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氏文化古迹】艾氏源流和现状研究(四)

    中华艾氏网 2013年4月8日 万家姓


五、艾姓的传统文化
姓氏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郡望、堂号、家谱、字辈、楹联、家规/家训、名人传记/墓志铭/节妇传、名人的著作/文章/诗词等等。或者说家谱等是姓氏文化的主要载体。本文仅选取其中的郡望、堂号、家谱、字辈、楹联等5个方面加以简介,以便为各宗族的外迁后裔追根溯源、认祖归宗提供线索。比较而言,家谱是姓氏传统文化的最主要载体和最重要内容。各宗族的族谱或详细或简略地记载了各自宗族的起源、发展、迁徙、历代名人及其传略、家规/家训、艺文等等,部份或全部地包括和反映了其余各项内容,是各宗族最重要的历史文献。各宗族族谱也是其外迁后裔寻根问祖、认祖归宗的最重要依据,因此,本文在介绍艾姓的传统文化时,对族谱的介绍所花的筆墨最多,除了本章第4节“家谱”外,还有几个注释和附录对族谱进行了专题讨论。
1、郡望
郡望也称地望、族望。郡望实际上是郡名,包括诸侯国名及府、州、县名。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1年)期间,各州郡出现了一些世代相传的显赫大姓氏。显赫大姓氏所在的郡称为该姓氏的郡望。郡望可分为姓氏或家族发祥之郡(该姓的祖籍)和望(名望,望族)出之郡。从南北朝以后所编撰的姓氏族谱便记载了各姓氏的郡望。各姓氏的郡望反映了该姓氏当时的人口地理分布状况,应是其成为郡望时该姓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综合各部姓氏书籍所载,艾姓的郡望有4个,按各郡设置时间先后依次为:
? 陇西郡:战国时期秦昭襄王27年(公元前280年)设置,因其地处陇山之西而得名。陇西郡相当于今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东南至陇西县一带地区,其治所为狄道(在今甘肃省临洮县南)。
? 河南郡:汉高祖2年(公元前205年)设置,其治所为雒阳(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
? 汝南郡:汉高祖4年(公元前203年)设置,其治所在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东汉时移至悬瓠城(今河南省平舆县北);唐天宝、至德时先后改蔡州、豫州为汝南郡,其治所在今河南省汝南县。
? 天水郡:汉武帝元鼎3年(公元前114年)设置,相当于今甘肃省陇西县以东至天水市一带地区。其治所为平襄(今甘肃通渭县)。
经查看地图,陇西郡和天水郡是连成一片的,陇西郡在西,天水郡在东,以陇山为界,陇西县是这两郡的结合部;上蔡县与汝南县相邻、汝南县与平舆县相邻,历史上均归汝南郡管辖。
天水郡是艾氏第一起源始祖/得姓始祖—汝艾的故乡,被称为艾姓的发祥之郡或祖籍。汝艾的子孙在这里繁衍生息,并逐渐向四周扩散,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天水郡和陇西郡都有较多的艾姓人口居住,天水郡成为艾姓发祥之郡,而陇西郡也成为艾姓的望出之郡。汉朝末年汝南郡出了6孝廉之一的艾伯坚,说明这一地区当时有较多的艾姓人口居住,因而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成为艾姓的望出之郡。河南郡成为艾姓的望出之郡当在公元496年北魏鲜卑族去斤氏改为艾姓之后,应是最后一个艾姓望出之郡。
以上4个艾姓郡望,甘肃省和河南省各占两个,说明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朝(公元220—581年)期间,即中古前期,甘肃省和河南省曾经是艾姓人口最多的两个艾姓大省。从前述艾姓人口分布可以看出,从北宋末年至今,河南省一直是艾姓人口名列前茅的省份,这与有2支艾姓起源于河南省和河南省有两个艾姓郡望是相符的;而从宋朝以后,甘肃省艾姓人口跌出了前六位,与艾姓的祖籍地和两个郡望所在地的地位不相称,其位置被陕西省所取代。迄今所知,目前这四个地区的艾姓人口都不多,天水郡治所所在地—甘肃省通渭县县志办于2008年12月1日传来信息:全县现仅有1户艾姓;洛阳市姓氏研究会崔副会长来电话说,据他所知,该市艾姓人口很少;陇西郡的治所临洮县和汝南郡的治所汝南县地方志办公室至今没有回函,估计他们没有找到艾氏宗亲。2010年5月23-24日在洛阳市伊川县和嵩县调研,找到了一支汉族艾氏宗族和一支回族艾氏宗族,但都不是鲜卑族艾氏宗族的后裔,而且人数也不多。5月26日到甘肃省甘谷县调研,大像山镇艾家村等村庄共有4000左右艾姓人口,属同一宗族,但不是得姓始祖汝艾的后裔,是于明初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徙而来的移民后裔。试图通过实地调研以寻找得姓始祖汝艾和鲜卑族艾氏宗族后裔的努力,无功而返,令我大失所望。
江西省修水流域,包括铜鼓县、修水县、武宁县和永修县一带自商朝至隋朝一直有很多艾姓人口居住,山东省泰安市东南—莱芜市东南—沂源县西南一带自周朝初年至隋朝也一直有很多艾姓人口居住,似乎比汝南郡有过之而无不及,不知为什么这两个地域没能成为艾姓的郡望?

2、堂号
祠堂是具有特殊功能、全宗族公有的重要建筑物。各宗族的总祠堂往往在正殿的对面建筑一个戏台。祠堂既是供奉祖宗神位(亦称牌位或灵牌)供子孙祭拜的祭祀场所,又是族人集会、共商大事、编修族谱的办公场所,还是传统节日和喜庆活动的庆祝场所。从前,各宗族的祠堂几乎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殿圣堂,在传播姓氏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江西省东乡县段溪艾氏宗祠及戏台古建筑保存至今基本完好;江西省修水县征村艾氏宗祠的房顶原已坍塌,现已修复一新;江西省永丰县八江乡华溪村则新建了一座高大的艾氏宗祠,神龛和戏台同处一室之中的两端,祭祀祖宗和老年活动两用;四川省泸县立石镇艾氏宗族赎回了祠堂,已修复一新,平时是娱乐场所,清明节等节日则是祭祀场所,需要时用作议事或办公场所。令人遗憾和惋惜的是,多数宗族的祠堂因多种原因已经损毁,只知遗址所在地,连残垣断壁都见不到了。
堂号实际上是祠堂的名号,是一个姓氏或宗族的标志和代表,标志姓氏或宗族的血缘、历史和荣誉。堂号的命名大致有两类:一类具有明显的姓氏特征,另一类没有明显的姓氏特征。具有明显姓氏特征的堂号除了姓氏郡望之外,还以先贤的德望、封谥、书斋名等命名;没有明显姓氏特征的堂号主要取材于吉利、祥瑞之语和前人的名言佳句,体现本宗族的道德观念和进取情怀。堂号往往出自于各姓氏杰出先贤的某个典故,或者是对该姓氏有特殊纪念意义的地名等。名门望族大多在姓氏之前冠以郡望,如将姓氏郡望题于祠堂之上,则姓氏郡望就成了该宗族的堂号。同一姓氏不同宗族往往有不同的堂号;同一宗族内,有总祠堂,不同宗派有自己的分祠堂,因而,有总堂号、分堂号之分。湖南省的惯例,各宗族的总堂号往往记录在各宗族族谱中奇偶页的中缝处。现将已知的几个艾氏宗族的堂号开列于下:
? 先贤若纳公所在宗族的堂号为:爱民堂。艾若纳于南宋绍兴中(约1147年前后)任吴兴县(即今福建省浦城县)县令,他热爱人民,憎恨恶吏,在其办公桌上立有一幅座右铭:“爱民如恤血,挞吏胜看经;棒折乡胥手,何劳诵《大乘》。”其子孙后代遂以“爱民堂”为本宗族堂号。(尚不知若纳公的籍贯,也不知其后裔居住在何地?请知情者提供信息。)
? 湖南省永州市竹溪艾氏宗族的堂号为:东乡堂。(详见注10:《“东乡堂”指引我追根溯源,弄清了永州竹溪艾氏的源流》)
? 以唐朝海清公为始祖的浙江省婺州金华县艾氏宗族及其外迁后裔(包括江西省修水县、武宁县、瑞昌县、福建省建宁县等地艾氏)的总堂号为:天水堂;还有分堂号:擢廷堂(典出颖2公)、褒玺堂(典出仲儒公)。
? 以安、雅、晚公为始迁祖的湖南省邵阳县艾氏宗族的堂号为:衍庆堂。
? 以世法公为始迁祖的江西省高安县栎山艾氏宗族的堂号为:孝思堂。
? 以中庸公为始迁祖的江西省永丰县艾氏宗族有多个分堂号,如继志堂、奉本堂、一体堂、崇本堂等。询问十修族谱主编子安,总堂号何名,他说不知。
? 陕西省米脂县“老艾”宗族的堂号为:志远堂。
? 河北省广平县北张村艾氏宗族的堂号为:孝思堂。
前4个堂号均具有明显的艾姓特征,“爱民堂”以艾姓先贤若纳公的德望为堂号,“东乡堂”以永州竹溪艾氏宗族的祖籍地地名为堂号,“天水堂”以艾姓发祥郡望为堂号,“衍庆堂”表明庆忌公的后裔不忘起源始祖的功德,昭示邵阳县艾氏宗族是由吴公子庆忌繁衍而来。后4个宗族的堂号没有明显的艾姓特征,体现了这些宗族孝顺父母、尊敬祖宗的的道德观念和志存高远、继往开来的进取情怀。
由上述几个堂号可以看出,不同宗族可能有相同的堂号,如江西省高安县栎山艾氏宗族的堂号和河北省广平县北张村艾氏宗族的堂号都是孝思堂;同一宗族不同宗派有不同的堂号,如湖南省邵阳县艾氏宗族和江西省高安县栎山艾氏宗族都是庆忌公第45世孙询公的后裔,但他们有各自的堂号:衍庆堂和孝思堂。


