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乐天孝子名声传天下 人祖山虎啸崖成新亮点

    中华燕氏网 2015年8月16日 黄河新闻网


    燕乐天是我们燕氏家族第六代传人,祖居同乐里(今吉县文城乡同乐村)河沿村(今大宁县太古乡处河行政村河沿村民小组),其父燕克仁,其母史氏。燕克仁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耕种着几亩田地,养活全家人。不幸在一个酷夏时节,身患疟疾,高烧不退,缺医少药,治疗无效,离开了人间,留下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生活更加困难。坚强的母亲,为了儿子上学,起早搭黑,忙里忙外,白天下地劳动,晚上还要给别人纺线织布,挣些小钱供儿子上学。由于经常少吃没穿,下地劳动,熬夜劳累,突然得了一场重病。整天卧床不起,头晕眼花,面黄肌瘦,不思饮食。这可急坏了儿子燕乐天,他放弃学业,回家善事母亲。他经常背着母亲冒着严寒酷暑翻山越岭四处求医,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都要亲自煎熬亲口尝过后才让母亲服用。一次,他背着母亲去相距10华里的午生村找郎中看病,在返回途中,突遇山洪瀑发岔沟河水上涨,再无别路可走。他便冒雨踏着齐腰身的洪水把母亲背过了河,到了家里两个人都成了泥人。母亲心疼地说:“天儿,妈的病怕是治不好了,还是攒点钱供你上学吧!”乐天坚定地说:“母亲是孩儿的命,儿一定要治好您的病。”说完母子俩抱头痛哭。就这样,在儿子一年多的精心伺候下,母亲的病奇迹般地好了起来。由此燕乐天孝子的名声传遍州乡。
    母亲病愈后,又不知疲倦地劳作,为儿子筹备学习费用。让儿子返回文昌书院(今吉县锦屏山西巅)继续上学。书院山长亲自召示全院师生向燕乐天学习,传颂孝道。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补习功课,燕乐天勤学苦练,拉下的功课很快补了起来,大家都夸奖他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母亲也喜在心里。
    然而好景不长,一天燕乐天在书院操场,突然感到头痛脑涨,天昏地转栽到了,同学们急忙把他抬回到宿舍,过了一会他醒了过来,看见同学们在焦急地看着他,便笑了笑说:“没事,可能是学习太紧张,休息不好,睡睡就好了。”过了两天,他又来上课,感到全身无力,又一次病倒。书院山长请来郎中多次给他诊治,不见好转,身体每况愈下,山长便决定让他回家养病。这样,燕乐天告别了书院,在一个深秋的黎明独自向河沿村走去。
    河沿村到文昌书院有120多华里,他一个人慢慢地走着,当走到人祖庙北深山里,病痛更加厉害了,满身出虚汗,一步也走不动了,他伏在一颗大树上喘着粗气,心里轻轻地呼喊着母亲,多么希望能见到亲人啊!然而在这荒无人烟的深山里要见一个人谈何容易呀! 忽然,从人祖山的深山里传出了一声老虎的吼叫声,只见一只老虎飞快地跑到了燕乐天的身边,轻轻地用嘴和爪子把燕乐天摆平仰卧后,便在他的身边卧下了,昼夜不离地守候着燕乐天,只怕有什么东西伤了这位孝子。大约过了两三天,有过路人经过这里发现了此景象,慌忙给河沿村的燕氏族人报了信,他的族人们便快速地来到了这里,老虎见来了人便退到了远处,继续眺望着,燕乐天的族兄弟燕佑天、燕奉天、燕承天等看见他静静地躺在路旁,脸色红润,毛发未损,就好像睡着了一般。 他们惊喜地望着远方的老虎跪拜致谢,虎乃去。然后,他们把尸体入殓后便踏上回家的路程。
    之后,州府便把人祖山燕乐天归天的地方叫虎啸崖,喻意女娲显灵神虎保佑孝子的地方,同时,在这里建造了一个燕乐天庙,树有纪念碑,碑上有燕乐天的雕像。碑后记载着女娲显灵神虎保佑孝子的美丽故事。后人燕佑天、燕奉天、燕俊经、燕万成、燕双全、燕国华、燕志明、燕志春以及史载政、史官成人都先后到此地瞻仰。民国28年,时任吉县县长的燕华栋亦到此地祭奠。
    时过境迁,历史的车轮已走过了270多年。然而,人祖山虎啸崖的美丽故事一直传颂在人间。天下皆能尽孝道,神灵保佑风范存。2015年,吉县人祖山旅游开发公司在虎啸崖复修燕乐天庙,以传承孝道文化。吉县、大宁等地的燕氏宗亲闻讯纷纷解囊捐助修建。这一景点也成为人祖山旅游景区的一个新的亮点。
 


分享按钮>>用生命践行使命 追记长葛水磨河村原党委书记燕振昌
>>主流媒体集中采访燕振昌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