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埠温氏教育对张伯苓的影响
- 中华温氏网 2009年5月21日 东成西就
天津市北辰区宜兴埠镇,是具有700多年历史的津门古镇。它曾是天津古代的商埠重地,也是天津近代教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从这里,曾经走出了徐肃静、温世霖、严修、张伯苓、温瀛士等一批著名教育家。其中尤以张伯苓最为光彩夺目,名赫国内外。而张伯苓走上教育救国之路,形成其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又与宜兴埠温氏教育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
一、张伯苓曾在宜兴埠温氏家塾接受启蒙教育
张伯苓先世祖籍山东,清代初年迁至天津,靠在运河上驶楠木船,往来南北,以贩运粮油、杂货为生。海河上游的北运河,曾是历史上漕粮海运与河运的必经之路。从三岔河口至北仓一带为漕运口岸,元明清代600多年间,都是漕粮中转枢纽、皇仓重地。
位于运河口岸东侧的宜兴埠,曾东、西、北三面环水,南面紧衔津城,水陆通达,车樯如织,清代已是天津五大集市之一。张家即落户宜兴埠,居贩市胡同北头二条,与同族张二爷家为邻,并开了一家店铺,取名“协兴号”,家道日渐兴旺。
张伯苓的父亲张久庵(名云藻)是独生子,博学多才,爱好广泛,尤擅琵琶,人称“琵琶张”。张久庵终日着迷于吹打弹拉,不问生计,家道中落,后受聘于宜兴埠温氏家塾从教。张久庵年轻时曾娶妻胡氏,但早年病故,所生子女也都夭折。后续娶宜兴埠杨氏,于1876年4月5日生张伯苓。张伯苓幼年受父亲开蒙,后随父在宜兴埠温氏家塾就读。
宜兴埠温氏祖籍山西洪洞,世代尚武。明永乐年间移居津北刘快庄,后迁宜兴埠。传至第五世,温长溥、温长湘、温长湧兄弟分别中武进士、武举人、武状元,闻名全国。温长溥之子温联琇则淡泊名利,弃武从文,与夫人徐振肃(名肃静)创办“温氏家塾”,先行家教。
温氏家塾以勤劳真实为本,继忠勇刚勤风尚,重视传统文化,教授国学国粹,培养学生心系天下安危,从小立下报国之志。一些大家子弟、名门之后也慕名到温家求学。严修、张伯苓曾先后在温家接受启蒙教育,并与温联琇之子温世霖相识。严修长温世霖10岁、长张伯苓16岁,三人虽有年龄差异,但志趣相投,受温氏教育影响,结为终生挚交,后来共同携手走上教育救国的道路。
二、张伯苓与温世霖共同走上教育救国之路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年代。山河破碎,国土沦陷,“人为刀俎,我为鱼肉。”1884年的中法战争,以割让安南、台湾给法国和日本为结局,使温母引为奇耻大辱。她主张“废科举,走实业救国之路”,命其子世霖、世珍弃举子业,入北洋水师学堂,世铭入北洋机器厂,以备他日学成致用。温世霖于15岁(1885)考入北洋水师学堂。张伯苓在温家影响下,于13岁(1889)也考入北洋水师学堂,决心以身报国。
温世霖虽成绩优秀,却因腿部略有残疾而被迫退学,奔走于淞沪粤桂,自谋生计。20岁任道抚督署及东征大臣电报文案等差。中日甲午海战和戊戌变法的失败,使温世霖感愤填膺。受西方思想启蒙,他开始宣传维新变法,组织立宪请愿,追随孙中山,东渡日本参加同盟会。在日本,他看到教育为社会带来的巨大发展,决心以教兴国,提出“备私塾、废科举、倡新学”。温母全力支持温世霖办学,特别是主张创办女学。她认为,“强国必先造就人才,而自古人才多因有贤母方有贤子”。1900年,温氏母子用自家3间居室作为校舍,创办“佩贞女子学堂”,成为我国北方第一所女子学校。年近花甲的徐振肃亲任校长,成为我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位女校长,被严修誉为“女学之先河”。
