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连氏族源流
- 中华连氏网 2009年7月16日 连敏
关于上党连氏的研究,上党人是从1986年开始的。当时,著名学者、原《人民日报》记者连云山等,受原国家侨办主任连贯和新加坡财团连赢州老先生的委托,专程来长治调查上党连氏的现状和来源。陪同调查的有襄垣县原经委主任连丙收、晋城党校教授连德先、长治市化工局原书记连书文、县史志办连磨纯及县原文博馆馆长李天保等。在调查中,南丰沟原支部书记连兴华献出了襄垣县民国二十六年合修的上党《连族谱牒》,当时我只负责后勤服务工作。
1987年2月,连云山老先生根据调查博采史实,写出了《中国大陆连氏族源流考•山西上党连姓氏族源流考(一)》,随后他又出台精论之作《三千年亲情一脉传》。两篇专著如石破天惊,震撼了中华大地上所有的连姓村落,为连姓在全国族人中的讨论拉开序幕。
进入九十年代初,广东省龙门县永汉中学高级教师连敏宗亲积十五年的心血,收编了广东、福建、江西、山东、陕西等地的家谱,编出了《上党连氏族谱集锦》和《续集》两本。
1994年11月3日,长治十三县(区)的族人在襄垣县召开了上党连氏宗亲联谊会,正式成立了“古上党连氏研究会”的民间组织,刻了会章,起草了《章程》,成立了基金、监督、编辑委员会。
1995年,中国原《北方电视台》派记者王有名、梁光芝专程来长治调查上党黎、连两姓的来源及历史情况。长治市派原市委办公厅办公室主任连玉林陪同考察,我同连磨纯等作了详细汇报,从而达成共识,并提出今后考证之要点。
九十年代末,福建省龙岩中学高级教师连均文宗亲经十几年的奔波,继连敏之后,出版了《中华连姓》和《续本》两本专著。把全国南、北、东、西十七省八十一县(市)的族谱要点及姓氏来源收编、整理、归类,并加以阐述。另外,连均文宗亲在闽台姓氏源流研讨会上作了题为《上党连氏派系及源流考》的发言。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他的两本书里,连续转载了厦门大学教授连心豪宗亲的两篇精彩论著:《闽台连氏源流考略》和《闽台连氏源流继考》,在他的论文中首次向世人披露连横(连战祖父)家藏的《上党氏纂连氏族谱》及连横手稿《台南连氏家乘》以及连战父亲连震东所作的《连雅堂先生家传》和郑著《民国连雅堂(即连横字)先生横年谱》中的要点,肯定了上党与福建、台湾连氏的内在联系。
2005年在上党连氏后裔连云山、忻州连旭升同福建连均文宗亲的努力下,创办了《中华连姓》季刊,开辟了连氏研究的新天地,提供了百家争鸣的理论场所。
三月底,襄垣县委统战部李海保部长受长治市委、市政府的委托,要求我提供有说服力的上党连氏资料,我在力不从心之时无奈受命,以《连姓祖宗册封上党,襄垣阳泽河是中华连姓发源之地》为题,把自己收集的《上党连氏初考》材料,进行了摘要和简述,并交市委统战部赵志中部长收作参考。
四月上旬,长治市委、政府请山西省文物考古专家陶正刚研究员来襄垣文物博物馆拓片,安排实地进行考察,并与相关人士进行了学术交流。专家的鼓励、连战的“和平之旅”,激起自己重温上党连氏的考证之事。出于一种责任感,仅把自己才疏学浅、偏瘫在身、秃笔之拙忘的干干净净,斗胆以浅析为题,向大家提供一些思考和分析,以抛砖引玉之用。
(一)
祖宗居住的国家称“祖国”,得姓始祖起居的地方叫“祖籍”,三世至五世居作之地(或出生之地)为“籍贯”。虽然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中国人,统称自己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但在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里,现保留的姓氏就有三千多个。何姓无源,何氏无根。虽然有鼻祖、始祖、远祖、近祖、开基祖之分,但只要追寻到始祖,就是本族的荣幸。
连姓,汉族,“齐大夫连称之后,又是连氏改为连,望出上党”。《通志•氏族略四》和明代凌迪知所撰的《万姓统谱》等都是这样说的。全国的专家、学者均以此作为定论。收各省、市的大部分家谱中均以“大始祖连称”为记载。上党连氏的发祥地,襄垣县民国二十六年合修家谱序中有:“祖以前如齐之连称”之说,黄楼壁村《雨么传》中有“但传为春秋时齐大夫连称之后”之说,南丰沟旧谱序中有“列国有所谓连称者”之言。那么,连称与上党连氏有无关系?《通志•氏族略四》和明代凌迪知所撰的《万姓统谱》为什么说:“连姓,齐大夫连称之后,又是连氏改为连,望出上党”,这很难自圆其说。
要想把连氏的溯源、开宗、发祥之事搞清楚,我认为:必须根据正史和其它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史料为依据,去研究、分析中国姓氏的起源、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全过程,才能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虽然,“天下最不可信之文籍,厥为谱牒”,但“不可不信又不可全信”。在中国古老的文化长河中,不少有高水平、渊学识之作的《家谱》,曾为官方承认并列为《氏族志》之脊梁,族牒之楷模。所以,连敏、连均文宗亲呕心沥血收集的十八省南北东西各方家谱,有不少还是可以吸取其精华的。如果再能准确破译古老的先人石碑,以“姓氏理论为切入点”,连氏的研究就有所前进或有所突破了。
连称既然榜登《左传》,那么,首先我们应了解《左传》是怎样类比《春秋》的。《左传》、《国语》为春秋时鲁国的一个史官左丘明所作。比《春秋》多写十三年(从公元前722年——前468年)共255年的历史,他广收博采、内容丰富,超过《春秋》的简单叙述,不象《春秋》那样隐晦,让后人去发挥什么“微言大义”。它是历史上较早的、系统的、有次序的编年记事,大都可信、可靠。
