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浩、李莉莉:“大家”好 “小家”才能好

    中华燕氏网 2020/7/8 17:23:07 安徽日报


   6月18日下午,已经过了下班时间,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37岁的燕浩仍然在诊室接诊病人。他详细询问病人的病症,将X光片置于观察灯前,仔细查看。然后写下医嘱,告诉病人注意事项……送走病人,燕浩走出诊室,确认无病人等待,这才拨通在该院急症科任护士长的妻子李莉莉的电话,相约在医院门口汇合,一起下班回家。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燕浩紧急驰援武汉。李莉莉留在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新冠肺炎确诊病房一线抗疫。

  “你是急诊科护士长,应该去”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被确定为阜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此时临近春节,李莉莉已经替同事顶班了两天,得知医院要承担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消息,主动找到医院领导,要求调到新冠肺炎确诊病房工作。“只要能去抗疫一线,我愿意去做一名普通护士。”她决心坚定。

  此时,李莉莉怕丈夫担心,没有把自己请战的事情告诉丈夫。大年三十晚上,李莉莉接到医院护理部的调配电话,让她第二天就进入隔离病区,担任新冠肺炎确诊病房护士长。那时燕浩就坐在她身边。李莉莉很忐忑,没想到燕浩笑笑说:“去吧,你是急诊科护士长,又是入党积极分子,应该去。”

  第二天,李莉莉带领20人的护理团队进入科室。团队刚刚成立,很多工作配合不畅,而且在疫情初期,大多数护士都有恐惧心理,这让李莉莉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在医院感染科指导下,李莉莉和同事们很快理顺了病房的工作流程。

  第一批患者由于对新冠肺炎不了解,大多数人每天情绪低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茫然无助地望着窗外。一天,一个病人拿起手机点外卖,李莉莉发现后立即阻止,告诉他现在处于隔离状态,不能和外界接触。该病人突然非常激动:“我都是要死的人了,为什么不能让我吃点自己想吃的东西。”这件事情对李莉莉产生了很大的触动。她意识到这些患者除了医学治疗,更需要希望和信心。

  李莉莉发动护士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抗病毒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患者的不良反应。不少病人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吃不下饭等症状。医护人员耐心细致地解释,对反应剧烈者给予相应处理,合理搭配饮食,鼓励他们要有战胜病魔的信念。接下来的日子里,病人情绪逐渐好转,树起信心,配合治疗,还相互鼓励,有的还自发到走廊进行适当锻炼。

  为期两周的隔离病区的忙碌转眼结束,李莉莉于2月8日进入医学观察期,一家人都高兴地盼着团聚。而这时,燕浩将要驰援武汉。夫妻相聚的时间,又要往后推迟。

  “要为武汉贡献一份力量”

  2月15日早上5点,一通急促的电话把燕浩叫醒,通知他已被选入安徽省第七批援鄂医疗队,9点就要出发。挂断电话,燕浩打通了妻子的电话,告诉她自己将去武汉的消息。“我支持你去,家里的事你不用担心,照顾好自己。”妻子的话为燕浩注入了一股暖流和力量。

  当晚9点多,燕浩随队抵达武汉。从机场到宾馆,沿途几乎空无一人,远处的霓虹灯闪烁着“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字样的标语。“虽然从新闻里知道武汉封城、疫情严重,但是真的来到武汉,看到这座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因疫情而被按下了暂停键,我心里还是很受震动、很伤感。我作为一名医生,有责任为抗击疫情、为武汉贡献一份力量。”燕浩说。

