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梅州梅西澄乡温族史之初步研究》
- 中华温氏网 2009年5月15日 温政
作者温政介绍:
温政,男,1958年10月出生于广东梅县,温氏石坑良善公后裔23世。毕业于广州大学并获取广州大学理学士,现为广州大学不动产专业与城市规划专业、物流物业专业客座教授,现任香港恒星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驻广州温政不动产顾问工作室,兼任广州绿茵阁名誉董事兼投资与物业运营首席顾问。
温政真诚,勤奋上进,博学睿智,热爱生活,承父研谱,尤在近年,研习更深,深入实地,走访宗亲,查考旧谱,文章颇丰,力求正本,理顺清源,其文论点,具学术性。竞清大胆,编发在此,请宗亲论,请宗亲考,愿有所得,万世温情,家和隆兴。
转载自『客家人社区』 http://www.HakkaOnline.com
http://www.hakkaonline.com/forum/thread-67902-1-1.html
第一章 先祖考源
一、先祖来源和分迁梅县的开端
先祖情况,在本人写的“广东温氏寻根接祖者不可不读”中已有详说,此处不再累述。
接“广东温氏寻根接祖者不可不读”说到的,在元末,“林五郎”的孙子温二郎、温六郎、温七郎兄弟在福建上杭、永定两县定居。温六郎(石城18世,名茂字宗泽)的长子温六七郎(石城19世)举家南迁梅县定居梅县松源。
因上杭与梅县两地相近,估计兄弟族来往联系密切。更凑巧的是,已在上杭县定居的温七郎之曾孙温禧(石城19世,是温七郎孙小三郎的独儿)在明初出仕任梅州教渝。
二、澄乡温氏先祖温禧奠定其后裔定居梅县的基础
温禧公约生于公元14世纪中叶。公元14世纪六十年代,明太祖朱元璋统一中国,为加强其官僚体系,遂于1371年开科取仕。据族谱载:温禧公为洪武年间出仕,很巧,被派任梅州教渝官。
温禧公赴任,在梅县亲戚人丁薄少的堂叔公温六七郎家族欣喜并鼎力相助。有熟悉当地官场及民情的堂叔公温六七郎家族帮助及向其他官绅引介,温禧公营政易迹,在任其间并以孝母被表彰,称为“梅花孝子”。之后,温禧公又升派其他地方任职。晚年回梅州,寿六十岁。
温禧公的儿孙中不少随温禧在梅县生活,与人丁单薄的叔公家族当然建立了不同寻常的亲情关系。这时又恰逢温禧公事业鼎峰时期,温禧公因职务关系在梅县收有大量的门生(当时,考取秀才的监生风行拜主考官学渝为老师)和结交众多官绅好友,为温禧公的儿孙留在梅县发展垫定了极好的人缘基础。故大多数的儿子(除了温良善的父亲温宗庆公外),都留居梅县,是梅县的小开基祖,但是,到现在为止,这些小开基祖的后代,在梅县也只有分散、小量的几个小聚居地分布,远不如良善公的后代分衍得广和多。
温宗兴公因婚姻关系而定居开基上杭南溪厦化乡。温宗兴公是当地一个有点成就的乡绅名士,曾施地建安禅寺。故其后代多富裕,在上杭南溪厦化乡安居乐业。
温宗兴公妻李氏年越四旬才生一子,名排“良”字辈(良彬),后俱移居开基兴宁,李氏大娘墓目前是兴梅有名的太祖婆墓。大妾范氏是上杭南溪厦化乡人,生七子,俱排“良”字辈;小妾生三子,俱排“福”字。其中范氏生的第四子温良善也步叔伯后尘,随祖父在梅县经商、通婚和生活,致大半生留居梅县。
三、梅县西部山区经商而立业留居的温良善
温良善生于约公元14世纪六七十年代,从小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就当时而言),机敏且善筹划;在祖父温禧的熏陶下,处世成熟而精明;血液中又遗传有先祖不怕压力果断而敢于行动、不顺从于命运的性格。
他处世之早年,正值十四世纪末十五世纪初,明朝立朝未久,战火方熄,百废待兴。工商业正处于拼命填补因元朝游牧政权及战争期间已摧毁的原工商业之后的真空期;税赋轻,生意竞争少,易盈利,工商业正值初期迅速积累膨胀阶段。不少人数年经营遂成巨富。许多官宦子弟也转向从商,温良善和长子温子仟利用其在梅县极好的家族及人缘背景,在当时地僻人稀地广、林矿产品丰盛而收购价格相对便宜的梅县收购,向福建沿海或珠江三角洲广州方向长途转运贩卖,经商屡获成功。
温良善在梅西后,又娶带妾范氏生子聪末子。
时间一长,温良善发现梅县西部一带人迹罕到的山区,林木、石灰、煤、铁及其他金属资源非常丰富。因开发收购人少,故成本低而利钱大。便在兴梅交接交通最便利的梅南——南口设点经营。
当时情形颇像十八世纪资本主义初期,以开发资源为主的早期投机商,蜂涌至美国西部处女地的情形。温良善在这里屡获厚利,特别是他晚年时,正值公元十五世纪二三十年代史称“仁宣致治”的盛世,该期间以“冗官少、赋税轻、吏治清明”而著称,温良善的事业也最为鼎盛期,在梅西大坪、李坑交界的集散地车子排、龙虎墟一带(现为梅、兴、平三县的交通枢纽地)和兴梅交接的兴宁北部广置产业开设分号,成为当地著名的富绅。
