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 势必造福人类
- 中华燕氏网 2019年2月2日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重磅发声:近日刊登题为《中国传统文化 势必造福人类》的文章。
原文如下:
当人类进入了21世纪的今天,各种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解决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健康、发展及至生存挑战?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公开而大胆地预言:未来最有资格和最有可能为人类社会开创新文明的是中国,中国文明将一统世界。世界的未来在中国,人类的出路在于中国文明。无独有偶,1988年在巴黎召开的“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75位诺贝尔奖得主围绕着“21世纪的挑战和希望”议题展开讨论,得出的重要结论之一是: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汲取25个世纪之前的儒家先贤之智慧。看来,古今中外对人类的预言,有着基本共识。
中国传统文化·成圣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看来功莫大焉,那么,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里,“中”为正,中正为德,“中庸之道”即是“德道”,“中国”是指以德为核心,没有疆界和分别,而不单纯是一个国度的名字。“传统”是说中国传统文化所“传承”的思想,是来自于全人类思想、文化汇聚之源泉,统一之本源,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本源文化,是天人合一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文载道、传道,最终的归属是引领人心合于道、归于光明本源,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华夏文明是本源的文明,故能亘古不变,所以,世界四大文明,只剩下华夏文明从未中断,绵延数千年。孔子自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于“以文载道、传道”,故孔子一生阐述六经,不为读经,只为明道。中国传统文化圣人之道隐含于经典文字,就如同三维立体画一样,怎么能看出画中画?那就是看像不着像,视而不见像,眼睛视像而盲的时候,入心而得像。阅读经典如同此理,肉眼所见皆是执迷的后天人心,唯有打破人心的迷雾,才能以本心得见,即是“悟”,所见才是道。所以,看见经典又不见经典,不为读经典,只为透过经典文字感悟其中之道。如同观梨而不食,又怎能真正知道梨的味道?如果这样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那么由于心境不达,则悟道真,可能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关键在于当下心定本源,即正心、德心,方能明经中之道。拥有正心,即是德,有德自有道,道因德而生,这就是体道悟道,这就是德、心的力量。在始终如一的正心之下,身体的潜能就会不断地得到开发。从细胞振动频率的提升、身体经络的打通、乃至身体各项退化的功能,都会得到修复而重新激活,各个意识的会越来越强,感觉会越来越通透,精气神的频率越来越,直至达到身体心灵合一,即“天人合一成圣贤”。在这个过程中,高频正心会逐步融化人心知见,比如会激活人体内的松果体,会打开人类固有但退化了的“多维空间之眼”(又叫“第三只眼”、“天眼”),能看见三维以外的无形物质和能量,能听见超频率的声音等等,此即智慧。
这一切发生是为什么呢?《礼记·礼运》记载:夫人者,具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这揭示了,因道德滑坡使得圣落为凡,如果正心修身,则助人超凡入圣。中国传统文化是引领人们超凡入圣。那么,何为圣人?毛泽东在1917年8月23日致恩师黎锦熙信中说:圣人,既得大本者也;贤人,略得大本者也;愚人,不得大本者也。据《吕氏春秋·重言篇》记载:“圣人听于无声,视于无形……老聃是也。”《列子·仲尼篇》云:“有亢桑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史记·扁鹊列传》中记录着神医扁鹊具有“视人五脏颜色”的能力,他具有天眼,能透视人体,然后配合自己的医学知识,帮人“看”病。老子在《道德经》中描述了这个境界:“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由此可见,圣人即是真正的天人合一者。对于圣人而言,神者为心,心到即到,而心神原本皆通,所谓神通,只不过是心之本体的状态。圣人就是尽去人心,回归先天本心的真人。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引领人回归本我的文化。