3、楹联
姓氏楹联兴起于明清两朝。各姓氏的著名楹联均出自于历史典故,或反映该姓氏的起源和迁徙,或反映出各姓氏杰出先贤的思想、学识、德望或业绩。迄今所知,艾姓的楹联不少,仅选取其中几副最著名、流行较广或有特定涵义的楹联:
? 陵邑新世第         (典出山东艾孔)
天水道脉长         (典出天水汝艾)       (注11)
? 乾德著倕和之绩     (典出浙江艾颖2)
治功膺纶玺之褒     (典出浙江艾仲儒)     (注12)
? 试宏词以登首选     (典出江苏艾晟)
受左传而擢甲科     (典出山东艾颖)       (注13)
? 爱民如恤血
挞吏胜看经         (典出艾若纳)
? 乾德廷臣,拔中首选 (典出北宋初艾颖2)
东乡才子,文列大家 (典出南宋末艾南英)
? 祖孙双进士         (典出希淳和毓初祖孙)
兄弟两贤儒         (典出自新和自修兄弟) (注23)
? 十数世至于今,棣萼瓜绵裕后昆,全凭心地。
百余年代有作,鹏飞萼荐绍祖德,还是书香。  (注24)
? 族开北应家声远
派衍东乡世泽长                            (注25)


4、家谱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图表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统(或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形态。家谱的名称约有80种,比较通用的名称为宗谱、族谱、家乗等。家谱起源于上古,完善于封建时代,已有近4000年历史。其功能和作用几经变化,由最早记录血缘到为袭爵和继承财产服务,从汉朝(公元前206年)至宋朝(公元960年)近1200年间主要用于选官和婚姻,自宋朝起,主要作用转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睦族,提高家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经过汉、唐时期的发展,到宋朝,通过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和苏洵二人创造性的工作,在编修本宗族族谱过程中创立图表式谱式,世人称之为“欧苏谱例”,使家谱的编纂达到了规范化程度(详见附录17)。经过前人几千年的编纂实践和理论总结,形成了一门专门学科—谱牒学。要想编纂出一部高质量的家谱,主要编纂人员,尤其是主编,就应该认真学习和刻苦钻研谱牒学,透彻地理解家谱的作用、特点、体例、内容和格式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与时俱进,有所剔除,有所创新,使新修的族谱符合当代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要求,体现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
这里重点提一下家谱的体例问题。我们知道,家谱的体例有两种,一是大宗之法,即一直向上追溯,直到起源始祖以至得姓始祖;二是小宗之法,即只向上追溯到始迁祖或知道确切生平事迹且其以下世系明晰的某代祖宗,最少只向上追溯五代,即只追溯到高祖,上起高祖,下止玄孙,这大概就是五代世系图的由来。自汉唐以来,虽然朝廷设置了谱局,专门为皇亲国戚和名门望族编修家谱,但轮不到我们艾姓这样的中小姓氏,因而关于艾姓源流的历史资料极其匮乏。某支艾氏宗族如果采用大宗之法编修族谱,则很难保证这支艾氏宗族源流的历史真实性。据我所知,有以下几个宗族的艾氏族谱采用大宗之法:以庆忌公为始祖的艾氏宗族;以海清公为始祖的艾氏宗族;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姚墟镇埠溪艾氏宗族;以柏公为始迁祖的浙江省丽水县艾氏宗族;以祥一公为始迁祖的湖南省临湘县艾氏宗族等。各宗族首创族谱主编的综合能力(包括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资料的多寡、文字能力、治学态度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部族谱的质量。比较而言,以庆忌公为始祖的艾氏宗族3个支派的3部族谱一致性较好,世次传承关系清楚,除了将齐国大夫艾孔说成是庆忌公之子这一点瑕疵外,没有太多可以挑剔之处,是采用大宗之法的族谱中最成功的一部。以海清公为始祖的艾氏宗族在唐宋两朝人才辈出,该宗族的族谱信息量大且质量较高,但是,采用大宗之法的第1修至第8修族谱序言中也存在一些难以令人信服的问题,连本宗族后裔都认为难以考证核实,所以第9修主编改用小宗之法,从海清公写起。问题最多、杜撰痕迹明显者,当推埠溪《艾氏族谱》。我所见到过的30多部艾氏族谱,大多采用小宗之法,又多从始迁祖写起。采用小宗之法的族谱,大多源流清楚,世系传承关系明晰。若论这类族谱质量的高下,质量最高者当首推以中庸公为始祖的江西省永丰县艾氏宗族的族谱,从中庸公第10世祖、生于公元732年的唐朝进士德容公以下,不仅世系明晰,而且世系录内容详实;其次是以宰(九)公为始祖的江西省东乡县艾氏宗族的《礼洞艾氏宗谱》,内容完备,世系明晰,记载了外迁后裔名录及其迁入地,为外迁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美中不足之处是,有些古人的世系录内容不完整,尤其是一些取得过相当高功名和业绩的先贤的生平事迹缺失必要的要素,以致近20人不能入选先贤名录。这两个宗族的族谱质量之所以高,主要原因是首创和前几修族谱的主要编纂人员水平高,都是由进士和致仕后的高官任主编或主要编写人员,他们为本宗族族谱的内容和格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后来续谱者提供了可资仿效的范本。究竟采用哪种体例为好?这要由你掌握的信而有征的历史资料的多寡来决定。以庆忌公为始祖的艾氏宗族采用大宗之法编修族谱,无可非议。依愚之见,在没有掌握充足的信而有征的历史资料的情况下,与其为求完整而采用大宗之法,结果将本宗族的源流写得不明不白,甚至错误百出,贻笑大方,不如从实际出发,采用小宗之法,从知道确切生平事迹且其以下世系明晰的某代祖宗写起,不失为明智之举。如果知道始迁祖的生平及其以下世系,从始迁祖写起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至于这代祖宗以上的源流,本着“信者传信,疑者传疑”或“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的原则,可将传闻写进族谱序言中,为后来续谱者提供进一步考证的线索。
据不完全了解,长江流域(包括四川、重庆、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上海、福建等省市)绝大多数艾氏宗族都编修了族谱,只是创修时间有早有晚、续谱次数有多有少、篇幅有长有短、版面有大有小,质量有高有低,保存有好有差而已;河南、河北、山东、陕西、甘肃、宁夏、云南等省的艾氏宗族中,有的编修了族谱,有的则没有。编修过族谱的宗族中,虽然在多次变革或动乱或自然灾害中,族谱或多或少有所损毁,但是多数宗族都保存下来一部份老族谱,且品相完好或基本完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献,为后来续谱者提供了重要依据;也有少数宗族的老谱书因各种原因全部损毁了,因而今天的族人已不知其始迁祖的名字、祖籍何地及迁徙情况了,令人感到十分惋惜。“闯关东”的东北各地艾氏宗族,迄今尚未发现编修族谱者,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至今没有族谱的宗族,若再不亡羊补牢,迁延时日,将导致这些宗族的后裔不知祖宗的名字和祖籍何地,留下不知自己的根本和无法认祖归宗的遗憾。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廷隽兄正在着手编修鞍山市大孤山乡上石桥村艾氏宗族的族谱,在“闯关东” 艾氏宗族中起了带头作用。据我所知,一些尚没编修过族谱或老谱书已全部损毁的宗族正在蕴酿创修或重修族谱,但不知从何下手。不揣冒昧,现将本人在主持编修《竹溪艾氏族谱(二修)》之初培训续谱工作人员的讲义之一—《关于家谱的基本知识》和《竹溪艾氏族谱(二修)凡例》、《竹溪艾氏家训十则》以及《竹溪艾氏族谱(二修)的特点》附于本文附录中;近日又写了一篇《欧苏谱例简介》,作为附录17。这5篇文章仅供读者参考,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有志于创修、重修或续修族谱的宗亲们有所帮助。 (详见附录13—17)
据不完全统计,创修于宋朝或此前的艾氏族谱只有4部:江西省东乡《礼洞艾氏宗谱》(首创于951年,手写本,二修成于1274年,印刷出版,装订成书),江西省永丰《艾氏族谱》(1156年),江西省新建县松湖《艾氏族谱》(1255年),湖南省石门县《艾氏族谱》(其祖籍族谱创修于1256年,石刻);创修于元朝末年的艾氏族谱只有1部:江西省修水县和武宁县《艾氏宗谱》(1356年);创修于明朝的艾氏族谱也只有4部:江西省高安县栎山《艾氏族谱》(1421年),陕西省米脂县“小艾”宗族 《艾氏族谱》(1544年),湖南省平江县《艾氏族谱》(1589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山坡乡上马厂《艾氏族谱》(1624年);创修于清朝的有13部,其余均创修于民国时期(1911—1949年)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1990—2010年)。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单位的图书馆收藏艾姓家谱3部。到北京国家图书馆查询,无艾姓家谱。建议各宗族在今后续修家谱时,至少送一部到本省图书馆或地方志办公室,最好还送一部到北京国家图书馆,以便于各地艾姓后裔查阅。湖南省永州市竹溪艾氏宗族已将一部《竹溪艾氏族谱(二修)》馈送湖南省图书馆家谱中心。
现将已知的各艾姓宗族编修家谱的情况开列于下:

