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讲学堂--江西石城温革

    中华温氏网 2009年5月16日 温祖强


                                                         

           温革,字廷斌,江西石城人,他出生于宋真宗显德三年丙午(1006年),殁于宋神熙宁九年丙辰(1076年)。1036年他放弃科举仕途,尽捐家资,兴办义学,在石城县岩岭堂下办起了“柏林讲学堂”及藏书楼“青钱馆”,他广招赣闽粤客家子弟入校读书,并聘请饱学之士任教。由于他所办学校规模大,藏书丰富,师资力量雄厚,所教学生人才辈出,名震朝野,被当朝皇帝宋仁宗下旨入京面圣,并赐为“进士”,册封为“大儒”。
  据温氏族谱记载,温革在办学开始就表达了自己的办学思想:“不求诸外,盍求诸内。不在吾身,宜在吾子孙。”即不是为了个人获取利益和贪图虚名,而是让子孙后代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提高文化水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在办学形式上,尤其是经费来源和管理方式,独树一帜。由于他家境殷实,他用家资兴办义学,他将这些资金首先投入购书,他亲赴京城,凡国子监所所藏之书,市上所售之书,尽量购买,并建藏书楼,建校舍。但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本族人及开明仕绅的赞助,为他办学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为了使经费用在刀刃上,温革请能人管钱粮,求学者还可供给膳食和米谷。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师范院校就享有这种不交伙食费的待遇。
  在管理上,温革总管全局,设学监协助办学,师资来源有学识资深者,科甲出身学者。生源除招收本乡里子弟,还有外县外省者。所学课程有儒家经典、诗赋、制艺、科举模拟等。教学上不完全拘泥于县学的各项制度,采取“生员来去自由,长期长时均可,听课与自学并重,师生相互切磋”的办学办法。
  著有《琐碎录》。

                                                                
  温革在民间创办的柏林讲学堂的年代是公元1036年,这就比声名远播的周敦颐公元1062年创办的廉溪书院还早了26年。然而,不知是史学家的疏忽,还是文学家抑或教育家的疏忽,对这样一位中国教育史上的先驱人物,人们竟了解的很少很少。这其实就是官方办学和私人办学的本质区别,历朝历代的史学家们无一不是为当朝统治者树碑立传 ,温革创办的义学是因当时产生的影响巨大,连皇上都知道了,所以才能在正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位于石城县高田镇湖坑村的田段中央,有一座庄严肃穆、外观气派的温革古墓,温革古墓的墓碑永远镌刻下了这一段辉煌的历史——温革逝世后,吉州进士伍柳菊为温革作的墓志铭,客观真实地表述了温革渊博的学识,办学的功德和不平凡的生平。

  崇宗敬祖,崇先报本,是客家人最本质的精神特征。温氏后裔中,有许许多多的人都想把这一段辉煌的历史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整理研究传承给今天的人们。这些温氏的后裔 为此作了不懈努力,,其中最突出的就有我们的文友温涌泉。

  积淀厚重的石城县,犹如一座金矿,遍地都是闪闪发光的金块,小小的石城,有1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2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几乎石城所有的名胜古迹,都被温涌泉以诗歌、散文或论文的形式进行了传扬。他还用小说的体裁,大篇幅地把太平天国在石城落下帷幕的这段历史和第五次反“围剿”中,为保证中央红军安全长征转移的石城阻击战,浓墨重彩地进行了文学手法的创作再现。

  这是一位为研究石城客家历史殚精竭虑,费尽心机的热心人。早在2003年,他撰写的论文“石城县在客家民系中的历史地位”,就被世界客属第18届恳亲大会国际学术研讨会选用并正式发表。客家文化积淀厚重的石城,是从那时开始受到客家研究专家学者关注的,温涌泉也因此和这些专家学者有了频频的交流和交往。他从与诸多专家的接触探讨中,更加看清了石城在客家民系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深远影响。这也更坚定了他为石城客家研究摇旗呐喊、激扬文字的奋斗目标,此之后,他把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对石城的客家研究上。他撰写的“闽粤通衢在客家民系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及现实价值”,在世界客属第19届恳亲大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又一次被选用、发表。他撰写的“客家办学第一人温革及其影响”,在世界客属第二十届恳亲大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也再一次被选用、发表。为确立石城客家民系发祥地的历史地位,他不仅撰写了大量的文章发表在《赣南日报》、《赣南广播电视报》、《红土情》网站、《中国赣州客家网》、福州《客家》杂志等诸多媒体上,由他独立著作的《客家民系的发祥地石城》,也于2006年由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这位温氏后裔,已从客家研究的热心人成为了石城客家研究的一位业余专家,甚至可以说是石城县旅游开发的活地图,石城客家和旅游与外界接轨的桥梁和纽带。区内、省内和国内以及海外诸多知名的客家研究专家学者,都是在温涌泉的带领下,走进了石城的闽粤通衢,宝福院塔,杨村坊式亭、幼天王囚室、木兰陈坑围,永宁桥、通天寨等等名胜古迹处。几乎任何一个来到石城参观考察的人,都会为石城渊源流长、博大厚重的客家文化底蕴深深震憾。石城客家的吸引力就是近几年,由学术界和媒体的著书立说,宣传报道从而在外界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温革,无疑是石城客家人物中最杰出的优秀代表,对温革的民办教育思想进行一次全国范围内的研究、探讨,也无疑是使石城又将亮出一张响当当的客家名片。《中国·石城纪念温革诞辰1000周年暨温革早期客家民办教育思想学术研讨会》的成功召开,实在是温涌泉最欣慰的事情。因为,他一直在致力于研究、传承温革的具体工作。为了使石城的客家研究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为了今天的这个以研讨温革民办教育思想为主题的全国性学术会议,从酝酿到付诸实施,温涌泉和他身边的诸多石城客家后裔倾注了太多太多的心血。这些无怨无悔,辛勤奉献着的人群身上,无不真实地再现了客家人敬祖宗,崇学业,忠国事的诸多优秀品质。


分享按钮>> 曾巩题字牌匾藏身石城温氏宗祠
>> 走进客家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堂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