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长阳晏氏“七个儿子八个顶子”考证记

    中华晏氏网 2011年1月2日 晏金洲


湖北长阳晏氏“七个儿子八个顶子”考证记

晏金洲 (摘自清江文坛)

清江文坛(清江发源于恩施境内的利川,注入长江,最美最奇在长阳,长阳境内有400里,到长途客运站做汽车高速1小时到,车费目前是18元。清江画廊、巴王洞、天柱山、武落钟离山、盐池温泉、兰草谷,好多好玩的地方。
天气足够晴朗的时候站在天柱山顶可以看到宜昌。)

六月十四日,我利用搜寻李姓族人入谱信息的机会,顺便到梅山一个叫做“仙人掌”的地方查访水井河晏氏祖茔。客车沿着庄溪(都镇湾镇,镇政府驻庄溪。2001年1月5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对乡镇行政区划作出重大调整,麻池和都镇湾合并。)到麻池(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麻池乡)的公路,在离白果树里许的梅山供销社处停下。我向东折转,沿着一条小路,走过一条小沟,走到一户田姓的农家门前,只见一条龙状山脉从高高的蒲岭奔下来,在这户农家处转过一个弯,化作无数个山峦,波浪般向西荡漾开去。这就是晏卓甫所说的“山势盘郁,形止气蓄”的“仙人掌”。

在这户农家门前十多米远处,一片比较平坦的农田中间,孤零零的耸立着一座残冢。在这座残冢的冢面上种植着蔬菜,墓碑的碑石和侧面的围石尚存,只是有的错位裂缝,有的残缺不全。碑石多向前倾斜着,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坍塌,有几块碑石散乱地仆倒在农田里。几根构树从碑石的裂缝中挣出来,硕大的叶片在墓顶上摇晃着脑袋,好像是在对我诉说着晏氏的百年沧桑。

这片残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始葬晏卓甫的五世祖田太孺人。田太孺人,晏世华继配,生于1712年,卒于1776年,享年65岁。田太孺人生育四子:晏有福、晏有寿、晏有康、晏有龄。其后在这座坟茔里又陆续附葬了田太孺人的三个子孙:田太孺人的儿子晏有龄、晏有龄的儿子晏思赞、田太孺人的孙子晏思忠。田太孺人的墓碑因是在1917年重建的,历时不足百年,碑文清晰可认。而其它三座墓碑因为经历年代要比田太孺人墓久远得多,字迹漫灭难认。1917年,晏卓甫等人重建了已历时140年的田太孺人墓,并对其余附葬的三座祖墓进行了修葺。

我这次查访晏氏祖墓的一个重大收获,是发现了一篇墓表和两篇碑序:晏卓甫撰写的《重修田太孺人墓表》,知县彭德棻为晏有龄墓、教谕李定达为晏思赞墓撰写的两篇碑序。晏卓甫的《重修田太孺人墓表》,追溯了晏氏的迁徙过程,交代了重修祖茔的缘起和经过,是研究晏氏家族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晏卓甫将田太孺人的五代孙“宗”字辈的男姓姓名全部镌刻在墓碑上,为今天或将来的晏氏后人收集晏氏先祖的信息提供了翔实资料。对晏氏来说,用“极其宝贵”来形容这几块碑石的价值,并不过分。

我这次查访的最大收获,是从这几块墓碑上查清了民间传说的水井河晏氏“七个儿子八个顶子”的来源。所谓“顶子”,是指做官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功名。在水井河晏氏“七个儿子八个顶子”的传说里,并不一定指七个儿子个个都做过大官,可能是指七个儿子都通过了最低一级的考试,取得了生员即秀才的功名。即令如此,晏有龄在两百年前创造的这个辉煌,恐怕是空前绝后至今也少有人企及的。

根据晏有龄墓碑的记载,晏有龄(生于1753年)生育七子一女:晏思文、晏思睿、晏思学、晏思益、晏思赞、晏思齐、晏思永和晏氏。晏有龄墓碑明确记载着,晏思赞、晏思齐是“太学生”, 晏思永是“郡庠生”, 晏思文、晏思睿是“邑庠生”(碑文在晏思学、晏思益的头衔处并没有镌刻“庠生”之类的功名,表明晏思学、晏思益两兄弟是在晏有龄死后才戴上“顶子”的)。墓碑记载晏有龄之女晏氏的丈夫吕大同为“生员”。这些记载与民间流传的水井河晏府“七个儿子八个顶子”的传说完全吻合。与晏有龄是儿女亲家的知县彭德棻在写给晏有龄的碑序中说:“亲家四旬得子,而今有七。论其数,胜窦家之五桂;考其贤,近荀氏之八龙。”证实了晏有龄“七个儿子八个顶子”之说确有此事。

在晏有龄的七个儿子中,以晏思赞、晏思齐的功名最高,他俩在最高学府京师国子监读过书。李定达在晏思赞墓的碑序中说,晏思赞“名声达于国家,就太学之班,职位列于议序”,也佐证了晏有龄成就的“七个儿子八个顶子”的美丽传说。

还应该指出,晏有龄家族这种浓厚的读书氛围影响了几代人。传递百年后,到晏有龄曾孙辈时,诞生了县域文化名人晏卓甫。

详情请看:http://bbs.cnhan.com/thread-16386031-1-1.html
 


分享按钮>> 一般群众眼中的社会主义站长殷作斌
>>晏金洲书法——“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