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龙家声远 三彦世泽长

    中华温氏网 2009年5月18日 温佼丹


                                                                                ——温氏渊源述略 

         中华温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源远流长、枝柯遍布的旺族大姓,它源于古温,望著太原,以“六龙忠孝,三彦俊才”享誉中外。“祖温县而宗太原”,已是当今海内外温氏族人的共识。河南温县和太原祁县,成为温氏宗亲朝宗谒祖的两大圣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温氏族人不仅以其文治武功的宏伟业绩,演绎了一幕幕风云变幻的历史画卷,奠定了中华温氏在华夏文明史上的崇高地位,而且以其精英荟萃,俊彩星驰的群体形象,展示了温氏族人的发展脉络和文化特色。
一、以邑为氏古温冠姓
温氏来源主要有三,其中有两支均出自己姓,为昆吾后裔。昆吾为颛顼高阳氏后裔,陆终之子,本名樊,封于昆吾,是夏代重要方国。初封河内,建都濮阳,夏末迁于旧许(今河南许昌)。昆吾有子数人,在夏代中叶先后受封,“立国授氏”。据《路史·国名记丙》所载,其中董国被封为伯爵,今山西闻喜县董泽陂即其故地。夏帝孔甲时豢龙氏董父即其后裔,为董姓始祖;顾国被封为子爵,今河南濮阳东南古顾城遗址,为顾氏发祥祖地;温国被封为伯爵,即今河南温县,因其地“泉流常温”,故名温国,今招贤乡安乐村一带古温国遗址;苏国也为伯爵,初封于河南辉县苏门山一带,后迁至今河南温县。据《今本竹书纪年》和《路史》记载,夏朝第八代帝王帝芬三十三年,封昆吾氏子苏忄文于有苏,是为苏姓始祖。据此推断,董、温、顾诸国受封,也当在这一时期。也就是说,苏、温立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夏朝末年,朝政腐败。据《今本竹书纪年》记载,夏桀“二十六年,商灭温”,“二十九年,商师取顾”,“三十一年,克昆吾”,“汤遂灭夏,放桀于南巢”。新兴的商汤部族,先后灭掉了昆吾、顾、温、有苏等夏朝属国。苏、温诸国均归入商王朝版图,成为商王朝的“畿内之邑”。失国后的温、苏后裔,遂以国为氏,成为温、苏二姓最早的来源之一。
另据《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孔颖达注疏,和近人研究表明,在夏、商、周三代,直到春秋末年,在改朝换代和诸侯兼并时,有一种“灭国存祀”,“存亡继绝”的惯例,即“天子不灭国,诸侯不灭族。有小罪则废其身,择次立贤,以绍其先祀”,视作“礼制”。延续血脉遗传。所以,商汤灭夏之后,对臣服的温、苏二国,都在其古温故地保留了部分祭祀祖先的采邑封地。这就是古代温国,在商、周二代,既是“王畿之邑”,又是温、苏领地的原因所在。
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听说苏侯之女妲己十分美貌,遂出兵讨伐苏侯,逼其献出妲己,纳为宠妃。苏侯遂叛商入周,助周武王讨灭商纣。因灭商有功,苏忿生被封为司冠,赐温地周围采邑建立苏国,都于温邑。到周桓王时,因夺取苏国采邑与郑国交换土地,引起苏侯不满。周惠王时苏侯乘“五大夫之乱”拥立惠王之弟王子颓为君。及至周惠王平定叛乱,苏侯投奔北狄。但又与狄人不能相处。鲁僖公十年(前650),狄人出兵攻占温邑,立国长达四百年的苏国就此灭亡,苏侯逃往卫国。因苏国建都于温邑,苏君亦称温子,其后人便以温为氏,成为已姓温氏的第二个姓源。
