上就渐渐地有宰相的意思了。
    起初的内阁作为一个秘书班子,是没有实际权力的,它的职能应该是起草些文件,给皇上批阅奏章的“朱批”打打草稿之类的文字事务工作。在朱元璋时这个职能是很清楚的,但到了后来,朱元璋的龙子龙孙们却另类得很,没有几个家伙对政治有太大的兴趣——万历皇帝二十几年不上朝,自宪宗成化以后,一直到熹宗天启,前后167年,皇帝都没有召见过大臣! 这也真是亘古未有的奇迹了。
    在这种情况下,内阁的职能演变就出乎朱元璋的本意了。而且更出乎他意料的是:太监也搅和了进来。朱元璋本来是最烦太监干政的,曾专门制作了一块铁牌挂在宫里,刻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但他的子孙们老不上朝,内阁总要把文件递进来,这样太监就得以在其间上下其手。甚至有的皇帝嫌麻烦,就叫太监替自己批阅奏章,而太监有时再一犯懒,居然就把大臣的奏章当作包鱼包肉的废纸用。所以,有史学家说:在明朝最黑暗的时候,大太监(太监中最大的官是司礼监)才是真正的皇帝和宰相,如“立皇帝”刘瑾、“九千岁”魏忠贤。
    朱元璋为了朱家的天下,绞尽脑汁地剪除了许多所谓的“尖刺”,但由于他对原本比较完善的政治制度的破坏,却为他的子孙后代种下了“毒瘤”!
    大明王朝总计17个皇帝中,像样的不过两三个而已;政治制度和框架又有内伤;不男不女的太监又秽乱朝纲——所以明王朝的这两百多年,总体来说乏善可陈,政治舞台上充满了阴谋权术,其间虽然有耿直忠介之士,如海瑞、杨继盛等,但终归难以回天,也没有大的政治作为,难以归入大政治家的行列。
    惟一值得一书的是张居正,尽管这也是个争议极大的人物。
    张居正是明万历年间的一位著名政治家。他从秀才、举人、进士,官至内阁大学士,他荣登首辅之位后,理政十年:整饬吏治,刷新颓风;整肃教育,延揽济世之才;革新税赋,梳理财政。他的一系列政策使万历时期成为明王朝最为富庶的时代,后人曾赞扬他是“宰相之杰”和“救时宰相”。要知道,对一个政治家来说,这都是很高的称誉,整个历史长河中也没有几个人获得过这样的荣誉。也有人将张居正与商鞅、王安石并列,称为中国封建社会初期、中期与后期最具盛名的三大改革家。
    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对张居正有这么样的评论:以施政的成绩而论,张居正不仅是明朝的惟一大政治家,也是汉朝以来所少有的。诸葛亮和王安石二人,勉强可以与他相比。诸葛亮的处境比他苦,不曾有机会施展其经纶于全中国。王安石富于理想,而拙于实行,有本事获得宋神宗的信任,而没有才干综核僚佐与地方官的名实。
    但是,张居正生前大权在握时声势显赫,炙手可热,圣眷优渥,无与伦比,但死后不久即被追夺官阶,家产尽抄,殃及家族,祸连八旬老母,子孙惨死狼藉:张家子孙十几人,被关在屋子里活活饿死,大儿子被拷打后自杀。这一点上,张居正和被车裂的商鞅差不多,远不如王安石幸运了,不是说张居正政治才干不如王安石,实在是明王朝的政治大环境与北宋相比相差太远。
    直到万历末年,才又有人为之说公道话,有文士公开誉之为“救时宰相”。到天启朝时,许多大臣申请为张居正“平反”。于是熹宗下诏“复(张居正)故官,予葬祭”,最后明王朝官方对之做出的政治评价定论是:
    在张居正执政的十年间“海内肃清……荒外警服……力筹富国,太仓粟可支十年……积金至四百余万。成君德,抑近幸,严考成,核名实,清邮传,核地亩,一时治积炳然。” “故辅居正……肩劳任怨,举废饬驰,弼成万历初年之治。其时中外义安,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功在社稷,日久论定,人益追思。”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