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灭商以后的发展看燕国建立过程
- 中华燕氏网 2020/5/7 10:23:59 腾讯网
在西周时期,主要的诸侯国基本都分布在黄河一线。但是有这么一个诸侯国,它不但远离黄河,甚至到了燕山脚下,孤零零的建立在北方大地上。为什么西周要分封出一个孤悬北方的燕国呢?这个最初开拓了北京城的诸侯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
事实上燕国的建立具有一个很现实的原因,这个原因甚至关系到西周国祚的稳定与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还要从他的建立者召公奭[shì]说起。
【武王大分封】
西周初年,周人朝廷上有三大巨头。他们分别是周公旦,太公望和召公奭。这里面周公旦建立了鲁国,太公望姜子牙建立了齐国,而召公奭建立了燕国。
但是如果想要在这三个人里排出个座次的话,第一的无疑就是周公旦,而第二位就是召公奭了,他的地位还在太公望姜子牙之上。
在武王伐纣成功后,周公旦手持大钺,召公奭手持小钺,左右夹辅周武王举行祭社大礼,向上天和商朝百姓宣告帝辛的罪责。
而这次武王为了控制商人的人民和土地,在东方分封了很多的诸侯国,用来分割和监视商人。除了掌管东方军政大权的鲁齐两国,还设置了管,蔡,霍三国为三监,监视纣王的儿子武庚。
而在这场大分封中,召公是被封在河南济源以西一带(具体位置已失考),建立召国。关于武王伐纣后,召公就被分封在燕国的说法应是误传,这时候周人的势力应当还没达到燕地,后文会详述这一观点。(注:召国于春秋末年灭于周王室)
【灭商战后的权利分配】
召公被分封在河南,但是其实他原来就是有封地的。他的封地就在宗周附近的陕西岐山一代。是周文王灭掉了古召国后(另有商人灭古召国的说法),将姬奭封在召国,故称召公。
这次武王分封让召国从宗周搬迁到了中原,当然也是为了控制中原的土地和人口,帮助监视武庚的。
在灭商战后,西周的三个巨头们开始分割权利,帮助武王管理商人的地盘。他们的分工是,周公旦管理行政;太公望姜子牙就苦一点,带领军队平定仍然不屈服的商人附属势力;而召公奭则负责招降纳叛,和投降的商人打交道。
其实三个人的工作还就是召公奭的最重要,因为商人虽然败了,但是他们的人口数量和文化先进程度都要高于周人。怎样让他们屈服于周人的统治,这才是当时最重要也最紧急的问题。一味的政治管理和军事打压都不能做到收服商人的心,如果不想激化双方矛盾,陷入持久的战争中,召公奭招降纳叛的工作就是其中的关键了。
召公奭做的很好,他先是释放和举荐重用了威望极高的萁子,收买了一波商人贵族的人心。然后他还给比干修建墓地,歌颂比干。结果又借了死人的势,让商人平民对周人更加的认可,同时也进一步宣传了纣王的罪行。
在召公的努力下,商人并没有急于反叛。局势逐渐稳定下来,而这时候就算商人在讨伐东夷的主力部队也没有了复国的野心和煽动能力了。
【武王死后的突变】
周武王完成了历史使命,灭掉商朝不久就死掉了。这时候周成王年幼,所以朝政由周公旦与召公奭主导。两人商议之下,在陕地画了条线,陕地以西的归召公管理,又称陕西。而陕地以东归周公管理。
周公代周王管理东部地区,这引起了管,蔡,霍三监的不满,他们认为周公是架空周王,意欲谋反。所以他们勾结了纣王之子武庚发动了叛乱,史称三监之乱。
叛乱由周公旦主导平定,姜子牙从旁辅助。做到了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很快就初步平定了叛乱。
周公看到周人在中原势力不足,再次进行大规模分封,这时候分封了宋国,卫国,邢国等诸侯。但是这就结束了吗?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商人主导中原那么久,怎么可能就这么完蛋呢?事情还没有结束。
【禄父北奔】
关于三监之乱后,纣王之子武庚的下场,其实是有争议的。一些史料记载武庚被周公旦所杀。但是《逸周书· 作洛》却说 “ 王子禄父北奔 ” ,而这个禄父就是武庚,也就是说他逃到北方去了。那么这种说法可信吗?