温氏的第三个来源出自姬姓,以唐叔虞后裔郤至为得姓之祖。据史书记载,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周王室再次发生内乱,王子带图谋篡位。晋文公起兵勤王,在温邑将王子带俘获,杀于隰城,迎立襄王复位,襄王遂将阳樊、温、原、欑茅四邑赐给晋国,以报其勤王之劳。晋文公使赵衰为原邑大夫,狐溱为温邑大夫。晋襄公时又改封狐氏于贾邑,将温邑赐予阳处父,引起狐氏不满。于是狐射姑(即贾季)乘晋襄公去世之时,将阳处父杀死,试图夺回温邑,但遭到晋国执政大臣赵衰及“三郤”的反对,贾季被迫出奔狄人,温邑成为郤至食邑,其时在晋襄公七年,晋灵公元年(前621)。
郤至,字季子,亦称郤昭子,因食邑于温,又号温季。郤至是晋国公族后裔,其开派之祖名郤豹,字叔虎,系晋鄂侯之子、晋缗侯之弟,因食邑于郤,称郤文子。郤豹之子郤芮,在晋献公诸子争位中,拥立惠公夷吾,被赏与冀邑,又称冀芮。及至晋文公重耳归国即位,冀芮作为惠公亲信,图谋作乱,事败被诛,被削掉封邑。郤芮之子郤缺,因才智过人,被晋文公起用,在攻伐白狄的战斗中,俘获白狄子立下大功,晋文公又将冀邑赏还郤缺。缺生郤克,郤克生郤錡,因食采于驹,号称驹伯。郤氏另一支为郤豹次子郤义,郤义生郤扬,因食邑于步,又称郤阳,郤扬生郤肇(《世本》作川)食邑于苦成,号苦成叔。步扬又生蒲城鹊居,鹊居生郤至,与郤錡、郤叔侄三人合称“三郤”,俱为晋国卿士。郤氏一族不仅拥有郤、冀、驹、步、苦城、蒲城、温邑大片封邑,并担任晋军三军中、下二军的统师、辅佐,把持了晋国的军政大权,成为晋国公族中势力最大的强宗大族。尤其是郤至“饶有才辩,为使有礼,谋事有智,临戎有文”。在晋楚争霸的鄢陵之战中,智谋出众,战功显赫,是“三郤”中最有才干、最有声望的代表人物。《国语·晋语》中称“郤昭子(即郤至),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
郤至作为富有才干的人物,从襄公末年(前621)食采于温邑,到晋厉公八年(前573)自杀而死,经营、治理温邑长达48年,对温邑的各项建设均有一定建树,并曾一度向外扩张。据《春秋·左传》记载,鲁成公十一年(前580)郤至曾向周天子(周简王)争夺田(今河南武陟县人亭),称田是古温旧地,不敢有失。周天子无奈之下,只得向晋侯申诉,经晋侯从中劝阻,郤至才放弃了这一行动。由此可见温邑在郤至经营治理下,其昌盛强大的程度,已足以使周天子感受到威胁。
郤氏家族位高权重,招致了其它卿大夫的忌妒,也引起了晋厉公的疑惧。晋厉公八年(前573),晋厉公唆使宠臣长鱼矫与大夫栾书诬陷郤至要拥立公子孙周夺权篡位,密谋杀害三郤。郤錡闻讯后,准备纠集郤氏家族进行反击,但郤至以大局为重,不肯起兵作乱,并以“武人不乱,智人不诈,仁人不党”的古训,劝阻郤氏族人,“听君之命”,自杀而死,以身家相殉的惨重代价,避免了晋国内乱的一场大祸。郤氏家族从此退出了晋国的政治舞台。
为了纪念和尊仰这位功勋卓著,而又深明大义的祖先,郤至(即温季)后人即以其封邑为氏,号称温氏,尊郤至即温季为始祖。在郤至经营、治理温邑的四十八年中,将姬姓温氏之根扎在了古温大地。作为姬姓温氏的后裔,太原温氏之根当然也在古温大地。所以说,太原温氏源于温县,根在温县,是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献依据。
也正是由于温季经营、管理温邑长达四十八年,功业卓著,声名远播,史料翔实,记载确切,而其所传后裔太原温氏又是中华温氏中流域广布,支派繁多,精英荟萃、人才辈出的主流支派,因此,《广韵》、《姓解》、《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古今姓氏书辩证》等众名的姓氏书,和传世的温世族谱中,多以温季(即郤至)为温氏的“得姓受氏”之祖,早于温季两千多年的其它两支出于己姓温氏反而较少提及。但追根溯源,这三支温氏(己姓两支、姬姓一支)均出自河南温县,均是以温邑(温国)为氏。河南温县应是中华温氏的发祥祖地,是中华温氏的祖庭所在。太原温氏是中华温氏的主流支派,“太原堂”是温氏的郡望堂号之一。
二、汉魏豪门著望太原
