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氏文化古迹】评《德保县农氏族谱》

    中华农氏网 2013年3月27日 万家姓


二00五年四月,一部新编巨型,质量上乘的广西《德保县农氏族谱》(简称德谱)出版发行了,圆满地完成了筹委会提出“借鉴历史,博采众长,立足于我,编纂《德保县农氏家族第一部传世大宗谱》的宏观计划,是德保农氏一件大喜事,全国农氏同欣慰,值得庆贺!
   《德谱》上溯至远祖炎帝神农氏,下至现代裔孙,源远流长,是一项艰苦复杂的文化系统工程,一九九六年启动,二00五年竣工,历时十个春秋,全书含量金县农氏家族,八十万字,图文并茂,量大质优,精装出版,是了不起的宗族大业。优势有六条:
   一、指导思想正确。编者明确族谱是史书范畴,就规定以历史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以姓氏源流和世系宗支为主体,记述氏族繁衍生息的历史,贯彻详今溯古,贯通古今,存真求实的编纂原则,铸成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相统一的载体,标志着新编族谱的时代特色。
   二、体例创新发展。篇目由旧族谱的条目体改为章节体,序、论、图、记、传、录、表、跋八体结合,纵不断线,横不缺项,结构严谨,横排门类,纵列世系,图表结合,详加说明,叙而不论,言简意赅等,是一以图经为主的创新体例,旧谱无可比拟,新谱未见超级。
   三、认清血缘,明室始祖。编者根据丰富的历史记载,确认源于陕西姜水流域的炎帝神农氏为远祖;宋朝山东侬猷为太始祖;明朝龙州农游为德保开基始祖,祖籍山西雁门,原籍山东青州和广西崇左,从侬猷至今四十代,一脉相承,认祖有据,归宗得体。
   四、图经互映,源流清晰。编者重史溯源,有史依史,无史依祖传,每个分支都注明来源与流向,给后代和散居各地的家族提供了认祖归宗的线索,发挥了族谱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五、审史有误,认真考实。较大的错误是旧族谱说农坛生农宰询,就开展调查,找到了农坛的墓碑证实,农坛生福祥、福寿、福清,不是农宰询,并与横县农氏联系属实,纠正了此误,确保了史实的准确。
   六、分支虽多,家族分明。因为重视追史查源,虽然分支繁多,也分清了大小家族,全县有五百二十个支系,属于侬猷家族就有四百一十五个支系,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中,侬智高四十三个支系,智会三个支系,智科三百六十个支系,智科三百六十个支系,智议九个支系。六代前始祖失传的有一百一十个支系,根据德保族亲说,当中也有不少是侬猷家族和广东农氏家族。
   始祖失传的支系,在《德保》中叫“一般世系宗支图”。可疑会有土著农婚,但这次德保开展农氏普查,收到不少家谱和很多祖传口碑,都没土农的线索,原因有二三一是古人接近历史,更知先祖来自中原,不写土农谱牒;二是写有族谱,因土著论者满足于个人武断,没有挖掘族谱作证。也有人说土著有理,又不敢申明本祖是土著农姓。这样《德谱》便成为清一色的炎帝神农氏家族的家谱了。
   《德谱》得以优质出版,一是得力于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的紧密合作,共同奋斗;二是全县农氏同出于炎帝始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供资料和经费,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这一宗族大业。
   质量上乘,乃与其他新谱对比而言,不等于没有差错,书家常说“评书容易著书难”,也不敢保证没有差错,因此,要求最严的史、志书籍,也充许差错误率不超万分之一新纂合格。《德谱》也美中不足,堪误较多,但不是原则上的大错,而是枝节上的差误,是在初稿、正稿、付印、校对、印刷等多种环节造成的,并不影响综合质量的格局。


分享按钮>>【农氏文化古迹】农氏祖堂研究
>>【农氏家谱源流】农氏字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