连称,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685年。《左传》记:“庄公(鲁庄公)八年,齐候使连称,管至父戌葵邱”。《史记》载:“齐襄公十二年初,襄公使连称、管至父戌葵邱,瓜时而往,及瓜不代,故此二人怒。因公孙无知谋作乱.连称有从妹在公宫,无宠……。而无知、连称、管至父等闻公(襄公)伤,乃遂率其众袭宫。”无知入宫,求公不得,或见人足于户间,发现乃襄公,遂弒之。而无知自立为齐君”。公孙无知自立为齐候,曾立连妃为夫人,连称为正卿,号同国舅,管至父为亚卿。《东周列国志》有此描述。
按《史记》记载:公孙无知是齐厘公的同母弟夷仲年之子。仲年死后,厘公很爱其侄子公孙无知,“令其秩服奉养比太子”。周桓王二十三年(公元前697年)厘公卒,太子诸儿立,是为襄公。“襄公为太子时,尝与无知斗,及立,绌无知秩服,无知怨”。齐襄公上台后,荒淫无道,与其妹文姜乱伦,冷落连妃。周王知此事,把王妃下嫁于襄公。襄公无改,王妃因此而气劳病疾,不及一年身亡。文姜的丈夫就是鲁桓公,闻此丑闻,心怀不满。文姜又将鲁桓公不满之意告襄公,于是有了齐襄公醉杀鲁桓公一事的发生。鲁庄公八年(公元前686年)“襄公自败子突,放走卫公子黔牟(周王女婿),诚恐周王来讨”,才使连称为将军,管至父为副领兵戌守葵邱。这就是连称榜登《左传》、列入《史记》的一段真实历史。
正因为他生活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按姓氏研究理论上讲,正是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史官编撰了一部《世本》,包括《左传》作者左丘明的《颜氏家训》在内,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春秋末年诸侯、大夫的姓氏、世系、居(都邑)、作(制作)等史实。连氏“望出上党”由此而来。可惜原书在宋代散佚。但此书毕竟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一千四百多年,它无疑在中国姓氏文化中,给后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从残存《世本》的部分资料看,春秋时期,我国曾出现过一千多个“氏”,到了战国时期,有些“氏”开始与“姓”融合,所以,又是“连氏改为连”之说的依据。
“姓”是表示有血缘关系的世系同族称号,起源于母系社会。“氏”则是同姓衍生的分支,起源于父系社会(俗称血统关系)。夏、商、周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妇人称姓,男子称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所以《左传》说:“天子建德,因生而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以分封土地而称氏)”。后人(卿、大夫等)便作为族号,担任官职而世代有功者,就以官为族号,此外,也有以采邑为族号的,这里的族号就是“氏”。“上党氏”由此而来。
《国语•楚语下》说:“民之彻百官,王公之子弟之质能言能听,彻其官者,而物赐之姓,以监其官,是为百姓”。这就是说,虽然原姓氏之分到春秋时,已出现混同倾向。但西周时期“国君无氏,不称氏而称国。卿、大夫及其后裔,则往往以受封的邑名为氏”的一套规定,仍遗存有较大的影响。称公恰恰生活在这个从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的春秋时期,他的得姓、命氏、仕官、封邑的研究,也就更加有理论依据了。
春秋,历史上也称“东周”,是从周平王东迁开始的。按《简明中国通史》讲:“春秋时,公、候、伯、子、男是等级的爵位”。所谓君、卿、大夫、士是各人的行政职务。爵位由天子所封赐,职位也是由上级授命。卿、大夫依其爵位和职务,一体传袭;只有其一子继为卿或大夫,承袭其职位和领邑,继大夫者,为其奉祀的祖先。这在春秋时的宗法上即所谓“别子为大宗”。所以宗法上说:“继王者,继国君者,继大夫者,百世不迁”。士是最低层贵族,“继士者,五世则迁”。这个时期在宗法的系统内,或立其“大宗”、“小宗”的祭法,即所谓“致邑立宗”。
鉴于以上陈述,再分析福建省现为连氏望族之地的惠安县原山腰乡坝头村的《族谱》,以下简称《坝谱》。广东省连姓先登之地的原龙门县龙江镇岭嘴八岭旗村的《族谱》,以下简称《龙谱》。是怎样写的:
《龙谱》记:“溯念吾祖实属姜姓,(?)周朝姬庄王元年丙辰岁(公元前725年),赐姓连称公。于齐国山西上党郡潞安府潞城县为食邑”。
《坝谱》记:“凡连姓均连称公后,(赐立姓于公元前893年鲁庄公年间)。我祖发源于山西上党郡(今长治北),传芳河南固始,唐末,始祖恺公携母入闽,初居闽侯(今福州)”。两谱出自福建、广东,它代表了福建33县(市)和广东22县(市)连氏的同祖(连称)同根(山西上党)同脉(一脉相承)同宗的上党氏在南方的《族谱》实记。同时,两省又是江西、四川、湖南、湖北、台湾、澳门、东南亚各国连氏的第二发源地,虽部分时差需再考外,其中赐姓、封地都于春秋的“致邑立宗”以及“以出生赐姓”、“以物赐姓”、“以地望名贵贱”的姓氏理念完全吻合,有理论依据,合理可信。
鉴于上述史料和《族谱》的分析,可以初步定论为:称公赐姓连氏应该是在东周平王宜臼和其孙辈周桓王林(公元前719——696)及东周第三个国君周庄王佗(公元前696——682)其间的37年之中。受命齐国大夫和从妹为齐襄公之妃(齐襄公未娶正妻,只有偏宫连氏)应是周庄王所为。如果以上分析可靠,那么,周庄王在他的领地上册封(或口封)上党为齐大夫连称的食邑之地(也叫采邑),也就无可质疑了。所以说:连称“葵邱著迹,上党开采”完全有理论和事实的依据。
(二)
连称册封上党为食邑(采邑)能不能站住脚,还需要准确地破译原上党(现襄垣县)出土的大唐初期《大周故飞骑尉连府君墓志铭并序》和《大周故之大夫连君墓志铭并序》两通石碑作为佐证,引证上述结论也就更加可靠。
