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的起源2009.08.18

    中华冀氏网 2009年8月18日 养眼怡情




盆景起源盆景起源于中国,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是富有自然情趣的东方艺术精品之一,也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园林艺术之一。中华文明古国,历来就爱好自然的本性,盆景的本质就是自然风貌与自然精神的再现。
  盆景是大自然景物的缩影,是集园林栽培、文学、绘画等艺术,互相结合,溶为一体的综合性造型艺术。盆艺者运用创作技巧,合理的布局,再各种深浅长宽不同,行状大小各异,色彩质地有别的盆央中,培育出经过一定艺术造型的树木花草,或经艺术加工的各种山石,使之构成一幅摹仿大自然的景色,并超越山野原状的理想立体画面。这门造型艺术称之为盆景。
  盆景是从盆栽(盆植)进一不提高发展起来的。盆景与盆栽有根本的区别;盆栽只是将植物种于盆央之中,以供四时观赏,其审美的对象,仅枝叶、花朵、果实等艳色形状而已。而盆景除达到盆栽的观赏目的外,还必须通过精心的艺术造型,表现出无穷的诗情画意,表现出令人心驰神往,浮想联翩的自然美,表现出人们对大自然的爱恋之情。因此盆景又是作者艺术情感的寄托与抒发,是主观精神的表露。盆景是景致与情感的交融体,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有机结合,是自然神韵的凝聚,形神共现。
  盆景是中国传统的艺术珍品,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它是栽培技术和造型艺术的结晶,也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
  它以植物、山、石、水、土等为素材,经过园艺师的构思设计,造型加工,精心护养而成。把它布置于飓尺盆中,“缩地千里”、“缩龙成寸”,可以展现大自然无限风光,所以人们把盆景誉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随着时间和季节的变化,它还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姿态、色彩和意境。
  从某种概念来讲,盆景也是美学、文学和科学的综合体。所谓美学,盆景的制作要给人以美的欣赏,古雅秀美,神韵生动,耐人寻味;所谓文学,盆景造型构思,有诗情画意,有高低层次,有抑扬顿挫,起承转合,反映出较高的文采水平;所谓科学,盆景的主要造型材料为植物,具有生命的特征及生长发育的规律,这就决定了制作它必须掌握园艺科学的知识和进行长期的艺术加工以及养护管理工作,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它的生存和优美姿态。
  盆景这项科学艺术,在植物栽培加工技术上要求很高,小小盆盎,一撮之土,盈尺之树,要它生长良好,已非易事,而多年老桩,能技干虬曲,提根露爪,叶茂花盛,更为难得。故盆景确是“高等艺术”,有生命的“艺雕”。
盆景起源于何时?
  盆景起源于中国,这是世界公认的。至于起源于何时,盆景界的看法尚不统一。现在很多人都认为,盆景是由栽培观赏植物,以及模仿自然山林堆砌假山造国发展演变逐渐形成的。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期(距今7000余年)遗址中发现绘有盆栽植物的陶片,有人认为这可能是盆景起源最早的证据。在河北望都东汉墓壁画中(距今1700余年)有盆栽花卉的画面,画面是一个圆盆,盆中栽着6支红花,盆下配有方报几架,形成植物盆钵几架三位一体的艺术造型,与现代的盆景极为相似,有人认为这就是盆景的前身。至于盆景起源的确切时间,有待今后更多的出土文物加以证实。
盆景形成于哪个朝代?何以为证?
  对盆景形成的朝代,一致认为形成在唐代初期。其证据就是在陕西省乾陵发掘的唐代章怀太子李贤(武则天之子)墓的甬道东壁上,有侍女手捧盆景的壁画。所绘这一盆景和现代盆景非常近似。另外,在故宫博物馆内保存一幅唐代画家商立本绘的《职贡》图,图中有这样一个画面:在进贡的行列中,有一个手托浅盆,盆中立着造型优美的山石,这和现代山水盆景十分相似;在进贡的行列中,还有人手托山石和肩扛山石的。这些画面足以证实在唐代盆景已经形成了。
古时那几个朝代盆景发展得较快?
  盆景是文化艺术,其发展的快慢与当时政局是否稳定,经济繁荣程度密切相关。当人们处于兵荒马乱、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时候,哪有心思欣赏盆景呢?盆景在封建经济发达的唐代,以及后来的宋代、明代及清代前中期发展比较快,并有关于盆景的论述和书籍问世。在唐代之后的五代十国时期,战争不断,经济衰退,盆景艺术当然就很难发展了。元代统治阶级崇尚武力,不重视文化艺术;清代后期统治者更加腐败,农民起义,外族入侵,国力衰退,民不聊生,盆景艺术的发展相当缓慢,甚至还遭到破坏。
现代盆景的发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以来,古老的盆景艺术又焕发了青春,进入兴旺发达的高速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盆景组织像雨后春笋般的在全国各地涌现出来。1981年中国花卉盆景协会诞生。1984年中国花卉协会成立。1988年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在北京成立,该协会的
成立对中国盆景艺术的快速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区、市)都建
立了盆景组织,很多县(区)乃至企事业单位都成立了花卉盆景协会。
  (2)组织国内外盆景展览。从1979年开始,全国性盆景展以及到国外办盆景展,几乎每年都有,这对盆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3)盆景报刊和有关书籍大量问世。当前在全国影响最大的花卉盆景报刊有3家:①《中国花卉盆景》月刊;②《中国花卉报》(盆景占相当比重);③《花木盆景》双月刊。近十余年出版的盆景书籍据不完全统计有50余种。
  (4)盆景出口外销量逐年增加。从1979年我国首次参加国际盆景展览并开始外销后,销量逐年增加。中国盆景古朴典雅,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出口形势越来越好。
中国盆景何时传到国外,其发展情况如何?
