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败主要原因是无法集中优势兵力歼敌
- 中华燕氏网 2014年12月4日 贾本义
甲午战争中泱泱中华帝国被海岛小国日本打败,不但对中国人的心理打击是沉重的,而且,中日两国从此走上了迥然不同的发展道路,一个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强国,一个则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淖里越滑越深。
兵贵神速,这是军事常识。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几十年来,专家们已经有了很多论述。而 落后的运输方式,尤其是铁路运输的短缺也是中国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甲午战争在两个战场进行:海战和陆战。不少人看到海战失败的重要而忽视陆战。恰恰相反,正是由于陆战的失败,日军兵逼北京,才迫使清王朝不得不做出割地赔款的决定。但是中国陆军为什么会失败呢?按理,中国人数比日本多,战争在中国土地上打,后勤支援对于中国有利,本应中国胜利,可是中国竟然被打败了。
纵观战争整个过程,人们可以发现,中国虽然兵力总数超过日本,但是这些兵力分散在广袤的国土上,而无法调度集中形成拳头。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缺乏迅捷有效的运兵方式。
甲午陆战是从朝鲜打起来的,李鸿章最初打算投入三万人,而日军只有1.6万人,中国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但由于日本对战争早有准备,进军快速,中方仓促中只投入1.6万人。军队进入朝鲜之后,又分出约三分之一沿线把守,因此到达平壤的人数不足一万,中日兵力成为1比1.6,长途跋涉,人疲马乏,兵力还是劣势,是造成平壤兵败的重要原因。
日本侵入中国之后,中国兵力分散问题更为突出。中国那么多城市需要设防,每个城市必然兵力不足。而日本则机动灵活,挑选守备较弱的城市首先进攻,各个击破。日本海军在海上掌握的主动权,此时发挥了作用。海军可以灵活快速地运送兵力,使陆军可以在作战地域迅速集结。所以,虽然中国兵力总体上超过日本,但是在每场局部战争上,总是日本占优势。
没有快速的、大运量的运输工具,把兵力调度集中,形成战斗力,造成了中国军队的最终失败。清廷重臣刘铭传在1880年12月建议修造铁路:“中国幅员辽阔,北边绵亘万里,毗连俄界,通商各海口,又与各国共之。画疆而守,则防不胜防,驰逐往来,则鞭长莫及。惟铁路一开,则东西南北呼吸相通,视敌所驱,相机策应,虽万里之遥,数日可至,虽百万之众,一呼而集,无征调仓皇之过,无转输难阻之虞。”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接受。
李鸿章也认识到铁路的重要性:兵合则强,兵分则弱,中国海边防数万里,不可能处处设防。有铁路方便军队调动,“裁军节饷,并成劲旅,一呼可集,声势联络,一兵可抵十兵之用”。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认识到铁路的重要性,加快了铁路建设,但事已晚矣。
普法战争铁路功效震惊世界
1870年,普(德)法战争前夕,德国铁路在十四日内,将38万军队、11.4万匹战马、陆路小炮855门,以及客货车辆9500辆,自德国远近各处,送抵法国东部边界;又于当年8月初,在5日内,将8万军队、战马24000匹、炮180门、客货车辆2000辆,自德国远近各处,送抵法国东部边界。此外人马粮草,同时络绎运送。而且各条路寻常往来客货,照常运送,两不相妨。此战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发起,目的在于阻止普鲁士统一德意志。但法军的进攻失利,最终,拿破仑三世被围困在色当,率众投降。1871年,法兰西第二帝国终结,法国赔款50亿法郎,割让阿尔萨斯,洛林两地。统一德意志帝国出现在历史上。
在这次战争中,德国强大的铁路运输能力,和快速运兵所带来的战争胜利,震惊了世界,让世人看到了铁路运输对战争胜败的决定性作用。铁路在战时的重要作用被当时的政治家、军事家所推崇。列宁就曾断言:“没有铁路,进行现代化战争就是空谈。”
山海关到沈阳要走19天
甲午战争中,日军属于跨海作战,补给线很长,必须从海上运输。而中国是内线作战,扰乱和切断敌军的海上交通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措施。因此,集中军力,寻找有利时机主动出击,就能克敌制胜。可惜,这种战略靠日行30里的行军速度是绝对办不到的。
在辽东半岛之战中,日军兵分两路,一路从朝鲜跨过鸭绿江入侵,一路从海上进犯,在花园口登陆。花园口沿岸海滩很浅,大船不能靠近,军队与物资需换汽艇和舢板转运。日军36艘运兵船在军舰的护送下,2.4万人及大量军马辎重,从10月23日至11月7日整整登陆了15天。这其间清政府如果能迅速集中派遣一支部队凭险扼守海岸,再派海军袭击敌舰,对敌形成两面夹攻,日军肯定损失惨重。但奇怪的是,岸边小股清军放了几枪便了无踪影,海军则根本没有出动。日军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得以从容登陆,打开了进攻旅顺的大门。很快,清政府经营20多年,耗银数千万两的重要军事基地旅顺陷于敌手,大量船只、武器、装备、粮食被敌缴获。日军兽性发作,残忍地进行屠城,旅顺数万军民被杀害,全城仅有36人幸免于难。
1895年1月29日,日军联合舰队掩护50艘运兵船共3.4万人,用5天时间在山东荣成登陆。荣成距北洋海军基地威海仅有30海里,是日军袭击威海的最佳路线。威海之败主因就是救援不力。清军为何不进行反击呢?兵力不够,援军还在途中,远水不解近渴!山东战场有2.1万清军,其中前线有1.2万,分守于威海、烟台、登州等地。直隶、奉天形势危急无兵可调。从南方调来的20营兵还在路上。其中5营兵刚从徐州出发,有10营兵还未到淮安,有5营兵还未到镇江。靠两条蹆步行何年何月才能到威海救急?日军用4天多时间就登陆完毕,迅速以2.5万人从后路包抄了威海,水陆夹攻只有几千人的清军,先后攻下南帮、北帮炮台,2月 11日攻占刘公岛,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甲午战争中,清军连一场像样的胜仗都没打过,其主要原因就是无铁路调兵布防到战略位置,无法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广东提督唐仁廉部,1895年12月16日从山海关出发,走了19天才到达沈阳,而如果用铁路运输,几个小时即可到达,低效可见一斑。
分享按钮>>宋代名将狄青曾战悍匪 百姓感恩建庙祭祀
>>每日一读:盘点中国古代“收礼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