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氏文化古迹】牛华溪晏公祠

    中华晏氏网 2015年1月21日 网络


   晏公祠曾经是牛华溪最富有盛名的一处景观,是盐政专家晏安澜谢世后,牛华溪人为追思他的功绩而为他修建的祠堂,位于今天的牛华中学山上,上书“有功于名则祀之”七个大字。我上高中的时候就在那里读书,人们都叫他工字厅。
  说起晏公祠,当地人都会带上强烈的情感色彩,这种色彩绝不是考古学意义上的历史,而是盐业文化的延续,含有太庞杂的意蕴,研究牛华溪的盐业文化,晏公祠实在是值得分析的一枚标本。
   翻阅《晏安澜先生年谱》,我们知道1914年的四川,盐务混乱,尤以犍乐盐场为盛,而63岁的晏安澜治盐的声誉深得民国政府的重视,便请他出山,担任四 川盐运使。应该说晏安澜入川主政的时光,是他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光,这是我所关注晏安澜的原因,我之所以对晏安澜入川的时光作历史的还原,是想言说牛华溪丰 富的盐业文化更为隐秘的意蕴。
  对历史中的文化进行思考和言说,这种思考和言说如果只停留在考据历史的真实性的层面上,就无法涉及晏安澜的价值层面。晏安澜从四岁开始认字,十岁时到距家10余里的程西园学馆读书,尽管山高坡陡,行路艰难,但他风雨无阻,从不缺课,加上他勤奋聪慧,深得老师喜爱。
   艰苦的学习环境,锻炼了晏安澜的意志,培养了他为人朴实的性格。同治五年,其父又送他到以孝廉著称的潘家亭那里读书,由于成绩优秀,受到陕西学史吴清卿 的赏识,推荐他到三原宏道书院深造。光绪三年,晏安澜进士及第,先后出任户部山东司主事、盐政院院丞、四川盐运使等职。
  晏安澜的生命旅程包含 着继承、吸纳、发挥、弘扬的意味,从价值标准上看,传统的权力结构从正面促成晏安澜人生理想的实现。晏安澜的家乡原本是穷乡僻壤,在那里有“斗米斤盐”的 说法,也就是说老百姓食盐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正是权力的良知,在他从事盐务之后,如何紧紧地统摄全盘,从而达到国裕民便,成为晏安澜生命的内容。
   也许是承传性的一种定势,入川后的晏安澜大量钻研唐代刘晏盐法和清代于文成盐法,研究各种盐法实施的利弊,通过大量的知识累积,写出了《盐法纲要》。中 国的传统知识分子,一切社会活动都以“修身”为基础,晏安澜步履维艰的盐务整肃,让我们看到他在追求自我完善的路途上那不易的坚守。
  我想牛华 溪人不会忘记以天下为己任的晏安澜,在重塑盐业文化的当下,对晏安澜圣人意识的误读,就是对牛华溪盐业历史的直接戕害,让我们无法触及到盐业文化背后的东 西。从言说牛华溪的角度来看,牛华溪盐业资源非常丰富,但当时北洋军阀向欧美烈强“善后大借款”作为偿付本息的担保,那些烈强为了监控我国盐政,在全国各 地遍设盐务稽查所,牛华溪也不例外,碉堡山上的洋房子可以作证。
  应该说,晏安澜是川盐发展壮大的直接承坦者,他能将所学的知识发挥出价值的有 效性,晏安澜入川之后到各盐场巡查,为了避免盐场官员、灶房老板迎来送往,他经常头顶晨曦或身披暮色赶路。中国传统的人际关系始终是一种紧密的纠缠关系, 而晏安澜的所作所为有一种清醒,他不是按别人的标准来改造自己。记得有一次,他从牛华溪到犍为,天不见亮就通知属员启程,为的就是避免劳而无功的迎送,当 他们的行船已经走了很远,牛华溪的灶房老板们才赶到渡口,燃放鞭炮表示欢送。
  如果说,牛华溪的灶房老板们高规格的迎送晏安澜有讨好官员之嫌, 我认为是不准确的。迎来送往本来是俗的东西,是大众层面的东西,而牛华溪盐场的灶房老板们想法是那样简单,那就是感恩。晏安澜在牛华溪调研期间,对犍乐盐 场的利弊洞察无遗。他说,犍乐盐场的盐井分散,要因地制宜地制定产运销并重的措施。于是,晏安澜大胆改革,设公桓集中散盐,设运盐公司负责专卖,改官运为 商运,以期得到产有所归,近无积盐,远无淡食的目标。
  这就是晏安澜,这就是牛华溪人敬重晏安澜的所在,他以严谨的口吻提出了川盐的弊害,又为川盐指出了一条出路。对于晏安澜在牛华溪的历史,我是无法穷尽的,但我又不愿断章取义,随便删改历史本身,只好将老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记录下来。
  1916年袁世凯死后,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兵事相持,晏安澜虽已高龄,仍以国事为重,锐意改革,整治川盐,我依稀记得蔡锷将军给晏安澜的来电,“今之蜀土非公莫治,今之川盐亦非公不能振。”是的,晏安澜在川任职期间,牛华溪民众常常感激地说:“我辈食德受恩”。
   对于晏公祠,我真的不想故作高深地发表一些历史的观点,因为晏公祠本身就是一处历史的景观,隐伏着晏安澜一生归结性的造型,而今天的晏公祠已不复存在, 变得面目全非,再也找不出传世的痕迹,然而,我可以简洁、准确、生动的说,晏安澜的精神是可以传承的,是牛华溪人奉为经典的东西。为故乡立言,顾不得冒犯 晏公,我期待着历史迷雾所笼罩的牛华溪再现真身。


分享按钮>>【侯氏文化古迹】世侯总会四川筹备分会讲话
>>【顾氏网新闻】一本县志与姓氏追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