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王天子是流传于湖南张家界市及湖北长阳、五峰、鹤峰等地的土家族民族英雄。尤其在张家界武陵源,几乎每座石峰、每条峡谷,都与向王天子征战有关。在武陵源,向王天子简值就是主宰一切的神灵。关于他的故事,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体可分四种:
其一是巴廪君说。据湖北《长阳县志》载:“向王庙,在高尖子下,庙供廪君神象,按:廪君世为巴人,立者特务相为寰贵之土,有功于民,故今施南、归巴、长阳等处视而祝之,世俗相沿。但呼为向王天子而不审由来。”
其二是汉朝相单程说。《资治通鉴》载:相单程,东汉充县(按:今张家界市境内)土家族精夫(一作渠帅),约尘于公元元年左右。汉光武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在桑植、大庸交界处(即今张家界、天子山一带)举兵反抗刘秀发动的征武陵蛮战争。武陵地区的盘瓠蛮、五溪蛮、澧中蛮、廪君蛮纷纷响应。相军先后与官军决战于沅陵清浪滩、壶头山(一说壶头小在今张家界天门山)。汉朝名将伏波马援病死壶头山洞,马革裹尸。民间俗传,相单程起兵反汉,曾假“向王天子”之名以召群蛮。向王天子即巴廪君,今天子山尚存“相天湾”之古地名。
其三是南宋向王天子说。清代中期重修袁家界天子庙碑文云:“赫赫向王,归隐神堂……宋朝匿迹,清世流芳……”又民国修《慈利县志》载:“传南宋末,有向氏某兄弟,负险称兵……”与此附会的还有“五女征南”、“杨家将征向王天子”之类的传说。
其四是明朝向大坤说。民国初编《永定县乡十志》载:“明时土司有向天王者,曾梗化。大兵征之,围困于神堂湾,人马皆饿死,至今风雨阴夕,犹闻山谷中马嘶人吼,若有神灵。土人因立庙安之……”此“向天王”,即为向大坤。向大坤约生于元顺帝至元乙亥(公元1335年左右)。“公(指向大坤)弟兄始困于明玉珍,继迫于明将傅友德,而廷芳、景仁、大亨先后战败,殉难报国,复仇难言,惟有解卸兵权,高蹈远引耳。父子游湖南辰、常,吹角齐军,建邦立帝,僭称王号,曰‘向王天子’。”“子三:至道、至德、至善。”据考,向大坤反明应在洪武十八年左右,该年,朱元璋命周德兴、邓愈为征南将军征剿。所渭“杨家将”五女征南可能由湖广平章杨景之女附会而来。
今流传于张家界景区的向王天子,实际上已融合了巴廪君、相单程、宋代向氏弟兄、明代向大坤等农民起义领袖的形象。而最先以向王天子称者,实为巴廪君。巴廪君为巴人(土家族)之先祖,以后子孙举义,都不过是假借先祖之阴魂罢了。这种因互传互渗而导致情节故事雷同或相近,本身说明向王天子已非明指“某一个”,而是一个被民间传说加工了的“群体领袖”的化身。