4.1、江西省
? 东乡县《礼洞艾氏宗谱》
据东乡县艾观明来信,东乡艾氏宗族各宗派的《礼洞艾氏宗谱》自创修以来,多者已续修17次,少者也有14次了。查阅东乡县东村艾家《礼洞艾氏宗谱(14修)》获悉,首创谱修于后周广顺辛亥(951年),由第3世好谦公手写纂成图谱,成为《礼洞艾氏宗谱(二修)》的基础。这是我迄今所知的最早的艾氏族谱,比欧阳修和苏洵创立图表式谱式时还早100来年。《礼洞艾氏宗谱(二修)》于南宋咸淳甲戌(1274年)修成,其主编为宰公第10世孙文叔公,颇有文名的可叔和可翁兄弟参与其中,可叔公撰写《礼洞艾氏族谱序》。最近一次续修谱在1996年。东乡县东村等4村与贵溪县14村、鹰潭县6村和余江县4村共28村联修《礼洞艾氏宗谱(14修)》,收入谱中的人数逾万,谱书重达数十斤,蔚为壮观。这是我迄今见到过的篇幅最长、版本最大、重量最重的艾氏族谱。早期东乡《礼洞艾氏宗谱》的特点是,既有总谱,又有分谱,总谱和分谱并存,早期的总谱简明记载全宗族的大事,如世系图(该谱称为弔图)、仕宦录、分寓例(外迁后裔名录及迁入地)等,各分谱注重本支派的世系录。大约四修(1352年)以后,由于各支派人数增多,且散居各地,再联合编修总谱困难很大,于是各支派就独立编修各自的分谱。尔后的续谱只有各支派的分谱,没有全宗族的总谱了,但各分谱都保留了全宗族的源流部份。据不完全统计,东乡艾氏宗族共有近10部分谱,我已查阅6部。详细记载外迁后裔名录及其迁入地是该宗谱的又一突出特点,为外迁后裔追根溯源、认祖归宗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依据。湖南省永州竹溪艾氏宗族是最大的受益者。如果《礼洞艾氏宗谱》没有外迁后裔名录及其迁入地地名,我就无法写出《“东乡堂”指引我追根溯源,弄清了永州竹溪艾氏的源流》一文,湖南省永州竹溪艾氏宗族就无法找到源头或根本,成为无源之水或无本之木;就无法弄清先祖的迁徙过程,搞不清来龙去脉。建议各宗族在今后编修族谱时尽可能详细地记录外迁后裔名录及其迁入地地名,以备外迁后裔将来追根溯源,实现他们认祖归宗的愿望。

? 修水县征村《艾氏宗谱》
已修11次,第一修在明初洪武28年(1395年)。该宗谱第一修至第八修采用大宗之法,向上追溯到春秋艾孔、商朝修水艾侯,直至艾氏得姓始祖—汝艾,并将夏朝汝艾同春秋艾孔和唐朝海清联成一体,声称孔为汝艾之第49世孙,海清为孔之第46世孙。该宗谱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将全国艾氏看成一个整体,在《艾氏历朝祖先世系表》和《艾氏历代仕宦表》中不仅仅开列本宗族的直接祖先和仕宦名录,而是首先开列全国艾氏祖先和仕宦名录,然后再列出本宗族的仕宦名录和世系表。该宗谱相当详细地记载了艾氏源流和历代名人,不仅转载了本宗族以往各修族谱序言,而且转载了其他艾氏宗族的有价值文章,如江西省永丰县艾氏宗族的《艾氏原始》,是我迄今看到的所有艾氏族谱中信息量最大的一部。美中不足的是,将江西省永丰县艾氏宗族始祖中庸公所处的时代弄错了。中庸公于宋朝初年(974年)由甘肃省陇西迁回江西省吉水县一都滑石滩(编者按:于1054年分吉水县一部份设置永丰县,一都滑石滩属永丰县),而在《艾氏历朝祖先世系表》中,将中庸公及其子孙的名字放在了唐朝海清公之前,误将中庸公当成前五代期间的人了。
编者按:唐朝时称南北朝时期的梁、陈、北齐、北周和隋为五代,是为前五代,502—617年;宋朝时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为五代,是为后五代,也有称五季的,907—959年。
   自从清道光辛丑(1841年)编修的第九修《艾氏宗谱》起,改用小宗之法,以海清公为本宗族第一世祖,从海清公写起。1900年编修的第十修《艾氏宗谱》肯定了第九修的写法。(详见注29)

? 武宁县、瑞昌县艾氏宗族与修水县征村艾氏宗族同宗,都是以海清公为始祖的浙江省金华县艾氏宗族的后裔,且都是第9世荣岳公的后裔,以前与修水县艾氏宗族联合修谱和续谱,但最近一次修水县艾氏宗族没有参加联合续谱。

? 永丰县《艾氏族谱》
《永丰艾氏十修大成族谱》称,已修10次。第1修在南宋绍兴丙子(1156年),这是迄今所知最早印刷成书的艾氏族谱。主编:鼎,又名节,字元康,南宋绍兴18年(1148年)戊辰科进士,翰林直学士;二修在南宋淳熙戊申(1188年),主编:益,字师孟,嘉定13年(1220年)庚辰科进士,虞部郎中(详见注33);第10修在1998年,主编:子安。该宗族族谱质量较高,上至中庸公第10世祖德容公以下,世系录内容均较完整,历代先贤的生平事迹绝大多数清楚而翔实,因而入选本文先贤名录的人数居各宗族前列。美中不足之处是,修水县征村《艾氏宗谱(四修)》收录的、反映永丰县艾氏宗族源流的《艾氏原始》及阳溪公写给永宗派的信却没有收入本宗族的族谱中,以致给外迁后裔认祖归宗造成了困难。
据第一修主编元康公在《代图序》中说,该宗族原来有族谱,但“概遭五季兵火,谱牒丧矣。康掇拾于灰烬之余,”抢救出一部份残页,方知中庸公第10世祖德容公以下的世系、各人生平及迁徙情况。周必大写的《丰阳艾氏二修族谱序》称,“艾之谱传自成都,有元康者掇拾于灰烬之余,始编次成帙。”
本人粗略查阅了各修序言,该宗族的族谱好像不止十修,似有13修以上,而且好像还遗漏了几修族谱序言,如1583—1591年间似应修过一次族谱,修水艾氏宗族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编修的四修《艾氏宗谱》收录的《艾氏原始》应出自该修族谱主编之手。(详见注23)
2010年7月20—24日重新查阅《永丰艾氏十修大成族谱》摘抄件,又发现了该族谱一些美中不足之处,如一修主编元康公说中庸公的祖父爽公、父亲贞公均葬于陇西,其长兄、次兄、四弟和五弟并居陇西,中庸公独自一人于974年由陇西外出经商,途经成都,同年到达江西省吉水县一都滑石滩,而应二修主编师孟公之邀、撰写《丰阳艾氏二修族谱序》的周必大却说中庸公的祖父爽公及其长兄、次兄、四弟和五弟并居成都,艾之谱也传自成都。一修、二修族谱序言对中庸公之祖父、父亲和兄弟所居地的叙述大相径庭。又如《永丰艾氏十修大成族谱》称,二修成于南宋淳熙戊申(1188年),主编:益,字师孟。查世系录得悉,师孟公生于1201年。令人万分惊奇的是,一个没出生的人却当上了二修族谱主编!师孟作为主编续修族谱当在1220年中进士之后,但在1220年至他去世的1263年间,居然没有编修族谱的记录。而且,如果师孟公确实是二修主编,则周必大已于1204年去世,不可能为其写序。那么,以周必大的名义写的《丰阳艾氏二修族谱序》出于谁人之手?孰是孰非,孰真孰假,在永丰艾氏族谱编修史方面,祖宗们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又一个难解之谜。(详见注33、注34和注35)

? 金溪县《艾氏宗谱》
江西省金溪县双塘和翁塘《艾氏宗谱》于1937年12月修成;琉璃双塘《艾氏宗谱(二修)》修于1994年;陈坊和谢坊《艾氏宗谱》修于1994年。

? 新建县松湖《艾氏宗谱》
江西省新建县松湖《艾氏宗谱》第一修成于宋朝宝祐3年(1255年)10月,文天祥为之撰写序言。

? 新余市渝水区姚墟镇埠溪《艾氏族谱》
喻东埠溪艾氏宗族第31世孙飞熊于清嘉庆4年(1779年)修成草谱,因种种原因未能付印;清宣统元年(1909年),在此草谱基础上,修成《喻东埠溪艾氏族谱》,主修:志圣,由飞熊的曾孙、第34世玺作序;《喻东埠溪艾氏族谱(二修)》成于民国37年(1948年),主修:第36世安;至今尚未续修。
艾立在网络上发布的《艾氏流源族谱序》不知出自上述4人中的哪一位。本人对此谱序作者的历史知识和写作态度实在不敢恭维,这是我已见到过的采用大宗之法的艾氏族谱序中错误最多的一部,从姜姓神农炎帝到艾孔乃至艾颖→钰(字仲儒)→艾预的追述,纯属杜撰,漏洞百出,错误多多。浙江省金华县艾预本是艾颖2的弟弟,却变成了艾颖2的孙子;艾预本是仲儒的叔祖,却变成了仲儒的儿子。建议喻东埠溪艾氏宗族将这一篇序言删除,采用小宗之法,从学堂山开创始祖暹公或者索性从喻东埠溪始迁祖仁达(字立德)公写起。

? 高安县《栎山艾氏宗谱》
已修8次,初修在明永乐19年(1421年),掌修:枢,字伯涣;二修在清康熙61年(1722年),掌修:以兴;三修在乾隆50年(1785年),掌修:以贵;四修在道光8年(1828年),掌修:文球;五修在同治7年(1868年),掌修:汝楠;六修在光绪29年,掌修:书镛;七修主修:炯生;八修在1996年,主编:美吉。
该族谱采用大宗之法,从起源始祖庆忌公写起。从第1世庆忌公至栎山艾氏始迁祖第56世世法公世系图完整,还详细记载了该宗族的迁徙情形。目前最低辈分已达第87世“祖”字辈(如祖泉)。这是迄今所知所有艾姓族谱中清楚记录世次最多、时间延续最长的一部,是采用大宗之法的艾姓族谱中最成功的一部。

? 以君说公为始迁祖的吉水县折桂冠山坪上《艾氏族谱》
君说公第5世孙尚德公根据祖籍河南省封丘县《艾氏族谱》,于宋宝祐丙辰(1256年)增修折桂冠山坪上谱,刻于石上,请文天祥作序。清同治八年(1869年)续修,主编为第16世孙仁虎,字春舫。

