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忠义的晏殊家族(晏金洲编著)

    中华晏氏网 2012年3月16日 晏金洲


清廉忠义的晏殊家族

《中华晏氏通谱》副主编 晏金洲
2012年3月16日

【摘要】晏殊,北宋著名词人,宰相,春秋齐国晏婴后裔。晏殊神童中进士,官至宰相。晏殊家族一时成为北宋江南官宦大家族。后人中进士为官着众多。自晏殊起,后人为官均清廉忠义。其曾孙北宋末年晏孝广抗金救主、南宋初年晏顿复反对秦桧求和、南宋末年高邮太守晏桂山抗元守边、明朝嘉靖高邮卫经历晏锐抗倭战死等皆为晏氏后人及为官者的典范。
【关键词】清廉;忠义;晏婴;晏殊;晏孝广;晏顿复;晏桂山;晏锐
 

看到网上3月13日中共高邮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和高邮市监察局发布的《百家联写倡廉文集》征稿启事,不由想到要给敝姓先贤为官清廉的晏殊家族写点介绍文字。
                       居高位而事节俭 
晏婴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位宰相。他为齐景公辅佐朝政、治国安邦立下不朽的功勋,人 们都尊称他为晏子。
老子两千多年前提出的这些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至今仍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不管是过去和现在,老子的“崇俭”思想都是极其重要的。它凝固在中华民族精神之中,成为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翻开中国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将过人的机智与俭朴谦逊的美德集于一身的人物形象,晏婴可以说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

晏婴,字平仲,后人尊称他为晏子。晏婴出身于齐国贵族,长期居于要职,在当时列国间享有很高的声望。他在个人生活方面一向清廉而俭朴,受到后人的高度赞扬。孔子曾说:“晏平仲真善于同别人交往!人们同他相处越久对他就越加尊敬。”司马迁更是充满感情地说:“如果晏子活到现在,我即便为他执鞭驾车,也感到十分幸福!”
公元前556年,晏婴的父亲、齐国大夫晏弱死去。当时,卿大夫的丧礼是非常隆重的,且不说小殓(为死者穿衣)、大殓(再次为死者穿衣并以尸入棺)、代哭(死者家属轮流哭丧守灵)、迁柩朝祖(将棺柩迁入祖庙停殡)这套繁文缛节,单就送葬规模来看就已十分惊人:送葬时,在前面和左右两侧牵引柩车的人成百上千,为使送葬队伍顺利通过,出殡前常常需要重新拓宽道路,甚至不惜拆除一些重要的建筑设施。这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丧仪,除能维护贵族的体面外毫无意义。为矫正时弊,警醒世人,年轻的晏婴顶住流俗的压力,勇敢地对传统丧仪做了改革。按照礼制规定,为晏弱送葬时应有遣车(装载随葬牲体的送葬车)五辆,晏婴却只安排了一辆;按规定灵柩下葬后主持丧礼者还要请参加典礼的宾客们聚会一番,举行繁琐的拜宾、送宾等仪式,晏婴减掉了这套程序,安葬完毕即刻返回家中,让送葬的亲朋好友自行离去。对这种违背常情的做法,不但当时的人感到大惑不解,就连后来某些儒家学者也未能看出其中的深意。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曾参和有若两人谈起晏婴的为人,曾参称许晏子知礼,有若说:“晏子办理父亲的丧事,仪法草率,简慢宾客,怎算知礼?”曾参反驳说:“你哪知道晏子的良苦用心!当国家混乱无道时,一个君子是耻于礼仪完备的。国家奢侈成风,君子就应大力提倡俭朴,丧仪的简化正是晏子的高明之处。”现在来看,曾参对误解晏婴的批评是完全正确的。