温良善上杭蓝家渡父家环境当好,且祖遗颇丰,温良善从未放弃过落叶归根的想法。到晚年,更考虑到一些逼至眼前的现实问题:自已年老多病,如客死于此人罕地僻的他乡,为每个游子所害怕的;况且,虽然此地为他带来过巨大的财富,终究也不过是他从商的一个重要驿站。来的时候就没有估计到自己最终因利润的吸引有意无意地逗留了半生。他不愿放弃初具规模,正成长赢利的梅西的事业,又无法排遣“叶落归根”回上杭老家养老的情绪。
熟思良久,温良善作出了一个颇费苦心的安排:按旧规例长子继承父业,由与他一起创业的长子温子仟留梅西继掌父业;末子因年纪尚轻,不易动摇温子仟的掌业地位干扰经营;三儿子文与四儿子贞跟自己留上杭祖家,为自己侍老送终并继承其一族在上杭祖家颇丰的物业与祖遗。
第二章 碾转梅西的无根几代
一、第一次家族分离
温良善返乡不久,寿终。众子发生了一场分产风波。
一生成功的温良善是极其精明的商人,他生前早已预见到死后可能会因分产而导致他的事业发生中断的灾难性后果。他是崇尚资本积累、集中、事业不能因分割而夭折的典型原始时期的资本家,不允许分散资金,不允许混乱经营。故他生前已精明地把对继掌父业的长子温子仟地位威胁最大的三、四子借故带留上杭,并利用他的余威,为温子仟独立掌业集中经营辅砌道路。
良善公晚年的财产非常丰厚。一方面是他在梅州创建的“良”字商号,基地在梅西,总号在南口,在兴梅各地有不少分号;另一方面是他非常富有的父亲的遗产,浮财和田地与房产。那么他又是如何对待这些财产的呢?
他有一妻(黎氏)一妾(范氏)与四个儿子:子仟、子贞、子文、子聪,(另有一说,还有一末子子安,是五子)。他以养老为由,带妻黎氏与次、三子子贞和子文回上杭蓝溪定居,接管他应分得的遗产。(听说因此令到良善公其他兄弟的非常不满,因他们认为:良善公已经非常富有了,不应该再要遗产了,因为良善公其他兄弟的这个想法,子贞和子文两房定居在上杭后一直被孤立处境不佳,子孙发展空间一直受压。)
良善公安排与他一起创业的长子子仟留梅州掌管“良”字商号,妾生的子聪等辅之(相当现代的总经理助理)。
良善公的遗产安排的是:浮财和田地与房产各子平分;“良”字商号不能分(分了就是自杀无法继续经营了),由长子子仟掌管经营(大掌柜——相当现代的董事长总经理了)各子平分红利(相当现代的股东代表),当然允许其他各子(股东代表)派出监管人(相当于现代的监事)。而且这个允许其他各子(各房)派出监管人的制度一直延续几代人。这是后话。
良善公故去后,大掌柜(子仟房)亲梳有别,制造远在上杭蓝溪定居的子文房与子贞房的监管困难。
子贞房为了有利于用法律技巧介入,利用子仟只用一独子的缺陷,他们把“良”字商号定义为一房,因此长子“子良”房就被虚拟出来了,并要求各房各派一子为“子良”房的嗣子平均分承“良”字商号——所谓的“子良”房。由子贞方并推出次子“惟勤”承继“子良”房,“惟勤”改名“善德”后被福建上杭蓝溪谱记谱为“子良”独子。
(现在,福建上杭蓝溪谱对子良子孙的记法:
二世
子良
三世 善德(实是“惟勤”)
四世 宗样)
很快,子文方也推出其承继“子良” 房的代表:第三子“惟宗”,“惟宗”记名“凌云”为“子良”子。
子贞房非常聪明的一招弄得子仟房进退维谷,但子仟房毕竟是老练的生意人善于妥协与周旋,很快就远攻近交化解了危机。一方面分权予子聪房派任子聪房当兴宁两个分号的分掌柜(相当现代的分区经理);另一方面同意子贞房把“良”字商号定义为一房、虚拟长子“子良”房的要求,认为上杭与兴梅各出一房的一孙承“子良”房就行了,并指定上杭方的代表是子文房第三子“惟宗”(记名“凌云”为“子良”子)未成年的长子“源浩” (记名“其玉”为“子良”孙),指定兴梅的代表是子仟房独子“文创” (记名“八十七郎”为“子良”子)未成年的次子“仲贵” (记为“子良”孙),拉拢住子文、子聪两房就是不便宜子贞一房。财产上并作了分割,梅西基地归子仟房,松口总号由“源浩”与“仲贵”共持,在兴宁两个分号归子聪房。之后“惟宗”与“文创”又作了妥协,“惟宗”用松口总号的资源在永定坎市开独立商号,松口总号的壳还归子仟房独家控制、还“仲贵”持。(“其玉”(源浩)成年后仕官迁广东,其子孙散布紫金与博罗等地,“惟宗”系的甚至子文系的也有跟随下来到附近地区开枝散叶的;但也因这次分产,著名的“良”字商号也从此走下坡,在仲贵这代掌业期结束。)
(现在广东梅州石坑谱对子良子孙的记法:
二世 子良
三世 凌云 六七郎(实是“文创”)
四世 源浩
仲贵
现在广东紫金博罗谱对子良子孙的两种记法:
二世 子良公
三世 凌云 步云(六七郎)
四世 源浩
仲贵
又或:
二世 万松公(子良)
三世
凌云 步云 青云
四世 源浩 )
至于步云与青云,是后代才子附合“凌步青云”成语而已,实应是“惟普、惟广 、惟振、惟寿、惟宁。源浩实在永定坎市还有弟弟“源监、源清、源济、源海”)
