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 艺术 造型 总论
- 中华冀氏网 2009年8月6日 养眼怡情
盆景艺术造型总论 [点击数: 79 ]
师法造化,繁中求简
创作盆景,首先必须熟悉大自然的风光面貌,即古人所谓“师法造化”。生活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历来许多大诗人十天画家及其他大艺术家都遍游名山大川,从祖国的壮丽河山中选取创作的素材。盆景作为一种艺术,提倡师法造化,并不等于照搬自然景物。古语云:"千里之山,岂能尽奇;万里之水,不能尽秀。"我们学会观察大自然,就是对大自然景物有选择,有扬弃,做到"以小见大"、"繁中求简"。例如,作一盆以桂林山水为题材的出水盆景,如果完全按照真景缩小的话,是不可能在小小的盆中表现出桂林群峰繁复景色的。因此必须选取桂林山水中最典型的景物作为表现对象,抓住其主要特点,着力刻划,使欣赏者从一座山峰就能看出桂林山水的典型风姿,从几块石头就能看到重叠的远山,这就是繁中求简。简,是一种手段,并非目的,也决不意味着越简单就越好,而是要根据主题和题材的需要来决定繁简。抓住了特点,就能以少胜多,以简胜繁。
意在笔先,因材处理
“意在笔先”原是中国画创作的理论。唐代王维就有"凡画山水,意在笔先"的论点,盆景创作也是如此。在创作之始,首先要立意,也就是构思。中国盆景的最大特点是讲究意境,即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景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立意必须围绕意境的创造。它包括确定主题;选择素材、考虑造型式样和艺术表现手法等等。立意始终贯穿整个创作的过程中。盆景不同于作画之处,就在于它所用的主要材料本身就是具备一定自然形态的植物和山石。因此,要善于掌握各种植物、山石材料的自然特点,量材使鼐,去芜存精。例如在树木盆景中,对于松,就表现它的挺健,柚就表现它的古拙;梅花则疏影横斜;绿竹则枝叶扶疏等等。"这只是从树种的特点来考虑的,还可以从树坯的固有形态以及其它方面来考虑。在山水盆景中,可根据各种石料的质地、形状和皱纹之不同,作成各种形象的山水盆景。无论是植物材料或山石材料,拿到手以后,不要急于加工,而应该进行仔细审视,再三推敲,最后再来决定保留哪些自然部分,去掉哪些多余部分;这就叫做
"因材处理"。因材处理,可节省人为的加工,又具有天然的野趣。如果完全任其自然,就谈不上盆景艺术的创作;但是人工斧凿痕迹过甚,却又会失去自然。"所以应该两者兼顾,恰到好处,使盆景作品真正达到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有机结合。
巧于布局,多变统一
布局就是景物的安排,在绘画上称做构图,是处理盆景画面结构的一种艺术手法。盆景的画境与意境主要就是通过布局来创造的。巧于布局,才能使作品具有诗情画意。在盆景布局中经常运用宾主、疏密、虚实、露藏、呼应、取势、刚柔、巧拙、粗细等等手法,这些都是事物的矛盾法则在艺术上的体现。
l、宾主分清。在盆景布局时,首先要用各种方法,使主体突出,宾主分清。要突出主体,首先就要确定主体景物的形状和位置,然后再考虑宾体,即陪衬的景物。在山水盆景中,应先确定主峰的形状、体量和位置,然后安排配石,最后再点缀植物;配件;在树木盆景中,先确定主体树木的造型和位置,再考虑其它配树、配石、配料。主体景物是盆景的重心所在,应该着力加工,这是成败的关键。宾体也是整个景物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起到陪衬烘托主体,突出主体的作用。但要做到
"客不欺主,客随主行",不能"喧宾夺主"。大雕塑家罗丹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手,就是因为那手太突出了。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突出主体的重要性。一般说来,主体在盆景中是最醒目的,但要有典型的细节刻划。宾体的形状和位置要与主体既相对比又相呼应,既有变化又有统一,要构成视觉中心,使观赏者的视线,很自然地集中到主体上去。
4、露中有藏。古人云:“景愈藏则境界愈大;景愈露则境界小。"艺术贵在含蓄,如果将一切遗露在外就会失去想象的余地。处理好露中有藏,就能展现出一个景外有景、"景中生情的动人画面,不是一览无余,而是留有余地,引起观赏者丰富的联想。因此,露中有藏也是创造盆景深远意境的一种重要手法、露中有藏的表现手法在山水盆景中应用得最多。一般每座山峰都要处理得既有露又有藏,使人有群峰起伏之感;"道路和水岸线宜曲折迂回,时隐时现,使人有延绵不断之感;有时仅将亭子从山后露出一角,或将房屋遮掉一半,这样可以让人猜测山后的其它内容,收到以少性多的效果。露中有藏的表现手法对于树木盆景的造型也同样适用。如树木的枝干就要处理得有露有藏,才能显出繁茂。又如树木点石;有时石藏树中,有时树藏石中,若隐若现,"使人感到变幻莫测。露与藏的处理要根据主题和意境的需要,掌握好分寸,该露则露,该藏则藏。在一般情况下,总宜藏多于露。