晏婴当然也不是因为对晏弱感情淡漠才简化丧仪。在停殡期间,晏婴身着粗布丧衣,脚穿草鞋,每日以粥代食,夜晚睡在临时搭成的草棚里,下铺粗苫,头枕茅草。这种接近于士大夫阶层守丧规定的仪法连晏氏家臣也觉得过于俭苦,他劝告晏婴说:“您现在已继任为大夫,这样守丧不合您的身份。”晏婴回答说:“只有那些高居卿位的人才算得上大夫。像我这样刚刚继承父爵的人怎敢僭用大夫之礼?”晏婴以这样“低级”的标准为父守丧,除了向世人说明自己简化丧仪完全是为矫正奢侈之风外,还有意同那些不顾廉耻、服丧期间便无所顾忌地纵情声色的贵族们区别开来。
在祭祀制度方面,晏婴也做了大胆的改革。按当时的礼制规定,大夫一级贵族祭祖时应当采用以羊和猪为祭品的“少牢”之礼,而晏婴却自降一级,采用了只以猪为祭品的士级祭礼,而且故意同注重牲体肥壮的传统用牲习惯唱反调,只用一些病瘦的小豚充当牺牲。后来某些旧礼的卫道士们以夸张的口气说:“晏平仲可真是节俭到极点了,他用来祭礼先人的豚肩(猪腿)连小豆(一种器物)都盖不过来,这样的人简直没有器量!”实际上,晏婴对祭祀的改革同他简化丧仪的做法一样,都是从“国奢则示之以俭”的目的出发的。在他看来,不过正则不足以矫枉,只有勇敢地向传统礼仪挑战,用事实说明节俭的意义,才能彻底扫除弥漫在齐国上下的奢侈风气。


                                 晏婴不拆民房
晏子一心治理国事,生活起居从不讲究。他住的房子破旧不堪,门前车水马龙,十分喧闹。齐景公多次劝他搬进一所环境幽雅的院落,晏子每次都婉言谢绝,他说:“这房子是祖上留下来的,我住惯了,这里的一切我也适应了,无须再更换环境,调换新房了。”齐景公见晏子执意不肯也就暂时作罢了。
 一年,齐景公想趁晏子出使晋国,将晏子周围百姓的房子拆掉,为他新建一处新的院落,供这位功勋卓著的宰相享用。晏子得到消息后,立即求见齐景公说:“大王,臣虽身为齐国宰相,对齐国做了一点应该做的事情,但谈不上什么功劳,现在国家并不富有,臣更不能带头享受,倘若大王为了我一人的享受,却去损害百姓的利益,恐怕会引起百姓的怨言和不满情绪,这可不是件小事!”晏子又一次耐心劝说了齐景公,齐景公心里非常感动,于是打消了原来的计划,晏子才放下心来,踏上出使的征途。
 因为国家并不富有,晏婴身为大臣更不能带头享乐,为了他自己而拆民房,损害了百姓的利益,会引起百姓的不满,从而失去民心,所以晏婴不肯拆民房。于公来说,晏婴身为臣子,上有帝王,下有黎民,中有“同事”大家眼睛都看着呢,拆了会有损社稷,失去上中下所有的心,所有人都会排挤他,迟早要下台。他有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可以说是心怀国家,不会做有损国家的事而导致国家发展受影响。于私来说,晏婴所处的时代和他所受的教育有周朝的遗风,他们那个时代的士大夫所受的教育都是“周礼”,都很爱护自己的羽翼,做君子不做小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不让别人戳脊梁骨,是他们的处事原则,有损他个人名声的事他不会做。古代人因为很多事还不了解所以比较迷信,晏婴也不例外,拆民房有损阴德,对他自己和后代都可能不利,晏婴不会做。
                    

                               晏殊信誉的确立
晏殊,祖籍山东临淄,为晏婴之后,其高祖晏墉于唐懿宗咸通十年(公元869年)举进士登第,迁升江西观察判院,任满将进。民攀辕不舍,适胡乡兵变,因占籍高安晏原。其祖父迁居抚州临川。
晏殊为北宋著名词人,素以诚实著称。晏殊生于公元991年,字同叔,是抚州临川文港人(今江西抚州进贤县),他七岁就能作文,名闻江南。在幼年成名之后,晏殊仍然不懈求学,机会就这样悄然来临。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5),命运为晏殊引来了他人生的第一位“贵人”:北宋名相张知白。这一年,张知白巡视江南,有人向他称赞晏殊,张知白立即召来面试,果然名不虚传,欢喜之下,张知白将晏殊带到了宋都开封,把他作为神童推荐给了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
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
  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做官不求“恩泽”