两通墓志铭石碑,一通是清•嘉庆年间出土,另一通是1998年出土。第一通石碑,主要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公元627——649年)为唐王时,上党襄垣县阳泽河村连简在朝担任李世民“飞骑尉”武官,“秩从六品,朝会则周卫阶陛敕宣入巡幸则夹驰道,衣五色袍,乘六闲马”。上党远祖连简生于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死于唐永昌元年(公元689年)。祖父连愿,北齐时任太原县令。其父连公,隋初任汴州博士,迁洛阳参军。此碑铭共2925个字,从史学和书法的角度去分析,应属名人之书,高人所撰,出自官方。是一部浩撼华夏的官修连族史书。
汉代,我国的姓氏体系已基本上确立下来。西汉史游的《急救篇》里就出现:宋延年、郑子方、卫益寿、史步昌、周千秋、赵孺卿……这一百三十二姓,史称汉代“百家姓”。东汉末年,王符《潜夫论•志氏姓第三十五》和应劭《风俗通•姓氏篇》都收录了当时的数百个姓氏,并注出了来源。所以从汉代以后在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下,出现了姓氏的族谱和家谱。公元220年,曹丕嗣位当了魏王,根据家世建立九品中正制度,作为魏晋南北朝到隋代统治者选拔官员的重要制度。由此产生官方主持制定家族谱系。北朝颜之推作《观我生赋》自注说:中原士族随晋元帝(公元317——323)渡江有百家,因此江东政权制定了《百家谱》。
晋孝武帝(公元373——396)时,贾弼之祖孙三代传谱学。贾氏《士族谱》抄本藏于官府,由专人掌管,并有谱学专家来鉴别真伪。
到唐太宗李世民时,为树立关陇新门阀,压抑山东士族,组织重修《氏族志》,于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正月把《氏族志》颁行天下,其收氏族二百九十三姓,一千六百五十一家,分为上、中、下三则,每则又分为上、中、下三等,共计九品。
这个时候,连简16岁,到他卒时《氏族志》在大唐流传了五十年。他的父亲、祖父以及上党连氏族人和有识之士不能无人涉及,也不可能无人知晓。连简担任飞骑尉的时间大约在22岁到27岁之间。(李世民去世为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此后连简的38年时间,该对这二百九十三个姓和1651家,姓分三则、三等、九品有所知或有所察觉。或者在他去世后,一个官宦之家才能有朝廷内部责令史官撰写此精致的墓志铭石碑。这也是历史的常规。
这块连简墓志石碑,在首段写:“原夫后稷发于台原鲁郡开于连族周文王之宝裔鲁元子之胤绪祥诸史册可略而言矣”。
铭言其一写:“后稷之苗,文王帝子德一隆基,通三命氏鲁郡浮祯连休,荐祉冠冕相望簪裾曳履。”
前后两段话共67字,深奥难测,寓意深藏,就自己的水平只能粗浅地理解为:
后稷原本是周族的祖先(姬姓),传到文王时建立西周。文王的子孙世袭其帝位:文王子发(周武王)平定天下,“首封姜子牙于齐,周公旦于鲁。因周公旦不就封,留佐武王。又践阼代成王行政当国,而使其子伯禽就封于鲁。”“隆”是古地名(周代鲁国有邑名隆);“后稷”的母亲是姜原邰氏。“三命氏”是指如同鲁国佐戴、武公、宣公三命兹益恭,然后有“孔”姓,自称“圣人之后”。称公由于高官辅助,贵族出生,再加上休戚相关的推荐,有了封大夫的机遇,所以首领吉祥得姓连。至于其中原因,如同带在鞋上,鞋在脚上,脚在腿上,腿在身上和簪在发上,发在头上,头在身上的道理是一样的。不必尽述,意在考连族之由。
所以,上党《族谱》说:“乃知氏原周鲁系,出伯禽矣,是东野氏之比意”。(东指鲁东有孔姓)。但真正的东野氏是指:东周时,伯禽有子名鱼,封东野(地名)为食邑,故称“东野氏”。
如此说来,连姓的渊源就很明显了: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史记》载:“后稷有父名高辛,高辛,黄帝曾孙。黄帝生玄嚣,玄嚣生娇极,娇极生高辛,高辛生后稷”(后稷为周族始祖)。
周族的世系为:后稷——不窟——鞠——公刘——庆节——皇朴——差弗——毁渝——公非——高圉——亚圉——公祖类——大王亶父(古公亶父)——季历——文昌(周文王)——武王发——成王诵——康王创传十世至周平王宜臼,春秋开始亦称“东周”。
周公旦为文王之子,武王的兄弟,成王之叔,鲁公伯禽的父亲。他一辅三朝,功高盖世。其子伯禽就封在鲁,为鲁侯之第一。故称鲁元子,所以说,连姓是从周族世系中衍生出来的分支,东周王赐姓连,受命为齐国大夫,册封上党为食邑,上党才有了连氏。所以说,上党连氏为周文王之宝裔,鲁元子之胤绪(后代)。这如同周公旦三子伯龄受封于蒋(姬姓古国)今河南固始县;周公旦堂弟(虢叔之子)受封于下阳(姬姓古国)今山西洪桐县东南;周公旦又一子封胙侯(今河南滑县附近),其后改姓作……等都是一样的。
同连姓一样,从周朝王室姬姓和同姓国鲁、卫、晋等国中衍生出许多姓氏,约以百计。如周、王、刘、杨、文、武、闫、宣、霍、关、尹、史、田等。
由此可见,称公得姓在鲁,当官在齐,封地在上党,可成定论。(连姓的源流为:周公旦—鲁公伯禽—连称)。它和史料中的大部分记载相吻合。从此说明,连称在齐国做官并不是齐国人。同时,它从另一个侧面,也解释了上党连氏南迁北移时,为什么“传芳固始”、“洪洞至家”的道理。
另一通1998年出土的墓志铭石碑,在连简墓南六公里的南田漳村倪家坡下,两地统属桃林山下,主人是大夫连桂馥,字兰芳。生前任过东光县令、桂州司马,亦称“隋官改邑原鲁郡因官兹焉”。连桂馥祖母舅,历史上曾为晋大夫赵郡之后。卒于“万岁通天”,即公元697年。比连简晚九年。此碑416字,多有武则天造字显于字里行间。
(三)大周故飞骑尉连府君墓志铭并序》,按《唐飞骑尉简公事略》和《飞骑尉简公墓表》的解释:“嘉庆年间塌出,道光辛卯冬(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冬),知县张饬为连族封志植树,因为文以表其墓,碑文见后,光绪间,知县沈因,上宪访求唐魏古刻,将志石取出,刷印多张,存石于漳川书院。”
