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在中原——姓氏之源,文化河南
- 中华燕氏网 2015-11-27 16:20:46 姓氏文化论坛
河南,古称中原、豫州、中州,简称“豫”,因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东临安徽、山东,北临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接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
在河南已经发现7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遗址、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5000年前的大河文化遗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 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诞生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商丘、南阳、濮阳、许昌等古都,为中国古都数量最多、最密集的省区。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是三皇五帝活动的腹地、中华文明轴心区。
通常言古史者,必言“三皇五帝”,人们多公认“三皇五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燧人氏,又号燧皇。定都于燧明(今河南商丘)。
伏羲氏,又号羲皇、太昊 ,定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先祖伏羲他始画八卦,教人捕畜牧,以充庖厨。从人祖太昊伏羲氏“正姓氏,别婚姻”算起,姓氏发展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据《路史》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伦之本,而民始不渎。”大约6500年前,在以宛丘(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为中心的黄淮区域,被尊为“人文始祖”、“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统一了九大部落,奉“龙”为华夏图腾。
神农氏,又号农皇 ,定都于陈(陈、河南陈州府今淮阳县)。
《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
黄帝:有熊氏,即黄帝,又号轩辕,建都于有熊(今新郑市)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尊称黄帝。
颛顼:高阳氏,又号黑帝。定都于穷桑、后迁都于商丘,最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 颛顼是黄帝的曾孙,颛顼八恺之一庞降为庞姓得姓的重要源流之一。
帝喾:高辛氏 。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次妃:简狄,生一子名契(xie),契的后人成汤建立商朝。(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说法。)
帝喾元妃:姜嫄:生一子,名弃,史称后稷,其后代姬发(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周朝毕公高赐封其支庶之子于庞乡,后世子孙以封邑为氏,称庞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庞氏正宗。庞氏族人大多尊奉毕公高为得姓始祖。
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大都出自河南或主要活动于河南;中华民族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出自河南。可以说,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在河南。
先秦时期 河南有老子、庄子、墨子、列子、范蠡、商鞅、庞涓、李斯、苏秦、吕不韦等,先秦以后河南代表人物有晁错、张仲景、庞参、张衡、阮籍、玄奘、“画圣”吴道子、“诗圣”杜甫、“一代文宗”韩愈、刘禹锡、岑参、白居易与元稹、李商隐、程颢与程颐、岳飞、侯方域、在河南为官生活的历史名人范仲淹、庞籍、包拯、庞泮等名人难以胜数。中州名人见于《二十五史》,事迹可查者不下5000人。
有专家研究结果表明,在按人口数量排列的人口的前120大姓中,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97个,占120大姓的81%,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52%。概言之,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占全国汉族人口的85%以上。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河南是姓氏资源第一大省,海内外华人的祖根大半在河南。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姓氏是区分人类血缘与族群关系的文化符号,不同的姓氏把一个个不同的家族群体区分开来。对于任何人类个体,姓氏都与生俱来,并将终生相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姓氏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符号,更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徽章。无论你身处何地,只要见到同姓之人,即刻就会产生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姓氏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系着同一姓氏的人们。在中国人看来,姓氏是祖宗所赐,是一个人尊严的表现,尊重姓氏便是尊重祖宗和自己。因此,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姓氏就是凝聚一个族人的最重要力量。寻根溯源,很多姓氏的根都可以上溯到人文始祖黄帝与炎帝,因此中国人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从这个意义上讲,姓氏也是联系全球华人的重要纽带。
河南是中华姓氏的摇篮,中华姓氏无论肇始与大量衍生都与中原关系密切。姓氏文化是河南独有的文化现象。如果进一步把中华姓氏史与河南历史加以对照,就不难发现,无论是姓氏的萌芽、产生、发展,还是普及、定型,无不与河南息息相关,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母体,中原地区又是海内外华人的主要祖根地,这些赋予了河南丰富的根文化资源,成为海内外华夏儿女魂牵梦绕的寻根谒祖圣地,海外华人来河南寻根祭祖的热潮。
2014年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姓氏文化委员会成立发布会上,该委员会还规划在河南省建立全国首个以姓氏文化为主题的生态型博物馆群。
姓氏文化博物馆群计划落户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南省,包括主题馆、祭坛、姓氏广场、祠堂、国粹苑五大主题区域,共计划建成147个博物馆,总规划用地3000亩。其中,主题馆园区内的各博物馆将以古今姓氏为主体,梳理姓氏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及现状,使观众对姓氏文化产生感性亲切深入的认识;从而营造浓郁的姓氏文化氛围。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