4.2、 湖南省
? 永州《竹溪艾氏族谱》
已修2次,第一修在1914年,主修:第19世孙杰(字赞薰,号灵凤)、第20世东向;第二修在2005年,主编:第22世东尧。该族谱采用小宗之法,从竹溪艾氏始迁祖癸二公写起。这是因为主修赞薰公在1914年创修《艾氏族谱》时,只知道癸二公迁自南京,亦或知道祖籍是江西省东乡县,所以用“东乡堂”为堂号,但不知道南京艾氏宗族亦或东乡艾氏宗族的详情,只能采用小宗之法,从竹溪艾氏始迁祖癸二公写起。自始迁祖癸二公于1356年前后迁永州竹溪,到1914年始修族谱,时间跨度长达558年,当时人口近万,仅靠墓碑碑文、各支派保存的不甚完整的手写资料及口口相传的信息,要写成一部数十万字的族谱实属不易。经过数十名采访和编写人员的艰苦努力,历时5年方大功告成,修成了长达21卷的煌煌巨著。大多支派的世系图完整,世系传承关系清楚,少数支派的世系图不甚完整,有些代间传承关系不清楚。还有一些人只知其名,不知其父名谁,属于哪一支派,只好放在谱书后部的“阖族遗名”中。前13代的世系录内容大多不完整,仅有名字、埋葬地而已。从第14世后,世系录内容多数完整,有传记的名人大多是第14世之后的人。
《竹溪艾氏族谱(二修)》成于2006年,继承并发扬了首创谱的优点,摒弃了首创谱中的封建宗法制度和重男轻女、妇女守节等观念,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均有所创新或推陈出新,符合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详见附录15:《〈竹溪艾氏族谱(二修)〉的特点》)

? 永州零陵区马迴《艾氏族谱》
马迴《艾氏族谱》成于民国6年(1917年)。

? 平江县《艾氏族谱》
已修10次,首创谱由明代先贤穆公纂修,成于明万历17年(1589年);清康熙52年(1713年)、乾隆36年(1771年)续修,皆以华仲公为始祖;乾隆47年(1782年)增修,以唐翰林海清公为始祖,以华仲公为海清公十一世孙;道光4年(1824年)、咸丰7年(1857年)再修,亦以讹传讹;光绪10年(1884年)续修,仍因万历旧谱,以华仲公为始祖。宣统2年(1910年),科、穆二房合修;1933年,科、穆二房重修;第10修成于1993年,主编:乐秋。现只保存第9修和第10修谱。
平江县艾氏宗族第27世孙隆辉于2009年3月9日发来邮件称,“乾隆壬寅(1782年)有宁州秉乾等携谱来平江集修,于华仲公上添十代:海清—秀山—恒春—叶星—颖—本高—仲儒—荣岳—稷—川,以华仲公为海清公第11世孙。” 据本人分析,导致平江艾氏宗族认海清公为始祖的主要原因是:修水川公之孙有名“朝名”者迁徙平江,平江华仲公之子名“朝明”,“名”与“明”同音,误认为“朝明”与“朝名”是同一人。据我抄录的修水《艾氏宗谱》世系表为:海清—秀山—恒春—景新—绍宁—颖—本高—仲儒—荣岳—稷—川。秉乾等将“景新”误写为“叶星”,且遗漏了第5世绍宁,因而第11世川变成了第10世,第13世朝名变成了第12世。于是认定华仲公是第11世。隆辉还发来了穆公撰写的《熟宾公传》。对《艾氏原始》和《熟宾公传》进行综合分析后,本人确认,华仲公是以中庸公为始祖的江西省永丰县艾氏宗族的外迁后裔,而与海清公毫无关系。隆辉完全赞同我的观点。事实上,平江县艾氏宗族已于光绪10年(1884年)纠正了上述错误;1993年又拒绝了与以海清公为始祖的湖北崇阳县、通城县等地艾氏宗族联合修谱。

? 邵阳县《艾氏族谱》
以安、雅、晚公为始迁祖的邵阳县艾氏宗族的《艾氏族谱》已修2次,首创于民国初年,现只存一部;最近一次为1992年,主编:第17世传超。该族谱采用大宗之法,自始祖庆忌公写到当代。从第1世庆忌公至第50世和公,世系传承关系清楚;从和公至安、雅,晚公之间约12世间断了;安、雅、晚公之后,世系传承关系清楚。

? 石门县《艾氏族谱》
以汇公为始迁祖的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艾家巷《艾氏族谱》修于民国11年(1922年),领修:茂椿;谱序作者:德宏。
君说第5世孙、即颖公第11世孙尚德于南宋宝祐4年(1256年)修成族谱,刻于石上,嘱文天祥作序:《赠职方员外郎艾公延秀序》。(详见注28)

? 临湘县《艾氏族谱》
延林发来了临湘县《艾氏族谱(四修)》序言,该谱修于清光绪29年(1903年),主修:柳泉。该谱当依据原籍吉水县折桂冠山坪上《艾氏族谱》编修。谱中详细记载了该宗族的起源和迁徙过程,充分证明该宗族是山东省颖公之后裔,而不是浙江省金华县颖公之后裔。该宗族于1993年与以海清公为始祖的湖北省崇阳县、通城县、武汉市江夏区等地艾氏宗族合修谱,认海清公为始祖,实是误会,这是将两个颖公当作同一人所造成的错误后果。

4.3、 陕西省
? 米脂县“小艾”《艾氏宗谱》
米脂县“小艾” 《艾氏宗谱》已修7次,第一修在明朝嘉靖23年(公元1544年),为石刻,主持人:第4世世仁公;于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修成《艾氏宗谱》,主编:第7世毓元公;于公元2002年续修成《米脂艾氏宗谱?增补本》,主编:第19世有为。

? 米脂县“老艾”《古银州艾氏家谱》
艾剑和艾明先后发来信息说,该宗族第11世诏公于明末参与了掘李自成家坟墓的活动,后被李自成杀害,家谱也被毁。因此,已不知老家谱的编修情况。诏公第11世孙如棠于民国14年(1925年)编修了自诏公以下12世的族谱(手写本)。2010年4月25日,召开了米脂县“老艾”宗族家谱续编座谈会,来自北京市、西安市、山西省、延安市及榆林市等地的26位代表汇聚一堂,商讨续谱事谊。主编:艾明,现正在编修过程中,预定两年内完成。

   4.4、河北省
? 邯郸市广平县北张村《艾氏家谱》
2010年5月20日到该村调研,见到了手写本《艾氏家谱》,主编:第11世长贵,编修时间:1959年,保存者:第13世治文。
? 滦南县东南集的润身说,曾看到过族谱,三本。但不知为谁于何年编修,也不知现保存在谁手里。

   4.5、河南省
? 商城县《艾氏宗谱》
以桂芳公为始迁祖的河南省商城县《艾氏宗谱》已修8次,前5次与湖北省浠水县艾氏宗族联合编修,后3修为河南省商城县艾氏宗族单独编修。第一修成于清乾隆乙亥年(1755年),第五修成于光绪戊寅年(1878年),第六修成于1950年,第八修成于2004年,主编:金山。

? 嵩县库区乡曲里村《艾氏族谱》
2010年5月23日在曲里村查阅了由该宗族第13世孙炳荣于1955年编修的《艾氏宗谱》,前5世失考,不知始迁祖名字。迄今尚未续修。

? 伊川县鸣皋镇《艾氏族谱》
以一桐公为始迁祖的伊川县鸣皋镇艾氏宗族是嵩县库区乡曲里村艾氏宗族的外迁后裔,首创谱为该宗族第13世孙炳荣于1955年编修的《艾氏宗谱》,于2007年续修了《艾氏族谱》(手写本),主编:良智。

4.6、湖北省
? 浠水县《艾氏宗谱》
   以光远公为始迁祖的湖北省浠水县《艾氏宗谱》已修8次.。第6修在清光绪31年(1905年),主编:亮先;第8修在1994年,主编:耀东。

? 红安县《艾氏族谱》
   以受六公为始迁祖的湖北省红安县《艾氏族谱》已修6次,一修在清顺治4年(1647年),主编:似春。第6修在1992年,理事长:长照。

? 武汉市江夏区、崇阳县、通城县艾氏宗族联修《艾氏宗谱》
   2010年4月29日,湖南省临湘县延林发来本宗族的族谱摘录。浏览后获悉,该谱是临湘县艾氏宗族与以海清公为始祖的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崇阳县、通城县、咸宁县等地艾氏宗族于1993年联合修成的合谱,共22本,总修:秋阳(崇阳县人)。参加合修谱的还有以再一公为始迁祖的武汉市江夏区山坡乡上马厂艾氏宗族。
该谱序言称,参加联合修谱的各宗族“皆尊海清公为太始祖”,即都是以海清公为始祖的浙江省金华县艾氏宗族的外迁后裔。
   依据湖南省临湘县艾氏宗族于清光绪29年(1903年)编修的族谱序言记载,该宗族应是山东颖公之后裔,而不是浙江省金华县颖公之后裔,因此,该宗族与以海清公为始祖的浙江省金华县艾氏宗族的外迁后裔—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崇阳县、通城县、咸宁县等地艾氏宗族并不同宗。临湘县艾氏宗族与以海清公为始祖的浙江省金华县艾氏宗族的外迁后裔—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崇阳县、通城县、咸宁县等地艾氏宗族合修谱,并尊海清公为始祖,实际上是一场误会,这是将两个颖公当作同一人所造成的错误后果。