“序十六行,铭七行,不著撰书人名。连简死于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八月二十日。其妻张氏,南阳西鄂人,死于万岁登封元年(公元696年),也是万岁通天元年(一年俩年号)八月七日。合葬于襄垣县城西一十五里纯孝乡之第平原里也。”
《事略》未注明谁写,《墓表》标是襄垣知事张力卓撰。他们虽然推原解释过碑文的含义,但只作了部分交待和解说,并提出了几点疑虑,未理其深刻含意。
为深刻破译《墓志铭》的真实内容和一千三百多年来人们对《碑文》所存的疑虑,防止误入歧途或者曲解,今天我们有责任对此碑做出具体的分析和全面的解释。
序十六行,铭七行,是碑文的全部,但它前叙后议、前表后标、前呼后应,是一个文理造次之深刻,政治色彩之浓厚,立意新奇、比喻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楷模。全文最起码表述了三个层次:
第一、记述了连简的生平、人格、才能、威望和政绩。
第二、表述了连姓的由来和起源。它是李世民《氏族志》和武则天《姓氏录》的翻版,同时也是中唐时期(唐宪宗元和年间)林宝编纂的《元和姓纂》的重要参考资料。《元和姓纂》被宋代的郑樵所引用才著有《通志•氏族略》。可以说连氏的定位,“望出上党”是老早以前就确定了的,属古老姓氏之一。
第三、为今天分析的要害部分,它击中了人们怀疑的焦点(碑文中有连无称)。同时,用特殊年代的特殊比喻,点击当时朝野上下的要害之处。如:
铭言其一至其五,用“有月忽颓箭川”,“媛猗欤玉嫔照晰”来形容武则天三十多年苦心经营和达到最高权力的欲望;用“急兰室罢生蒿里”,“参陇比”、“两河西绝松”来形容她迫不及待、用不择手段编造罪名,残忍扫清李唐关陇贵族的种种罪恶;用“风烟霜”、“鸟朝啼秋霜夜泣”来揭露唐之宗室于是殆尽矣。示意改朝换代以大周代唐,以武代李的“山雨欲来风满楼”政局已摆在国人面前。
序文中的最后一句承上启下,用恰当的比喻解释和揭露了写碑文时为什么不能涉及一千多年前连姓始祖和公孙无知的原因,“蓼莪恐寒来之暑往,陵谷之变迁,勒哲人之胜躅庶不泯与千年”。
纵观序文和铭言,内藏玄机之多,奥妙之深,经典之丰,故事之多,使人目不暇接。为使理解方便,需要对这段历史作一大概表述:
连简和武则天几乎是同年代出生的人,(武则天生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正月),连简去世时为永昌元年,正是武则天从皇后爬上女皇宝座的最后冲刺时间。第二年,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九月九日,67岁的武则天登上皇帝宝座,成为中国从古到今唯一一位女皇的独占女强人,连简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代。武则天的成功之路,表述了封建社会一个女人超人的智慧和才能,同时更重要的是暴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和非人性统治的罪恶。在这68年中(从武则天公元636年入宫至公元705年去世),武则天从寒门贵族走出,十四岁被唐太宗选进宫封为才人,然后由才人而昭仪,由昭仪而皇后,由皇后而临朝称制,一直到当了皇帝,她每前进一步都是从艰难、困苦和激烈的矛盾中赢得的。也可以说,她成功的路上血迹斑斑,是以头颅作台阶、残忍为路基、专横跋扈为桥梁、亲身骨肉作铺垫,以“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腥风血雨铸成的。其不择手段前所未有,令人发指,使国民人人明哲保身,个个提心吊胆。在这里仅就铭文提及的几件事予以陈述。
据《新唐书》记载:武则天被选进宫,是李世民贞观十年(公元636年),这时长孙皇后去世。她一度博得李世民的欢心,并封为才人(赐名武媚),但只是昙花一现。以后十二年地位无升迁,足以表明她的被冷落和不得宠,她妒忌、仇恨,甚至咬牙切齿。但逆境不毁强人,处心积虑的武则天,却在宫中耳濡目染,洞察了后宫中你争我夺、尔虞我诈的伎俩,从中学会观颜察色、玩弄权术的本领,逆境造就了她的成熟,雄心勃勃的野心支撑她成为一名杰出的女政治家。这就是铭文“声雄沉凤之津言”的含意。
武则天在李世民去世后,削发为尼,被送进感业寺,这对武来说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如同一下子坠入十八层地狱。在黄卷缁衣、青灯梵钟下,她在以忍耐等待时机,边吸吮着伤口,滋生出凶狠残忍的本性,随时准备着猛扑过去报复仇敌。当李治(高宗皇帝、李世民九子)与她旧情复发,第二次(公元652年)接武进宫,并取父妃为妻时,她终于迎来时机。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封昭仪。第二年(公元655年)立为皇后。一方面她很快(三个月)有条不紊地除掉高宗的四位非嫡亲出生的皇子(两对);另一方面着手处置障碍前进道路上的朝廷大臣,先贬韩瑗、来济,诸遂良、柳示(王皇后的舅父),然后,冲向关陇军事集团的领袖,高宗皇帝的舅舅、顾命大臣长孙无忌及其同伙,关陇贵族瓦解了,李唐王朝的支柱坍塌了。在诸皇子、众大臣的血泊中,武则天站稳了脚跟,这就是铭文中“刃双挥化偃斗鸡之路”和“参陇比”的点击之处。
武则天名正言顺当了皇后,按女人说已达到顶端,但她的欲望和目的正如铭文所讲:“有月忽颓箭川,急兰室罢生蒿里逝集春鸟朝啼秋霜夜泣叹兹愤树悲风其五”。她要独占大唐江山,冲刺的目标是前所未有的中国女皇。所以铭文又说:“媛猗与玉宾照晰”。也就是说,从永徽六年(公元655年)起,当皇后而临朝称制助理高宗理政,“决百官司奏事”,“天下大事悉中宫,天子拱手而已”的局面,仍不是武则天能满足的理想,尽管朝廷内外称帝后为“二圣”,她仍然雄心勃勃地走着自己的路。