  (1)起源于中国的盆景艺术,在唐朝末期宋朝初期传入日本、朝鲜等国,后在日本发扬光大。日本子叶大学岩佐亮二教授著《日本盆栽史》中证实,日本的盆栽是由中国传入的。我国唐朝时曾以盆栽称呼盆景,现时日本的盆栽与我国的树木盆景大同小异。
  (2)本世纪初盆景又从日本先后传到美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后继续传播。1979年以来;我国盆景在世界各地参展和销售,对世界盆景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目前盆景已遍布五大洲,成为世界性的艺术品。1989年全世界性的盆景组织——《世界盆栽友好联盟》诞生,它的成立有助于盆景艺术在全球的普及与提高。
  (3)盆景艺术的发展和经济发达程度、人们的文化素质以及生活是否安定密切相联。当前世界盆景以工业发达的日本、西欧、美国,尤其是美国盆景发展速度比发展中国家要快得多。 
盆景始创于我国。盆景的产生与发展不是偶然的,而是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在一定社会条件以及文化历史传统等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优秀的古代文明,并以酷爱大自然和善于想象而著称。《日本盆景通史》的作者岩佐亮二先生也提到这点。 早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了植物盆栽。 据浙江余姚河姆渡考古, 发现了7000年前的陶片上绘有盆栽万年青图案。盆景起源于盆栽。 商周、秦汉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公元25年) 不仅有草本盆栽,还有了木本盆栽。张謇出使西域时,为了把西域的石榴引到中国来,就采用了盆栽石榴的方法。这是迄今我国最早的木本植物盆栽文字记载。这个时期不仅有了观赏植物的栽培,还模仿自然山水,进行造园。创造自然山水园林,可以说是盆景艺术产生的前奏。 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出现了“缶景”。野史记载:“东汉费长房能集各地山川、鸟兽、人物、亭台楼阁、帆船舟车、树木河流于一缶, 世人誉为缩地之方。”此即为“缶景”。说明此时盆栽已由原始盆栽向艺术盆栽过渡。 魏晋时期(公元220——420年) 盆栽渐见普遍。由于社会动乱,政治腐朽,士大夫阶层追求隐逸的风气很盛,他们视山林为乐土,以隐居为清高,将理想的生活与山林之秀美结合起来。晋朝南渡后,江南经济得到较大发展,贵族地主大量建筑园林别墅,过着游山玩水的清闲生活。当时盛行的玄学,引得士大夫从自然山水中寻求人生的哲理与趣味。在居住环境和经济条件有所限制的情况下,为了达到接近自然,向往自然的目的,就把大自然中的植物,山水等有代表性地收集到自己生活的居室环境中。这种风气,促进了园林艺术的发展,也为盆景艺术产生和形成奠定了基础。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 梁代萧子显在《南齐书》提到“会嵇剡(Shan)县刻石山相传为名”。此虽未写明盆钵、几架等内容,但从词义上不难看出,那时已有加工的假山石,这说明南北朝时期就有了山水盆景中假山石的艺术加工。虽然当时加工的山石还只是工艺品,但这是我国最早出现山水盆景的滥觞 (lanshang,起源) 。 隋代(公元581年—618年) 文化艺术逐渐繁荣,山水画初兴,增强了山水园林意境的表现,这对盆景艺术的形成又是一大促进。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 1. 已有制作假山和模仿山林景色的工艺品。 2. 有了植物、盆、几架三位一体的盆栽及其墓壁绘画。
中国盆景艺术的形成 关于盆景形成的时间,众说不一,为此人们从史料中苦苦寻觅,又不断从考古中去发掘。河北望都出土一东汉墓(公元25~220年),在墓道壁画上绘有一陶质卷沿圆盆,盆里栽着6枝红花,盆下还配有方形几座。这似乎已具备了植物、器皿和几架的组合体,也可视为艺术品,但仅是盆栽而已,尚不具备艺术内涵,充其量可视为原始的盆景雏形。1972年在陕西乾陵发掘唐代章怀太子墓(建于公元706年)。其甬道东壁绘有一侍女手托一盆景,盆中有假山和小树;另一侍女托莲瓣形盘,盘中有一盆景,红果绿叶,人们以此证明我国初唐时期已形成盆景。唐代阎立本绘的《职贡图》里,在进贡的人群中,有一人手托浅盆,盆中立有一玲珑山石,证明唐代已将盆景作为贡品。依据以上资料,人们一直将唐代作为盆景的形成时期。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青州、临朐的考古发现,大量史料的证明,中国的盆景艺术最迟在1 500年前的北齐时代已经形成,并且已作为礼品向外宾赠送。