?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乡上马厂《艾氏族谱》
以再一公为始迁祖的武汉市江夏区山坡乡上马厂艾氏宗族的族谱始修于明朝天启甲子(1624年),最近一次续谱在1938年前。1993年与浙江省金华县艾氏宗族海清公第14世孙福一(武汉市江夏区)、福三(湖北省崇阳县)、福五(湖北省通城县)三公的后裔联合修谱。该谱序言称,参加合修谱的所有宗族“皆尊海清公为太始祖”。
据再一公第21世孙先富说,再一公于明洪武(1368—1398年)间由江西省迁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山坡乡上马厂,时在“江西填湖广”之时。由此可见,再一公不是于北宋末年由江西省抚州临川县迁徙而来的海清公后裔福一公的子孙;另外,该宗族有自己独立而完整的字辈,自从1624年至1938年期间都是独立编修族谱,仅据以上3点推论,以再一公为始迁祖的武汉市江夏区山坡乡上马厂艾氏宗族与以福一公为始迁祖的武汉市江夏区艾氏宗族并不同宗。以再一公为始迁祖的武汉市江夏区山坡乡上马厂艾氏宗族与以海清公为始祖的浙江省金华县艾氏宗族的外迁后裔—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崇阳县、通城县、咸宁县等地艾氏宗族联合修谱,并尊海清公为始祖,可能也是一场误会。造成这一误会的原因可能是,族谱主修者以为同一地区的所有艾姓人群应该是同一宗族。其实不然。不少地区的艾姓人群可能是同一宗族,如江西省东乡县和进贤县、湖南省平江县和邵阳县等地,但不少地区的艾姓人群往往由两个乃至多个宗族的同姓不同宗者组成,如湖南省永州市原零陵县艾姓既有江西省东乡艾氏宗族的外迁后裔—以癸二公为始迁祖的竹溪艾氏宗族,又有江西省高安县艾氏宗族的外迁后裔—以伯源公为始迁祖的马迴艾氏宗族,还挟杂少量以庆忌公为始祖的邵阳县艾氏宗族的外迁后裔。四川省泸县立石镇、重庆市大足县、湖北省应城县等地的艾姓人群也是如此。据目前所了解的情况看,武汉市江夏区内的艾姓人群至少由3 个不同宗的宗族组成:一是以福一公为始迁祖的艾氏宗族(江西省抚州临川县洪公后裔—以海清公为始祖的浙江省金华县艾氏宗族的外迁后裔,北宋末年),二是以再一公为始迁祖的艾氏宗族(祖籍宗族侍查,明朝洪武年间),三是以祥复公为始迁祖的艾氏宗族(江西省吉水县君说公后裔,明朝1410年前后)。

? 宜都市枝城镇《艾氏族谱》
以良崇公为始迁祖的宜都市枝城镇艾家冲的《艾氏族谱》始修于清同治6年(1867年)。

   4.7、四川省
? 安岳县《艾氏族谱》
已修2次,第一修由荣坤公主编,时间不详,谱亦不存;第二修在清朝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昌锡公任主编。

? 达县《艾氏族谱》(手写本)
以一俭公和大尧公为始迁祖的四川省达县艾氏族谱(手写本)已修1次,于清朝末年修成。大尧公于清康熙36年(1697年)由湖南省永州竹溪迁四川省达县时,手抄了竹溪艾氏宗族始迁祖癸二公及以下8代的世系录,因年久手抄件已趋腐朽,第18世孙子元根据手抄原件加以整理,于清光绪27年(1901年)修成了简易的达县《艾氏族谱》(手写本)。一俭公的第13世孙(竹溪艾氏第22世孙)如见根据谱书记载找到了祖籍地—湖南省永州竹溪,实现了达县艾氏宗族300多年来认祖归宗的夙愿。第25世孙联章正在着手编修《达县艾氏族谱(二修)》。

? 泸县立石镇《艾氏宗谱》
   泸县立石镇《艾氏宗谱》已修5次,第一修在清乾隆壬申(1725年),监修:继文;第五修在1999年,倡导:泗儒。

   4.8、重庆市
? 大足县三驱镇《艾氏族谱》
已修2次,第一修在清嘉庆19年(1804年),主编:第9世子绍;第二修在民国6年(1916年),主编:第11世永璠和第12世远根。

? 大足县三华山殷家沟《艾氏家谱》
以荣藩公为始迁祖的重庆市大足县三华山殷家沟《艾氏家谱》已修5次,最近一次成于1992年,主编:方绪(庆忌公第81世孙)。该宗族家谱也采用大宗之法,自起源始祖庆忌公写到当代,世系传承关系自始至今清楚。
该宗族与湖南省邵阳县艾氏宗族同宗,从第46世分支,该宗族第46世舆公为询公长子,湖南省邵阳县艾氏宗族第46世僚公为询公三子。第1世庆忌公至第50世的传承关系,两本谱书基本一致。该宗族世系传承关系延绵2500年之久,是所有艾氏宗族中世系传承关系延绵时间最长的一支。
后从艾杨发来的江西省高安县《栎山艾氏宗谱》获悉,以第73世荣藩公为始迁祖的重庆市大足县艾氏宗族是以第56世世法公为始迁祖的栎山艾氏宗族的外迁后裔。

4.9、福建省
? 建宁县《官庄坊艾氏族谱》
以淑南、淑义公为始迁祖的建宁县艾氏宗族的《官庄坊艾氏族谱》已修8次,首创谱由立爱公纂修,成于乾隆甲子(1744年),第8修在1996年,主编为培生和美文。

? 长汀县《艾氏族谱》
   以奇九公为始迁祖的福建省长汀县艾氏族谱已修3次,首创谱成于清康熙53年(1741年),二修为嘉庆16年(1811年),三修在2006年。

4.10、浙江省
? 丽水县和云和县《艾氏族谱》
碧波发来邮件称,以林公为始迁祖的浙江云和县艾氏宗族和以柏公为始迁祖的丽水县艾氏宗族是同宗,两支派一直联合修谱,最后一次联修谱成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

4.11、 山东省
? 济阳县《艾氏宗谱》
以子敬公为始迁祖的山东济阳县艾氏宗族的《艾氏宗谱》已编修3次,首创谱成于清道光18年(1838年),主编:挺;二修成于光绪元年(1875年),主编:浚美;三修成于民国16年(1927年),主修:联英。现正在续修四修宗谱,续修族谱理事会会长:铭利,主编:铭义。该宗谱采用小宗之法,从始迁祖子敬公写起。

   4.12、贵州省
? 独山县《艾氏宗谱》
独山县《艾氏宗谱》修于1994年,主编:锡和。

? 三都县《艾氏族谱》
三都县《艾氏族谱》修于2002年,主编:树言。

4.13、上海市
? 浦东新区川沙《艾氏族谱》
已修3次,一修在清嘉庆18年(1813年),张庆鹤为之作序;二修在1900年前后,主编为曾恪;最近一次在1992年,主编:民言,民言之表兄张正明为之作序。

 5、字辈
字辈,也称班辈、行辈、行第、班行、班派、字派、派语、派诗、派歌等。字辈都是由祥瑞和吉利的单字组成,一般是5的倍数,连接起来,朗朗上口,就成了带有一定意义、反映一定情怀、体现本宗族一定价值取向和对子孙殷切期望的特殊的五言体诗。也有4字或6字或7字一句的。字辈取字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字辈的作用是,永立标准,以杜僭越,杜绝高曾祖考大小之排行倒置;以免参差,避免伯仲叔季先后之班次混淆,做到按部就班,分行布序,秩序井然。按字辈起名,一见其名,便知其辈分大小。字辈的另一个作用是,有利于外迁后裔寻根问祖、认祖归宗。
各宗族有不同的字辈。有的宗族有统一的字辈,如以海清公为始祖的浙江省金华县艾氏宗族第9世荣岳公派下江西省修水县和武宁县艾氏宗族;有的宗族则没有统一的字辈,如以中庸公为始祖的永丰县艾氏宗族,各分派自成体系,甚至同一分派、同一个村的不同分支的字辈各异。
为便于各宗族的外迁后裔寻根问祖和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同一宗族的同宗加强联系,现将已知的艾氏宗族的字辈开列于下:

5.1、江西省
? 以宰(九)公为始祖的东乡县艾氏宗族的字辈
第12世庭晖公于元朝至元戊寅(1338年)主编《礼洞艾氏宗谱(三修)》时,确定以千字文为字辈:“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谓语助者,焉哉乎也。”查阅《礼洞艾氏宗谱》发现,所有名字中均不含字辈。虽有字辈,未运用于起名之中,没有发挥字辈的应有作用。其外迁后裔各自编定字辈,如江西省进贤县、湖南省永州竹溪、湖北省红安县、贵州省三都县、安徽省繁昌县等地艾氏宗族都有各自的字辈。
? 以荣岳公为始迁祖的修水县、武宁县艾氏宗族的字辈
第1世至第10世未定字辈,第9世荣岳公派下自第11世起确定字辈,14句五言体诗,自第11世至第80世。第11世伯仲叔季4人:洪、城、邑、川,四派的字辈除第11世分别为洪、城、邑、川外,其余69字完全相同:洪(城、邑、川)阳朝铎康,德孟小千正,和应仲义俊,信景以伯崇,尚廷元敷盛,茂允世再道,美学政宏施,云仍颂罄宜,椒蕃舒燕翼,谷式肇鸿规,裕后贻功烈,承先习礼诗,金华根本沃,万载固宗支。洪公派下严格按字辈起名,如第15世康节,第45世施仪。(以海清公为始祖的浙江省金华县艾氏宗族外迁后裔)

? 进贤县艾氏宗族的字辈
钟德树元文,克心仁物蔼;祥长启节芳,世允思良恺;簪缨会有期,箕裘欲自爱;苍翠仰名山,渊源探学海;谱续大微称,继述欲后远;诗书考订坚,礼乐崇修切;喜产荣宗贤,欣生耀祖哲;丕显先圣谟,辉煌前功烈;椒聊实蕃兴,弈叶永清洁。(以宰(九)公为始祖的江西省东乡艾氏宗族外迁后裔)