晏殊是北宋时期的词坛泰斗,被誉为“导宋词之先路者”。从史料中得知,他历居显官要职,身历北宋真宗、仁宗二朝,这两个皇帝都曾对他“倍加信爱,受特遇之知”,他做过礼部、工部、刑部、户部、兵部尚书,拜过枢密使,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至宰辅,爵临淄公,可谓权倾一时。当时许多手握重权的达官显宦,例如范仲淹、孔道辅、韩琦等皆出自其门下。当过宰柏的富弼还是他的女婚;至于由他亲手提拔的各级各类官员,更是难以胜数,不言而喻,其官场“关系网”当是既广且密。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晏殊的八个儿子中,竟没有一人仕途显达,当的都是芝麻绿豆大的闲差使。尤其令人诧异的是他那位大名鼎鼎的小儿子晏几道,不仅“文章翰墨,自立规摹”,而且“忠厚耿介,谨守父风”,用现代的话说可算是德才兼备了,但终其一生,却“沉陆于下位”,在沉默潦倒中度过了一辈子。晏殊的治家之道在史书上似乎没有多少记载。但从其“才子”晏几道的境遇来推理,父荣子“贱”的反差如此强烈,我们不难从一个侧面看到晏殊治家之严格、正道。欧阳修在《神道碑铭》中曾经赞颂晏殊说,“其于家严……未尝为子弟求恩泽。”这话当属中肯之言。
史料载:晏殊曾因事得罪过仁宗皇帝,结果“罢参政知事”,挂了个工部尚书的空衔,“下放”到颖州当知州,后又转到陈州。有一天,仁宗皇帝忽然想起了这位外放的“旧学”老师,问宰相:“晏某居外,未尝有所请?”仁宗是说:难道晏殊就没有提出一点个人的要求吗?后来宰相把皇帝的这个意思捎信给了晏殊。照说,这是他自己要求调回京城或者为儿孙“求恩泽”的绝好机会。可是晏殊只是给皇帝写了封“问起居而已”的信,没提半点个人要求。公元1054年,晏殊已经64岁了,身染重病,“以疾归于京师”。这时,仁宗不仅派太医“朝夕往视”,而且准备亲临府第去着望他。本来这又是一个“临终托孤”、为子孙“求恩泽”、谋前途的极好时机,然而他又一次放弃了这个“最后的机遇”,还递上一纸奏文,谎称病势转好,不敢“以疾病扰吾君”。晏殊不依仗皇帝的宠信谋求私利,从这件要就不难“以一斑而窥全豹”,知晓他的全部。
北宋书法家、文学家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著有《山谷集》,他在《小山词序》中就说晏几道很“痴”:“仕途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士语”,“人百负之而不恨”等等。现在看来,应该说这种“痴”是做人的优秀品格。而这些品格的形成,显然是同晏殊注意子辈道德规范教育和家风熏染分不开的。从一些零星的史料中得知,晏殊对子辈的要求是要像自己一样“潜心六艺,玩思百家”,因此也就造就出了晏几道这祥一位才华出众的“一代词宗”。晏几道继承家学,光大父风,同他的父亲一起并称“北宋临川词二仙”,其小令的艺术成就达到了登蜂造极的地步。这不能不是晏殊家教的骄傲。晏殊没有利用职权为儿孙谋求一时“恩泽”,却为中国文学史奉献出了一颗璀灿的艺术明星,他的治家之道难道不是后人最好的榜样么?
联系到当今社会,我们有些党员干部,官位虽然远远不及晏殊,但在为自己和“为子弟求恩泽”方面却是理直气壮地向组织大张口,甚至自己有了权便“一荣俱荣”,安排亲属工作,使“世袭”现象重演,被老百姓称之为“就业官天下”。晏殊是一个封建主义的官吏,能严格要求子女“潜心六艺,玩思百家”,不向皇上求恩泽,值得每一位官员深思!


                    生前清俭,死后薄葬 

元丰元年(1078),晏殊墓被盗,遗骨为强盗所碎。晏殊是北宋名相,生前名声不错,但據《東軒筆錄》記載,死後卻慘遭盜墓,而且盜墓賊更因其墓沒油水,怒而碎其骨。
“寿州张耆、抚州晏元献(晏殊谥元献)俱葬阳翟,地相去数里。有发冢盗,先筑室于二冢之间。自其室窾(kuǎn挖洞)穴以通隧;始发张墓,得金宝珠玉甚伙,遂完其棺榇,掩覆其穴。次发晏墓,有猛兽噑吼兵甲鼓噪之声。盗惧,呼其徒同入,则寂然无响。盗笑曰:「丞相之神,尽于是矣。」及穿榇椁,供设之器皆陶甓为之。又破其棺,唯木胎金裹带一条,金无数两。盗失望而恚,遂麋碎其骨而出。既而货张墓金盂于市,为人擒。伏罪,自言共事。”
北宋宰相晏殊在世时“奉养清俭”(《宋史•晏殊传》),死后也是薄葬。据记载,他葬于阳翟(今河南禹县),那里还有张侍郎坟茔,盗墓人从张侍郎坟得到很多宝物,而在晏殊墓中只有木胎金裹带一件值钱,气得发疯,把墓主尸骨砸碎了,事实证明晏殊是薄葬论实践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厚葬是一种恶劣的风俗,应当大力摒绝。厚葬把人间有用的资财埋于地下,有的化为灰烬,有的腐朽而失去它的实用价值,有的是为埋葬用的,即是明器,这种生产浪费了人力物力,却毫无实用价值。这样糟蹋社会财富,不利于生人的生活,不利于社会物质财富的再生产。因此毁坏物质文明的厚葬作为一种社会行动,可以说是一种社会犯罪,作为一种社会风尚,则是极其丑陋。

