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标题
搜索作者
搜索内容
登录
|
注册
中华柴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柴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华阳故城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已阅:3626 / 回复:1(楼主)
华阳故城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周为华国都城,春秋时期是郑国的一个重要城邑。平面呈南北长方形,周长约2300米,面积36万平方米。
华阳故城位于新郑市区北20公里的郭店镇华阳寨村一带。华阳寨位于古城内南部,由东墙起向西过西墙占压城内遗迹及南墙全部和部分西墙基址。华阳寨小庄位于城内东北部,紧邻北城墙东段。部分民宅坐落在北墙之上。东城外临深沟。北墙西端自新郑路东约108米处,由西向东全长约540米,墙基宽30-40米左右,高10-14米,墙体现存三阶梯状,最上处宽1-3米。中部偏东内折,长约210米,其中间有缺口长约30米,疑为北门,现为近代路。北墙东西两端和墙中间外侧各凸一马面,由西向东;一号马面位于城北墙与西墙拐角处,下端长约19-21米。上端长16-18米,宽7-11米,高约14米;2号马面位于中部,下端长35-40米,前宽36米,现为3台阶状。最高处达20余米;北墙与东墙拐角处3号马面破坏较严重,高不足10米,外凸长约5米左右,上宽4米左右。北墙东段上宽1-2米,局部宽0.5米。且地面墙体较窄,水土流失严重。北墙外护城河宽约8-10米,虽有淤积,但明显低于其北侧地面。 东墙自北墙拐角处向南,总长670米,中间有120米长的城墙向内折40米。城墙高2-4米,墙基宽30米左右。东城中间有一马面,马面下端长29-33米,前宽25米。上端长25-28米,宽17米,高8-10米。马面南端城墙略高,高4-6米,城中间有深沟约50米,自城外伸入城内。沟南保存城墙72米,高6-8米,上宽4-5米。其余仅存墙基。南墙自东南墙角向西至西南转角处,全长约502米,被华阳寨村民宅占压,仅存墙基。在南墙清真寺前约11米处为南门遗迹,曾出土“古华邑”青石匾额。西墙全长763米,中有250米长城墙内折50米。墙高9米,墙基宽30-40米。城墙北段有一马面,下端长27-36米,前宽30米,上端长25-28米,前宽24米,高约9米。南段150米城墙,被华阳寨村民宅占压。西墙外护城河隐约可见。华阳故城内北高南低。群众在平整土地时发现有建筑台基、灰坑、水井等遗存。城内外不断出土战国时期的陶器和铜镞等遗物。在西城墙缺口处,曾发现许多人骨,似是古代战死者的遗骸。华阳,据《帝王世纪》说:“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由此可知,炎帝生于有熊国的“华阳”。著名考古学者唐兰在《西周青铜铭文分代史徽》中说:“华,地名,在今河南密县(今属新郑),西为嵩山,是夏族旧居,所以华即是夏,中华民族起源于此。”又据《读史书舆纪要》载:“在县北四十五里,亦曰华阳亭。古华国。史伯谓郑桓公华君之土也”。《史记?周本纪》载,周赦王“四十二年(前273年),秦破华阳约” 。《史记》韩釐王“二十三年(前273年),赵、魏攻我华阳,韩告急于秦......八月而至,败赵、魏于华阳下。”《史记?白起王前翦列传》记载:“昭王三十四年(前273年)白起攻魏,拔华阳。”由此可知,西周已有城邑,是古华国都城。华阳故城春秋属郑,战国归韩。秦灭六国后堕城毁门,华阳古城遭到严重破坏。隋代伊斯兰教徒入住城内。唐以后对城墙整修,局部增高并增加马面设施。宋时,相传周世宗柴荣女柴郡主每年前来祭奠其父,都在此城内卸下佩饰和凤冠,换上素服前往。因此,华阳城又叫卸花城。清咸丰年间华阳寨村建清真寺,整修南门,门上刻青石匾额“古华邑”。华阳城自古就是很重要的城邑。
作者:平阳郡柴氏 (2007/3/28 7:07:59)
回复此贴
回复:华阳故城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 1 楼
我也是华阳寨的o(∩_∩)o...哈哈
作者:125.41.71.* (2008/6/17 19:34:07)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 每页5条 当前1/1页 [
1
]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
9
人 会员
0
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
查看全部(9)位游客
+
(全部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
中华柴氏论坛
执行时间:210.9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柴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
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