首先从武氏家族中光耀门庭,抬高武氏地位入手。因李世民重修的《氏族志》里293个姓,唯独没有武姓,在武则天的授意下,唐高宗正式下诏,用新的《姓氏录》来代替。武氏被列为九等中的第一等,家族、出生、地位得到提升。
其次,她采用非常人的手段,开始除掉自己的亲身骨肉。武则天同李治生有四个儿子(又是两对),上元二年(公元675年),高宗正准备把皇位禅让给24岁的太子李弘时,武则天却提前下手,用毒酒杀死其亲生长子弘。这时,高宗又想立次子李贤为太子,因李贤聪明好学,处事果断,但李贤深知母亲之狠毒,写下《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命乐工传唱,想给母亲提个醒,免得走大哥之路。结果呢?人非料及,调露二年(公元680年),武则天又借口二儿子李贤“谋反”,废为庶人,流放巴州,以后派人杀死。(这是高宗去世三个月的事)。永淳二年(公元684年),唐高宗去世,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李显继位,史称唐中宗,年号嗣圣元年。但她上台不到三个月,就被母亲废为庐陵王,软禁起来。同时把立为皇太孙的李重润(中宗之子)也废掉。并开始清查消灭李贤党羽。把宰相张大安等十余人流放,唐宗室子孙许多受到牵连。李贤的三个儿子李光顺、李守礼、李守义也被奶奶软禁在宫中,十八年不许出庭院。一面又立其22岁的李旦为皇帝,史称睿宗,改元文明。但李旦的龙椅还没有坐热,就又被母亲赶下皇帝宝座,与他的皇后一齐被软禁在宫中,“所有国政不得预闻”,由武则天“裁决一切政事”。李旦为了活命,甚至苦苦哀求母亲给自己改姓“武”,这已可怜到极点了,但他的母亲人合心离,当年马上榜出自己年号“光宅元年”。一年立三个年号,历史上前所未有,母子三人走马灯式更换朝主也史无前例。后来有人统计武则天临朝称制间,做宰相的24人,在六年零七个月中,被杀、被贬、流放、罢官的高达17人,只有四个宰相做到武则天称帝以后,(其中两人为武家侄亲,另两人一年后被杀)这就是碑文所披露的“两河西绝松”、“风烟霜堪月”之所指。
武则天的另一招就是在全国施行的《告密罗织经》,“飞骑事件”就是首发先端:
公元684年的一天,有十几个飞骑(禁军中的精兵)在一块饮酒,因为他们未得到封赏而心怀怨恨,其中一人说:“早知道不给封赏,还不如扶立庐陵王呢!”当即有一个人离席赴北门告状。宴席还没有散,就有人来把一块饮酒的飞骑们全部抓了起来。结果,说话的人被斩首,知情不举者被处绞刑,告密人则被授五品大官。从此以后,武则天规定:“凡告密者一律不准干涉,并给提供驿马和相当五品官的伙食,告密者马上封官,即使诬告也不治罪。”这就是此《经》之真谛,也是碑文中暗示“蒙飞骑”之实质内容。
武则天最残忍的一手是重用大批酷吏,把一批贪官污吏提拔上来,又如割韭菜一样,一茬一茬地割掉。“请君入瓮”的典故就产生在这个时期。后来在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唐中宗发布诏书,列举了这个时期的二十七名酷吏(名单略),其中索远礼、周兴、耒俊臣最为臭名昭著。
对上述铭文主要内容的解读,明白人一看就可以知道:这是一个玩世不恭、肆无忌惮的年代,“几留玩于青溪黄肆陈”。以及为什么要写“防陵谷之变迁”、“业奥三冬运高十上”、“帐箧笥同收窥”和“鸟朝啼,秋霜夜泣”的深刻含义;告诉后人,铭文写作有格式,武则天肯定要“以擒文洞骊”在函文之清规上,找寻破绽和识破机关。“文字狱”是武则天惯用的手腕,所以不敢明写一千多年前,榜登《左传》的连称。写连称就必须交待“齐宫之变”的公孙无知联合连、管杀襄公造反一事。如提及当时公孙无知,他和关陇集团领袖长孙无忌的名字又多么相似,况且长孙无忌已被武则天以“谋反”处置,不能平白无故因为一块铭文、因为一个姓氏,落个翻案之罪和勾结之嫌。何况关陇集团已被武则天打的落花流水。由铭文和史实比照可以看出:文中不提“称公”是源出有因的,避开“文字狱”的追查,避免当权者产生不必要的怀疑,这就是为什么铭文中“称公”一字不提的内在原因,站在当时的角度思考,在文中标出“鲁郡”就足够了。
铭文的作者出于如此良苦的用心,用这样较大的篇幅交待当时特殊的恶劣,是对连姓的关怀和保护之举。还有另一层意思是表述连姓远祖连简是一个品德高尚、智慧丰富、功底高超的人。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在远祖连简的血统里遗传的是连姓刚毅、耿直、忠实、敬业和临危不乱的天性,以及博学、苦专、勤奋、向上的精神。
虽然连姓远祖连简从23岁担当大唐李世民飞骑尉,到66岁寿终,仕途不见升迁和飞黄腾达的迹象,但在那个年代里,能长期保留原职,平安在朝四十多年,最后落个全尸还乡,家中无象样的资产,可见远祖之清廉、公正和无贪的处世之道支撑了他的一生。
通过对铭文的详细研究,初步断定此铭为大唐名人所书,翰林学士所撰,文章通过精心提炼,用明暗两色,揭露充分,点击透彻,是一聪明之举。由此而论铭文:不写连称有连称,伯禽后代鲁郡(或鲁山)人。周族衍生得连姓,从妹齐妃自大夫。随官致邑封上党,上党氏古第一门。
因此,上党连氏的世系轮廓为:周公旦(周族)——鲁公伯禽(其后代及子孙)——连称(连姓始祖)——连挚——连叔公——连名石公——连明公——连波公。
连简(连姓远祖)、连贵馥、连重遇、连谋(福建始祖又是河南始祖)、连凯公(福建始祖)、连总(闽中第一不桃祖)、连光裕公(广东始祖又是湖北应山始祖)、连迪、连进步(江西始祖)、连道步(四川始祖)、连达步(揭阳东莞始祖)、连肇(襄垣一世祖)、连楹(福建宁化始祖又是湖北郧阳始祖)、光裕公八代孙舜宾(浙江始祖)……。
(四)
上党襄垣《连族谱谍》六卷首语写:“连姓古居上党,一称上党氏”。既然连称是上党连氏的始祖,那么上党有连氏应该是从春秋时期开始的。即使连称死于齐国,但其子连挚在齐桓公时为将军,为齐首霸立有不朽之功。他来上党世袭封地也是有可能的。况且连称当时既有从妹在齐宫,那就可以说,齐鲁两国是不同姓国,在鲁国赐姓,本家受宠,举家皆荣。不管连称在齐国做什么官,全家来上党封地生存,也是完全可以的。所以,《龙谱》记:二世祖挚公、三世祖叔公、四世祖石公,是依山西的开基祖而记的,有考实或收集上党祖传的或口传的证据或记载作为依靠的。