? 以唐公为始迁祖的新建县松湖艾氏宗族的字辈
该宗族前16世未订定字辈,自第17世起订定字辈如下:复时任清和,群季俊秀启;济宗学惠郁,唐川绍潜仲。
外迁的泰和县水槎乡艾氏宗族从第23世起另订字辈如下:贤佐国佳,天公作证;文贾树奇,新美如诗;精诚亘绵,宁世长青。

? 以千中公为始迁祖的永修县艾垅艾氏宗族的字辈
据振云来信,永修县艾垅艾氏的老字辈为:福天均友景,高德时孔守;宏应金来文,章光列曜诗。该宗族能按字辈起名,如艾氏先贤中的友诚和孔范。


? 以世法公为始迁祖的高安县栎里艾家村艾氏宗族的字辈
艾杨在网上发布了该宗族的字辈:世传际盛隆,功德从先起,继述尚良图,科名荣士以,文章作国兵,方显书为美,克绍祖宗贤,绪余明有纪,英奇应运钟,勋业泰华峙,惠永迪前光,茂荫增福祉。从庆忌公第56世孙世法公起采用此字辈。
编者按:以庆忌公第73世孙荣藩公为始迁祖的重庆市大足县艾氏宗族的字辈与此完全相同,原来以荣藩公为始迁祖的重庆市大足县艾氏宗族是筠州(今高安县)栎里艾家村艾氏宗族的外迁后裔。

? 南丰县莱溪乡西山村艾氏宗族的字辈
艾宇(谱名经炜)发来信息称,该宗族的字辈为:文好宣明景守,嘉孟世允兴;光先忠信定,由与兆经廷,是秉传芳厚,德义自昌荣。
目前,最高辈分是“信”字辈,最低辈分是“是”字辈。

5.2、湖南省
? 以癸二公为始迁祖的永州竹溪艾氏宗族的字辈
第1世至第9世未定字辈,第9世先辈约于公元1600年议定10字为字辈:一自正大明,逢本绍子孙。从第10世起使用统一的字辈起名。清乾隆己亥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合族缙绅续议三十字,合前十字,共成五言八句:一自正大明,逢本绍子孙;向上如可久,元德奇俊英;嗣学冠朝国,昌文应高陞;有志方来见,献瑞光宗清。查阅1914年编纂的《艾氏族谱》,绝大多数人能按字辈起名;1949年后,有不少人未按字辈起名。目前,最高辈分为第18世“子”字辈,最低辈分为第26世“德”字辈,历经700年,上下相差9辈。
重庆市云阳县、四川省达县和广安市广安区、云南省宾川县等地的艾氏宗族根据字辈找到了他们的原籍—湖南省永州竹溪,实现了认祖归宗的愿望。四川省达县艾氏宗族最高辈分是第20世“向”辈,最低辈分为第27世“奇”字辈,上下相差8辈。

? 以伯源公为始迁祖的永州市零陵区马迴村艾氏宗族的字辈
据仲邦来信,零陵区马迴村艾氏宗族的字辈为:伯汝正忠,廷官君调,弘登艾世,如大光毓。民国6年(1917年)修谱时续增字辈:继志承先德,克家守义芳,理明维相国,直道定安邦。目前最高辈分为第18世“志”字辈,最低辈分为第23世“家”字辈,相差6辈。

? 以华仲公为始迁祖的平江县艾氏宗族的字辈
据隆辉来函,该宗族前17世未定字辈,第15世穆公拟定五言八句字派:自生起文彩,世远发其祥;礼义宏先绪,忠良绍祖光;德盛嗣绵达,仁昭后愈昌;孝悌家之宝,声名万世扬。从第18世起按字辈起名。目前,最高辈分为第24世远字辈,尚有两位90岁老者,最低辈分是第33世忠字辈,历时近900年,上下相差10辈。隆辉是第27世祥字辈。

? 以盛公为始迁祖的桃源县艾氏宗族的字辈
原谱字辈:向道天因笃,一心泽已长,人文启宇天,时日卜年良。
续定字辈:源远昭先绪,家齐定发祥,修培光祖德,忠孝裕荣昌。

? 麻阳县老田艾氏宗族的字辈
老字辈:冲祖朝启大,一士自文学,先宗永世昌,历代发其祥。
续字辈:佳声隆禹舜,勋烈耀显扬,仁义礼智信,根本正伦常,诗书存为宝,忠厚庆久长。

? 以安、雅和晚三公为始迁祖的邵阳县艾氏宗族的字辈
据邵阳县《艾氏族谱》记载,安、雅、晚三房没有统一订定字辈,各房分别订定自第1世至第20世的字辈如下:
五甲安(才安)公派下字辈为:才仲仁义,文应宗廷,朝凤启学,贤良忠臣,国祚方兴。
七甲雅(继雅)公派下字辈为:继文才仁,缘思永正,世代显祖,荣宗泽茂,相传自昌。
九甲晚公派下字辈为:晚文显虎,添祖仁义,礼智正大,光明廉让,敬惠永康。
续谱委员会于1993年订定五、七、九甲合编第21—64世字辈如下:治道益纯,华风克守,勋业时增,南泉遗德,东谓家声,祥开江右,庆衍昭陵,善孝为本,俊秀豪英,同登富城,乐享太平。
七甲雅公派下现存最高辈分为第15世泽字辈,最低辈分为第24世纯字辈,传600多年,上下相差10辈。

? 以文升、文鼎、文昊公为始迁祖的汉寿县艾氏宗族的字辈
……文孟奇瑞添,政荣汝春应国正,世守诗书光祖德……
编者按: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及三峡地区艾氏宗族的字辈中有“世守诗书光祖德”,不知这两个宗族是否同宗?
? 以汇公为始迁祖的常德市石门县艾氏宗族的字辈
第1世和第2世是单名,无字辈。自第3世至第18世的字辈为:廷士正文,启朝芝承;兴昌永茂,明德传应。第13世孙永松字青万续拟第19世至第58世的新字辈为:华国天道远,圣学世泽长;敦厚开宏运,守典本宪章;继述绍先绪,仁孝裕家邦;丕振前代业,谦尊有余光。

? 郴州某艾氏宗族的字辈
大国道元卿,叟  君景顺;孟仲季凤朝,廷光显邦正;志本思祖宗,学惟希贤圣;世士能有为,可以如尧舜;敬守夏禹谟,诵法商汤训;达孝推武周,继述辉前运;田汉反清明,治绩均堪咏;中华民族兴,宏图振群英。

5.3、陕西省
? 以旺公为始迁祖的陕西省米脂县“小艾”宗族的字辈
第1世至第10世未确定字辈,第10世芳曾公于公元1705年编纂《圁川艾氏宗谱》时拟定20字作为第11世至第30世字辈:质肇崇嘉会,丕绳克绍先,庆余开泰定,佑启仲昆连。第18世克信公于公元1985年续拟第31世至第50世字辈:贤哲慎谦让,英华发祺祥,守志立功业,俊睿永世昌。该宗族绝大多数人能按字辈起名。

? 米脂县“老艾”宗族的字辈
自第1世至第22世未定字辈,第21世如棠公于1925年拟定10字字辈:建立伟尚志,尔思继良士。自第23世起采用此字辈。2009年续拟10字字辈:少勇亮民世,彦焕春润治。自第23—43世的字辈为:建立伟尚志,尔思继良士。少勇亮民世,彦焕春润治。

? 以光祿公为始迁祖的柞水县黄金乡艾氏宗族的字辈
艾斌发来信息称,该宗族自第1世至第8世的字辈为:光自方申,长发志祥。现已传至第10世,尚未拟定新字辈。

? 安康市某艾氏宗族的字辈
一位宗亲在网上发布了该宗族的字辈:启程明斯德,家传思礼训。

? 安康市白河县艾氏宗族的字辈
兴文在网上发布了该宗族的部分字辈:纪世兴隆……

5.4、河北省
? 以朝起公为始迁祖的邯郸市广平县南韩村乡艾氏宗族的字辈
2010年5月20日查阅该宗族族谱获悉该宗族的字辈为:长书治庆祥,百世贵尚强,清海渊溶泽,万代有馨香,永远艺力大,功名人赞扬。从第11世起采用。现最高辈分为第10世,最低辈分为第17世“世”字辈。

5.5、河南省
? 沈丘县纸店镇艾氏宗族的字辈
卫锋来函称,由于族谱已失,只知其高曾祖考的字辈为:文仁朝新,连自己是什么辈分都不知道。祖籍为安徽省界首市。
? 潢川县艾店艾氏宗族的字辈
前7世未定字辈,第7世祖于清同治2年(1863年)重修祠堂时拟定第8世至第40世的字辈:嘉迎其祥,金玉滿堂;克勤耀武,延远自昌;睦宗保国,裕后声扬;世德昭明,永长业康。目前最高辈分为第11世“祥”字辈,最低辈为第17世“勤”字辈。

? 安阳县隆化村艾氏宗族的字辈
青富发来邮件称,只知道字辈中的4辈:首帮青玉。

? 洛阳市伊川县鸣皋镇艾氏宗族的字辈
聚仁发来邮件称,该宗族自始迁祖一桐公至第7世未定字辈,自第8世起采用以下字辈:家宗道范,天锡吉祥,克明俊德,万世恒昌。目前最低辈分为“道”字辈。于2010年5月22日到鸣皋镇查阅1955年的《艾氏宗谱》得知,一桐公是嵩县曲里村艾氏宗族第9世孙,实际上是前15世未定字辈,“家”辈为第16世,目前最低辈分为第18世,最高辈分为第13世。