温氏自得姓受氏之后,最初活动于以温县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历经春秋战国,逐步向其它地区繁衍播迁。据《庄子·田子方》记载:早在战国时期,楚国贤人温伯雪子经鲁国前往齐国,孔子曾慕名前往会见。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注释说,温伯雪子即温国后裔,因温国位列伯爵,故称温伯雪子。说明此时温氏族人的足迹已南达吴楚,北至齐鲁。并且有一支以复姓“温伯”传世。
温氏落籍于山西太原在西汉初期。据《汉书·功臣表》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史书记载,秦朝末年,迁居燕国的温季后裔温疥,在楚汉相争中,随从汉高祖刘邦逐鹿中原,屡立战功,被封为燕相。后燕王臧荼叛汉,攻略代地,温疥效忠汉王,助汉平叛。及至汉高祖平定天下,论功封赏,“申以丹书之信,重以白马之盟”,开国功臣封侯者共143人,温疥被封为栒顺侯(亦作顷侯),排名九十一位。其子温仁、孙温何,相继承袭爵位,始定居太原。汉武帝时异姓诸侯,渐次凋零,失去爵禄。宣帝时“开庙藏,览旧籍,诏令有司求其子孙,……并受复除”。温疥玄孙长安公士温福,“诏复其家”,聚居太原祁县的温氏子孙日渐兴旺。温氏太原堂也由此而来。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派员到太原历访英俊,广求贤才,温何六世孙温序(字次房),以才识出众,于建武二年(公元26年)被征为侍御史,迁武陵都尉,后任护羌校尉,招抚西陲戎狄诸部。当他率部至襄武时,被叛军隗嚣部将苟宇所拘。苟宇多次劝降,温序誓死不从,说:“受国重任,分当效死,义不贪生苟背恩德”。并以所持节仗当庭挝杀叛卒数人。苟宇感其节义,赐剑令其自裁。序仗剑在手,衔须于口,顾左右曰:“既被贼所迫杀,无令须污土。”遂伏剑而死。《后汉书·独行传》为之立传,名垂青史。
温序有子二人,长子名寿,官拜邹平侯相,次子名益,为兖州刺史,益子名恕,涿郡太守。温恕之子名恢,字曼基,年十五岁时,护送其父灵柩归葬太原祁县。时值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温恢尽散家财,赈济宗族,招募士卒,抵御乱兵。誉重乡里,被举为孝廉,历任禀丘长,鄢陵、广川令,扬州刺史,魏郡太守,又迁凉州刺史,领护羌校尉,继承乃祖遗志,镇抚西陲。
温恢有子二人,长曰生,拜关内侯,早卒。次曰恭,曹魏时为济南太守。温恭生六子,长子名羡,字长卿,历任豫州刺使,尚书侍郎,晋惠帝时讨成都王司马颖有功,封大陵县公(今山西文水),拜冀州刺史。怀帝时迁左光禄大夫,开府领司徒,位列三公,死后赐号曰“元”。温羡兄弟六人,皆雄武才俊,深受朝野推崇,雅号“温氏六龙”,人称“六龙之秀”,“六龙堂”成为温氏堂号之一。
温羡有子三人:温祗、温允、温裕,皆位居显要,温裕尚武安长公主,官拜左光禄大夫。
温羡之弟名,为“温氏六龙”之一。有子名峤,字太真,聪颖博学,胆识过人,历任东阁祭酒,上党潞令,后被平北大将军刘琨聘为记室参军,拜上党太守,加建武将军,督护前军军事,领兵讨伐石勒,对抗刘聪,屡立战功。及至司马初镇建业,刘琨派温峤为特使,奉表劝进,深受司马器重,留在建业任散骑常侍,辅佐朝政。晋明帝时出任中书令,与陶侃、庾亮等人先后讨平王敦、苏峻之乱,稳固了东晋政权,拜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始安郡公,坐镇武昌,成为东晋王朝的重要屏障,死后被谥曰“忠武”。
因温峤多才多艺,风流倜傥,留下了许多轶闻佳话。在《世说新语》中就记载了他在牛渚矶燃犀角而照水怪,献玉镜台而自媒求婚的逸事,脍炙人口,流传至今。“忠武堂”、“犀照堂”也就成为这支温氏族人的著名堂号。
温峤有子三人:放之、式之、恭之,俱有才名。放之初为黄门侍郎,后为交州令,攻破林邑,威震交趾,稳固了西南边防。式之曾任新建侯,累迁至散骑常侍。恭之初为南朝刘宋彭城王刘义隆义康户曹,后避难迁居于济阴冤句(今山东曹县),其子名晖,为兖州左将军府长史,行济阴郡事。生子名子升,字鹏举,“自云太原人”,博学能文,北魏孝明帝熙平年间对策高第,补御史,历任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中军大将军。文辞华美隽永,梁武帝称他是“曹植、陆机又生北土”,有文集三十五卷传世。