同时,子贞房对跟随良善公到广东梅州经商创业发达后、不服从对良善公的梅州遗产重新分配而占产不回的子仟、子聪等房予以制裁,子贞房建一“德山”房,把宗庆公在上杭蓝溪分配良善公遗产中,应再分给在广东梅州子仟、子聪等房的遗产(田地与房产),归于“德山”房,由子贞长子“惟均”、子文四子“惟振”承继“德山”房,“惟均”改名“均受”、“惟振” 改名“定远”记谱为“德山”子。凡广东来接谱的,一概谱接“德山”房下。
(福建上杭蓝溪谱对二世的早期记法:
一世 良善公
二世 子良 德山(子仟等) 子贞 子文)
子仟房对子贞房建的“德山”房反击,把“德山”还原为子贞,把“均受” 还原为惟均, “定远” 还原为惟振;并断记子贞房和惟振后代。建一个“伯骏”房, 把良善公梅州经商名下遗产中应再分配给在上杭蓝溪子贞房的遗产归于“伯骏”房。因子仟只有“文创”一独子,“文创”且要肩承子良与子仟两房,故执意由子聪长子“惠济”承继“伯骏”房,“惠济”记谱为“伯骏”子。
从此,广东梅州石坑谱对二世的记法:
一世 良善公
二世 子良 子仟 子贞(德山)子文 伯骏 子聪
另一方面,子聪房对子贞房建的“德山”房反击更激烈,称为:黎氏生子良、子贞、子文;范氏生子仟、子聪(伯骏)、子安。既然上杭蓝溪谱只记黎氏生的,那么兴宁谱只记范氏生的。
广东梅州兴宁谱对二世的记法:
一世 良善公
二世 子仟 子聪(伯骏) 子安
对子仟、子聪房不承认“德山”房后的谱记困境解困;及对子仟、子聪房以断记甚至不记的做法,还予颜色。惟均与惟振房在“德山”房“均受”与“定远”下记“止”恢复惟均与惟振房称,在“均受”与“定远”下增加一个子乌虚有的弟弟“满弟”(客家人对最小的弟弟的通称),并记称“满弟”远“嫁”广东随妻姓“杨”,凡广东来接谱的,一概谱接“德山”房“满弟”下,免除广东来接谱的找麻烦。这更引起子仟、子聪房的愤慨,蓝溪方也觉得有点过头了,于是又增设一“子奇”房,凡广东来接谱的,一概谱接“子奇”房下,然后注明“止” ,免除广东来接谱的找麻烦。
福建上杭蓝溪谱对二世的后期记法:
一世 良善公
二世 子良 子奇(子仟等) 德山 子文 子贞
子贞房与子仟、子聪等房的针锋相对的思维,大大影响了两地宗亲的沟通效率。
良善公妻黎氏、妾范氏。黎氏一直居上杭蓝溪,范氏跟随良善公到梅西。约十五世纪上半叶(1450年前),良善公与妻妾陆续去世。良善公墓葬于侧拳坪下(上杭蓝溪的村边岗脚边);良善公去世后,范氏老来从子跟随子聪居兴宁,墓葬于兴宁石马。黎氏在上杭蓝溪去世后,子仟房用计把黎氏墓葬于梅西大坪;并子仟、子聪等房嫌侧拳坪下风水不好,认为不利子孙,想说服把良善公墓也迁梅西。
子仟房用计把黎氏墓葬于梅西大坪的前车之鉴,加上针锋相对的思维,令子贞、子文房非常不安严加防范,子仟、子聪等房不能如愿。后来,子仟孙——文创用重金找高人在梅西李家堡觅得“生蛇挂树形”地,用银牌把良善公和子仟公真骸合葬。说也奇怪,从此良善公广东的后代发展与上杭蓝溪的后代发展有天渊之别;百多年后的良善公,在广东的名声鹊起、从人成神,而在上杭蓝溪连前辈应得的起码的尊重都有问题。
于十九世纪40年代(一百六十多年前),子仟、子聪等房又从风水方面游说子贞、子文房,劝把良善公真骸葬“生蛇挂树形”地,可两地一族俱荣。子贞、子文房有点动心,他们仍有戒心,只同意在上杭蓝溪范围内寻地另葬,1848年,子贞、子文房把良善公墓从原葬的岗脚(侧拳坪下)迁到岗腰(侧拳坪上),并与黎氏合墓,在原葬地建良善公祠。子仟、子聪等房觉得子贞、子文房不可理喻,怕新葬风水对“生蛇挂树形”旧葬风水有影响而忧心忡忡,不但不参加侧拳坪上的合修,反而在同年又用银牌把良善公在“生蛇挂树形”地又隆重再葬一次;把黎氏在梅西大坪又隆重再葬一次。上杭蓝溪与广东两边都觉得对方在找茬,隔阂与误会又再大大加深了一次,从此来往更少。
前辈互不信任的教训,后人不能不深思。
二、在梅西的无根与式微
温良善的目的表面上达到了。但他始料不及的是:儿子们通过分浮产,把梅西的流动资金移走大半。他的精明和用强不能超越历史的局限,也许他的远见早了四个世纪,有二十世纪资本主义产权与经营分离的股东制度作参考,他真的可能达到目的。
温良善再精明,也有错着。他确定的长继父业的遗产制度,会令至家族内矛盾纷纷不利于聚族,在那时代人孤势单是非常不合时宜的。处女地开发期,人少资源多,对林矿地是先到者先使用,等到人们闻风而至时,人多资源相对少,会出现争夺资源的局面。对资源控制所取决的势力,无非系官力与族力,最普遍的是官商勾结对那些族力少而占据较好资源的使用者,随便以一个什么名义或罪名把他的权利给废了,然后而据之。翻开明史,这种地方官绅勾结巧取豪夺土地、矿窑的案件比比皆是。而聚居大族因其人多势众,处境又较为有利。温良善及其后裔是以经营资源为主要经商方式,又注定要受到他制定的那种不能聚族的早期工商遗产制度所逐步伤害的。