在这里我们要和今天把古人随葬品当作出土文物区别开来。古人把珠宝器物埋葬掉是毁弃社会财富,今人将出土物妥善保管,供人们欣赏,是变废为宝,是另一回事。这正是今人的高明处,从而也纠正了古人厚葬的弊病。
           

                          不与秦桧同流合污
  晏敦复在南宋乃是一大名人,他出名就出在坚决不与大奸臣秦桧同流合污。晏敦复(1075~1145年),字景初,临川文港人。北宋宰相、著名词人,晏殊的曾孙。南宋著名正直大臣。少学於程颐,颐奇之。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兼江淮等路经制使。不屈于秦桧等人权势,反对议和。
《宋史•晏敦复传》写道:绍兴八年(1138),宋高宗赵构重新起用秦桧当宰相,群臣争相道贺。只有一个人没有前去,他就是吏部侍郎晏敦复。一位同僚问他:“秦相公复相,是天下之福。唯独您老先生闷闷不乐,为什么?”他长叹一声:“奸人相矣,恢复中原无望啦。”同僚们认为他言过其实。
 秦桧得到赵构重用,大力推行乞和求降政策,有个叫胡铨的官员上奏章乞斩秦桧之头。他立即受到秦桧的打击报复,被贬往“昭州(今广西平乐县)编管”。胡铨想稍迟数日起程,临安知府张澄拍秦桧马屁,“遣人械送贬所”。晏敦复找到张澄,表示强烈抗议。“澄愧谢,为追还”。晏敦复谓人曰:“顷言秦之奸,诸君不以为然。今方专国便敢尔,他日何所不至耶?”
 其后,秦桧在宰相的位置上一呆就是十几年,他杀害抗战名将岳飞,屡兴大狱,株连无辜,迫害与他稍有些异意的人,官员们害怕得不得了,但晏敦复依然却不把他当一回事。秦桧找人传话给晏敦复,说只要他屈从与金人议和,马上给高官做。晏敦复回答说,“吾终不以身计而误国家;况姜桂之性,到老愈辣,请勿复言。”此语后来形成一句俗语——“姜是老的辣”。后“姜桂敦复”的典故编入启蒙书藉《龙文鞭影》中,并且“老辣姜桂”和“姜桂之性”两个成语也来源于此。
 晏敦复侥幸未遭秦桧毒手,与他出身名门之后,皇帝对他还算信任有关。
 