  燕浩被分配在武汉开发区体育中心方舱医院。他和另外2名医生负责200个床位患者的诊疗工作。“穿着厚重的3层防护隔离服,每天连续工作6个小时,不能吃饭喝水,身上常常被汗水湿透。”燕浩告诉记者,有一天查完病房,他气喘吁吁,全身湿透,但得知有病人急需转诊时,又主动要求护送病人。舱外阳光灿烂,却让穿着厚重防护服的燕浩异常痛苦,头晕、胸闷、眼花、干呕等各种症状接踵而至,身上像有无数小虫子在爬。将病人送到定点医院后,燕浩感觉呼吸困难,护目镜的雾水不断滑落,掉在眼睛里蛰得生疼。返回方舱后,队友看到燕浩步履不稳的样子,让他出舱休息。可这时有30个新病人要入院,他又投入到工作中……等所有病人安排好时,已是晚上9点,此时燕浩整个人都快虚脱。

  “新冠肺炎并不可怕,心理诊疗非常关键。”燕浩告诉记者,随着对病毒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患者治愈率显著提高。但是,一些患者在应激作用下,会产生焦虑、消极、悲观的情绪,有的甚至不配合治疗。负面的情绪不仅影响患者们的精神状态,更影响他们继续与病毒抗争的动力。燕浩在做好平时诊疗工作的同时,非常注重对患者的心理抚慰。燕浩与诊疗的每一名患者都加了微信。工作结束回到宾馆后,无论多晚,燕浩都会耐心地解答患者的问题,给患者发加油鼓劲的信息,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3月8日,随着所有患者治愈出院,武汉开发区体育中心方舱医院正式“关舱”。

  “我们还会挺身而出”

  驰援武汉不是燕浩第一次参与跨省支援任务。2017年,燕浩响应国家号召参加安徽省“组团式”援藏工作。当时,燕浩的小儿子才出生6个月。领导找到燕浩,询问他是否愿意援藏。他没有犹豫,对领导说:“只要有需要,我就去。”燕浩以前没有去过西藏,初上西藏,高原反映强烈,出现胸闷、心慌、头疼等症状,经过一个星期才渐渐适应。

  除了身体上的不适,西藏的医疗水平较为落后。燕浩所援助的医院甚至没有专门的门诊场所。医生都是在病房里为病人看病。为了快速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燕浩既看病问诊,又亲自带教,并着手建设门诊场地。3个月后,燕浩支援的医院建起了专门的门诊场所,相关科室的诊疗水平也有了大幅度提升。燕浩荣获山南市卫健委授予的“柔性援藏贡献奖”。

  “援藏经历给了我很大锻炼,让我对这次援鄂抗疫有了勇气和信心。援藏、援鄂是我难忘的宝贵精神财富,会伴随我一生。”燕浩说。

  燕浩的岳母退休前也是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护士,2003年,曾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妈妈工作一天,胶鞋里都有不少汗水,还要用碘水漱口消毒,但是她一直无怨无悔地参与抗击非典工作。”李莉莉说,她的奶奶也参与过抗击非典。当时她的奶奶已经80岁高龄,仍然在医院参与缝制口罩工作。“祖父辈的榜样在前,让作为医务人员的我们更应该坚守医者职责。”李莉莉说。

  燕浩身在武汉,家乡的政府一直牵挂着他。抗疫期间,家乡政府定期送粮食、油、菜等生活必需品到燕浩家里,提供生活上的保障,为他解决后顾之忧。4月1日,燕浩和同去武汉的“战友”经过隔离休养回到阜阳。阜阳市政府派出交警铁骑护航,用最高的礼遇迎接他们回到家乡。

  “这次抗击疫情,让我深切感受到国家的团结和强大的凝聚力。国家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体现了人民至上的理念。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和幸福。以后只要国家有需要,我们还会挺身而出。‘大家’好,我们的‘小家’才能好。”燕浩和李莉莉说。

  【记者手记】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燕浩、李莉莉夫妇并非没有顾虑和担心,但想到自己身为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责任,他们立刻充满勇气,积极请战,去最危险的一线抗击病毒,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从医誓言。

  岁月静好,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大家”好,“小家”才能好。最美的爱情往往不是你侬我侬的卿卿我我,而是家国情怀下的携手共进。燕浩和李莉莉的故事正是对此的生动诠释。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