温子仟寿终葬于梅西,为梅西各支族的始祖,因其子孙散布兴、梅等地,故现时梅西地均有以他为定居祖的祭祠。澄坑温氏也不例外,此是的后话。
温子仟子温文创掌业时期,已因分产而元气大伤。而这时商业又从积累膨胀阶段进入到激烈竞争阶段,难有景利,而梅西也拥入了大量小商贩,温子仟父子的利润越 来越微,像温良善那样迅速积累资金的机会已越来越少微,而温文创又缺乏其父祖那种富于远见、机敏、工于筹划的精明,没有捕捉新的利润空间与行业的经营或开拓魄力,没有野心、安于现状。
矛盾集中到温子仟儿孙两辈。温子仟儿子温文创、孙子温仲和两代或已沦为流动小贩甚或沦为雇工户,逐步从集镇车子排向更偏远的边区流离。温文创、温仲和两代生于约15世纪上半叶,其历世时应为十五世纪中并步入下半叶,正面临逐步步入宦官专权的黑暗时代。经历了明初繁荣时期后,明中的社会积患很多,繁荣期后的通病暴露无遗:财税很重,官僚贪污成风,大商贾官绅勾结官吏垄断工商业及吞并土地及矿地。没有资金实力与族力就无法与官僚沟通对话,没有官僚支持及资金实力与族力就会被垄断所挤迫,不少小商贩濒临破产。温文创辈早已沦为小商贩,其处境也与其他小商贩大同小异,祖业式微,到了很难维持的阶段。温仲和辈更是流离失所无以为根,温仲贵最后落脚梅州松口。
人丁单薄,家道中落。上杭祖家已因父租辈兄弟反目,不能迁返,况且上杭县祖家对于温文创与温仲和两代来说,是比梅西更陌生的地方,退路是没有了。这两代的兄弟都处于散落的境地,温仲和玄孙温春梅在建族谱时,因年代久远,只能凭墓状况记录祖公情况,祖叔伯公的情况难以了解及入谱了,而子仟公的兄弟状况也是后来溯源到上杭“九郎公”宗祠才逐步认续的。(仲和一辈十有九成可能不是单传,梅县另一支始祖公仲贵肯定是仲和的亲兄弟。不知什么原因后代没有帮他们接族)。至于温仲和的儿子温志聪一代及下代的兄弟情况,由于距建谱人温春梅只是四、五代,父祖相传口述的记忆还有,故这近几代祖叔公伯公的情况及去向均能较完整入谱。
三、第二次家族分离
到了子仟长孙仲和当大掌柜时,令温仲和头痛的是,他生了四个儿子,像曾祖父一样面临分产难题,而家业已微薄到了不可分的境地。温仲和选择了曾祖父的遗产制度:长子温志聪继承父业。因制度上允许其他各子(股东代表)派出监管人(相当于现代的监事)。而且这个允许其他各子(各房)派出监管人的制度已一直延续几代人。对其他三个儿子,仲和就安排次子裔聪到南口总号、三、四子祖聪与光聪到兴宁分号监管叔叔(仲贵)和叔公(子聪)的经营;据考,掌兴宁分号的叔公子聪房也有向梅西与松口反向派出监管人(其后代逐步留居南口赤竹坑)。四子温光聪不知何故,选择四处营商,后代曾到江西,但最终落户广东龙川县。
四、温志聪对家族生活方式及家庭制度的改革
温志聪出生约于15世纪四十年代,二三十年代家族鼎盛之况他只能听说而没有见到过,总之他一直只是看到家道衰退中落,到他掌业时已是家散业凋。困苦中培养了他忍耐、善于观察思考的性格。各先祖中各有的优点,他(或也)兼有之:既有那不遵从命运耐心等待机会而行动的先祖性格;又有温禧的谨智;兼有温良善洞察力、工于筹划达至目标的远(智)识。
他四个儿子将也可能面临他几个兄弟及他曾祖父几个兄弟的分产考验;他或他的后代,越来越难在梅西立足,可能会像他的弟弟一样被迫放弃梅西。自温子仟之后(至今在梅西生活六百年)的各代子孙,或许最感到孤单无助、压力与责任最大、最困惑与彷徨的莫过于他。但他最终能忍受下来并且找到办法和机会,悄悄地、长远地按部就班稳固了其子孙在梅西的生存发展。
他没有人可商谅,或许他父亲温仲和曾经提过有益的意见给予他。总之他通过细致的观察思考,明白:吸引他两个弟弟的太叔祖家族及身边几个将自己的生存空间几乎挤掉的新兴大家族,是通过聚族来稳固及拓展生存空间的。达到聚居的目的必须选择让家族成员能均沾祖荫利益的生产方式与制度。而建立分沾祖荫利益不会在因分产后资金分散而导致祖业破产的制度,在当时而言,这种制度与相应的生存生产方式,就是拥有土地以耕作为基本生活生产方式。用子孙轮种祖公田的办法,又是最好的方法,因为祖公田不易变买或因某子孙举债而失去,除非所有子孙都联合一致方可变卖。(像现代的股份公司。当然,后来温志聪留居在均田的子孙也曾经联合一致卖掉祖公田哗变迁居,此是后话。)土地能束缚人,能聚族,聚族后才有生存空间。
他首先改革家制并宣布了均沾祖荫这个新的遗产制度,以稳定因叔辈分产出走之风波而动荡着的四个儿子的军心。
他耐心寻求和等待,老天也给足够的机会予他。在他晚年时,正值明孝宗即位,在位近20年(1487年至1505年),打击宦官摧毁旧的官僚体系,官商勾结的情形有所抑制,赋税减轻,史称“弘治中兴”。显然,工商环境的好转,再加上温志聪的精明,温家的资金有所积累发展,又回复富户的地位,这可暂时保证四个儿子都不离开梅西。但这不足够,他抑制住自己再像良善祖公那样投入资金再发展商业以图滚滚向前的那类野心,把赚取的资金用以购买耕地。