温母倡导妇女解放,追求男女平等。在学校里禁止女生缠足,并组织“天足会”和妇女救国演说团到市中心演讲,在社会上取得极大反响,被清政府视为大逆。直隶总督袁世凯曾两次下禁令迫使普育学堂停办。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认定“中国此时情形,若设女学,其间流弊甚多,断不相宜。”规定“少年女子断不宜令其结队入学,游行街市。”但温氏母子毫无畏惧,顶住封建势力高压,继续扩大女学影响,于1905年同立宪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北仓人孙洪伊,在老城里二道街荣家胡同创办“私立普育女子学堂”。 1906年,经严修等社会名流多方捐资,又在火神庙旧址扩建新校舍,使普育名声大振,生员增加到50余人。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妹妹梅贻环、梅贻玲也曾在此就读。
为保证教学质量,普育聘请了一批具有先进理念的优秀女教师。张伯苓的妹妹张祝春、天津最早的女教师陆阐哉和陶淑修及温世霖的妻子安桐君等,都曾在普育教学。安桐君终日埋头于校务之中,世人称其为“有校无家”。时任学部侍郎的严修赞誉她为“北方大教育家”。温世霖的长子温祖荫从美国留学归来,在普育作教务主任,与西学相结合,设师范部、小学部、蒙养院,增添保姆、织布、编织等学科,开办妇女补习班,培训缝纫、织巾、绣花等家政课程,培养妇女能够在经济上独立的本领,成为早期的职业教育学校。1919年徐振肃去世,孙中山为彰显她创办女学的特殊功绩,题匾赐予她“民国贤母”称号。
温世霖为扩大办学规模,招收男生,于1906年在宜兴埠创办蒙忠学堂,后改为天津县民立第五小学,成为普育系列学校。温世霖同时担任“佩贞”、“普育”和“民五”三个学校的董事长,把“勤劳、真实、进德、修业”集为一种教育理念,把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智慧作为追求目标,培养出一大批杰出人才。温瀛士就是民五小学首届毕业的优秀人才之一。温瀛士和温世霖同是宜兴埠人,但并非近族,是教育事业把他两人联系到了一起。
温瀛士,字閬仙,生于1895年。祖父温啟元、父亲温桂森均以务农为生,家境贫寒。天津市北辰区宜兴埠镇,是具有700多年历史的津门古镇。它曾是天津古代的商埠重地,也是天津近代教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从这里,曾经走出了徐肃静、温世霖、严修、张伯苓、温瀛士等一批著名教育家。其中尤以张伯苓最为光彩夺目,名赫国内外。而张伯苓走上教育救国之路,形成其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又与宜兴埠温氏教育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
一、张伯苓曾在宜兴埠温氏家塾接受启蒙教育
张伯苓先世祖籍山东,清代初年迁至天津,靠在运河上驶楠木船,往来南北,以贩运粮油、杂货为生。海河上游的北运河,曾是历史上漕粮海运与河运的必经之路。从三岔河口至北仓一带为漕运口岸,元明清代600多年间,都是漕粮中转枢纽、皇仓重地。
位于运河口岸东侧的宜兴埠,曾东、西、北三面环水,南面紧衔津城,水陆通达,车樯如织,清代已是天津五大集市之一。张家即落户宜兴埠,居贩市胡同北头二条,与同族张二爷家为邻,并开了一家店铺,取名“协兴号”,家道日渐兴旺。
张伯苓的父亲张久庵(名云藻)是独生子,博学多才,爱好广泛,尤擅琵琶,人称“琵琶张”。张久庵终日着迷于吹打弹拉,不问生计,家道中落,后受聘于宜兴埠温氏家塾从教。张久庵年轻时曾娶妻胡氏,但早年病故,所生子女也都夭折。后续娶宜兴埠杨氏,于1876年4月5日生张伯苓。张伯苓幼年受父亲开蒙,后随父在宜兴埠温氏家塾就读。