? 封丘县尹岗乡艾坟村艾氏宗族的字辈
以维新公为第一世,前8世未定字辈,从第9世起采用以下字辈:常振清树庆,景建德志衡。最低辈分为第17世“志”字辈。

5.6、湖北省
? 以光远公为始迁祖的浠水县艾氏宗族的字辈
天时春必永,美景资全元;万年承惠德,家国庆人贤;善述宗先训,立本迪前光;鸿儒崇问学,忠厚应荣昌。
从第18世起采用此字辈。浠水县蔡河镇艾氏宗族现最高辈分为“资”,最低辈分为“惠”;与浠水县蔡河镇艾氏宗族同宗的河南省商城县艾氏宗族现最高辈分为“景”,最低辈分为“年”。

? 以受六公为始迁祖的红安县艾氏宗族的字辈
六字字辈:受以日文月大。
四字字辈:似应若尔,万世荣光,自天方申,长发祺祥,永锡嘉庆,顺德为良,毓秀正耀,谦吉恒康,润成茂达,辅朝定邦。

? 宜都市艾氏宗族的字辈
常平发来邮件告知,本宗族的字辈是:正大立纲常,为善传家远。
松涛发来邮件告知,本宗族的字辈是:…士志于道,在周之廷,光明永耀…
松涛说,这两个宗族可能同宗。

? 丹江口市习家店镇艾河村艾氏宗族的字辈
艾青和兆学在网上发布了该宗族的字辈:自启文克,作万宋成,元光兆春,必有发生。后续有20辈。

? 应城市东马坊艾大村艾氏宗族的字辈
庆超来函告知,本宗族的字辈为:积善家余庆,存仁士必昌。目前以庆、存辈居多。

? 安陆县巡店镇艾庙村艾氏宗族的字辈
小龙来函告知,本宗族的字辈为:在明其德,光宗耀祖。

? 安陆县赵棚镇艾氏宗族的字辈
德宏在网上留言称,本宗族的字辈是:正大光明,保祖毓德,文章经继。
文权发来邮件称,赵棚镇艾氏宗族的字辈为:正大光明,承祖毓德,文章金纪,启示扬辉。
德宏和文权提供的字辈不完全一致,请二位核实后告诉我。

? 以再一公为始迁祖的武汉市江夏区山坡乡上马厂艾氏宗族的字辈
据再一公第21世孙先富记忆,该宗族的部份字辈为:……绍习,文邦正其廷,自先时启学,继世尔长青……“绍”为第13世。该宗族能按字辈起名,如先富、启荣等。
2010年4月29日,湖南省临湘县延林发来本宗族的族谱摘录。浏览后获悉,该族谱是临湘县艾氏宗族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崇阳县、通城县等地艾氏宗族于1993年联合修成的合谱,共22本。该族谱完整地记录了江夏区山坡乡上马厂艾氏宗族的字辈:宗楚应绍习,文邦正其廷;自先时启学,继世尔长春;德裕宜昌盛,才全卜显荣;家传良有本,万纪庆资生。
经分析,自再一公至第9世未定字辈,自第10世起采用统一字辈。

? 沔阳艾氏宗族的字辈
道高在电子网络上公布了本宗族的字辈:应年必勇世,德隆定荣昌;天道福善,宜赐吉祥,凤丽百瑞,金玉滿堂,生光传家,华国文章。
2010年10月16日道高发来族谱序言,从中获悉,该宗族是河南省封丘县颖公的后裔。道高所在支派的世系表如后:颖—韪(昭训)—晔—贞吉—唏遽—延秀—君说(江西省吉水县折桂艾氏宗族第1世)—邦基—伯通—世华—从礼—季方—鲁乡—本固(荆楚艾氏宗族第1世)—思济—士英—璞—虎—淑贤—梨秀—玉亭—暹—祖礽—贵圣—应英—定夏—必名—永瑞—世福—德爽—隆闰—定广—荣清—昌玉—天红—道高—福学(荆楚艾氏宗族第24世)。
根据道高提供的世系表可知,沔阳(仙桃)艾氏宗族与湖南省汉寿县艾氏宗族同宗,都是世华公的后裔。与湖南省临湘县和石门县艾氏宗族也是同宗,都是江西省吉水县折桂艾氏宗族始迁祖君说公的后裔。

? 宜昌市点军区及三峡地区艾氏宗族的字辈
祖萍在《族谱录?湖北艾氏族谱》中公布了以静公为始迁祖的艾氏宗族字辈:世守诗书光祖德,挺传孝友振家声;忠良勋业文芳谨,继述经伦佑发亨。
编者按:湖南省汉寿县艾氏宗族的字辈中也有“世守诗书光祖德……”不知这两个宗族是否同宗?

? 松滋县艾氏宗族的字辈
继平发来邮件告知,该宗族的部份字辈为:……远祖德培成,家业兴隆仕英俊。

? 襄樊市某支艾氏宗族的字辈
定龙在《天下艾姓是一家》中称,该宗族的部份字辈是:……永昌,安邦定国……

? 随州市万福店艾家湾艾氏宗族的字辈
明年来函告知,该宗族的字辈为:春光永明,仁义立志,忠心善良。

? 汉阳艾氏宗族的字辈
一位自称是艾知生堂弟的宗亲在网上发布了该宗族的字辈:广长发宇,君顺臣良,理应兴昌,遵守国制,荣耀家邦。

? 湖北某支艾氏宗族的字辈
俊宇在网上留言称,该宗族的字辈为:吉善加余沁,成仁毕寺昌。

5.7、辽宁省
? 凤城县红旗镇艾家堡子满族艾氏宗族的字辈
向群在《满族艾姓寻找同宗》中称,凤城县正红旗满族艾姓始迁祖艾必达公迁自长白山四道沟,生6子,6支没有统一订定字辈,各支各自订定字辈。现已知其长子和六子后裔从第10世起的字辈为:德(树)茂允福宏,世传咸忠厚,国恩恒嘉庆,善继克昌荣;其四子后裔从第10世起的字辈为:凤明长吉庆,荣和玉保春。

? 凤城县蓝旗镇三家子村蒙古族艾氏宗族的字辈
向群在《满族艾姓寻找同宗》中称,以阿必达公为始迁祖的凤城县正蓝旗蒙古族艾姓宗族自第11世起的字辈为:正立长兴本,荣新恒茂春,昌明传世远,崇圣贵鸿恩。

? 凤城县大堡、刘家河镇艾氏宗族的字辈
汉军正黄旗艾氏宗族第  世孙立振告知,该宗族现分居于凤城镇内及周边大堡、刘家河、鸡冠山、通远堡和凤城北部一带。从第  世起的字辈为:宝昌德立厚,纯世启文明,成龙兆圣瑞,联玉子和平。

? 黑山县艾氏宗族的字辈
春明告知,该宗族有以下字辈:永明如广树文春玉。

5.8、福建省
? 以淑义和淑南公为始迁祖的建宁县艾氏宗族的字辈
该宗族不仅淑义和淑南公两支派没有统一订定字辈,就连淑义公派下道全和守全公两分派在第15世前也没有统一订定字辈,到第16世后才统一订定字辈:圣朝膺景运,继述永承先;凤藻标霞羽,丝纶奕叶传。1996年新立字辈如下:信义为人本,和平理事箴;丁财兴盛日,富贵万年春。
? 以奇九公为始迁祖的长汀县艾氏宗族的字辈
洪泉发来邮件,该宗族自第1世至第25世的字辈为:奇汝吾宗(君)可,魁(仕)时(长)贤(忠)掌(元、琦)成(基),桂(春)远(腾)永(洪、鸿)纪(友)生(仪),润正和廉诚,治功承祖志。目前最低辈为第16世“润”字辈。洪泉为第13世。

? 以南英公第10世左右后裔长茂公为始迁祖的南平市峡阳镇杜溪高坝村艾氏宗族的字辈
长明兴盛,光添荣华,崇尚文化,诗书礼乐,发其祥源。目前最低辈为第8世“华”字辈,为东乡艾氏第38世左右。

? 建瓯县艾氏宗族的字辈
志明在网络上称,该宗族的字辈为:道春玄乃碧,正子圣朝廷,国泰官清民助安。

5.9、四川省
? 以登明公为始迁祖的安岳县艾氏宗族的字辈
据显文和才安来函,以伯源公为始迁祖的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马迴村艾氏宗族在明朝初编成五言六句字辈:伯汝正忠廷,官君调宏登;世代荣昌久,文光显才能;孝友维国本,仁义振家声。每10代后加一代单名,实为33世。单名必须是“王”字偏旁的字。伯源公第10世孙登明公于1723年迁四川省安岳县,安岳县艾氏宗族最近又续拟20字辈:继志成先德,克福守泽方;理明作相野,直道定安康。目前最高辈分为第18世“光”字辈,最低辈分为第23世“孝”字辈,相差6辈。该宗族能严格按规定的字辈起名,如伯源、登明、显文、才安等等。
安岳县艾氏宗族根据前10代字辈,与其原籍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马迴村艾氏宗族确定了同宗关系,实现了该宗族 200多年来认祖归宗的夙愿。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马迴村艾氏宗族与四川省安岳县艾氏宗族同宗同派,前十辈完全一致,自从第11世起不同了;后续的20字辈基本相同,但同一字辈却相差17世,如零陵区马迴村艾氏宗族的“继”字辈为第17世,而安岳县艾氏宗族的“继”字辈为第34世。建议两地的同宗宗亲协商解决,求得一致;或者安岳艾氏宗族另拟第34世以后的字辈,另列一个两地字辈对应表,即可弄清两地的辈分关系。

? 以守膺、守定兄弟为始迁祖的泸县立石镇艾氏宗族的字辈
入川时定的字辈:守汝朝玉,居(隆)丛(文)丕子,维世景芳,国秀儒宗。(注:括号中的字与前面的字同一班辈。)
清咸丰庚申(1860年)清明节议定32字字辈:光昭德泽,继美遵先,纯心学道,立志希贤,鸿基显著,泰运承宣,明良遇合,理象真传。

? 以世碧公为始迁祖的广安市邻水县石坝湾艾氏宗族的字辈
义正壹为首,生丹时风有;世万合志良,明从广大昌;开国承家远,光前裕后长;敬忠维统绪,仁孝著乡邦;居心宜谅直,立念在刚方;允恭以克让,峻德述虞唐。