第三章 尝试购地务农定居聚族的几代
一、温志聪先后均田、澄中购地定居温家原先居住的龙虎墟一带,因开发较早,已很难购买到便宜的耕地。他只好转向龙虎墟相邻的更为偏僻的近兴、远两县边界的石坑一带寻购。结果,他在水土条件稍差的均田购买了一片耕地,并要求子孙学习农耕,轮流换耕,收成自得。
其实,温志聪及上数代为商人或小贩或雇工,他与他的儿孙均无耕种的经验和技术,而今他把自小生活于繁华市镇的儿孙赶到偏僻的乡间,去从事耗费体力、日晒雨淋、需忍耐孤独与寂寞的耕种,肯定阻力非常之大。或许有些年份,因技术或经验的原因颗粒无收,或因有些儿孙轮至而负气不耕导致掉荒,望着荒田,温志聪的心情一定非常矛盾。
刚由小镇工商户转为农庄户,单姓单户在农村容易受欺。温志聪综合总结前辈(三四代人)在梅西经商起落家族不聚、家族难以有效生根发展壮大而受排挤生根发展机会更少的教训,定立家规:四子按序专业文、农、商、武,以求文攻武卫、农果商叶保万年之根。故温志聪第四子温法养后来是附近地区有名的武师。各子中,专业决定命运,专文有名利、专农商有利,专武则出力最多却有名无利。温法养成年后对这个专业分工意见越来越大,认为这对他的后代非常不利。
晚年,资金又有了,又在水土条件较好的澄中(距均田廿多里外),购买了一片地。他购买的耕地在澄中、均田两地,均田购买较早,房产集中,故为宗地。在分配上他也作了精心安排。长子温法优带第三、四儿温浩、温晟,次子温法祯带次子温昌,第三子温法璋带次子温玉驻居非宗地的澄中;长子温法优之长儿温壳、次儿温昂,次子温法祯长儿温起,第三子温法璋独长儿温金,作为各房嫡裔孙驻居宗地均田。显然是“长”孙归均田,“庶”孙在澄中,子孙均按这个分配原则定居。这个决定在孙辈掀起风波,“长”孙温壳、温昂、温起、温金当然不满意分配得水土条件较差的均田耕地。
在志聪公故后,因专武则出力最多却有名无利、对这个专业分工意见越来越大的温法养领家出迁到距离梅西石坑镇澄坑村几十里外的兴宁石马刁田甘泉村定居。温法养家出迁后,均田、澄中两地温族专武的责任分别落到下一代两地排行未序的——温玉、温金家,也导致温玉、温金象小叔温法养一样,负气出走从事专业武师行当四处营生,他们的子孙分别落居平远县、梅县锦廉堡。(之后,按序专业文、农、商、武的家规被迫有所放宽,放弃了以家分工的规定,并且更专重按兴趣培养,而且是都以农为主各兼分专或文或商或武,以人兼代替家专。而且也因梅西石坑镇澄中温族已有效生根发展壮大成温族村,受排挤的情况渐少,专武的迫切性也降低了。不过,以农为主按个别子弟的天赋与兴趣鼓励培养各兼或文或商或武的要求,近百年在梅西石坑镇澄乡温族还是运用。解放后,按个别子弟的天赋与兴趣鼓励培养兼武的习惯才中止;而鼓励培养子弟专文商还非常明显。)
虽然阻力重重,但从温志聪的下一代开始,基本已形成定居乡间以农为主以商为兼的转变。从葬坟来看,温志聪祖上葬大坪、李坑一带,温志聪仍葬龙虎墟。而温法优三兄弟或葬在澄中与或葬在长埔均田,此种迁移分野是非常明显的。
二、均田与澄中反目的风波温志聪故于约16世纪初。温志聪死后的二三十年间,温法优一辈也陆续故去。上一辈故去后,“‘长’孙归均田,‘庶’孙在澄中的定居分配原则”所带来的矛盾,逐步升级激化。均田与澄中两地孙儿为温志聪分配祖公田事发生激烈争执,澄中“庶族”方以年纪最长的温浩为族首“另立中央”与均田“嫡长”族对抗,这场争执起码经历两代。这场争执的最终结果是,确立了第三子温浩家在澄中方面的族长地位,其子温显琰、其孙温春梅一直为澄中温氏家族的族长;另一个最终结果是,均田温壳、温昂、温起三家秘密商议,联合买掉祖公田另寻更好条件的居地,闹得最坚决的温昂打头站先去寻新居地。
温昂在江西寻获合适定居地并定居后回来联族说迁。这时,温壳、温起已终,温昂逐与温壳、温起儿孙共同卖掉均田祖公田,不向澄中族亲打招呼,秘密举族移到江西定居。直到近百年后,温昂后裔温日新、温壳后裔温日华、温日璨返经澄中寻祖,澄中温族方知该嫡长系族所踪。
自始澄中始成为梅西地区第一温氏聚居地。温志聪聚居成族的愿望始告开始,立基的澄中温族竟非嫡长族。
第四章 澄坑定居聚族成村的努力与基石
一、承族人愿望立族修谱的温春梅
至公元16世纪五六十年代,澄中已繁衍到温志聪的以下第五代(即温九成代)。形成五户:温浩孙温春梅户(四子:温仲仁、温仲礼、温仲义、温仲达);温晟卡孙温振良户(四子:温九经、温九章、温九理、温九成),温昌长孙温景秀户(独子温明道);温昌次孙温景程户(长子温贯道、次子温至道);温晟末孙温振光户(独儿温九韶)。总共二十多人口。另有温振良弟温振明放弃祖公田到澄中邻近小镇从商。
显然,此时澄中温氏以农为主,以商为辅,采取聚居定居的方式。