宜兴埠温氏祖籍山西洪洞,世代尚武。明永乐年间移居津北刘快庄,后迁宜兴埠。传至第五世,温长溥、温长湘、温长湧兄弟分别中武进士、武举人、武状元,闻名全国。温长溥之子温联琇则淡泊名利,弃武从文,与夫人徐振肃(名肃静)创办“温氏家塾”,先行家教。
温氏家塾以勤劳真实为本,继忠勇刚勤风尚,重视传统文化,教授国学国粹,培养学生心系天下安危,从小立下报国之志。一些大家子弟、名门之后也慕名到温家求学。严修、张伯苓曾先后在温家接受启蒙教育,并与温联琇之子温世霖相识。严修长温世霖10岁、长张伯苓16岁,三人虽有年龄差异,但志趣相投,受温氏教育影响,结为终生挚交,后来共同携手走上教育救国的道路。
二、张伯苓与温世霖共同走上教育救国之路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年代。山河破碎,国土沦陷,“人为刀俎,我为鱼肉。”1884年的中法战争,以割让安南、台湾给法国和日本为结局,使温母引为奇耻大辱。她主张“废科举,走实业救国之路”,命其子世霖、世珍弃举子业,入北洋水师学堂,世铭入北洋机器厂,以备他日学成致用。温世霖于15岁(1885)考入北洋水师学堂。张伯苓在温家影响下,于13岁(1889)也考入北洋水师学堂,决心以身报国。
温世霖虽成绩优秀,却因腿部略有残疾而被迫退学,奔走于淞沪粤桂,自谋生计。20岁任道抚督署及东征大臣电报文案等差。中日甲午海战和戊戌变法的失败,使温世霖感愤填膺。受西方思想启蒙,他开始宣传维新变法,组织立宪请愿,追随孙中山,东渡日本参加同盟会。在日本,他看到教育为社会带来的巨大发展,决心以教兴国,提出“备私塾、废科举、倡新学”。温母全力支持温世霖办学,特别是主张创办女学。她认为,“强国必先造就人才,而自古人才多因有贤母方有贤子”。1900年,温氏母子用自家3间居室作为校舍,创办“佩贞女子学堂”,成为我国北方第一所女子学校。年近花甲的徐振肃亲任校长,成为我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位女校长,被严修誉为“女学之先河”。
温母倡导妇女解放,追求男女平等。在学校里禁止女生缠足,并组织“天足会”和妇女救国演说团到市中心演讲,在社会上取得极大反响,被清政府视为大逆。直隶总督袁世凯曾两次下禁令迫使普育学堂停办。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认定“中国此时情形,若设女学,其间流弊甚多,断不相宜。”规定“少年女子断不宜令其结队入学,游行街市。”但温氏母子毫无畏惧,顶住封建势力高压,继续扩大女学影响,于1905年同立宪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北仓人孙洪伊,在老城里二道街荣家胡同创办“私立普育女子学堂”。 1906年,经严修等社会名流多方捐资,又在火神庙旧址扩建新校舍,使普育名声大振,生员增加到50余人。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妹妹梅贻环、梅贻玲也曾在此就读。
为保证教学质量,普育聘请了一批具有先进理念的优秀女教师。张伯苓的妹妹张祝春、天津最早的女教师陆阐哉和陶淑修及温世霖的妻子安桐君等,都曾在普育教学。安桐君终日埋头于校务之中,世人称其为“有校无家”。时任学部侍郎的严修赞誉她为“北方大教育家”。温世霖的长子温祖荫从美国留学归来,在普育作教务主任,与西学相结合,设师范部、小学部、蒙养院,增添保姆、织布、编织等学科,开办妇女补习班,培训缝纫、织巾、绣花等家政课程,培养妇女能够在经济上独立的本领,成为早期的职业教育学校。1919年徐振肃去世,孙中山为彰显她创办女学的特殊功绩,题匾赐予她“民国贤母”称号。
