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伋三次赴鲁—思念恩师 筑台望鲁
- 中华燕氏网 2019年6月28日 百科故事网
燕伋二次“从学孔子”又是五载,“四十岁,复西归,设教渔阳”(《燕氏宗谱》)。燕伋这次回来办学的是他自己的想法,还是老师孔子的主意?我以为两种可能都有。一是燕伋自己的想法。他会认为十载寒窗学富五车,不学以致用,学问岂不如粪土?另外他给文化教育及其匮乏的西秦出一臂之力,也是功在千秋的事情。二是孔子觉得自己的学说在秦国是“邪端异说”,如果让弟子能在教学生的同时给其传播自己的思想,虽然是无奈之举,但也算是曲线救国吧。
不管设教是谁的主意,都足以坚定燕伋的信心。他的底气是很足的。他感到自己的学问更充实了,可以胜任教学;他觉得昏君秦哀公正好驾崩了,冬云散去,可以春燕展翅。
正因为如此,有燕伋研究者就认为:燕伋能在家乡设教十八年,足以证明当时的秦国是重视教育的。对此,我持不同的观点:燕伋只所以能在秦国坚持设教多年,是靠他对孔圣人学说的迷信,是靠他有异于常人的意志力,而不是靠秦国统治者们的恩赐。但燕伋即使是伟人,他一己之力,也难以抵挡秦国上层建筑强大的政治压力。可以设想,燕伋的办学是十分艰难的。因为秦国每一任国君,几乎都轻文重武,甚至蔑视文人,直至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算是达到了极致。在此试做分析:秦国地处华夏西部,基本上属农耕区。与她为邻的西戎和犬戎等国,全属清一色的游牧区。这些草原民族崇拜“白狼”(据《后汉书》),其行为尽显狼性。他们经常与秦国时而残杀,时而和亲,视饮血为乐,好战死为荣。这种常年不断的杀人游戏,反倒把秦人“改良”成了人兽混血儿。
秦国因此变成了“虎狼之国”,其狼子野心,足以气吞山河。当时的秦国,正处于六国联盟和西边一些戎国的包围之中,为了生存,急需人才。但她急需的是“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的谋士,而不是“克己复礼”、“天下归任”的儒士。秦穆公的谋臣由余认为:仁义“灭族误国”。秦始皇的大臣李斯曰:“秦……兵强海内,威行诸侯,非以仁义为之也”。秦昭襄王也言:“儒无益于人之国”。孔子知道自己的学说在秦国没有市场,所以“西行不到秦”。他肯定寄希望于弟子燕伋利用其特殊身份,把儒学在秦国弘扬广大。遗憾的是连圣人都办不到的事情,贤人如何办得到。燕伋所经历的几位国君,从哀公、惠公到悼公,一个比一个昏庸,国力一天比一天衰落。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越是昏君当道,越是苛政猛于虎。设教的燕伋,承受的政治压力和经济压力肯定不堪重负。若如此,结局可想而知。
结局确实是一个悲剧:燕伋渔阳设教十八年,最终收书撤案,借故去了鲁国,向孔老师倾诉郁闷……燕伋的学生也不敢步老师后尘,甚至在史书里都没敢露面……
可以肯定,燕伋渔阳设教十八年,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他几乎耗尽了自己所有的精力。我认为在燕伋的身上尽管还有不少未解之谜,需要我们继续研究和解答。但这些未解之谜并不影响这位先贤的伟大。
他除过没有为历史留下著作和有名的弟子以外,其他一些方面并不比他的老师孔子差。
一.孔子离家十四载,燕伋舍家十七载;
二.孔子妻妾成群,燕伋一夫一妻;
三.孔子有“子见南子”的绯闻,燕伋无“饮食男女”的印迹;
四.更重要的一点:孔子只会在“礼仪之邦”卖学说,燕伋却敢在“虎狼之国”吃螃蟹。
遗憾的是师生之间,失之毫厘的是行为;差之千里的是地位。虽然燕伋“唐封渔阳伯,宋封千源侯,明追称先贤燕子”。但与孔子的“万世师表”相比,差如泰山、吴山之比也!
燕伋是一个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之人。在鲁国“从学”十七年,跟着孔老师把铁鞋磨穿,却没有走进《论语》里;在家乡设教十八年,也没想到著出一部《燕子》来。别人拼命炫耀,燕伋甘愿埋没;尊师尊过天地,重道重于生命。
三次赴鲁求学,也成就了一代先贤 - 燕伋。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