此时,以澄中长孙族首身份的温春梅牵头组织编写了澄中温氏第一本族谱,(故该族谱中所载辈只到温春梅子侄温九成辈为止;该项族谱所载“光垂立基澄乡中心神”者温春梅,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
温春梅立谱也反映了,澄中温氏已开始成功成族并定居扎根,并确立了良善公为第一世(按祖上的传说)。
二、建“东臬公祠”奠定澄乡温氏为中心望族基础的温九成
因人口渐盛,族势初成,家族中有经商较成功者,其中首推温振良末子(第四子)温九成。
温九成生于16世纪五十年代(族谱所载其长子温怀东生于隆庆九年,相当于1575年,故可准确推算)。与其祖上比较,无论其个人特长,机遇与迹为,与温良善最相似。精明机敏,善于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由于少年发迹一生顺意,有更强烈的无视命运、果断而敢想敢为的魄力,略带点喧哗与好名的冲动。
他受过较好的教育但屡不能考取功名,索性弃文就商,又自称“儒士”。遗憾之中,故好利而又更好名,以名士自居,喜好交际。他年值20至40岁期间,恰逢晚明张居正改革时期,社会经济通过新的一轮调整后,原有的官商勾结垄断的工商体系被击毁,赋税也经过大调整而更轻更合理,工商环境较好。关系广多、精明机敏、富有魄力的温九成以长途贩运为主(康熙年间,曾玄孙举人温梦周再修谱时,请名士作“温训公传”言及:温九成家是“明乡饮大宾”,九成公故逝后,长子怀东“舍学冰商”继执父业,屡长途贩运木料往老隆,偶“适广东省十三行失火,木料腾贵,……卖有白金数万元,由是田园广置,卢舍蔚然”云云为参证)屡赚景利,短短时间便成为石坑一带富甲一方的暴发富绅,其业绩超过上祖温良禧。
不能考取功名的自卑,也不想让他人把他看成暴发新贵,他要把他“曾经为梅西显富的先祖温良善”摆上神台,以表达富贵本有种,以壮大族力仍微的澄中温氏。遂决定出资在澄中建澄中温族祖祠(因温九成字“东臬”,故后人称该祠为 “东臬公祠”)。此时,族首温春梅(温九成的堂伯父)已故,作为出资建祠者的温九成俨如族中领袖,一手主办筹建、设计、施工事宜,“东臬公祠”从头到尾都贯彻了他的思路,族人是万难插手的。在梅西支衍各族一般都把第一个葬在梅西的温子仟作始祖(前面已提到过),而温良善在石坑的子孙也已为温良善在温子仟所葬的上坑修衣冠坟建祠。敢想敢为、自我意识很强的温九成要乘建祠机会把温良善作为澄中定居始祖扩大宣传,他首先从舆论着手。故从那时开始便形成了如下神话:距建祠地50米处的澄中塘尾坳的温志聪开基祖屋是温良善经商发迹地;温子仟死后,其孙温文创受白鹤仙翁指引,携温良善银牌与温子仟山骨骸远住大坪洞穴葬于猴畲柯树岗福地而已。因建祠及宣传温良善也附合澄中族人急于建祠壮大本族在本地各大族中的声势的愿望,加上当时温九成一言九鼎,故先族人先有疑问而然后大家转而支持神话而告终。充分显示了温九成走南闯北见识交广、善于驾驭众人意识翻云覆雨的政治才能,及其无视命运与历史的魄力。
温九成还联同邑温姓大族,利用同邑温姓大族的信息,成功上溯祖源至上杭温氏宗庙(“九郎公庙”),并因此获得子仟公兄弟各支的资料,为修谱补续谱作了许多努力,(遗憾的是文创公、仲和公两代兄弟的资料在上杭祖庙已无接记录载)。并在上杭祖公庙中为在世的家族成员及为已故的立谱人族长温春梅夫妇办理了“入祖牌”(故上杭祖公庙入祖牌中温春梅一代人,只入记了温春梅夫妇;而温九成上下各代记录较全)。
晚明著名的江西名士、阴阳术家范阳路经兴梅,兴梅官绅迎为上宾,名士自居的温九成当然不放过,请回澄中。谁料范阳无意看到正在经年兴建的“东臬公祠”,认为门楼起得不对,风水上防碍中间序列的儿孙,并留下谶言(“门楼高耸木生形,克中间兄弟二人………莫道范阳无见识,过后难逢吕洞宾。”)。(从道理说,风水之学本亦无稽之谈,而范阳所说多未兑现。另一方面,此祠代表温良善整个族系。不应附会到温九成家。)但是说者随意,听者有心。温九成二子温魁东因此留下心病,认为见多识广的父亲亲手设计的“东臬公祠”,是有意逼走他与三弟温缵东。加上继承分产的矛盾逐步显现,最终以温魁东携眷不辞而别。这对温九成振动很大。先祖几次分产危机的传闻他不可能不知一二。这个事件也最终促使温九成反思。
因此温九成晚年是比较成熟和务实的。首先从他建祠落成后,主笔的家训六则看,贯穿了对温志聪思维的进一步阐述和发扬,强调以农为主的生活方式及其相应的宗亲观念,“处事慎言”,“虽贤愚不等凡父母财产宜公处之分之”,“有余而补不足以贤智而扶其愚蠢”。
温九成壮年时,虽处于张居正死后宦官重新专权的时代,但他比温良善要有运气,原因那时他还在壮年暂时未面临分产的局面,资金暂未散缩,他有实力与官吏对话沟通,而且他交际极广,官场上结交不少朋友,在吞并垄断过程中他处强者地位,故他晚年时反而吞并贱购了不少田产,遍及澄上、澄中、澄下(澄坑),经反思,为维护家族安定,他把大量资金投入田产,故他的儿孙公田最多,出移最少,繁衍发展最快,此是后话。(但也如范阳所说,其三子瓒东子孙确也不如长子怀东及末子永东的子孙繁茂)