                 精忠报国——扬州尉晏孝广的“晏家军”
 晏家是北宋的开国功臣,其祖先跟随宋太祖赵匡胤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到晏贞姑的父亲晏孝广时已毫无家世可言,以从事农业生产为生,但晏家却仍为乡里所重,晏孝广生得浓眉大眼,虬髯满腮,他武艺高强,嫉恶如仇,他只有一个女儿,于是自幼就对她悉心调教,晏贞 姑小小年纪就已练就一身武艺,尤其善使雌雄双剑,舞动起来,只见一团白光,不见人影,她秀丽中不掩英勇之气。
 中国历来不乏慷慨男儿,也不乏巾帼女子,尤其在大敌当前时。金军骚扰黄河流域一带,各地抗金义旗不断出现,尤以太行山王彦的“八字军”最为著名,他们人人脸上都刻有“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以示抗金决心。晏孝广父女也激于义愤,揭竿斩木,树起义旗, 号召有志之士团结起来对抗金兵,在金军南下,如入无人之境,宋军守将不战而溃,弃城逃跑的情况下,晏孝广的义军曾与金军数度交手,每次都取得胜利,渐渐地“晏家军”的名声在金军中流传开来。原来金军本是要假道仪征包抄扬州的,但由于不想与晏孝广父女领导的 义军遭遇,而改道由高邮,沿洪泽湖南下,进逼扬州。晏家父女侦知了金军的动向,连夜整备人马前往扬州增援,黎明时分抵达扬州城外。这时宋高宗一行正从扬州城内仓皇外逃,准备渡过长江,此时金军已抵达扬子桥的北岸,相距只不过数里,宋高宗身边的卫戍早已成为 惊弓之鸟,各地的勤王之师又还没有赶到,可说晏家父女来得正是时候。晏家义军一面派人护送宋高宗由瓜州南渡,一面摆开阵势迎击金军。两军在扬子桥上相遇,晏孝广一马当先,挥舞长矛,冲到桥心阻挡金兵的进路,晏贞姑挥舞雌雄双剑,冲过扬子桥杀入敌阵,直扑金军先锋主帅。
晏孝广(?-1129)晏殊曾孙,临川文港人。倜傥有节概。自幼好学,夜诵诗书常达旦。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受荐补扬州尉,职主捕盗贼,治绩颇著。金兵进犯扬州时壮烈牺牲。他用生命保护了高宗安全出逃。
      《临川县志》卷二十二人物志 忠义 248页记载:宋 晏孝广 殊曾孙 长躯修髯 倜傥有节 概年十余岁夜诵诗书达旦 未尝辍 政和七年(1117)以荐补扬州尉 尉主击捕盗贼 扬于此时北迩金人南临 大江扼险备敌称要害地 而尉尤不容任 孝广奋然以身先之 携长子湲从事 留次子浩宁家 靖康二年元祐太后如扬州居何 金人攻扬州 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诏刘光世将兵阻淮拒金 光世兵溃走 还粘没陷天长军 高宗仓皇出奔 金奇直迫扬州城下 追至扬子桥 孝广洒泣誓众率所纠士兵御之 今人遂不得前 而帝乘间(乃得)驰至瓜州奔镇江脱虎口(渡镇江得脱) 未几贼势大张 孝广挺身转斩杀伤数十人 竟以援兵不继战死 。(旧志 现祀忠义祠)
             

                抗元守边忠臣——高邮太守晏桂山
晏陶,东南晏氏谱十世祖,晏殊长兄融公之后。字復之,号桂山,秘書丞(来源《四庫全書•文山集》)南宋理宗绍定四年(1232年)徐元杰榜进士第。《东南晏氏重修宗谱》记载载官礼部侍郎,知临安府,一子畿孙。遗存宋诗中有多首写晏桂山,可见陶公当年的声望与人缘,较著名的有同乡文天祥之《挽高邮守晏桂山》及张蕴《送晏桂山赴高沙郡》诗二首
宋理宗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南宋在联合蒙古灭金国后收复位于河南的原北宋领土,最终被蒙古军大败的军事行动。这次行动也标志着宋蒙战争的全面爆发。德佑元年1275年3月,元军兵不血刃占领健康。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统一指挥各路兵马。靖王之师只有从郢州撤回的张世杰部及江西安抚使文天祥的两万义军。
晏陶1232年中进士进入仕途,在宋蒙战争刚爆发的1234年就出任宝应知县,由于治理有方,对抗蒙巩固边疆自有一套办法,阻止了多次蒙军骚扰,保持了边疆的稳定。升任高邮军知军。《扬州府志》记载《宝应县志》官师志 知县 宋 晏陶 江西吉安人。理宗端平年间(1234-1236年)宝应知县、知高邮军。(高邮军南宋绍定元年(1227)至嘉熙元年(1237)的九年间更换14任太守。说明当时高邮作为南宋北疆的重要性和战争威胁性。

《送晏桂山赴高沙郡》就是宋代诗人张蕴于1236年所作:青衫赴阙已三迁,红旆临州不五年。旧吏侉荣从事府,新民迎拥使君鞯。牡丹池馆春融日,莼叶汀洲水涨天。自是边筹谈笑办,归来仍侍玉皇前。另:拦武容台彼一时,溪乡重幸得追随。鸥前心事沧浪影,梅下吟情汗漫期。感慨中年无近别,徘徊明月有相思。殷勤劝醉阳关晓,受尽耶歈只自知。
 我们都知道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救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释义】夜里投奔高邮,迷了路,差点儿陷(于泥沼)而死;天亮时,在竹林中躲避哨兵,遇到巡逻的元军骑兵几十人,几乎无法逃脱而死。到了高邮,置制司衙门(通缉捉拿我的)公文下达了,差点儿被逮捕杀死;在城子河里航行,在横七竖八的死人堆里穿行,(我坐的)船同(敌人的)巡哨船相隔很近,差点儿遇上(敌人而被)杀死;
 奸臣的当道,抗元的失败,文天祥过高邮就想起了忠臣高邮守晏桂山守边疆的意志和决心。想起了国家在危难的时候多么需要贤臣良将。于是作诗一首《挽高邮守晏桂山》:淮南已仙去,桂树郁青青。五马贤声望,三丞旧典刑。邦人多感叹,诸老半凋零。何日持鸡酒,伤心请葬铭。
 