温世霖为扩大办学规模,招收男生,于1906年在宜兴埠创办蒙忠学堂,后改为天津县民立第五小学,成为普育系列学校。温世霖同时担任“佩贞”、“普育”和“民五”三个学校的董事长,把“勤劳、真实、进德、修业”集为一种教育理念,把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智慧作为追求目标,培养出一大批杰出人才。温瀛士就是民五小学首届毕业的优秀人才之一。温瀛士和温世霖同是宜兴埠人,但并非近族,是教育事业把他两人联系到了一起。
温瀛士,字閬仙,生于1895年。祖父温啟元、父亲温桂森均以务农为生,家境贫寒。温瀛士从小随父务农,担水、拾柴、种地。12岁入宜兴埠民五小学,后入天津府中等农业学堂。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温世霖的敬佩,18岁回到民五小学当教师,24岁任民五小学校长。1929年,正当民主革命受到挫折,温世霖的政治活动和女学教育转入低潮时,温瀛士毅然辞去民五小学校长职务,在宜兴埠筹建第二个普育女学堂。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弟弟、弟媳从德国留学回来,分别担任宜兴埠普育的校董和教师。温瀛士的8个子女中,有7人投身于教育事业。
温氏教育对张伯苓的影响则更为显著。1894年,张伯苓在北洋水师学堂驾驶班课业学习期满,时值中日战争北洋海军战败,无舰供毕业生实习,张伯苓只好回家等候派遣。不久,由父母做主,与宜兴埠安氏结婚,和温世霖结成姻亲。安氏身患痨疾,本想靠“冲喜”治病,但婚后5日便病逝。翌年春,张伯苓又与天津世家王淑贞结婚。
1898年,张伯苓受严修礼聘,在宜兴埠严氏家馆教授英文、数学、理化等课程。1901年,张伯苓受津绅王奎章之请,兼授西学。严、王两家相距不算远,张伯苓则每日奔波于两馆之间。1902年,严修受温氏办女学的影响,在宜兴埠家宅设女学馆,招收女子学习英文。张伯苓之妹张祝春(冠时)和陆文郁之姐陆阐哉曾在严家就学。
1903年,严修和张伯苓赴日本参观学校教育,购买理化仪器多种。1904年,严、张二人共建南开学校。1923年,张伯苓创办南开女子中学。
三、张伯苓与温世霖的相互影响
张伯苓与温世霖即是同窗好友,又是姻亲,相互影响,相互配合,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在行动上步调相随,关系非同寻常。他们先后进北洋水师学堂,先后赴日本考察,同样投身教育事业,同样接受民主进步思想,走在时代前列。温世霖投身于社会变革,参政议政,作为领导全国学生请愿运动的领袖,被清廷以“扰乱地方秩序”罪发配新疆伊犁。随后,张伯苓被推举为全国学生请愿同志会临时会长。为了营救温世霖,张伯苓挺身而出,四处奔波。温世霖被发配路经西安时,还给张伯苓写信问候。
在教育理念上,温世霖和张伯苓都推崇西学,开办女学,关心平民子弟,关照贫困学生;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勤劳真实”和“允公允能”分别作为普育和南开的校训;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进行素质教育。普育女学除主科外,经常召开辩论会,严格体育课,让过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姑娘们整齐列队、走步,做徒手操或器械操等。每到周六下午,组织全校学生观看五六年级的大姐姐们表演舞蹈、歌剧、话剧。张伯苓在女子学校广泛开展学术、摄影、演讲、书画、戏剧、歌咏、舞蹈、缝纫、刺绣活动,启发学生的创新思想,培养生产技能,增强女生独立自主的本领。
普育与南开师资交叉,相互支援,校风相同,堪称“兄妹”。普育教师张祝春和南开教师马千里还结为连理,并在普育举行了天津最早的新式婚礼。
温氏教育不仅是开女学教育先河,而且为天津近代教育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将天津教育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张伯苓又把温氏教育理念传承、发扬、光大,将温氏的愿望和目标付诸实现。