温九成因自己无考取功名,故特别重视对其子孙这方面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制度。学而优则仕,仕而则多得祖荫族资。故其子孙中,有功名者经济条件较好,三妻四妾,多为最大支系的开衍祖,仿佛学而优则有后,此又是后话。
温九成为澄中温氏繁衍的定居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把澄中地域扩大到澄上、澄下(澄坑),澄中温氏变为澄乡温村。建立了定居的精神背景—祖祠。将温志聪的农业定居思路制度化、意识型态化,提供了精神基础。
第五章 澄乡温氏后话
一、十七世纪初到中国近代史始二百五十年的快速繁衍期
自温九成之后,直至公元19世纪上半叶(中国近代史)开始,约二百五十年间。发展超过十代。澄乡温氏村已发展到超过四百户近二千人,成为石坑著名大村大族。因澄乡坑地低水源丰富,故也是附近最富裕的农业村之一。
19世纪上半叶澄乡温氏各支裔如下表:
温仲义支:约四、五十户
温春梅系 温仲礼支:约三、四十户
温仲达支:数户
温九经支:数户
温振良系 温九章支:数户
温九理支:数户
温怀东派:约二百户
温振良系温九成支: 温缵东派:约二十户
温永东派约六十户
温振光系温九韶支:数户
温景程系温贯道支:近二十户
其中,温仲义玄孙温欲达房第五代(玄孙代)衍分近50户,200多人;温九成长子温怀东玄孙温作孚房第四代(曾孙代)衍分近60户,200多人;温怀东孙温鼎才房第六代(曾玄孙代)衍分近100房,近500人;温九成末子温永东曾孙温成奇第五代(玄孙代)衍分近50房,200余人。上述四房最庞大。而上述四房中,温鼎才(生1650年)、温作孚(生1665年)、温成奇(生约与温作孚同期)均为温九成后裔,均有监生功名,是学而优则有后。
温九成后裔占全村温族近四分之三。是其子孙祖公田较多容易发展而迁移少的缘故。正是“有田地就有子孙”。其他支系迁移的较多,难以聚居,缺公田之故。迁移去向最多的是四川,是清初“湖广填川”政策所致。去向广东各地也很多。其次的去向江西也不少。
二、人口发展放缓的近代
进入公元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进入到动荡多变的时代。这时澄乡温氏进入到人多地少的阶段,迁移外出谋生较多。加上通婚范围较窒窄(附近几村之间),随着年代积累,人口体系素质下降,不育者或早夭者上升,使人口增长幅放慢。
加上太平天国起义时期社会动荡,迁移人口也多,迁移方向主要为广东各地;其次去向广西、四川、、福建、江西。
又加上之后是为洋务改革时期,迁移方向主要为工业市镇或出洋。另出外求学从仕不归者众。
至二十世纪初,澄坑温族人口约3000多人。近百年几乎无明显增长。
三、 人口发展停顿的民国时期
公元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石坑地区连连发生战事。首先许崇智奉孙中山命从江西、福建集结军队攻击叛军广东陈炯明,澄坑是会战范围。之后,国共两党屡在附近激战。不久,江西苏区的粤赣闽边纵红军在澄乡驻扎(在东臬公祠设立司令部),成为国民党的主要清剿区。据我祖母回忆,当时村民几次四出逃亡,曾数度十室九空。战祸、灾难、社会工业化迁动等多种因素下,澄乡温氏定居人口增长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基本停顿下来。
四、现代聚居状况:
自公元二十世纪下半叶,在新中国医疗条件改善,夭折率减少;加上社会变动少,及较不容易人口流动的户籍制度制约下,澄坑温氏定居人口进入到第二个增长期,人口增大接近翻番(近5000人)。概况如下:
居住区域
系
支
户数
合共(人口)
澄上
春梅系
仲义、礼、达三支
一百五六十户
近三百户,约1400多人
振光系
九韶支
近二十户
振良系
九成怀东支部分
近九十户
九成缵东支部分
近二十户
澄中
景程第
贯道支
近六十户
近三百户,约1200余人
振良系
九成怀东支大部
近十户
九成缵东支大部
近三十户
九成永东支一部份
十来户
澄下
(澄坑)
九经支
数户
近三百户,约1300余人
九成永东支大部
一百四、五十户
九成怀东支大部
一百三、四十户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口迁移主要以求学后不返、参军后不返为主,其次也有到附近工矿就职或到政府工作不返的(数量不多)。
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今,新的经济与人口制度背景下,计划生育政策致自然人口增长放缓;出外求学定居不返的急剧增多;工作或经商移居;还有大量年青人出外打工。村中常住人口急剧下降,常住人口以中年妇女及老年人为主。