纵观两汉、魏晋时期,自温何家于太原,到温峤侨居江南,太原温氏一脉相承,枝开叶散,人才辈出,累世簪缨,尤以号称“六龙世泽”的温羡、温、温峤家族,享誉朝野,使太原温氏成为人文鼎盛的两汉世家,魏晋豪门,被列为太原郡十二大名门望族之一,展示了温氏发展史上的一段辉煌历程。
三、温氏三彦隋唐显贵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太原温氏声誉最著,精英荟萃的发展时期,其中以“唐代三彦”为代表的太原祁县温氏最为著称。
据历史文献和族谱资料记载,“唐代三彦”是“温氏六龙”后裔。东晋末年,温峤从子温楷率温氏族人随桓谧投奔北魏,温楷侄孙温奇为冯翊太守,曾孙温裕入仕北周,生子君攸为隋朝泗州司马,生彦宏(大雅)、彦博(大临)、彦将(大有)兄弟三人,均为唐代名臣,史称“温氏三彦”。
据《新唐书》、《旧唐书》所载,“温氏三彦”皆为太原祁人(今山西祁县),温氏三彦虽在朝为官,家居长安,但所标郡望仍为太原。大雅字彦宏,曾为隋东宫学士和长安县尉,唐高祖李渊任太原留守时即聘为记室参军,参与机要。唐太宗嗣位后,拜礼部尚书,封黎国公,著有《大唐创业起居注》传世。温彦博字大临,隋末任幽州总管罗艺司马,及至罗艺归唐,授总管府长史,征为中书舍人。后随军征讨突厥,兵败被俘,坚贞不屈,被流放于阴山苦寒之地。后经唐太宗与突厥交涉,始将彦博归还唐朝,拜中书令,后任右仆射,卒于相位,封虞国公。温彦将字大有,唐高祖起兵时征为太原令,后随秦王李世民征战西河,为大将军府记室参军,与其兄大雅同掌机要。武德初,迁中书侍郎,封清河郡公。
“温氏三彦”作为李唐王朝的从龙幕僚,中枢辅宰,不仅功业卓著,而且才华过人,子孙后裔也秉承祖训,多以文学见长。加之蒙受恩荫,簪缨累世,满门显贵。祖孙五代即有六人官拜尚书、侍郎,三人贵为驸马都尉。州郡节度使、刺史达十人之多,郎官、令、丞不胜枚举。其代表人物有礼部尚书温造,太常丞温佶、京兆尹温璋。在门第等级观念还相当盛行的初唐时期,太原温氏是“崔、卢、李、郑、王”五姓七族之后的“华腴”之族,豪门显贵。“太原堂”和“三彦堂”成为温氏族人最为自豪和景仰的郡望、堂号。今山西祁县会善村作为太原温氏的故里,曾建有温氏宗祠,祭祀“温氏三彦”及其列祖列宗,成为海内外温氏子孙朝宗谒祖的圣地之一。
“温氏三彦”的子孙后裔,不仅依赖祖上的恩荫,在仕途上平步青云,而且在文学上也是成就斐然,享有盛名。其中以温彦博裔孙温庭筠最为著称。温庭筠字飞卿,为晚唐著名诗词大家,精通音律,辞藻华丽,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有《温庭筠诗词集》传世。据《北梦琐言》所载,温庭筠“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皆成”,时人称为“温八叉”。其才思敏捷,无人能及。尤为可贵的是,他在唐代律诗成风的时代,已开始填词作曲,对宋代词风影响很大,堪称唐宋时期一代文豪,也是太原温氏的一大骄傲。
四、枝柯遍布俊彩星驰
太原温氏自两汉著望太原之后,历经魏晋、隋唐的发达兴旺,宋元明清的繁衍播迁,支派日益繁多,人丁日益昌盛,成为枝柯遍布,俊彩星驰的温氏主流支派。海内外温氏子孙,也多为太原温氏的支脉、衍派。
现依据其发展脉络和地域分布,简介如下:
1、太原温氏在北方的发展繁衍
早在西汉中叶,太原温氏因作官为宦,即开始播迁。温何之孙温福被征为“长安公士”即家居长安。东汉魏晋至于隋唐五代,是太原温氏发展繁衍的鼎峰时期,也是太原温氏主要分支和郡望形成的历史时期。
东汉时,温序长子温寿为邹平侯相,次子温益为兖州刺史,四世孙温恭为济南太守,温氏一门望重山东,号称“平原温氏”。
温益之子温恕官拜涿郡太守,曾孙温羡历任豫州刺史、冀州刺史,官居司徒,位列三位,被推为“河内温氏”、“清河温氏”开派之祖。
温益之孙温恢,继承乃祖温序遗志,出任凉州刺史,护羌校尉,为凉州温氏之祖。
