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氏网新闻】河南新野沙堰镇陈营村茹氏由来

    中华茹氏网 2013年4月3日 万家姓


茹氏虽以“茹姓”衍传只有1600余年,但追溯其源,可谓中华民族历史最悠久之姓氏之一。
按《万姓通谱》查得茹氏乃大禹之后,帝启之同母弟,姒均之苗裔。禹子启即帝,同母弟均,北居咒牟山。又按《凤洲茹氏源流》周武王封禹后于越,越王少子奔北亦居咒牟山。其子孙繁衍自称部落“柔然”,迄今已历两千余年。据《中国自助游》197页载:“在阿勒泰市西南12公里的荒漠戈壁中,有石人、石棺墓葬数十座,据考证,为公元前六—七世纪柔然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的墓地……”可见其时茹氏先祖已在此地生息。另据《辞源》0841页“柔然”条及新浪网《万家姓》查得:至公元四世纪中叶,柔然部落势渐强大,在勇猛而有权略的酋长社仑带领下,于公元402年创立了强大的集权制国家“柔然汗国”,称丘豆伐可汗。其政权中心在今敦煌张掖一带。当时柔然汗国雄据蒙古高原,西进西域统领各部族,其势力范围,东起辽河中上游,西抵今新疆北部到巴尔喀什湖及天山南麓,南越漠南,北贝加尔湖南,成为继匈奴、鲜卑之后控制我国北方大草原的强大民族,雄居北方一个半世纪,后至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为突厥所并。
在柔然立国的前后,不断有茹茹人进入中原通商贸易定居生息,在柔然政权分崩离析的年代里,更有大批人投奔北朝进入中原。这在《魏书》、《北史》等史书中都有大量记载,这些人原来主要居住在黄河中下游的古“河内”地区,属当时北朝政权的属地。
据史学家考证和《新浪网·同万家姓》所载资料,柔然国被突厥所并后,一部分向东而走,与东临的室韦民族混合,皆自称室讳,后到蒙古人时代,最具声名的吉剌部的祖先就是东走的郁久闾氏,一部分蜇居在今甘肃省孰煌、酒泉和张掖一带辗转而南牧祁连山谷,称“尧呼尔”,但柔然部郁久闾氏并没有消亡。元代后,郁久闾称谓由于异写或异称,很少有记载,发展到后来,就是今天的裕固族。另有一部西迁到了欧洲的拜占庭国。其后裔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帝国——阿瓦尔汗国。直到十世纪末,阿瓦尔人才退出了欧洲的历史舞台。剩余的柔然人,有留在漠北的,其后裔逐渐融合到突厥和契丹的部落中,另一部分流徙到山西境内。《嘉庆统一志》中有关于“茹越山”、“茹湖”的记载,在通  往魏都平城即今天的山西大同一带,有“茹越口堡”和“茹越寨”、“茹村镇”,这使我们联想到“茹茹人”当年活动的情景。
      茹氏出自古代北狄茹茹族(亦称芮芮、柔然)。《通志·氏族略》和《姓氏考略》等书都曾分别指出“蠕蠕入中国为茹氏。蠕蠕,柔然也。”柔然《北齐书》、《隋书》称为“茹茹”,《宋书》、《南齐书》称为“芮芮”,而《魏书》、《北史》中的“蠕蠕”则是魏酋拓拔焘的有意蔑称。又据《魏书·官氏志》、《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引用《河南官仕志》所载的“普陋茹氏改姓茹氏”,可知我国的茹氏家族除了源自“柔然”的一支之外,同一时期还有一支外来的种族亦改姓为茹。但长久以来都一直被视为一体,很少有人也很难对其严加区别(摘自迁民姓氏录源)。《中华姓氏通史》5266—5269页载茹姓:望出河内,源自柔然。《说文解字》亦有相同记载。另外,在我国的南方据说本来就有姓茹的家族。《姓氏考略》云:“南齐茹法亮,盖南国自有茹氏。”据说此茹氏系出河内郡(今河南省黄河北岸一带)的如氏加草为茹,如汉代的如淳,其后世将其如字加草为茹。据有关史书考证,此支茹氏已在公元三—四世纪的南北朝时期,因北胡南侵战乱频仍,南迁至江浙及两广地区。今在我国的北部地区及黄河流域繁衍生息之茹姓多为“柔然”之后裔。柔然如同乌桓、鲜卑一样,属古代东胡民族系统,与鲜卑同源。