这是一个极具史料价值的重大发现,为中国的盆景艺术增添了光辉的一页,将中国盆景艺术的形成时代,从唐代向前了一个半世纪。同时也证明早在北齐时代,中国的盆景艺术已传入了欧洲。这样一来,对于中国盆景艺术是先传日本、朝鲜,还是先传入欧洲,也作为一个新的课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1.1 青州怪石历史悠久 青州怪石,产于山东省青州市,因其玲珑剔透、千奇百怪而得名,自夏朝开始已被列为观赏石,并作为土特产品进贡。至今已有近4 000年的历史。《尚书·禹贡》就有记载:“海岱惟青州,……铅、松、怪石”。宋朝杜绾《云林石谱》中也有记载:“青州石,产于中土。大者数尺,小亦尺余……其质玲珑,窍眼百倍于它石。眼中多为软土充塞,徐以竹枝洗涤净,尽宛转通透……四面取巧,像云气枯木怪石欹侧之状。”清代沈心《怪石录》一节,收入青州怪石18种,并说明了该石的产地、特征、开采方法等。青州怪石形成于古生代寒武纪,至今约5~6亿年。原石中除石灰石外,还有白云、石晶体等多种成分。由于长期暴露于地表,经风化作用,石中的白云、石晶体被水溶解形成孔洞。青州怪石,大者高达数米,小者仅几厘米。
  1.2 考古发掘,揭开历史新的一页 1986年4月,在临朐海浮山前山坳发现北齐古墓,墓主为北齐天保9年(公元558年)魏威烈将军长史崔芬(字德茂,为清河东武城人)。墓四壁有彩色壁画,其中16幅画面上都有奇峰怪石。有一幅描绘墓主人老年时生活的场面,背景为两块巨石相对而立,形体瘦削,皴皱有致。石色为浅褐色,在树木掩映下,成为一组优美的山石艺术品。由此可以看出,早在1 500年前,青州地区的庭院中已点缀有观赏石。这种特置山石的出现,从目前发现的史料看,是我国最早的观赏石置石图。另一壁画,描绘主人欣赏盆景的场面。在一浅盆内,伫立着玲珑秀雅的山石,主人正在品赏盆景,神态如痴如醉,栩栩如生。这些发现在中国赏石文化史中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据考古学家夏名采研究员考证,山东青州发掘一座北齐武平四年(公元571年)的画像石刻墓,出土了九方画像石刻,其中有一方为“贸易商谈图”,描绘了主人与罗马商人进行贸易商谈时互赠礼品的场面。该图高136cm,宽98cm,左上角残缺。画面上方为展翅高飞的吉祥鸟;右方的主人端坐于束腰基座上,右脚放于左膝上,左手持茶杯,不卑不亢地注视着对面的客人。客人头发卷曲,深目钩鼻,身穿挂满玉璧的长衫,双腿半蹲,双手托一银质器皿,送到主人面前。从面部形象到所穿服饰,确定此人为6世纪古罗马商人。在罗马商人的身旁,站立着一个主人的随从,此人双手托一浅盆,盆中放置一件高19cm,下宽16cm的青州怪石。该青州怪石山峰兀起,群峰耸立,重峦叠嶂,沟壑纵横,玲珑奇秀,真具有瘦、漏、皱、透的特色。从画面构图分析,该石应为主人回赠罗马客人的礼品。该图中,主人端坐于束腰基座上,这种束腰基座,为我国南北朝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基座。因此,这一贸易商谈,应在青州主人的商号或家中。青州从西汉开始至明朝初年的1 000多年间,是今山东省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山东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产地。
  因此,在这里的外国商人和其他人士很多,有的外国人还捐款在石窟中刻出自己的形象(如驼山第二窟中隋朝供养人像,就是一外国人的形象)。 北齐两座古墓中发现的彩色壁画和画像刻石,都对青州怪石作了生动的摹写。这种皴皱有致、亭亭玉立的峰石,和玲珑剔透的盆景,是历史的佐证。我国最古老的赏石史料尽管有很多神话传说或历史资料,对赏石作过描述,但仅局限于文字记述。书不尽言也,人们只能通过文字记述去想象,去构思。而北齐古墓彩色壁画和画像刻石的发现,使人们直观地去审视北齐时代怪石的神采,形神兼备,一目了然。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揭开了赏石文化鉴赏的新篇章。 这些无可辩驳的史料,向世界证明,中国的盆景早在北齐时代已经形成,并且已作为礼品向国外赠送,走出国门,进入欧洲。这一史料的发现,把中国盆景艺术的形成时间最少向前推了一个半世纪。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中国赏石文化光辉的篇章。它雄辩地证明盆景艺术起源于中国,赏石文化的源头在中国。

 


分享按钮>>岭南盆景的常用树种2009
>>盆景简史2009.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