5、顾盼呼应。盆景中的所有景物,各个部位都要相互顾盼,相互呼应,使分散的景物有机地联成一体。顾盼主要表现在景物的方向上,如山与山,树与树,山与树之间要相互照应,顾盼有情;呼应则包括景物的种类、形体、色彩,以及疏密、虚实等等。如一块大石头,靠近左右也要放置几块小石头,错落散布,与之呼应;一个大的空白处,最好点缀几处小的空白与之呼应;大的密集处附近要衬托几个小的密聚点与之相呼应等等。总之,盆景中的景物总不宜孤立地存在,而应该互相紧密地联系。
6、取势导向。所谓取势导向就是布置动势。山的奔趋向背之形,树的偏正敬斜之势,都可给人一种动感;这也就是静中求动之意。有了这种动感,盆景就显得生动而有气势,而不致呆板乏味。但是,在取势导向时,还要注意均衡。否则,一味追求动势,就会使整个布局显得不稳重。当山峰向一面倾时,山峰的坡脚就必须重在另一面,要把重心放到边缘的线上,但不能超出边线,否则就显出山欲倾倒的样子。又如一株斜干式的树木,若其主干向一面倾斜,那么其主要枝叶就必须倾向其另一面,以达到动态平衡。总之,盆景布局最忌四平八稳,气势从动态中来,要取势就要造成动势。
7、刚柔相济。有些以表现刚健挺拔为主的盆景,也要刚中有柔,才能有变化有对比,从而更显其刚劲。如果一味体现刚劲,就会给人以生硬的感觉。例如表现松树姿态,一般说应以刚健为主,但常常故意将枝干处理得蟠回屈曲,刚中有柔。而有些表现柔媚秀丽为主的盆景,却要柔中有刚,而不能一味体现柔和,否则就会显得柔弱无力。例如表现柳树体态,一般说应以柔媚为主,往往将其主枝干处理得挺拔刚劲,就愈能表现出垂枝飘拂的轻柔。
8、巧拙互用。在艺术表现上,巧固然是一种美,而拙有时也成为一种美,是一种朴实无华的朴素美。古人说:"大巧若拙",又云:"大巧谢雕凿"。有时初看粗率稚拙,简直可笑,细细玩赏,又会觉得充满情趣,神充气足,极富魅力。在盆景中,巧拙互用,常常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有时候将一些并不精巧的材料经过适当的配合,却能作出上品的盆景;反过来,将许多精巧的材料配合在一起,往往整体的效果并不理想。齐白石说:"灵巧拙用,巧则灵变,拙则浑古。"都是同样的道理。,盆景的创作最忌平均用力,树与石相配,树木很精巧,那么配石就不一定玲珑剔透,反而以粗拙一点为好;景物内容很精巧,配上外形朴拙的盆钵,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整体效果。
妙用题名,画龙点睛
中国画多有题名,这是我们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中国盆景也不例外。一般在作品完成以后,根据它的主题、题材和意境等方面来决定题名。题名往往能扩大和延伸盆景本身所能达到的境界,从而提高盆景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并有助于观赏者更好地欣赏盆景的意境美。题名常常还能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即在创作时还未想到的艺术效果。许多盆景都是由于有了贴切高雅的题名而大为增色,使其意境更为深远。盆景题名中,最简单的是将盆景的题材直接表明,如"长江三峡"、"石林"、"黄山迎客松"等等,这种题法比较容易,简洁明了,但缺少含蓄和诗意,不足以引起丰富的联想,对于意境的表现作用不大。另一种题法是借助于名诗佳词来表达盆景的意境。如"霜叶红于二月花"、"疏影横斜"、"春绿江南"、"寒江独钓"、"野渡舟横"等等,这些形象生动的题名,都能使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还有一种题法,就是根据主题和意境而作,有时还可借助于一些典故。如
"岁寒松柏"、"横云"、"听涛"、"潇湘流水"、"绿荫深处"、"凌云"、"根深何惧临崖"等等盆景的艺术欣赏盆景,作为一种艺术品,它需要欣赏者具有一定的思想水平、文化艺术修养。俗话说:"外行着热闹,内行看门道。"要提高艺术修养,需要不断积累审美的经验,还要通过实践的训练。欣赏盆景实际上就是对盆景的审美。盆景的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自然美
盆景是以自然物体为材料的,其中植物又具有生命的特征,因此自然美是盆景美的一个重要方面。
1、树木:树木的自然美包括根、树干、枝叶、花果和整体的姿态美,以及随着季节变化的色彩美。
(1)根:树木的根有微露土面的,"给人以坚实感;还有提根出土面的,有龙盘虎踞之势;有几株根连在一起,成为连根式的;还有扎根在石缝里的,"可谓一咬定青山不放松"。故在盆景中,有以根为主要欣赏对象的"提根式,“连根式"及 "附石式"等式样。