     柔然国鼎盛时期就与北魏南朝各政权有了频繁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交往,并有相当茹茹人进入中原通商贸易。被突厥所并后,徙居山西的这部分柔然人渐有南移之举而散居各地。后逐渐融浴于优秀汉族传统文化中,自此留居中原。
就我河南茹姓始迁祖四门稽考之,源自明初洪武一永乐年间那次规模空前的移民运动。始祖四门到河南以后,为了子孙繁衍生存,开始了筚路褴缕的创业,不辞劳苦的耕耘,历六百余年的沧桑岁月,今已根植河洛,绵延于中原,其支脉遍布海内外。始祖四门具体分布:长门仁秀公祖居渑池坡头,今已繁衍至二十一世,人口达万余,谨按世系居地析分四十二支,载入谱内。二门义秀公祖居洛阳茹凹,今已繁衍至二十世,800余人,因世事多变,碑谱佚失,历代徙迁各地者世系无稽,谨以洛南茹凹暨洛阳老城两处茹氏录入谱内。三门礼秀公祖居宜阳七里店(今东店),今已衍传至二十一世,分布十余县三十余地3500余人,按世系居住地析分十六片载入谱内。四门智秀公,祖居新乡古风岗(今茹岗),今已衍传至二十二世,分布十余县二十余处6000余人,按世系居住地析分十四片载入谱内。
     山西省平阳府东高河村(今临汾市尧都区屯里镇东高河村)因年代久远,碑谱失录,明代以前先祖世系名讳无存,流传下来的只有高河对岸70余亩祖茔地,可视为我祖故里。今故里一门已衍至二十一世,700余口人,世代徙迁他省外地者世系无稽。
据河南省社科院提供资料,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省茹姓人口近三万,我始迁祖四门后裔在河南统计入谱者逾二万。另有数支祖无可考或同姓不同宗者,亦入谱内,总计入谱人口达三万余:
   1、新乡县小冀镇,十世先祖茹公讳国强,祖籍山西省阳城县刘善村,清代中叶因贸易迁此,今已衍传至二十一世,有1200余人。
   2、沁阳县西王照村,先祖系明代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因世事变迁,至十世前先祖名讳失传,今衍至二十一世,连同迁居市南关洪道寺一门,共计300余人。另有博爱县孝敬镇留村及宝丰县大营镇牛庄,共有100多口人。
   3、荥阳茹寨,据祠堂内民国二年(1913)所立《茹氏源流碑》载:与西王照村茹氏系异地两居,始祖茹公用系元末明初由西王召村迁此,今已繁衍至二十三世,1000余口人。
   4、济源茹氏共分8支,入谱人口500余人,其中东马蓬、大韩、大驿、大峪及叶县邵奉村,五支字派统一,系出同祖,今已繁衍至二十一世,计300余口人;邵原镇二里腰村与北寨村二支系出同祖,先祖1865年自山西阳城迁至,今已衍传至十八世,100余人;邵原镇小沟背村茹氏系1930年从山西阳城县嘉岭乡园河村迁此,已衍至十九世,27人。
省内另有数处茹氏,因各种原因未能统计到详细资料,故未能入谱,仅将其分布情况逐次列出:
   1、2006年10月25日,周口市侨务联合会提供,周口市辖区内共有茹姓人口30人,其中商水县27人,市川汇区3人。
   2、2006年10月27日,禹州市侨联提供,禹州市辖区共有茹姓7人,其中居大涧村1户4人。
   3、洛宁县下峪乡龙门店,有茹姓10余户60余人(洛宁县原副县长季长水茹姓之妻提供)。
   4、灵宝县大王镇茹氏系河南省原工会副主席茹嘉效一门,其先祖故里系安徽徐州,初迁灵宝老城茹家大院,因修三门峡大坝属淹没区,继迁于此。鲁山官店茹大保一门因种种原因未能入谱.


分享按钮>>【茹氏网新闻】广西省北流市民乐镇茹氏族谱
>>【茹氏家谱源流】湖南衡山茹氏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