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卖官“神逻辑”:有钱人不会当贪官
- 中华燕氏网 2014年10月25日 程万军
在中国历史上,“买官卖官”从不是什么新鲜货色。关键是钱到哪里去了,国家可以公开卖,那叫捐官;但如果背着朝廷卖,那就属于个人行为,就是揣个人腰包,必然查办。
到了明朝中后期,由于政治腐败加剧,买官卖官现象愈加严重,明朝卖官有这样的“神逻辑”——穷人当官容易贪污,不如让富人捐钱当官,一来他们不差钱不会当贪官;二来还可以补充国家财政充实国库。
基于这样的荒唐逻辑,明朝买卖官爵十分普遍,《明史》卷78《食货志》说,明朝卖官称为“纳米”,“自宪宗(成化)始,生员纳米百石以上,入国子监。军民纳二百五十石,为正九品散官,加五十石,增二级,至正七品止”。
明朝白话小说《醒世姻缘传》对当时的卖官鬻爵有这样生动描述:
说有个叫晁思孝的老秀才,屡试不第,所幸召集亲戚朋友,搞了个集资,凑了三千两银子,通过太监头子王振的两个门人——刘锦衣和苏锦衣买了一个通州知府的“肥缺”。起初,晁思孝心疼钱,只取二千两银子,通过中间人向刘、苏二锦衣行贿,结果刘锦衣道:“这通州是五千两的缺。叫他再拿一千来,看在两个外甥分上,让他三千两便宜,不然叫他别处去做。”无奈晁思孝只能将剩余的一千两取出来,送与看门人,得偿心愿。
这里白话小说,对明朝买官卖官描写得再清楚不过了,明朝各个官职皆有定价,金钱成了仕途的开路先锋,人情成为仕途畅通的后盾,这是完全符合明中后期的实际情况。
这些卖官上来的官员,上任之后的表现如何呢?《鼓掌绝尘》记载:
凡是“纳贡出身”’的知县知州,“自到任来不曾行得一件好事,只要剥虐下民”,见了银子“就如见血的苍蝇,两眼通红”。
可见,那些花钱上来的官员,无论家贫家富,都是为了发财而来。哪有不贪的道理。
而且,伴随着卖官鬻爵,明朝中期还出现了以吏部官员为首的造假团伙:制假官印、卖假官。
为什么国家可以公开卖官,而官员们却还要制造假官员卖假官呢?
熟悉历史的观众都知道,我国古代的皇权制度下,最复杂最严密的程序就属官员升迁了。到了明朝,实行保守官僚制度,官员的准入、晋升制度更加严密复杂。也就是说,官员的来历很清楚,必须三考出身;不识字的人,别想通过科举一途做官;没有进士身份的人,别想做到顶级高官;老爹没有立功的,就没法儿靠“荫子”的恩赏得官;没有正经门路的人,那就连捐官的路都堵死了。
所以,在这种制度下,走卖官鬻爵的大道,成本高,费时费力,所以有人趁机造假的官符印信,以诈骗钱财。就像现在出现的假军校一样,想进正规军校或者考国防生,要过政审面试体检,还有高考、投档至少五道关,所以有投机取巧的人便打起了假军校的念头。前几年媒体披露的太原的一个假航空军校,整得像模像样,不时请来了当地政府官员出席庆典做报告,唬得那些不明真相者的家长一愣一愣,信以为真,花了几十万把孩子送到这里来。最后都打了水漂。
分享按钮>>文史博览:大诗人李白爱当“上门女婿”
>>新书曝光美前总统肯尼迪:和梦露有风流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