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氏网新闻】晏殊故里活动预告

    中华晏氏网 2013年12月8日 晏发根


晏殊故里将于2013年12月22日举行隆重的晏氏家庙大修竣工典礼暨晏殊文化交流会

 

     在全国晏氏宗亲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晏殊故里沙河村的晏氏家庙大规模修缮历时一年多,耗资近百万,已经全面竣工了,将于2013年12月22日举行隆重的“晏氏家庙大修竣工典礼暨晏殊文化交流会“,届时欢迎全国各地晏氏宗亲代表前往参加庆典活动。
    晏殊故里沙河村座落在抚河中下游东岸江西省进贤县文港镇西北部,依山傍水,风光旖旎,自古素有“七星伴月”之称。晏殊故里沙河村有着1100年悠久的历史,是东南晏氏祖居地。2012年12月列入了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从这里繁衍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晏氏子孙,占晏姓总人数80%以上。千百年来,从这里走出去的晏氏子孙,考取进士、举人者有三十多人,在朝廷为官者有一百多人,出生在沙河村的北宋宰相、著名词人五世祖晏殊、著名词人六世祖晏几道、正直大臣八世祖晏敦复就是晏氏家族的光辉典范。
    晏殊故里沙河村目前有二千多人,四百余户。村中有标志性建筑晏氏家庙和富有传奇色彩的晏殊神童古井。全村还有完整的明清时期砖瓦建筑九十余幢,这些房子大门上方大多有古人题刻的门楣石匾,记载着晏氏先祖齐国宰相晏婴、北宋宰相晏殊到南宋反对秦桧议和的吏部尚书晏敦复等的光辉事迹,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村东有仁宗皇帝御赐“江山第一楼”,北宋名臣,著名文学家范仲淹曾为此作过楼记,由于历史变迁,毁于兵燹。村西有座晏公神庙,由于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的原因,现只存遗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建一座小庙祀拜先灵。
    晏殊故里沙河村,标志性建筑是晏氏家庙。《宋史•礼志十二》:“庆历元年,南郊赦书,应中外文武官并许依旧式立家庙”。晏氏家庙就是在这种特定条件下兴建起来的。晏氏家庙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由于当朝重臣晏殊功劳有加,仁宗皇帝御书“衮绣堂”予以褒奖。乾隆三十二年(1767)《重修东南晏氏宗谱•郜公肇基沙河地舆图》里画着御翰衮绣堂的屋基图。到了清末光绪、宣统年间,沙河村工商人士晏老五举全家之财力在原晏氏家庙的基础上进行扩大重建,金碧辉煌,美轮美奂,面貌焕然一新。并请日本留学生、当地名流、著名教育家桂瑞藩题写“晏氏家庙”四个门头石匾大字。书写时,在“氏”字右上角多加一点, 以示非同凡响。
    晏氏家庙和晏殊神童古井是晏殊故里唯一保存下来的两处历史文物,千百年来见证着晏氏家族的兴旺和发展。
    晏氏家庙,几经修缮,历经千年,现占地面积达300多平方米,是典型的以砖木结构为主体的江南建筑。家庙内柱子主体颜色为红色,以示子孙兴旺发达。大门口有一副十分醒目的对联:“笼内参芩收富范,门前桃李重欧苏”。 特请进贤县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黄桂良书写的, 指的是晏殊得意门生,当朝名相富弼、范仲淹、欧阳修、苏舜臣。房屋为一联前后两进五间,座北朝南,地面北高南低,中间有个天井,井通天宇,上接纳日月雨露,下通透惠风瑞气。前屋进大门木梁上东、西悬挂着二块“文元”的匾额,意为进门读书中进士。后屋靠天井前排有块“声蜚翰院”大匾额,后屋中间有二方红底镀金匾额,一为“进士”,一为“都谏第”。后屋中堂匾额为“衮绣堂”,是宋仁宗皇帝特敕。由中华晏氏族谱编纂委员会晏春林会长书写,两旁有一副黑底镀金的对联:“狐裘风不改,姜桂性尤存”。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所撰,由其后裔进贤县文所馆长文先国书写,写的是齐国晏婴廉政和南宋晏敦复反对秦桧议和。中堂神龛供奉的是北宋宰相、著名词人晏殊的雕像,肃目长髯,仪表堂堂。

联系人:晏发根  手机:13155818588    晏路华  手机:13803520329

 

 

                        江西省进贤县文港镇晏殊故里理事会
                              2013年11 月26日 

 


分享按钮>>合肥庞氏宗亲联谊会成立视频
>>燕氏名人故地(18):十朝古都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