说实话,这种说法很有可能发生。因为在北京地区1962到2007年的考古发掘中,我们发现了距今9000年到4100左右的古代遗址。具有商人的文化特征,被认为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地方,也就是商人的发源地。
后来商人逐步南迁,打败夏朝,这才成为了中原的主宰。但是商人南迁不意味着古代的北京地区就没有人了。这里依然有着与商人血亲关系的重要邦国,比较出名的就有伯夷和叔齐的国家,孤竹国。
商人对于北方地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都是很强大的,所以当武庚失败后,往北方逃就成了最优选项,因为他大可以在北方再拉起一支军队继续和周人作战。
【殷茸作乱】
虽然我们不能确认武庚是否逃到了北方,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北方确实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周公旦归政于成王后不久就死去了。而这时候北方则发生了叛乱,叛乱的首领叫殷茸。他是武庚的儿子,纣王的孙子(也有学者认为殷茸即武庚)。
殷茸的名字是在不断发现的青铜器铭文中找到的,在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所以千百年来几乎没有人注意到他,但是现在通过对青铜器铭文的解读,我们能发现更多历史的细节。
传世的青铜器余簋中有段铭文:“王伐汞子葺,又氏反,王降征令于大保,大保克芍亡盥,王永大保易休余土,用兹彝对令”。这段文字的大概意思是:成王讨伐武庚的儿子殷茸,下令让时任太保的召公奭领兵赶到战场。
所以我们能确定的是,周成王时期,北方发生殷茸叛乱。召公奭作为朝中最重要的大臣,亲自辅助周成王,领兵北伐。
【召公北伐】
《诗·大雅·召旻》记载“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国百里”。召公北伐,在商人势力遍布的北方地区,一天能打下百里直径的土地。可谓神速,但是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根据现代学者考察,我们认为召公奭的军中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对商人具有巨大影响力和威望的萁子。
萁子在商人中的影响力非常大,有了萁子在,很多地方的邦国都不需要进攻就纷纷投降。这可能就是召公奭北伐非常顺利的原因。
后来召公打到了商人的发源地蓟国附近,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地区。成王为了控制得之不易的北方地区,同时压制诸如孤竹国等商人旧邦。所以让召公在当地建国,于是燕国出现了。
【建立燕国】
1986年,在房山琉璃河的大墓考古中,发现了克盉、克罍,器物上的铭文记载了第一代燕候的情况,铭文大意是:成王封召公子姬克为燕候,令就封燕地,接管土地和管理机构。
在铭文上对召公的称呼也是在成王时所担任的官职太保。也就是说燕国第一位国君应是召公之子姬克,即位时 间也应在成王时期,准确说很可能是在召公北伐以后。而召公自己则回到宗周治理整个国家。
从此召公的封地不止有中原河南地区的召国,还增加了北方北京地区的燕国。而这样建立的燕国一直延续了八百多年。
而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在追溯始祖的时候,就想到了更有名气的召公奭,而非没有留下名字的燕候克(或称燕伯克),就算召公并没有真正的治理过燕国。于是也就有了武王封召公奭于燕的记载。
最后提一下召公在北京地区建立燕国,但是灭商的战争依然没有结束。萁子带领着军队穿过了辽西走廊继续追击,从而建立了萁子朝鲜。帮助周王室镇守东北。
【总结】
我们看到周人灭商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武王伐纣就能完成的事情。在这之后商人依然不停的进行反扑。但是先有周公平定了三监之乱,把商人反叛势力赶出了中原,再是召公奭北伐建立燕国,把商人反叛势力几乎彻底消灭。这个过程也是经历了很多年的。
最后召公建立了孤悬北方的燕国,压制商人旧邦,同时对抗北方的蛮夷,镇守住了西周的北方边疆。燕国的存在加强了西周的国家安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西周的长治久安。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