温羡之弟温任河东太守,为河东温氏、沁水温氏开派之祖。
隋唐之际,太原温氏再度崛起,“唐代三彦”均为朝廷重臣,家居长安,是为“关内温氏”、“京兆温氏”、“三原温氏”的初祖,其子孙后裔出任州郡刺史,分别落籍于坊州、陕州、陈州、郑州、和州、通州等地,形成太原温氏的多个分支。
2、太原温氏在江南的播迁流徙
太原温氏南迁江东,始于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以温峤为江东始祖,以“犀照堂”、“忠武堂”著称于世。温峤死后,葬于江西豫章,子孙后裔遂落籍豫章,散居于扬州、温州、钱塘、宁都等地,形成江、浙温氏的众多支派,其中以江西宁都温氏最为繁盛,流布最为广泛。
宁都温氏始祖为温峤十四世孙温,唐高宗时曾任枢密使之职,咸亨三年(672)出任虔化州(今江西宁都)刺史,遂家于宁都。唐末避乱,徙居石城温坊(原名义丰),是为石城温氏。唐僖宗时,有后裔温同保迁居福建宁化永丰里石壁村,其子温元旺(即九郎公)又迁居福建上杭古基坑,是为上杭始祖。
宋代年间,上杭温氏后裔温德兴先任福建漳州太守,后任广东潮州太守、海南琼州太守,卒葬广州白云山滴水岩,被尊为广东温氏开派之祖。
宋末元初,太原温氏子孙大批南下,迁居闽、粤,散居于福建的汀州、漳州、上杭、武平,广东的嘉应、长乐、梅州、五华、大埔、揭阳、陆丰、惠安,及南雄珠玑港等地,形成太原温氏的多个分支。
3、渡海迁台与漂零异域
明清之际,温氏族人开始渡海迁台,垦植于淡水、新竹、南投、苗栗、桃园等地,迁台移民绝大部分来自福建、广东,多为太原温氏后裔。
太原温氏子孙移居海外,也始于明末清初,据张继峰先生所著《中原姓氏寻根——温》一书,转引《广东廉江温氏族谱》和《北部湾温氏简史》载称:早在明朝末年,就有温缓、温宗瑞等温氏族人,迁居新加坡等地。清初至民国年间,福建广东先后有大批温氏族人,陆续迁往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南洋各国,以及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地区。
这些迁居它乡异域的温氏子孙,历经数百年的风云变幻,数十代的繁衍传承,已在当地落地生根,开宗立派,但仍心系中原,遥念故国,时刻不忘自己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对古温和太原更是祖地情深,在其宗祠、族谱中,多冠以“太原”二字。在笔者所知的现存几十部温氏族谱中,多标以太原的郡望堂号。如:江西宁都的《石城太原温氏家谱》、福建漳州的《龙豁太原温氏衍派族谱》、广东陆丰的《太原堂温氏世系族谱》、广东嘉应的《太原堂温氏族谱》、广东长乐的《广东五华温氏族谱》等等,其宗祠楹联中也多嵌以太原郡望、堂号和“六龙”、“三彦”的历史掌故,以寄托对太原祖庭敬仰和思念之情。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海外温氏后裔多次组团归国,以河南温县和太原祁县为寻根谒祖,宗亲联谊的祖庭圣地,为报效桑梓,振兴中华,促进中外文化经济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温氏从古温冠姓到望著太原,从遍布九州到播迁海外,三千多年来英贤辈出,人才济济,为华夏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也抒写了中华温氏的壮丽诗篇。当今,温氏子孙遍布五洲寰宇,既有军政大员,又有实业界巨子,士农工商,精英荟萃,光前裕后,继往开来,展现了中华温氏在新世纪的光辉风采。
(本文系在“第二届世界温氏宗亲文化经济交流会暨温县首届世界温氏祖地恳亲大会”上的学术报告。)


分享按钮>>【安姓氏家谱源流】安世高与武威安姓及其后裔
>>【安姓氏家谱源流】 《安延墓志》(65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