因进入工商业为主的工业时代,地理条件相对变化,故现在以务农为主的澄坑温氏的富庶程度略逊于矿区的岭村洪氏及禽江墟镇上的洪氏、温氏(温振明后裔)。但仍不失为附近富庶之村之一。
1997年底初稿
2005年9月第一稿定稿
2008年9月第二稿修定
后 记
我出生生活于广州,对家乡的认识,开始全依赖于从小管带我的祖母。祖母有极强的思乡情结,加上因语言差异在广州难得有谈话的人,我们是她的重要沟通对象。从小,几乎天天,听到她说家乡人、事、物,我能从她处地获得关于家乡的大量信息。
祖母邓氏是极聪明、记忆力很强的人,她思维与语言完整且准确。以致完全在大城市生活长大的我,竟然详细知道做豆腐下石膏还是下盐卤的微小差别、能凭曾听祖母说的方法酿出连家乡人都惊讶为啥能一点酸气都没有的黄酒;以致我十岁第一次到家乡就能轻易地辨认老屋与周边环境关系,能轻易地辨认非常错综复杂的、连打算盘都算不清楚的各人各家的宗亲关系。
父亲在世时,我家一直是梅西乡亲在广州的聚脚点。他们常讨论和争论。
最重要的是,祖母和他们使我了解许多祖上各代的传说并间接了解数百年来的民情与常态;使我获得组成这些民情与常态的许多方面的细节信息。
上中小学时正是文革中后期,很多书都不合法,图书馆也不开放,很缺书看。家里父亲的书架除了领袖著作就是范文澜的《中国通史》全集,其他的书籍在文革初处理掉了。当身边所有认识的人的“私家禁书”都被我借看完后,我无奈转看《中国通史》。看《中国通史》全集原因主要是部头够大叠起来有我人高,可以花很长时间,打发无书看的无聊荒;而且里边同样有以前看过也很感兴趣的刘关张、宋江、罗成的人物与事。十岁的孩子看范文澜的《中国通史》全集,当时是人们的饭后笑资。我父亲也不满,因为我看不懂,又会弄坏他的书。终于广州老西关有个姓黄的老先生——是个小有名气的才子,听说觉得好奇,来我家看看,提了几个很艰深的中国历史问题(如五胡闹中原的五胡发源地发源时代人物之类的),我费劲老半天不大肯定地回答了,答案肯定是不完整的,在我惊慌之际,他向我父亲说:“这些问题我问过许多人,我最后发现,只有大学历史系的学生才可能答,他的回答是大学历史系二年级的水平。我有一套《史记》,我偷偷藏下来的,老朋友要借我都不答应,今天我决定借给他,但要好好保护好”。事后,父亲是很有面子很开心的,从此范文澜的《中国通史》全集算是向我开放了,不过后来也如他担心的《中国通史》全集给我搞坏了几本。
我在大学是学理科的,那时代,学理科最时髦。当时父亲曾建议我学历史或经济,我否定了。之后,在工作学习中,再与历史学科无缘。
有行家朋友看过《广东梅州梅西澄乡温族史之初步研究》后说:郭沫若学医的,是历史学科的强行进入者,但对中国近代考古学有非常大的贡献。具有自然学科的数理逻辑思维方式与信息收集分析归纳习惯,加上自然学科独有的洞察探索想象力,介入历史分析,有时会为历史学者带来启发。建议我投入更多精力。
回头看,写出《广东梅州梅西澄乡温族史之初步研究》,是横贯几十年、涉及几辈人的许多本来该会互不相干的资源与因素,突然在某种机缘巧合的有利时机、有利人选中急促交织而孕发的。当时写得还比较快,悟处丛生,也许是冥中有灵急切想运用我向在生的人们说些什么。现在我写,可能未必写得到位。天意使然。
2005年国庆期间举办的广东温氏联会第二次会议前后,第一稿(讨论稿)出。在会议上及后来在梅州温族中引起反响。之后,广东各地的温氏宗亲、温氏联会的领导、梅州温族宗亲与领导都非常关心重视,福建闽西南的宗亲也有联系。我对此表示衷心感谢。
2006年,梅州温族宗亲与领导邀请我作为良善公系代表之一,参加福建上杭四七郎公(良善公父)宗祠重开典礼。这几年广东各地的温氏宗亲、温氏联会的领导多次希望我能牵头为各地温氏宗村寻根接宗考证宗史。因为本人能力、精力与时间的限制,大多不能也不敢承接使命,恭请众宗亲与领导见谅。
与宗亲们的沟通中发现,各地的温氏宗村中,良善公系的占过半,大都可能发源于梅西(是与该家族早期经商及后来传承兼农兼商的习惯有较大关系)。而非良善公系的,又有不少是其祖公与良善公沾亲带故的,同是“林五郎公”之后。提供此文第二稿(删减原第一稿的前半部,以拙作“广东温氏寻根接祖者不可不读”以配合),希望对各地温氏宗村寻根接宗考证宗史、对温氏研究及对客家人发展史研究的专家有一定的启发。
转载自『客家人社区』 http://www.HakkaOnline.com
http://www.hakkaonline.com/forum/thread-67902-2-1.html
分享按钮>> 广东梅州梅西澄乡温族史之初步研究之序
>> 温培芳与大安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