照上党百姓古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前三十年看父待子,后三十年看子待父”。所以说,“三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六十为花甲”。这就是说,家庭的更替换代、立家之责和衍生规律是三十年一代。
苦于连姓是个小姓。连称以后,少有高官名人,加上国家动荡不安,朝代更换频繁,有些记载遭到佚失或伤毁。但后人不应以此为断论,如考古的发现就是研究历史的添补。
上党地区历史上在秦封天下三十六郡前,是否立过上党郡?大家都知道,上党地区在远古时代属九黎部落,夏朝时期是夏人居住和活动的主要地方之一。殷商时期上党东北有黎,为商的属国。西周时期,在上党区域内有黎、潞、屯、铜鞮等诸侯国。东周时期,赤狄人潞氏夺诸侯封地“潞”,立“潞子婴儿国”。“潞”便成了上党代名词。周定王十三年(公元前594年)晋景公灭潞子国,上党归晋为智伯之地也。
周安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76年)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韩在襄垣置上党郡,为韩之别都。按史书记载:“郡”秦前小于县,秦后大于县的解释。上党郡在秦前就应该有之,据《史记》记载:“韩桓惠王十年(公元前264年)秦击我于太行,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十四年,秦拔赵上党,杀马服子卒四十余万于长平。”“周显王扁48年(公元前321年)司马梗北定太原,尽有韩上党。正月兵罢,复守上党。”上述史载说明:秦前就有上党郡。秦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置上党郡在长子西南。汉承秦制,郡治仍在长子,辖十四县。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党郡曾一度从襄垣迁壶关。以后分上党郡置潞州,治所在襄垣县南,潞州由此开始。据《潞州志》记载:“文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改置韩州于襄垣,大业初,(公元605年)改州为上党郡,开置上党县。”领上党、长子、潞城、屯留、襄垣、黎城、涉县、武乡、铜鞮、沁源十县。由此证明:秦前东周有上党郡在襄垣,秦后上党郡始立襄垣。
在襄垣县城北部,有一条东起襄黎交界,西与沁县交界的山脉,横贯东西,弯曲长达四十公里。西有昆仑山、高庙岭(甘露山),东有神头脑、五阴山。俯瞰似一条巨龙,绵亘古今。这条巨龙的中间南部偏东方向,就是襄垣盆地内的襄垣县城。从县城往西北拾阶而上,一座颇似龙椅的山凹,就是连氏祖宗的聚居耕作之地,名叫“阳泽河”村。分东畛、后庄(桃树村)、前阳泽河三个自然村。村西南约二公里有一个土丘,名叫桃岭山。山名得之于连姓先祖在此山广种桃树,故称之为“桃岭”。传说,这里就是连姓的老祖坟和祖坟。唐初《连简墓志铭》清嘉庆年间在桃岭山北坡靠近阳泽河平原处塌出,唐初《连贵馥大夫墓志铭》1998年修路时,在南田漳村东南二里的倪家坡村出土。两碑故人相隔九年,建坟都在桃岭山阳面的高台地上,两坟相隔六公里,很可能当时两处坟地都属阳泽河范围。
老祖坟相传叫“连姓十八家坟”,是阳泽河传说最早的祖坟,占地近百亩,在村西南桃岭山的上首。据说,经几百年的开垦,只在中间留了一个纪念性的荒丘,此坟1958年被水库淹没。
除老祖坟外还有祖坟,祖坟就是连家的桃岭山坟。此坟面积巨大,几乎占据了桃岭山的南、西、北三个坡,是连氏颇占形势的风水宝地。
新坟在东畛蛇坡,这里埋的是襄垣一世连肇、三世孙明代御史连楹以及连姓后祖。
连楹祠堂就坐落在东畛平川和阳泽河的交界处。祖上传说此祠堂为襄垣独有,比襄垣刘家祠堂还派头。(祠堂石碑现存阳泽河村)
阳泽河村祖传也有一个较大的“连家祠堂”,一进三串院,很可惜,除水库淹没外,只留北边的一点残痕,也不知毁于何年。传说,每到清明节、十月初一,到祖坟祭墓的人五六天接连不断。每年二月初二,成群结队到祠堂拜祖、祭祀,以表缅怀之情。
照此说来,《龙谱》所记的上党连称始祖和二世祖挚公到五世祖明公是可信的。但“尔后
2109年传71代”与实际年限不相符合。按族人研究连称的去世时间和族谱64岁去世去推算,连称大约出生在公元前749年,然后时推到元朝至元年间的公元1271年,其间总共2020年(或称2019年)最多能传67——69代,达71代的可能性很小。
依次类推,到上党有记载的北齐连愿(南北朝时期)隋代连公、唐初连简父子三代为官。应该是上党连氏的第四十五世、四十六世、四十七世了。再传到元至元年的上党一世连肇应为68世。传至今阳泽河最长辈连德育老人(非常关心公益事业)十七世应为八十五世了。
(五)
在上党,当今成为旺族的还有县城西南七点五公里的南峯、南峯沟两村,清朝道光十二年三月修起连家祠堂,因追忆当时襄垣知县张饬,于道光卯年(1831年)冬,曾推原解释过《连简墓志铭碑》的所含内容,并发文《飞骑尉简公事略》给族人,其文除介绍三代为官的连简,应为连氏远祖外,考出连姓古居上党,一称“上党氏”(此句已列入总谱序)。同年襄垣知事张力卓在撰写《简公墓表时》又提出;“序十六行,铭七行,不著撰书人名。”经考“连氏系出伯禽,是东野氏之比意”。所以,在官方的关怀下,南峯、南峯沟等连氏族人,广积资财,于道光十二年三月在南峯沟村南修起“上党氏祠堂”,并撰书刻石嵌于祠堂西壁,以示连姓家族。说:“连族乃知氏源,周鲁系出伯禽也”。以后族人习惯称作“上党连氏祠堂”。
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襄垣族人承汤首倡,后由笃敬、德宪、上福、建中、承武、远辅、惠民、连鳌、升儒、九卿、秀峰、如彬(次华)、夺奎、应璧等十五人,历经半年的调查、考证,编写出《连族谱牒》共六本,从元至元年到民国二十六年,襄垣各村世系及开基祖和分迁年代等系列,按孔氏排法用于本族《谱牒》,并确定公定行辈20字:鉴、汉、树、勋、远,铎、济、标、显、堂,镇、漳、湘、炳、跃、镶、汝、乐、熙、塘。