5.10、重庆市
? 以元训公为始迁祖的大足县三驱镇艾氏宗族的字辈
据显文来函,大足县三驱镇艾氏宗族的字辈为:元廷清兴时,义文德子思;永远长亨吉,世泽映宗贻;朝爵君正照,保国肇宏基。目前最高辈分为“长”字辈。

? 以逢义、逢泰、逢贵为始迁祖的云阳县南溪镇艾氏宗族的字辈
云阳县《艾氏族谱序》称,现拟定的字辈为:益字正大明,逢本永子孙,向阳有可望,联富值万金,祯祥德广厚,福禄喜隆兴,光宗全仁义,及第传佳音。
逢义、逢泰、逢贵三胞兄弟是湖南省永州竹溪艾氏宗族第15世孙,由湖南迁四川时,没有将字辈抄录下来,仅仅凭记忆字音,而且仅仅记住了前15辈,由后辈记录下来,所以难免出现了一些错误。建议云阳县艾氏宗族以祖籍地字辈为准。

? 云阳县桑坪镇艾氏宗族的字辈
文章发国,成世安康,宗孝同茂,后贤永昌。
桑坪镇艾氏宗族迁自江西省抚州府崇仁县,与南溪镇艾氏宗族本来不同宗。1992年重修谱时,南溪镇艾氏宗族和桑坪镇艾氏宗族联合修谱,此后采用统一的字辈。这也符合“天下艾姓是一家”的理念,值得称赞。

? 以荣藩公为始迁祖的大足县艾氏宗族的字辈
庆忌公第56世孙世法公拟定40字字辈:世传际盛隆,功德从先起,继述尚良图,科名荣士以,文章作国宾,方显书为美,克绍祖宗贤,发祥能有纪。从第56世起采用此字辈。现最高辈分为第80世“宾”字辈,最低辈为第85世“美”字辈。
编者按:以庆忌公第56世孙世法公为始迁祖的江西省高安县栎里艾家村艾氏宗族的字辈与此完全相同,原来以荣藩公为始迁祖的重庆市大足县艾氏宗族是江西省筠州(今高安县)栎里艾家村艾氏宗族的外迁后裔。

? 重庆市某支艾氏宗族的字辈
某宗亲在网上留言称,重庆秈某支艾氏宗族的字辈是:永志双白云,从阳嗣众国,先家湖海耀,子孙万义德。

5.11、贵州省
? 三都水族自治县大河龙场艾氏宗族的字辈
以江西省东乡艾氏宗族第23世孙君宪公为始迁祖的大河龙场艾氏宗族自第23世至第34世的字辈为:君仕芝廷,时奎钟泽,树灿培锦。
新续第35世至第70世的字辈为:文武儒成,忠仁义礼,德智明让,永兴昌盛,济建鸿开,政通延本,安邦定国,恩先惠后,荣跃光裕。

? 毕节市威宁县杨家湾镇艾氏宗族的字辈
舜虎在《百度贴吧?艾姓吧》中称,该宗族的字辈为:学贤良忠臣,国正天心顺。

? 以桂公为始迁祖的毕节市艾氏宗族的字辈
据泽能提供的信息,桂公(字春光)祖籍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县,为泰和县艾氏宗族第16世。桂公迁毕节市后,前5世未订字辈,自第6世(总第21世)起的字辈为:时毓文明盛,世钟德泽长;祥光临义国,瑞兆溥仁邦。

? 毕节市纳雍县居仁镇艾氏宗族的字辈
继龙崇先起,科明荣世以,文章作国宾,方显书维美,克绍子生贤。

? 以登云公为始迁祖的独山县艾氏宗族的字辈
登瑶承学天,春廷应永锡,履奇安世泽,克振孔昌宏,荣耀显家声,华宝极龙腾,富泽思恩庆,贵祖继远宗,京昭疏章锦,志立盛国东,凌曦照静堂,云开正朝阳。

? 以壹林公为始迁祖的织金县艾氏宗族的字辈
胜国发来邮件称,该宗族的字辈是:壹崇思如尚,起永锡文祥,元胜知良相,厚德显荣光。目前最低辈分为第14世“良”字辈。

5.12、云南省
? 以槐公为始迁祖的镇雄县艾氏宗族的字辈
据泽能提供的信息,槐公(字春溥)祖籍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县,为泰和县艾氏宗族第16世。槐公迁镇雄县后,前6世未订字辈,自第7世(总第22世)起的字辈为:时廷尚应景,英成以得兴;开发继宗祖,显达肇维明;洪汝渊源泽,汪洋浩瀚深。

? 以时广公为始迁祖的镇雄县以勒镇毛坝村龙塘组艾氏宗族的字辈
祖德于2010年8月13日发来信息称,该宗族的字辈为:时廷尚应景,殷成已得兴;开发继宗祖,显达绍文明。
编者按:从前20世字辈看,时广公是槐公的第7世孙。两人提供的字辈有差异,请泽能与祖德共同研讨,得出正确无误的字辈,并请及时告诉我,以便在今年11月底定稿前予以修改。

? 牟定县艾氏宗族的字辈
艾靖在《百度贴吧?艾姓吧》中称,牟定县艾氏宗族第3世至第22世的字辈为:生成之大有,春光自可呈,文星崇尚学,永世庆维兴。
其始迁祖艾连科,生子三:福、祿、寿。自第3起采用上述字辈起名。
呈文发来邮件称,牟定县沈屯艾氏宗族的始迁祖名知劲。其裔孙连科公由沈屯迁龙马池村,为龙马池艾氏宗族的始迁祖。连科公的孙辈订定字辈:生成之大有,春光自可呈,文星崇尚学,永世庆维兴。从连科公的第5世孙(玄孙)辈起按此字辈取名。呈文所在分支的世系表如后:连科—艾福—洪仁—艾金—理生—成洲—之才—大海—有方—生春—光荣—自先—可培—呈文。龙马池村一支最高辈分为第10世“春”字辈,最低辈分为第15世“文”字辈,上下相差6辈。
艾靖和呈文提供的字辈完全相同,但起始世次不同,相差2代。据本人分析,呈文所言是正确的,因有其世系表为证。
知劲公至连科公的代数待查。可以先进行推算:设第1世知劲公至“文”字辈共N代,两代之间平均间隔30年,明军于1380年前后由江西省进军云南省,此时知劲公30岁,则知劲公生于1350年前后,(2010-1350)/(N-1)=30,N=23;知劲公至连科公的代数为:23-14=9,即连科公为知劲公第9世孙。这是根据一般统计规律推算出来的值,不一定与各宗族的实际情况完全吻合,但据此可以得出一个大致范围,知劲公至连科公的代数为:7—10。(详见附录11)

? 寻甸回族自治县艾氏宗族的字辈
金位来函告知,该宗族的字辈为:德如春启芳,元永英朝良;金玉昭晖吉,光明正照祥;忠孝传家宝,百世顺其昌;伍福联亲志,富裕建华堂。

? 云南省某支艾氏宗族的字辈
某宗亲在网上留言称,云南省某支艾氏宗族的字辈是:自泽恒宪,尔有文光,必永世守。

5.13、山东省
? 以子敬公为始迁祖的济阳县艾氏宗族的字辈
铭义发来邮件称,自第1世至60世的字辈为:敬天祖德佑,进宗守九基。国公全善维,联庆肇传铭。贻宪炳衍世,慈孝家邦治。文武常培育,诗书永承启。品劭若登临,湛乐应克思。繁祥敦安定,尊荣绪昌锡。
目前最高辈分为第15世“维”字辈,最低辈分为第27世“孝”字辈。自始迁祖子敬公迄今600多年,高低相差13辈。据我所知,这是600—700年间艾姓宗族中高低辈分相差最大的一支。(详见附录11:“也谈代差”的分析)

? 甄城县箕山镇艾庄艾氏宗族的字辈
自始迁祖艾青、红、蓝、绿至第17世未定字辈,第18世至第29世的字辈为:广儒教,体圣贤,存忠厚,延家远。目前最低辈分为第25世忠字辈。

? 莒南县艾氏宗族的字辈
松云兰振洪立桂,东正清明子崇为;春欣秋香美景至,世兴居乐呈万瑞。

? 淄博市淄川区东平镇花雨沟村艾氏宗族的字辈
福荣发来信息称,该宗族的字辈为:德兰长修,志福永祥。

5.14、江苏省
? 南京市回族艾氏宗族的字辈
德捷在《艾姓吧?天下艾姓是一家》中称,其高祖迁居南京市后订定第2—6世的字辈:松林学德永。

5.15、安徽省
? 繁昌县艾氏宗族的字辈
金超在《天下艾姓是一家》中称,安徽省繁昌县艾氏宗族的字辈是:四学光宗启,家和永世昌。

? 巢县艾氏宗族的字辈
艾腾在网上留言称,该宗族的字辈为:国正天地顺,官清民自安……

? 宿州市墉桥区杨庄乡韩楼村艾氏宗族的字辈
某宗亲在网上发布的该宗族字辈为:大兆开兴夫,广明传万春。

5.16、浙江省
? 以柏公为始迁祖的丽水市艾氏宗族的字辈
老字辈:文好宣明景守,嘉孟世充兴。
新字辈:光先忠信定,由与兆经廷,是秉传芳厚,德义自昌荣。
“光”字辈为第25世。

5.16、天津市
春连发来邮件称,该宗族的部份字辈是:国德宗文春。
5.17、宁夏回族自治区
? 以乾元公为始迁祖的中卫县永康乡艾家湾艾氏宗族的字辈
敬炜发来邮件称,第1—5世:乾永生年华;第6世:单名;第7—10世:敬学佳康。目前最低辈分为“康”字辈。



分享按钮>>【艾氏文化古迹】艾氏源流和现状研究(三)
>>【艾氏文化古迹】艾氏源流和现状研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