王阳明说:圣人之心如明镜,无物不照,应变无穷。知行本合一,有本体之知,所行必是道。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独一无二的智慧。所以,国家领导人一再提倡要全民挖掘、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的宝库,中医是打开这个宝库的金钥匙”。什么是中医?其实“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如同手心和手背,是同心同体,都是以中正、德为核心,中医其实就是德医,有德心才能为医。故《大医精诚》讲医德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寒灵之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即是“圣”,圣必是医,医者必是圣心。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可救国、治世的“圣人”,也是可医天医人的“圣医”,故古语云: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这就是为什么古今中外皆预言:只有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救世,只有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解决人类健康危机。
揭示生命实相,祛病保健有“道”
“疾病”其实是一种生命现象,所以要研究疾病绝对不能背离“生命体”。研究中医就要从研究生命体的实相开始。《葛洪·抱朴子》载曰:人无贤愚,皆知己身之有魂魄,魂魄分去则人病,尽去则人死。《内视经》曰:“动而营身,谓之魂,静而镇形,谓之魄”《皇帝内经.灵枢.天年》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气血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皇帝内经.素问.本病论》:“人气不足……人神失守,神光不聚,邪鬼干人,致有夭亡”。《葛洪·抱朴子》曰:故不见鬼神,不见仙人,不可谓世间无仙人也。人无贤愚,皆知己身之有魂魄,魂魄分去则人病,尽去则人死。故分去则术家有拘录之法,尽去则礼典有招呼之义,此之为物至近者也。然与人俱生,至乎终身,莫或有自闻见之者也。岂可遂以不闻见之,又云无之乎?西汉《淮南鸿烈》对人生命体的构成进行了如下描述: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单纯的物质肉身即是形,是生命的房子。什么是房子?是由钢筋水泥等组成的“构造体”。你想过吗?“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八难》)。“人之生死,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医权初编》)。由此看来,健康与疾病由气决定。
气为生之“充”是指生命的存在是通过气来运行的,人体从细胞振动到器官、系统的各种机能,都是通过气的运行来带动实现的,比如血液的循环、心脏的跳动、肠胃的蠕动等等。而气本身是没有生命的,它又是如何运行的呢?那就是“神”为生之制即主宰。这里的“神”即是灵、即是心,由后天的显意识、先天的潜意识组成。所以,心灵是生命体真正的主宰。生命体所体现的阴阳虚盛,能量频率的高低,肉体是否健康,都是“神”造成的,一切都是心的结果。换句话说,眼见为实的肉体之病却为“假象”,只是病象的投影,而真正的“病”却在多维不可见的心上。对此,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有一段名言: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物质这个东西,一切物质的本质都是能量。是源于一股令量子保持不停地振动和维持紧密一体的力量,我们必须认定,这股力量的背后是意识和心智。也就是说,心识是一切物质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大学》也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看来,要研究生命健康必须抓住“根本”,生命的根本即是神,即是心。神决定着人体的疾病与健康,也是心性的体现。还有的中医用敷药来调节阴阳,阴阳之气乃事生命之气,因心神而生,还哪来的气呢?这个气又是哪来的!想想生活中有多少人因一场大病、一场车祸、突如其来的打击之后,性格大变,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啊?
所以,为中国传统文化“正名”刻不容缓。中国自古讲“精气神”,怎么能把“心神”给扔了呢?那还是神州吗?那还是神龙族吗?没有“神”如何觉醒?如何崛起啊?首都医科大学2004年12月第6期文刊【摘要】中指出:“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缺乏的内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因涉嫌唯心论,从教材中彻底删除,至今未能恢复,值得认真发掘整理。”
当下正热的现代量子物理科学也证实,宇宙是多维的,精气神就是人体小宇宙的多维构造,它们有着共同的组成:物质(精)、能量(气)、信息(神)。把生命体比喻成生命之树,当树根能深深扎根于泥土,与大地一体,有源源不断的水分、能量,必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还能引来蝶鸟朝之,带来一个繁花似锦的美妙世界。所以,心神宁则天地清,心是健康、生命、乃至命运的根本,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一切从正心开始。