先人为使世系不乱,曾提出三十年修一次《族谱》,以接续后人,光宗耀祖。正如先辈,前山西省议会议员壬寅举人(公元1902年)连笃敬在合修家谱《序》中写到:“以前荒远不可信也,春秋起自鲁隐公(公元前722——711年)以前残缺不可考也,余连姓之谱,祖至肇、楹二公,肇、楹以前如齐之连称,唐之连简豈竟无谱哉!……。公定排辈字数二十个,以后世命名之用俾,连氏子孙知所自出,散者、復聚疏者,復亲联合十村成一大民族。广愈生愈,繁代有贤后也,以见祖宗之忠贞千古不磨,子孙之孝思永世维则云。”
很可惜,愧对祖宗。虽然三十年后的大气候不允,不到盛世难修谱。但前辈十五人合修《谱牒》,就在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用半年时间完成的,并石印后人传之。真是功绩非凡,后人阅之有疚。
由此可见:所谓上党氏就是襄垣连氏,襄垣连氏来源于襄垣阳泽河村。反过来说:阳泽河是襄垣连氏的起源之地,襄垣又是上党连氏的起源之地。照此而论,连姓祖宗连称册封上党为食邑(也叫采邑),连氏家族居、作就在阳泽河村了。这和阳泽河相传的老祖坟十八家坟,很有吻合之处。
这一历史时段,从春秋、战国时间开始,经秦、西汉、东汉、三国、东晋十六国共一千一百四十八年(从春秋公元前鲁惠公元年直至公元420年),上党襄垣无记载,但福建、广东有家谱记载:“上党始祖连称。二世祖挚公(公元前673年)仕齐为将军,同《东周列国志》记齐桓公时为牙将相适应。三世祖叔公,妣崔氏夫人,四世祖石公生四子,长子明公……共十世。族众人繁”。《龙谱》的记载为《山西发迹祖公名》。如果《龙谱》可信,又同台湾连战父亲连震东保存的家藏《上党氏纂连氏族谱》有共同之处的话,那么连战祖父连横的手稿《台南连氏家乘》就有根有源了。
这一历史时段涉及连姓的来源问题,需要仔细分析调查考证才可以确定:
第一:有资料说,古帝颛顼之四世孙有陆终,陆终三子有惠连(或季连),惠连之后有连氏。但查遍姓氏资料,惠连之后有芈姓,后世以熊为氏,成王时封于荆蛮,成王封熊译于楚,八传至熊仪,则若熬为楚国之候,出自这一支的有董姓、己姓、彭姓、曹姓,但一直到战国时期七雄称霸以楚为大时,未见连姓任何记载。楚国有官名连尹、连教,但安徽寿县及浙江的连氏都来自上党,至今全国无一处以此朔源或有此肯定的说法。
第二:至于历史上鲜卑族统一过北方是事实,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曾下令,将其拓跋氏改姓元,并将118个鲜卑复姓改成汉姓,但至少比有连称晚了一千二百多年。况且鲜卑族是少数民族,不是汉族,当属不是上党连氏。
第三: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即公元407——428年,历史上曾有夏赫连勃勃的升元年、凤翔年、昌武年、真兴年以及夏赫连昌的承光年,夏赫连定的胜光年,但此族已被鲜卑族统一北方时消灭的无影无踪,即使有,也隐姓埋名,不计传承了。
第四:北魏高车族姓大连氏,后改为连姓。有历史记载:高车族即铁勒族别称,有十二大姓,第四姓为大连氏。相传为古贤人大连的后代。什么时候改姓连,姓氏学里没有记载,即使有也只能是从属之连了。
可重要的是襄垣阳泽河的连愿公,北齐时任太原县令,因北齐历史上存在时间是公元550——577年,只有二十七年。不管愿公那一年任太原县令,都是跨越两个时段的连氏祖先,他的出生年大约在南北朝的魏孝文帝太和元年(公元477年)以后,到连愿公之孙连简唐初为飞骑尉,在注连族出处和溯源时,都是十分接近这一时段的后期,不能也不会舍近求远去寻找根由和源头了。
这就明显说明:上述四大来源与上党连氏不挂勾,完全可以排除。所以说,阳泽河连氏是连称之后无可争议。不管有无记载,以后倒可以从老祖坟“十八家坟”里找点发现了。
第二历史时段为南北朝经隋、唐、五代十国、北宋、辽、南宋、金(从公元420——1279年)共859年。此间襄垣合修《谱牒》有专条,福建、广东、江西、四川《连氏族谱》有记载,加上《连简墓志铭》作佐证,可以说证据充分,有理有据。连简祖父连愿,北齐时任并州太原县令。连简父连公隋初任汴州博士,迁洛州参军。连简唐初李世民时间(公元627——649年)在朝任飞骑尉(禁卫军长官)。
另有一个唐初的襄垣族人是1998年才出土的《故大夫连桂馥墓志铭》:连桂馥,字兰芳,卒于公元697年,比连简晚故九年。同时代的人,不一定同辈。连简、连桂馥两人很难分世系,所以前认祖、后续代就难以判若了。
还有一个人是宋代连氏族人,也未入谱。此人名叫连昌,是一个地方小官。《潞州志》记载:熙宁八年间(公元1075年)襄垣县虒亭镇重修至圣文宣王庙时,乡老们请示连昌等三人说:“虒亭镇西有石像孔子,其所从来久矣。垣宁崩坏,记事不至,乡人不宁,欲将举,然未有可克者。”
这一历史时段需要重点叙述的是:唐中晚期(公元718——907年)襄垣县曾有族人连谋、连凯二公到福建、广东、四川开基立业之事的记载,南方“上党连氏”的族人《家谱》记载更加明确:
连谋,上党人,唐中期从鄱阳迁南阳、迁汴州、迁严陵、涉安州、从婺州举家入闽,其子四人均做大官,然后有大田魁城连氏、龙岩连氏、长泰江都连氏、龙海连氏,其中龙海连氏(旧称龙溪)的始祖连佛保,是长泰开基祖连襄公的后裔(襄公有追忆襄垣的含意)。而长泰江都连氏又源于福建白泉村。明正统13年(公元1448年)连襄公从白泉扶母到长泰武安,次年入江都。所以说,长泰、江都是上党连氏入闽的开基之地,又是台湾连横一家的福建始祖。公元1682年,17岁的上党连氏后裔连兴位,从马崎社渡海到台湾,定居台南马兵营(时称马崎上党连氏)。连战是连兴位的第九世孙。连战的祖父连横和其父亲连震东出于爱国之心,以后返回祖国大陆效力,连震东长期在西安工作,所以,连战祖母墓在西安市长安区清凉寺,连战于1936年8月27日出身在西安。
