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文化名词汇总之《族子、族女、族兄弟》

    中华燕氏网 2015年9月9日 燕飞编辑


    宗族文化是同宗、同族经过千百年的提炼和整理约定俗成的民俗文化,且传承于族人之间,记载于字里行间,有的则铭刻在人们心间。这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它与儒学、礼教文化相得益彰,是民间崇尚的传统文化。

    族子:同族兄弟之子。《史记.五帝本纪》:“高辛于颛顼为族子。”《三国志.魏志.张绣传》:“张绣,武威祖厉人,骠骑将军济族子也。”唐韩愈《送水运陆使韩侍御归所治序》:“六年冬,振武军吏走驿车诣阙告饥,公卿廷议以转运使不得其人,宜选才干之士往换之,吾族子重华适当其任。”《朱子语类》卷八五:“据礼,兄弟之子当称从子为是,自曾祖而下三代称从子,自高祖四世而上称族子。”

    族女:族兄弟的女儿。《辽史.天祚皇帝纪一》:“[乾元五年]三月壬申,以族女南仙封成安公主,下嫁夏国李乾顺。”

    族兄弟:同高祖的兄弟。《尔雅.释亲》:“族父之子相谓为族兄弟。”《后汉书.刘玄传》:“刘玄字圣公,光武族兄弟。”《梁书.萧介传》:“介性高简,少交游,唯与族兄琛、从兄际素及洽、从弟淑等文酒赏会,时人以比谢氏乌衣之游。”亦泛指同宗中的同辈兄弟。

 


分享按钮>>慈禧曾认为“月饼”说法不雅 改名为“月菜糕”
>>习近平给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