                       抗倭英雄——明朝高邮卫经历晏锐
         我们现在都知道抗倭英雄戚继光,但是在之前的明朝江浙一带的抗倭斗争中,扬州也是经常骚扰的地区之一。明朝嘉靖三十年(1551年)二月十一日,倭寇侵犯高邮,高邮卫经历司晏锐领兵抵御,战至东关牺牲。秋,海水溢没下河田。
        晏锐先祖系晏殊的后裔从湖北麻城于明初入川。四川省内江市《晏氏家乘》二至六卷摘要:锐,字子充,旧抄作大宾公胞弟,官高邮卫。
      《内江县志》卷七(忠义)五十四 记载:晏锐 经历赠通判。嘉靖中锐任高邮卫经历,倭寇至,锐率兵御之,所统皆新募卒,猝与倭遇,遂奔溃,锐陷阵死。一统志案邑志云:庚辰任(水旁加任字)丙辰死事,丙辰乃嘉靖三十五年,庚辰字误当时庚戌为嘉靖二十九年乃合。
     《高邮州志》记载:晏锐,高邮卫经历,四川人。嘉靖三十年(辛亥1551年),以都吏任高邮卫经历司,已巳倭变,锐奉檄领兵御寇时,倭寇方炽,而锐所统皆新练之卒,至东关与贼遇,士卒竞相奔窜,倭兵乘之众,溃败锐死焉,求其尸不获。事闻于朝加锐一秩,荫其一子入监读书。
        扬州人几乎都知道扬州城内的双忠祠(坐落在双忠祠巷,内祀南宋抗元英雄李庭芝、姜才。20世纪80年代建琼花路时,连同双忠祠巷一同拆除,原址即今文昌中路百盛商业大厦所在地)。对坐落在城东沙口境内的双忠祠(内祀明朝抗倭民族英雄晏锐、朱裒),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明朝中期的嘉靖年间(1522-1567),倭寇曾三次侵扰扬州。沙口双忠祠中的晏、朱二人,就是在第二次抗击倭寇侵扰的战斗中壮烈殉国的。明嘉靖三十五年(1357),倭寇第二次侵扰扬州。他们从镇江渡江入沙河至扬州东郊登岸,沿途烧杀掳掠,焚劫城外店肆及民居近200家,杀死或淹死百姓数千人。时为高邮卫经历晏锐、扬州府同知朱裒率部同倭寇激战于扬城的东郊,重创倭寇,斩杀倭酋人,击毙倭寇甚众,夺回许多被掳男女及牲畜,倭寇败退。不久,败退的倭寇再犯扬州,朱、晏再度奋力迎战,双双战死于今沙口村境内王巷口以西,但倭寇也因伤亡惨重而败退,扬州城得以保全。朝廷为旌表晏锐、朱裒之功绩,追赠晏锐为府制、朱裒为右参议,并就地立祠祀奉二公,赐额“双忠”,即双忠祠。祠原址在今沙口村陈家组板凳树(今曲江小商品市场以西附近)。1950年,该祠因年久塌毁而被拆除,现已无存。
 

                      高邮晏氏家族系晏殊后裔

         高邮晏氏久敬堂始迁祖丑第公据晏氏家谱记载为明朝初年洪武-永乐年间钦命都指挥官,明初由苏州阊门来高邮。据高邮晏氏始丑第公20世孙晏金洲考证,丑第公为江西临川晏殊后裔。高邮晏姓已历22代人,据今约600年。始祖发祥地明朝高邮州界首镇晏河——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周山镇双河村晏大庄。丑第公生两子:荣公和福公,荣公为永乐年间举人(——据四川《内江晏氏家乘》记载)。
        2011年8月,中华晏氏族谱编纂委员会将乾隆三十二年刻印的《东南晏氏重修宗谱》在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再版发行。


 


分享按钮>>《北宋三相与东台西溪》晏殊墓在泰州?
>>颍州西湖与晏殊家族三进士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