(2)树干:树木的主干虽经过艺术加工,仍具有自然之态。直干刚劲挺拔,曲干苍古多姿,各具特色。干皮则有老有嫩,有粗糙,有光滑,如黑松的干皮布满鳞片,而竹类则光滑多节,各富情趣。树干的色彩也有多种:有黑色的,如金弹子;有灰褐色的,如松柏类的大多数树种,有褐色透绿的,如榔榆;有青绿色的,如竹类的大多数树种;有紫黑色的,如紫竹。此外,有些半枯朽的树干,与欣欣向荣的枝叶形成对比,能给人以"枯木逢春"之感。
(3)叶:叶形随着树种不同,有针状,如松类;有鳞状,如柏类;有卵状,如榔榆;有瓜子状,如瓜子黄杨;有掌状,如槭类;有扇状,如银否;有箭状,如竹类;还有奇特形状的,如枸骨等。叶的质地有硬有软,有厚有薄;有革质的,也有纸质的。叶的色彩更是丰富多样:有深绿色的,如罗汉松;有浅绿色,如朴树;有黄绿色的,如竹类;有红色的,如红枫;有镶边的,如玉边六月雪;有花叶的,如常春藤。
(4)花果:花的形态及色彩是最富于变化的。在盆景中常见约有:五彩缤纷的杜鹃、展翅欲飞的金雀、红艳似火的石榴、高洁素雅的梅花等等,可谓千姿百态。果的形态也有所不同,如火棘为小球状,枸杞为玛瑙状,胡颓子为椭圆状,佛手为手指状等等。果实的色彩有:金黄色的,如金桔;红色的,如南天竹;黄绿色的,如贴梗海棠。
(5)整体美:树木的根、树干、枝叶、花果各个部分的形态、色彩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整体的美。
(6)季节变化美:随着四季的变化,盆景植物的各部分形态、色彩都会发生变化。春季新芽吐翠,充满生机;夏季枝叶繁茂,蓬勃旺盛,秋季果实累累,丰收景象;冬季枝苍劲,刚毅挺拔。
2、山石:山石的自然美主要指山石的质地、形状、色泽。
(1)质地:有硬质、松质之分,如树化石质地坚硬,砂积石质地疏松,各代表着不同的性格。
(2)形状:山石的天然形状包括外形及皱纹。就外形来说,有峰状的,如斧劈石;有层叠状的,如干层石;有圆浑状的,如卵石;有磷峋状的,如英德石。就皱纹来说,有斧劈皱,如斧劈石;有乱柴皱,如芦管石;有折带皱,如千层石。
(二)画境美
中国盆景的造型,虽然取材于自然山水、树木,但不是把具体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作机械地摹仿,而是将大自然的山水、树木景色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提炼,并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成为有主次、有烘托、有聚散、有疏密、有对比、有呼应的多样统一的布局,力求达到凝聚大自然景色的艺术境界。这种大自然的景色经过艺术加工后而产生的美,就是画境美。画境美是盆景美的一个重要方面,平时所说的盆景造型好坏,即指是否具有画境美。盆景美可以通过不同的造型式样表现出来。表现画境美,必须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如主次分清,疏密得当,虚实相生,巧拙互用,平中见奇,露中有藏等等。还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来实现,如树木的培植修剪、攀扎,山石的雕凿、拼接等等。
(三)意境美
盆景作为一种艺术,要使人们在欣赏的时候,不仅看到了景,而且通过景激发出美的感情,美的意愿,美的理想,从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领受景外之情,达到景有尽而意无穷的境地。
意境美对人们的感染力是很大的。它使盆景作品耐人寻味,具有百看不厌的魅力。由于盆景的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已经将自己的感情融化于景中,当观赏者进入这种美的感情、意愿和理想的境界时,就能与盆景作者达到思想感情上的共鸣。意境是盆景艺术的最高境界。它是建立在画境的基础上的,二者互相渗透,很难分开。意境有时还借助盆景的题咏来表现,因此欣赏盆景也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
"意境的深浅并不取决于景物的多少或场面的大小。有时候,在景物很简单、场面很小的盆景中,也能表现出深远的意境。如一盆水旱盆景,几丛石菖蒲长在砂积石上,置于水盆中,再点缀几只小鸭子配件,就可以使欣赏者联想到苏轼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名句,从而使人感受到春天的到来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引起许许多多的遐思联想。
分享按钮>>树 坯 的 造 型
>>桩 景 枝 的 布 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