连谋是上党连氏入闽最早的一脉,按世系算,大约是上党连氏的51世至53世孙。
另一脉到福建的还有上党连恺公,约是上党57世孙,唐末恺公携母入闽。据福建仙游前连《风阿连氏阿头族谱》的记载:“余连姓上党郡也,世居光州固始(河南固始县)。至唐僖崇乾符(是指唐僖崇李儇乾符元年至六年公元874——879年)任叶通议大史。后弃官避乱入闽,住福建闽县,被福建坝头奉为“第一不祧祖”。从此,福建有了《阿头谱》、《甲头谱》、《昆正谱》、《络头谱》。言上党入闽始祖除谋、恺之外还有连总、连谦,然后有龙岩连氏、坝头连氏、风阿(阿作大陵也,一曰曲阜也)连氏、连江连氏、连坂连氏、德化连氏等福建省五十三个县(市)及台湾、澳门、新加坡等地。”
广东省连氏,是从福建汀州宁化县迁入广东的,自称是上党五世祖连明公的后代,从潮阳惠州府长乐县(今五华县)分支广东龙门县、龙川县、揭阳市、惠州市、东莞市,以后又迁江西南康县、崇义县、新余县、龙泉县以及四川金堂县、湖南三都官、珠海、台湾等地。
在这一历史时段,湖南曾在汉代设置过桂阳郡,到隋代置连州,连州有连姓。但现查明已知的湖南连氏多数是明清两代由上党闽、奥连氏北迁去的,如资兴县、浏阳、桂阳、汝成等。
第三历史时段从元朝至元元年开始,经明清两代到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271——1937年),共666年。这时上党襄垣30多个村庄的连姓族人已分谱纂写成《连族谱牒》出世。可能当时十五人出于对历史的无奈,选择把襄垣阳泽河的连肇立为一世祖。言称:“以前如齐之连称,唐之连简,豈竟无谱哉!谱牒未传,莫能记远。”
但孰不知,这个时段是上党襄垣的鼎盛时期,公元139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当年即洪武元年就立世子朱标为皇太子,做太子赞读(老师),就是阳泽河三世孙连楹。连楹,公元1353年出生,1372年中举(十九岁),后被朱元璋召去做太子朱标赞读。二十六岁任福建道监察御史。因朱标早逝,朱元璋又立朱标次子朱允炆(建文皇帝)为皇太孙。任皇太孙赞读(老师)仍是襄垣连氏族人连玉公,后从洪洞北上,成为山西忻州连氏始祖。以后从洪洞北迁的襄垣连氏,有陕西邑旬县连氏、河北成安县连氏、内蒙古、甘肃连氏。
更重要的是襄垣县在这个时段,还有一位大人物连迪未写进《族谱》。据《潞州志》记载:“连迪,襄垣人,洪武庚午年(公元1390年)中举,后任湖广道监察御史”。
御史一职,原本只是个七品小官,但是朱元璋登基后,采取了废中书、罢丞相的政体改革,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1年)改设都察院,下设十三道,一百一十名监察御史。其职权是纠劾百官,辨明冤枉。在朝可监察一切官僚机构,它们什么官都敢管,什么话都敢讲。出使到地方则巡按、监军、巡盐、巡漕、巡关、提督学校等。特别是巡按御史权力更大。他代表皇帝出巡,小事可直接立断,大事可直接报告皇帝裁决。所以,御史在当时位高权重,凡官皆惧也。就是这个大明朝时期,襄垣前后任御史之职高达六人,占十三道的百分之四十六。他们分别是连楹,福建道监察御史、连迪,湖广道监察御史、郭纯,河南道监察御史、李公正,福建按察使副使、赵陞,大理寺评事、刘洁(刘龙祖父),兵部尚书,曾任广东道监察御史。此间襄垣在朝做官的十六人,六人为御史,时称“御史县”。
也是这个时候,《潞州志》记载:有岁贡连敏、连镛(连楹之子),但连敏未入谱。
连楹的后代在福建汀州府宁化县有记,湖北隕阳地区的连氏,也是连楹子孙。《女仙外传》有记。五代时,上党连城壁为名御医,官至监察御史,同时期福建省福州市乌石塔石刻上记有:上党人连怀成、连怀俊(弟兄俩)为御史大夫。可查连氏五御史,都出于上党阳泽河,所以,福建人称:阳泽河为“御史村”。
襄垣合修《谍谱》,把连肇立为一世,连基为二世,连基有子两个,老大连梧迁南丰,老二(次子)就是连楹留在了阳泽河。为什么把黄楼璧始祖连真列为老三,九庄庄头连进列为老四呢?经多年分析认为:六百年的散谱记载:多为祖宗言传为依据,世辈相告有正有误。合修谱时本着同辈不一定同时,同龄不一定同辈的人类同姓繁衍规律,按祖传的交往称呼去确定辈世,也就大理可通了。依习惯传统定世,是后人对前辈续谱之依据。所以,襄垣以连上福、连次华、连承汤、连笃敬等十五人,半年时间完成合谱,非之易事,无可挑剔。
这样,襄垣县从阳泽河始,也就是说上党远祖连简的后代从阳泽河迁南丰、南峯沟为一支系;迁黄搂璧为一支系;迁九庄庄头为一支系,共四大支系,三十多个村庄形成襄垣连氏。以后迁沁县、沁源、屯留、长子、平顺、壶关、潞城、黎城、武乡、晋城、高平等县形成上党连氏。又迁忻州、代县、原平、保德、宁武、朔县、左荣、太原、阳曲、清徐、临汾、洪洞、榆社、左权、平县、太谷、交城、文水、运城、临猗、永济、闻喜、大同、阳高、灵丘、怀仁,形成山西连氏。山西连氏现有人口约3.2万(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数),列全国有连姓省第三位(一福建、二广东)。上党襄垣县从祖地阳泽河迁出的分支村有:南丰、南峯沟、黄楼璧、九庄庄头、东畛、庙坡、石灰窑、西河底、东关、南关、西港、大郝沟、甘村、果沟、西山底、落江沟、西岭等村。
从南丰迁出的分支村有:南峯沟、东李村、西李村、南田漳村、常隆、洼沟等。
从黄楼璧迁出的分支村有:胡岩、富家垴、种家岭、东城、暖泉、固村、虒亭、任家沟、常隆等。这一支字辈排序为:成、万、富、登、泰、学、进、安、克、怀、聚、义、兴、家、国十五字,同合谱20字相融。
从九庄庄头迁出的分支村有:东庄、西庄、北庄、圪堆上、南田漳、东山底、西山底、范家沟等。
上党各县什么时段、那朝那代、襄垣几世迁往?我们也做了大量的调查,在这里很难俱细了。
以上陈述,供族人研究参考。
分享按钮>>凤飞天上分三派 围绕于斯衍—宗—潮汕连颜邢溯源
>>【安姓氏家谱源流】山东临沂市蒙蒙阴县棚屋庄安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