温瀛士从小随父务农,担水、拾柴、种地。12岁入宜兴埠民五小学,后入天津府中等农业学堂。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温世霖的敬佩,18岁回到民五小学当教师,24岁任民五小学校长。1929年,正当民主革命受到挫折,温世霖的政治活动和女学教育转入低潮时,温瀛士毅然辞去民五小学校长职务,在宜兴埠筹建第二个普育女学堂。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弟弟、弟媳从德国留学回来,分别担任宜兴埠普育的校董和教师。温瀛士的8个子女中,有7人投身于教育事业。
温氏教育对张伯苓的影响则更为显著。1894年,张伯苓在北洋水师学堂驾驶班课业学习期满,时值中日战争北洋海军战败,无舰供毕业生实习,张伯苓只好回家等候派遣。不久,由父母做主,与宜兴埠安氏结婚,和温世霖结成姻亲。安氏身患痨疾,本想靠“冲喜”治病,但婚后5日便病逝。翌年春,张伯苓又与天津世家王淑贞结婚。
1898年,张伯苓受严修礼聘,在宜兴埠严氏家馆教授英文、数学、理化等课程。1901年,张伯苓受津绅王奎章之请,兼授西学。严、王两家相距不算远,张伯苓则每日奔波于两馆之间。1902年,严修受温氏办女学的影响,在宜兴埠家宅设女学馆,招收女子学习英文。张伯苓之妹张祝春(冠时)和陆文郁之姐陆阐哉曾在严家就学。
1903年,严修和张伯苓赴日本参观学校教育,购买理化仪器多种。1904年,严、张二人共建南开学校。1923年,张伯苓创办南开女子中学。
三、张伯苓与温世霖的相互影响
张伯苓与温世霖即是同窗好友,又是姻亲,相互影响,相互配合,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在行动上步调相随,关系非同寻常。他们先后进北洋水师学堂,先后赴日本考察,同样投身教育事业,同样接受民主进步思想,走在时代前列。温世霖投身于社会变革,参政议政,作为领导全国学生请愿运动的领袖,被清廷以“扰乱地方秩序”罪发配新疆伊犁。随后,张伯苓被推举为全国学生请愿同志会临时会长。为了营救温世霖,张伯苓挺身而出,四处奔波。温世霖被发配路经西安时,还给张伯苓写信问候。
在教育理念上,温世霖和张伯苓都推崇西学,开办女学,关心平民子弟,关照贫困学生;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勤劳真实”和“允公允能”分别作为普育和南开的校训;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进行素质教育。普育女学除主科外,经常召开辩论会,严格体育课,让过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姑娘们整齐列队、走步,做徒手操或器械操等。每到周六下午,组织全校学生观看五六年级的大姐姐们表演舞蹈、歌剧、话剧。张伯苓在女子学校广泛开展学术、摄影、演讲、书画、戏剧、歌咏、舞蹈、缝纫、刺绣活动,启发学生的创新思想,培养生产技能,增强女生独立自主的本领。
普育与南开师资交叉,相互支援,校风相同,堪称“兄妹”。普育教师张祝春和南开教师马千里还结为连理,并在普育举行了天津最早的新式婚礼。
温氏教育不仅是开女学教育先河,而且为天津近代教育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将天津教育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张伯苓又把温氏教育理念传承、发扬、光大,将温氏的愿望和目标付诸实现。
分享按钮>> 中华温氏网相关准则
>> 中原姓氏历史文化寻根活动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