中国传统文化 重在精髓解读
一个“儒”字,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体现,拆解之即:一切皆为人之所需。中国传统文化要从源头说起,首先是从无文无字的“神传文化”阶段开始,随着人类的先天本能退化成为潜能,出现了图腾、图文文化,再到繁体文字文化,直到演变成现在的简体文字,无论如何,所有的有形有相的经典文字,是为了满足人们交流需要。其存在的意义,就是以文载道、传道。文是有形,但道无形,唯心可得。所以孔子一生教化弟子:不为读经,只为明道。《德道经》也说“道,可道,非常道”,唯本源有道,才是真道,唯天人合一才能知道、得道、成道。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讲“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心是根是本。正心即是德心,有德必有道,德道本合一。德为道之心,道为德之行,德升道长即能天人合一、成圣,可为良相、良医,济世救人,积德行善,提升能量频率,致良知,回归本源。“不忘初心”这一说法被国家领导人曾多次提到。中国传统文化之“初心”即是“正心”,有正心才能有正气,从生命健康角度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风、寒、湿、邪自不得入,从生命的整体上来说,正气就是正能量,就是风水,就是命运,正即是德。一切生灭皆源于德,有德则生,无德则灭,一切生,一切灭皆是因果,小到红尘人生,大到宇宙生灭。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正心、修德,德就是一切,此德非凡俗人心所认为的德,此德即大儒陆九渊所说的: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这也正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经典表述。换句话说,有大德必有大道,有了德道,即拥有智慧、拥有最高频率的能量。有了高频能量,就能化解低频能量,从而改变物体的疾、病、害等状态。
话说疾病的形成过程,如同雨雪形成的过程。首先是在虚空中汇聚了低频意识,产生低频能量,产生阴阳、正负电的摩擦和撞击,低频能量不断汇聚,频率越来越慢,越来越沉重、下坠,不断遇冷空气,从无形的意识、到气、到可见的雨雪、冰雹等等。一切疾病都源于心,可以说一切疾病都是心病。当人心长期处于低频情绪中,比如生气、怨恨、委屈、愤怒、悲伤、痛苦等,这些低频意识产生低频能量,长期汇聚就会凝结,造成越来越低频、沉重、郁结,轻者堵塞经络,影响脏器功能,造成亚健康,重者使身体机能受损,不能正常运行,恶性循环,出现能量超低频,就会有物质化的显现,就形成了医院仪器能检测出来的“实病”了。从中不难看出,心识是疾病形成的根源,这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为什么是正心、修身,因为有了中正之心,即有正气,心通则百脉皆通,身体机能运行畅通无阻,整个机体乃至每一个细胞都充满能量,在正心覆盖下的高频能量场里,提升了生命本身的运行机制,自然实现了修身,获得了健康,这是生命的自动机制。所以,有正心,方能齐家、治国、乃至天下太平。
今天,我们常说“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告诉我们,人类共用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共同家园。这在呼唤每个“地球人”,应该从我做起,抛开国界、种族的分别,同心同德,回归“中正”之本心。好在我们中国人,首先觉醒了!毫无疑问,这与我们沐浴正统的中华文化休戚相关!
读懂中国传统文化你就会发现,真正的中国传统“中医”非医,其不重医术、不用医药,是谓上医、圣医。大道至简,无非那就是抓住根本,正如阳明心学所讲的“直指人心见真性”。去除人心的低频意识的最好方法,就是回归本心、初心,有德即有道,心通百脉皆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自立、立他、德行天下,这就是大学之道、中庸之道。“圣人之道悟性自足”,人人都可以做到,人人皆可成圣贤,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真正的魅力所在。
清代石成金《传家宝》曰:夫心者,万法之宗,一身之主,生死之本,善恶之源。与天地可通,为神明主宰,病健之所系也。盖一念萌动于中,六识流转于外,不趋于善,则五内颠倒,大病缠身矣。若一真澄湛,则万祸消除。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宝库,中医又作为这座宝库的钥匙。大体揭示了一个道理,即:医道同源,皆来自于本源,中国传统文化讲的就是德道。既然传统文化强调“天地与我并生”你,那么,我们人人都应该从“正己心”开始,都应该努力践行中国的传统文化。当我们既可成圣贤又可为良医,必定促进中国传统文化造福世界,未来总会有一天,人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引领下,能够同心同德,共繁荣、同发展,此即“天下大同、和平盛世”。(唐巍韩同瑞)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